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_第1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_第2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_第3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_第4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能穿几串”的知识,使学生经历解决“已知总数、几个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这种类型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初步感受检验答案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3.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简单运用。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解决“已知总数、几个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这种类型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铺垫,引入新课(一)创设情境。1.小明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同学,想给贫困地区的同学捐款,他就从家里的存钱罐里拿出许多一元的硬币,有一小塑料袋呢。2.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小明就这样乱七八糟地将这些硬币拿去捐去好不好?为什么?那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呢?(二)点明课题。1.同学的建议非常好,我们做什么事啊,都要有一定的方法,这样既能锻炼自己,又能方便他人。2.这节课,我们就来“用数学”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爱心捐款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思想教育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后面的学习做简单的铺垫。】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提出问题。1.呈现P46的情境图中的珠子图: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这里有许多散落的珠子,你们能把这些珠子穿成串吗?那谁能告诉老师:能穿多少串呢?2.大家想一想:如果想知道这些珠子能穿成多少串,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必须知道几个穿一串。3.完整呈现题目: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二)讨论方法。1.小组讨论: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2.汇报交流: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1)圈一圈,每10个一圈,能圈5圈,还剩下8个;(2)用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下8个;(3)一串一串地穿也就是10个10个的数:一串是10个,两串是20个五串就是50个,还剩下8个;(4)你最喜欢哪种方法?3.独立解决。(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醒学生可以借助小棒进行演示、操作。(2)汇报方法,谈谈感受:分别请几个用不同方法的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方法,并谈谈感受:4.回顾检验。(1)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个答案是不是正确的呢?(2)引导学生说出检验过程:5串就是50个,再加上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所以,解答是正确的。(3)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操作,解决了问题,并且也检验了答案是正确的,那么,我们还得口答出这题的答案,引导学生一起口答:能穿5串。5.归纳小结。(1)归纳:教师肯定每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如:圈一圈:看得清楚;用数的组成,很快得到结果;一串一串地穿,清晰明了(2)小结:我们在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首先要认真、细致地去解答;其次,解答完了,我们还要去检验一下答案是否正确;最后再口答出结果。【设计意图:学生在经历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动手解决问题、回顾检验、归纳小结等环节中,切实感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感受方法多样、优化的思想,为今后的除法的学习积累一些活动经验。】三、及时练习,运用新知(一)及时练习:想一想:如果5个穿成一串,这些珠子能穿几串?1.学生独立完成;2.汇报交流:教师注意先选一个最先正确完成的学生来汇报。3.验证答案:师生共同验证结果4.共同口答。(二)游戏:帮老师分饼干:你们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来帮老师解决问题吗?1.呈现P46的“做一做”。2.理解题意:重点理解“装满”的意思。3.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提醒:也可以借助小棒来完成。4.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5.检验、口答。【设计意图:这两个练习都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练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更清晰的表象。在巩固本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还可以为后面的学习积累必要的活动经验。】(三)变式练习。1.练习十的第1、2题。说明:这两题的总数是隐含在文字与图中,没有直接给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方法来确定要不要找出总数。于第1题中,如果有学生利用了10和5的关系来解决的,要加以肯定;第2题中,如果有学生先算出8盒可以装的总数,再与数出实际的实际杯子数比大小的,也要加以肯定。在学生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地对方法进行优化。可能这两题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更简单些。2.练习十的第3题。要先学生进行常识介绍:12个为一打。因为12不是整十数,而且又大于10,所以,提醒学生在解决这道题时,一定要数清楚。【设计意图:这三题各有侧重,目的是让学生继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四、全课小结,辩证引领(一)师生共同小结。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师:你知道了哪些方法?(二)辩证引领。师:我们经常今后在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小结,系统地整理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并且,通过教师的辩证引领,让学生合理地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