“问题解决式”教学的解读_第1页
“问题解决式”教学的解读_第2页
“问题解决式”教学的解读_第3页
“问题解决式”教学的解读_第4页
“问题解决式”教学的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题解决式”教学的解读在一次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执教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主要内容是教材第5556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2题。主要过程如下:第一环节: 出示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投影1:在160依次排列的60个数中,每次算出连续4个数的和,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不同的和?)1.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的想法。2.如何来研究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化难为易,启发学生从简单的问题着手,寻求规律,再来解决复杂的问题。(投影2:可以把数的总个数少写些,每次算出连续数的和的个数也少些,看看有什么规律?)第二环节:学生自主探索后,合作交流,初步发现规律。(投影3:写出几个连续的自然数,确定每次算出连续数的和,看看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1.把学生反馈的情况填写在表中。2.引导学生发现数的总个数、每次几个连续数的和与共得到几个不同数之间的关系。第三环节:师生共同验证所发现的规律,并寻求理解所发现的规律。1.教师列出115,如果每次求出两个连续数的和,让学生先根据所发现的规律想想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然后与学生一起验证。2.再回到160个数中的问题,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和?3.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投影4:碰到复杂问题转化成较简单问题找到一定的规律解决复杂问题)第四环节: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完成56页练一练和练习十第1、2两题。2.拓展练习。(投影5:1、2、3、4、5n,每次算出2个连续数的和,能得到多少种不同的和)第五环节:变式练习,评价小结。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一位资深教学专家认为这节课很好地运用了“问题解决”教学理论,很值得研究,这进一步激发了我对“问题解决式”教学的研究兴趣。一、“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含义“问题解决式”教学,即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以自主学习为主线,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创造性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去解决学习中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习目标,获得发展与提高的一种心理活动和学习方式”。从“找规律”教学中,我们发现“问题解决式”教学基本要点有四:(1)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想办法解决较复杂的问题;(2)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寻求规律解决较复杂的和的个数问题中完成了学习目标;(3)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进行问题解决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发现简单图形覆盖问题的规律;(4)“问题解决式”教学的着眼点是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发展与提高改变教材中平移、填表、发现、运用的学习路径,施行自我思考、操作发现、验证运用的学习策略,目的正在于此。二、“问题解决式”教学的主要过程实际上“找规律”的课例教学流程已呈现它的主要过程,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我归纳成五点:(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既可以结合学生实际,也可以针对学科本身特点,创设富有生活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积极性。(2)纵横联系,分析问题。主要是思考问题的性质、要求,分析与其相关联的知识信息,在此基础上,策划问题解决的方案。(3)依据方案,解决问题。即按照问题解决的设计思路,依序推进,直奔问题解决的目标。由于问题解决的道路不是笔直的,此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是,真正的问题解决,必然包括及时的反思、调控与验证这一重要环节。(4)联系实际,应用问题。即应用问题解决的结论和解决过程中的体验,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在练习实践中培养能力,增长才干。(5)评价小结,拓展问题。主要是对问题解决与实际应用的情况,特别是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进行评价,从中总结问题解决的经验与教训,并且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着力点,借以拓展思路,发展思维。三、“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支持性条件要实施“问题解决式”教学,学生所具备的问题解决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支持性条件。事实上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思维与操作过程。美国着名数学家舍费尔德认为:“问题解决”已形成了一个理论框架,这一框架描述了复杂的智力活动的四个不同性质的方面:认识的资源,即解题者已掌握的事实和算法;启发法,即在困难情况下借以取得进展的常识性法则;调节,涉及的是解题者运用已有知识的有效性;信念系统,即解题者对于科学的性质和应当如何去从事工作的看法。这一框架说明,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必须强化四大支柱:(1)知识的良好组织。要帮助学生自学而牢固地掌握组织性能良好、内容丰富、数量充足的知识信息,以备解决问题时能够随时提取应用。(2)方法的应有储备。为了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科学方法。(3)调控的实际能力。有效的问题解决需要学习主体对自己的学习全程自觉而认真地进行反思、监控与调节,.教师要重视调控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对解决问题的调控方法。(4)正确的学习理念。学生的学习思想、学习观点、学习态度及学习情感,对学习问题的解决状态与效益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教学的过程一定要成为教育的过程,要重视和强化正确的学习理念教育。四、“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基本策略结合“找规律”教学案例和日常教学,我认为有如下基本策略值得思索和运用: 1.问题优化策略。即在优化的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富有吸引力,正如“找规律”一课中,书中的问题是:“1至10依次排列的数中,红框中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而实际上课时换了一个角度提出问题,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愿望。但由于数据过多,对思考的结果很难判断正确与否,继而又引起了学生新的思考。2.形式整合策略。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展开的。有效、高效的问题解决,必然是多种学习形式的有机整合,在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与调控上,必须特别注意的是优化四种学习形式的整合:一是个人自学,主要是个人看书思考、动手操作;二是同桌互议,主要是学习疑难问题的同桌研究与商讨;三是小组讨论,主要是围绕学习中心就问题解决的方案与心得方面的讨论与研究;四是大组交流,主要是交流问题解决的思路与体验,其中包括不同见解的争辩与评议。3.强化主导策略。问题解决式教学要求教师更好地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具体地讲,就是要考虑课程与学生实际,精心创设情境与问题,精心策划有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与资源。4.动态生成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问题解决是在学生“动”的过程中实现的。此中,动态要生成新的教学环节,生成新的问题解决思路,生成创新的学习结果。所以,教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动”向,及时收集反馈信息,用以指导动态的理想生成,从而高标准地实现教学目标。5.多元智能策略。问题解决教学必须为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和弥补劣势智能服务,具体地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创设多元化的学习情境,提出有弹性的问题,从而使各种智能类型的学生都能激起强烈的学习内趋力;二要允许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去进行问题解决,从而展现和发展其特色智能的才华;三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应把握时机,适时组织小组讨论和大组交流,做到既能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又能实现差异智能间的互补,使问题解决得又好又快;四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采取“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原则,对不同智能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多元智能的发展。“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以上的“深入”研究其实并不深入,但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行走在一线教学之路上的老师,可以通过类似的研究,提升我们的理论素养,让我们真正“站立”起来。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