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1097-2003平尺校准规范.pdf_第1页
JJF1097-2003平尺校准规范.pdf_第2页
JJF1097-2003平尺校准规范.pdf_第3页
JJF1097-2003平尺校准规范.pdf_第4页
JJF1097-2003平尺校准规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 J F 1 0 9 7 - 2 0 0 3 平 尺 校 准 规 范 C a l i b r a t i o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S t r a i g h t E d g e s 2 0 0 3 一 0 3 一 0 5 发布 2 0 0 3一0 9一0 1实施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布 工万 F 1 口 1 9 叮 - 2 1 协3 广.。.。.。.。、 平尺校准规范 C a l i b r a t i o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S t r a i g h t E d g e 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几 .扒.叭.户.户.川 J J F 1 0 9 7 - 2 0 0 3 代替 J J G 1 1 6 -1 9 8 3 本规范经国 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 2 0 0 3 年 0 3 月0 5 日 批准, 并自 2 0 0 3 年0 9 月O 1 日 起施行。 归口 单 位 :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北京市计量科学研究所 本规范 由归 口单位负责解释 刀 F 1 口 州 叮- 2 0 0 3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 马桂茹 刘振幅 ( 北京计量科学研究所) ( 北京计量科学研究所) J J F 1 0 9 7 - 2 0 0 3 目录 1 范围 ( 1 ) 2 引用文献 ( 1 ) 3 概述 ( 1 ) 4 计量特性 ( 2) 4 . 1 工作面表面粗糙度 ( 2) 4 . 2 平尺侧面对工作面的垂直度 ( 2) 4 . 3 铸铁平尺工作面接触斑点 ( 3) 4 . 4 工 作面直线度 。 ( 3 ) 4 . 5 上工作面与下工作面 ( 或支承面)的平行度 ( 4 ) 5 校准条件 ( 4) 5 . 1 环境条件 ( 4 ) 5 . 2 校准用计量器具 ( 5 ) 6 校准项 目和校准方法 ( 5) 6 . 1 表面粗糙度 ( 5 ) 6 . 2 侧面对工作面的垂直度 ( 5 ) 6 . 3 铸铁平尺工作面接触点面积比率和接触点数 ( 5 ) 6 . 4 工作面的直线度 ( 6 ) 6 . 5 上工作面与下工作面 ( 或支承面)平行度 ( 7) 7 校准结果的 处理 。 ( 7 ) 8 复校时间间隔 ( 7 ) 附录 A 平尺直线度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实例 ( 8 ) 附录B 校准证书内容 ( 1 1 ) J J F 1 0 9 7 - 2 0 0 3 平 尺校 准规 范 范 围 本规范适用于铸铁、钢制和岩石平尺的校准。 2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 J J F 1 0 0 1 -1 9 9 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 J F 1 0 5 9 -1 9 9 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 B / T 7 9 7 7 -1 9 9 9 铸铁平尺 J B / T 7 9 7 8 -1 9 9 9 钢平尺和岩石平尺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概 述 平尺是工作面为平面、用于测量工件表面直线度和平面度的量具。平尺的准确度等 级分为 0 0 级、0 级、1 级和 2 级。 平尺的结构型式 : 铸铁平尺结构型式见图 1 ; 皿皿蓄 ( a ) I型 ( b ) 1 1型 ( c )桥型 图 1 铸铁平尺结构型式图 钢平尺和岩石平尺的结构型式见图 2 和图 3 o 注 :作 为校准.不判 断合格 与否.如要定其准确度等级 ,必须 满足 相应要求。 J J F 1 0 9 7 - 2 0 0 3 止 图 2钢平尺结构型式 图 口 图3 岩石平尺结构示意图 4 计 f特性 4 . 1 工作面表面粗糙度 4 . 1 . 1 钢平尺工作面表面粗糙度R , - 0 . 2 0 / r m , 侧面R , 0 . 8 0 p m o 4 . 1 . 2 岩 石平尺工作面 表面粗糙度 R e - - 0 . 4 0 z m , 侧面 R , 续 1 . 6 0 L m a 4 . 2 平尺侧面对工作面的垂直度 平尺侧面对工作面垂直度要求见表 1 规定。 表 1平尺侧面对工作面垂 直度 /m m 0 0 012 侧面对工作面垂直度允差I F a m 4 0 08. 01 3 . 0 2 5 5 0 0 9. 01 5 . 03 0 6 3 01 0 . 5 1 8 . 03 5 8 0 01 2 . 52 1 . 0 4 0 1 以扣1 5 . 02 5 . 05 0 1 0 0 1 2 5 01 8 . 03 0 . 06 01 2 0 1 6 ( X 】 2 2 . 03 7 . 07 51 5 0 2 0 0 02 7 . 04 5 . 0 9 01 8 0 2 5 0 03 3 . 05 5 . 01 1 0 2 2 0 3 0 0 03 9 . 0 6 5 . 01 3 02 6 0 4 0 0 08 5 . 0 1 7 03 4 0 5 0 0 01 0 5. 0 2 1 04 2 0 6 3 0 0 2 6 05 2 0 注:平行度的允差值为表3中直线度允差值的 1 . 5倍,垂直度允差值为表 3中直线度允差 值 的 5倍 。 J J F 1 0 9 7 - 2 0 0 3 4 . 3 铸铁平尺工作面接触斑点 铸铁平尺工作面接触斑点要求见表 2 规定。 表2 铸铁平尺工作面接触斑点 校 准项 目 准确度等级 0 00I2 ( 2 5 x 2 5 ) m m单位面积 内接触点面积比率 32 0 %杂1 6 %31 0 % ( 2 5 x 2 5 ) m m单位面积 内接 触点数 3 2 5妻2 0 注 : 1 距工作面边缘0 . 0 1 L 最大为 1 O m m )范围内接触点面积比率或接触点数不计,且任意点都 不得高于工作面。( 其中 L为平尺工作面长度) 2 接触点数在任意 ( 2 5 x 2 5 ) m m中接触点数之差应不大于5点,若有争议则以接触点面积比 率为评定依据。 4 . 4 工作面直线度 工作面直线度要求见表 3 规定。 表 3 工作面直线度 校准项 目 准确度等级 0 0012 工作面直线度允差/ 1 em 3 0 01 . 32 . 24.48 . 8 月 0 01 . 62 . 65.0 1 0. 0 5 0 01 . 83 . 06.01 2. 0 6 3 02 . 13. 57 . 01 4 . 0 7 5 02 . 44. 08 . 0 1 6.0 8 0 02 . 54. 28 . 01 6.0 U 洲 X 13 . 05. 01 0. 02 0 . 0 1 2 5 03 . 66. 01 2 . 0 2 4.0 1 5 0 04 . 27. 01 4. 02 8.0 1 6 0 04 . 47. 41 5 . 03 0.0 2 以 O5 . 49. 01 8 . 0 3 6.0 2 5 0 06 . 61 1 . 02 2. 04 4 . 0 4 1 兀 旧1 7 . 03 4. 06 8 . 0 5 0 0 02 1 . 04 2. 08 4 . 0 6 3 0 05 2. 01 0 5. 0 任 意 2 0 0 mm 1 . 11 . 84 . 07. 0 J J F 1 0 9 7 - 2 0 0 3 直线度计算公式: 0 0 级:0 . 6 x( 1 +L / 2 5 0 ) t m( 1 0 级:1 x ( 1 + L 1 2 5 0 卜 m ( 2 1 级:2 x ( 1 + L / 2 5 0 卜 m ( 3 2 级:4 x ( 1 + L / 2 5 0 冲 m ( 4 式中:L 平尺工作面长度,m m a 注:距工作面边缘0 . 0 0 1 L( 最大为l o m m )范围内直线度不计,且任意一点都不得高于工作面。 4 . 5 上工作面与下工作面 ( 或支承面)的平行度 上工作面与下工作面 ( 或支承面)的平行度要求见表 4的规定。 表 4上工作面 与下工作面( 或支承面 )的平行度 校准项 目 准确度等级 0 0012 平行度允差/ j- 3 0 02 . 03. 37 . 01 4 . 0 4 0 02. 43. 98 . 01 6 . 0 5 0 02. 74. 59 . 01 8 . 0 6 3 03. 25. 31 1 . 02 2 . 0 7 5 03. 66. 01 2. 0一 2 4 . 0 8 0 03. 8 6. 3 1 2. 02 4 . 0 1 0 0 04. 57 . 5巧 . 03 0 . 0 1 2 5 05. 49 . 01 8. 03 6 . 0 1 5 0 06. 3 1 0 . 5 2 1 . 04 2 . 0 1 6 0 06. 61 1 . 12 3 . 04 5 . 0 2 0 0 08 . 1 1 3 . 5 2 7. 05 4 . 0 2 5 0 09. 91 6 . 53 3. 06 6 . 0 3 0 0 0 1 1 . 7 1 9 . 5 3 9. 07 8 . 0 4 0 0 0 2 5 . 5 5 1 . 01 0 2. 0 5 0 0 03 1 . 56 3 . 01 2 6. 0 6 3 0 07 8 . 01 5 6. 0 5校准条件 5 . 1 环境条件 0 0 级、0 级平尺校准时温度为 ( 2 0士 5 ) C ,温度变化 1 T / h ,温度平衡时间不少 于 8 h 0 4 J J F 1 0 9 7 - 2 0 0 3 1 级、2 级平尺校准时温度为 ( 2 0 士8 ) 0 C ,温度变化 2 C / h ,温度平衡时间不少于 8 h. 5 . 2 校准用计量器具 5 . 2 . 1 校准项目和校准用主要计量器具见表 5 0 5 . 2 . 2 其他计量器具 分度值为O . O l m m / m合象水平仪及框式水平仪。 表 5 校准项目和校准用计量器具 序 号 校 准项 日 表面粗糙度 侧面对工作面的垂直度 铸铁平尺工作面接触点 面积 比率和接触点数 校准用主要计量器具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或仪器 直角尺 、塞尺或分度值 0 . 0 0 1 m m指示表及表架 显示 剂( 5 0x2 5 ) m m标准板 工作面直线度 对于0 0级平尺:分度值为0 . 0 0 1 m m / m或分度值为0 . 2 ” 的电子 水平仪、自准直仪; 对于 0 级平尺:分度值为 0 . 0 0 5 m m / m或分度值为 1 ” 的电子水 平仪、自准直仪; 对于 1 , 2级平尺:分度值为O . O l m m / m或分度值为 2 “ 的电子 水平仪、自准直仪; 0级刀口尺及2级量块 上工作面 与下工作 面 ( 或 支承面)的平行度 分度值为0 . 0 0 1 m m指示表或 O . O l m m千分尺 6 校 准项 目和校准 方法 首先检查外观,确定没有影响校准结果的因素后再进行校准。 6 . 1 表面粗糙度 用表面粗糙度样块比较,或表面粗糙度检查仪进行校准。 6 . 2 侧面对工作面的垂直度 用直角尺和塞尺在平尺全长三个位置上进行。对于 l 0 0 0 m m以下平尺还可以用打表 法进行校准。 6 . 3 铸铁平尺工作面接触点面积比率和接触点数 将被校平尺工作面上涂上显示剂,在不低于其准确度等级的平板或平尺上研合,使 平尺 工 作 面上 显 示 明显 接 触 点。然后 用 一 个在 ( 5 0 x 2 5 ) m m 范 围 内刻 划有 ( 2 . 5 x 2 . 5 ) m m 的 2 0 0 个小方格的透明标准板置于平尺任意位置上,依次观察每个方格 内包含接触点所占面积比例 ( 以 1 / 1 0 为单位) 。求上述比例之和,除以 2 即为接触点面 积比率。 注:接触点数是在被校平尺任意位置上,在 ( 2 5 x 2 5 ) m m正方形面积范围内的点数。 5 J J F 1 0 9 7 - 2 0 0 3 6 . 4 6. 4 工作面的直线度 将被校平尺 ( 桥型平尺除外)用 等 高 块 支 承 在 距 平 尺 两 端 ? L ( : 为 平 尺 长 度 ) , 处,根据平尺长度选择适当桥板,一般不少于 8 一1 0个位置,跨距在 ( 5 0 . 5 0 0 ) m m, 把电子水平仪 ( 或自准直仪的反射镜)固定在桥板上,将桥板按跨距前后相接从平尺一 端移至另一端,每移动一个跨距从仪器上记取该位置读数 ( 格数) 。根据最小条件评定 准则,通过计算或作图进行数据处理,评定被校平尺工作面直线度。 平尺工作面任意 2 0 0 m m直线度 ,可选择 5 0 m m左右跨距 ,按上述方法进行。 对于工作面宽度超过 6 0 m m的平尺,应增加直线度截面或按平面度要求校准,其平 面度按表 3 直线度要求。 对于工作面长度不超过 5 0 0 m m的平尺,可以用刀口尺和量块 以光隙法校准。在保 证平尺准确度条件下,允许用其它方法校准平尺工作面直线度。 6 . 4 . 2 平尺工作面直线度校准实例 用分度值为O . O l m m / m的电子水平仪校准 1 0 0 0 m m平尺,桥板跨距 L 二l 0 0 m m,仪器 在平尺工作面各点读数和用计算法评定平尺工作面直线度列于表6 0 表 计算法评定平尺工作面直线度 测量 序号 测量位置 / mm 读 数/ 字 a 一 a, / 字 累积读数 / 字 按最小条件 准则数据处理j 字 结果 乙 / 字 00000+4+ 1 . 3+5 . 3 10 1 0 0+500+4+ 1 . 0+ 5 . 0 21 0 0-2 0 0+3一2一 2十2+0. 7+ 2 . 7 32 0 0一3 0 0+4一 1一 3+ 1+0. 3+ 1 . 3 43 0 0-4 0 0+4一 1一4000 54 0 0-5 0 0+6+ 1一 3+ 1一0. 3+0 . 7 65 0 06 0 0+7+2一 1+3一0. 7+ 2 . 3 76 0 07 0 0+8+3+ 2+6一 1 . 0+ 5 . 0 87 0 08 0 0+7+2+4十 8一 1 . 3+6 . 7 98 0 09 0 0+2一3+ 1+5一 1 . 7+3 . 3 1 09 0 0- 1 0 0 0 +2 一3 一 2+2一2. 00 表6中按符合最小条件数据处理结果,平尺工作面直线度为 = 6 . 7 一 ( 一 0 ) = 6 . 7( 字) 平尺直线度计算公式: a )当用电子水平仪或 ( 合象水平仪)校准直线度时为 厂= C , . , ( l cm ) 式中:C 仪器分度值 ,m m / m; ( 5 ) ( 6 ) J J F 1 0 9 7 - 2 0 0 3 L 桥板跨距,m m ; 乃 符合最小条件的平尺直线度,格。 表 6中平尺工作面直线度为 “ = C I t A ; =0 . 0 1 x 1 0 0 x 6. 7 = 6 . 7 ( F A m ) b ) 当用自准直仪校准平尺直线度时计算公式为 zi= 0 . 0 0 5 C L A ; ( tL m ) ( 7 ) 式中:C 仪器分度值,( ” ) ; L 桥板跨距,m m; 符合最小条件的平尺直线度, 字。 6 . 5 上工作面与下工作面 ( 或支承面)平行度 将被校平尺以工作面 ( 或支承面)为基面放在检验平板上,用装在表架上千分表在 其工作面测出不少于三处的高度差值,即为平行度。也可用千分尺测量平尺的两工作面 厚度差的方法。( 平板应高于平尺 1 级) 7 校准结果的处理 经过校准的平尺,发给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内容见附录 B o 8复校时间 间隔 根据平尺使用情况和稳定性,复校时间间隔由用户 自 行决定,建议不超过 1 年。 J J F 1 0 9 7 - 2 0 0 3 附录 A 平尺直线度校准结果测皿不确定度分析实例 A . 1 测量方法 平尺工作面直线度,用电子水平仪以节距法测量,按符合最小条件原则评定直线 度 。 A . 2 数学模型 被校准平尺各点符合最小条件原则 ,直线度可按下式计算 : F=L C ;zl F=L C ; 式中:L 桥板跨距,m m ; p k E。 一 k 二 星全。 P一B i 二 + 1 p一K 二 k + 1 ( A. 1 ) ( A. 2 ) C ; 电子水平仪分度值, m m / m ; 。 、 符合最小条件原则的直线度读数,字; P ,9 两高点 ( 或两低点)的序号; k 两高点 ( 或两低点)包含的序号 ; a ; 仪器在第 i 点的 读数, 字。 设:C=L C , a 全k+l a “名 F o =p -k P 一 9 蕊 二召+1 k 二9 P 一 9 则F=C F , 一 ( F ) = ( 筹) 一 F a , ( A. 3 ) A . 3 方差和灵敏系数 考虑到每尺寸段单次测量不确定度“ Z ( a ) 均相同, a 2 ( a l 2 ( F . ) 二U , ( a , ) 即 U 2 ( a) = u ( a ) p-k P 一 9 = =u ( a , ( 、 一 。 ) + ( kk g l, (P - g 1 , 一 , 二 ( P 二 k ) ( k - g ) u 2 ( a )( A. 4 ) P 一 g 当g = o , P = 。 、k 二 n / 2 时“ 2 ( F . ) 最大: u m e. ( F a ) = 号 u 2 ( a ) 一 ( ; 。 卜 梦 “ (2 u 。 ) u 2 ( a ) =u ; ( a ) + U ( a )2+ u 2 ( a ) + u 2 ( a )U 4 ( A. 5 ) 式中: u , ( a ) 电子 水平仪示值误差影响的不确定度分量,字; 8 J J F 1 0 5 叮一 刀均3 “ 2 ( a ) 量化误差估算的不确定度分量, 字; a 3 ( a ) 测量重复性估算的不确定度分量, 字; A . 4 a 4 ( - ) 定位误差估算的不确定度分量, 字。 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 见下表)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a ( x)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值 a ( x ; ) 自由度 a , ( a ) 电子水平仪 示值误差 2 /0 二1 . 1 5 字 5 0 a x ( a )量化误 差 1 / ( 2 万) = 0 . 2 9 字 的 a , ( a )测量重复性 0 . 5 确 二 0 . 3 6字 9 a 9 ( a )定位 误差 2 / 0- 二1 . 巧字 5 0 a 2 ( a ) = 2 . 8 5 8 7 字 a ( a ) 二1 . 7 字 II ( a ) + u 岌 ( 。 ) =1 . 1 5 2 + 0 . 2 9 2 + 0 . 3 6 2 +1 . 1 5 2 = 2 . 8 5 8 7( 字) 2 u( a ) = 1 . 7 字 A . 7 有效自 由 度 A . 7 . 1 电子水平仪示值误差分量。 , ( 。 ) 。 , ( 。 ) 有较高的置信概率, 估计相对不确定度为 1 0 %, 则自由 度 , = 5 0 0 A . 7 . 2 量化误差影响的分量。 2 ( a ) 量化误差影响的分量“ 2 ( a ) 作为已知 量, 则 v 2 - a o A . 7 . 3 测量重复性“ 3 ( a ) 自由 度 , s = n - 1 = 1 0 - 1 = 9 A . 7 . 4 定位误差影响的分量。 4 ( a ) u 4 ( a ) 有较高的 置信概率, 估计其相对不确定度为1 0 %,则, 4 二 5 0 u ( a ) 的有效 自由度为 v e ff = 1 . 7 矿 / ( 1 . 1 5 4 / 5 0 + 0 . 3 矿 / 9 + 1 . 1 5 0 / 5 0 )= 1 1 3 A . 8 扩 展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