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学类论文-农产品进口放量增长与“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doc_第1页
农林学类论文-农产品进口放量增长与“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doc_第2页
农林学类论文-农产品进口放量增长与“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doc_第3页
农林学类论文-农产品进口放量增长与“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doc_第4页
农林学类论文-农产品进口放量增长与“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林学类论文-农产品进口放量增长与“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摘要借助叶圣陶先生那双敏锐的眼睛,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的悲惨命运。他们需要保护、引导和组织。提高农业竞争力是中国社会的难题之一。中国的畜牧业,历经了十几年的时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可是,像大豆种植业,面临放量进口的冲击,农民们一再破产。在其竞争力还没有提高之前,就被消灭掉了。可是,中国人的大豆消费,持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种植业,不能就这样被摧毁。整个中国农业体系需要重大的变革。大豆等的疯狂进口是有一股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在消费终端,在市场上抑制并化解农产品进口的推动力量。运用经济杠杆,平抑进口大豆的利润率。在生活方式的变化上,也在加强文化观念的引导。关键词农产品;进口;农民上中学时课本上有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不懂农业经济学的老师说:这篇文章描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重读多收了三五斗,所获良多,觉得它应当成为一切与农业有关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必读作品。因为就对农业问题和农民苦难的观察而言,叶老先生七十年多前的这篇文章,比迄今为止国内的经济学者和政府官员的许多著述都要准确得多,深刻得多。因此,考察商品经济条件下不受保护的农户的命运,不可不看多收了三五斗。而今它影响所及远远超过了农业和经济的范畴。一、多收了三五斗的深刻之处在于集中表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受保护的农民的命运。农民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谷贱伤农”是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挥之不去的历史问题,这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如果农民多收了三五斗就听任谷贱伤农,引发的后果是不堪设想。所以,中国历代政府都特别注意解决这一问题。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发表于1933年。下面我们看一看叶先生是如何揭示当时的存在问题的:(一)农民没有在商品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风险意识。叶先生描述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获得丰收的农民,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可见农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风险意识不足。所以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么?”“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哪里有跌得这样利害的!”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米象潮水一般涌来,过几天还要跌呢!”市场是残酷的,农民多收了三五斗反遭吞噬。(二)放任农产品进口的危害。仅是多收了三五斗,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引起粮食市场如此剧烈的震荡。主要还是放任粮食进口引发的祸害,而农民对此不可能找到应有的对策: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愤激的话。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怎么能够不粜呢?田主方面的租是要缴的,为了雇帮工,买肥料,吃饱肚皮,借下的债是要还的。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只有比那些洋米洋面卖得更贱,才会卖得出去。商人们却在暗地里窃笑。(三)“同行公议”商业利益集团的有组织的压价,轻而易举地胜过了一盘散沙的农民。请看下面的一幕:“我们摇到范墓去粜吧,”在范墓,或许有比较好的命运等候着他们,有人这么想。“不要说范墓,就是摇到城里去也一样。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一盘散沙的小农,其实是一群又一群的待宰的羔羊。(四)政府及各种恶势力的盘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政府腐败,各种恶势力横行。“到范墓去粜没有好处,”同伴间也提出了驳议。“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就说依他们捐,哪里来的现洋钱?”在这种盘剥之下农民更是无可奈何。(五)金融混乱,在支付手段上大做手脚。米价如此之低,可是,到手的却不是相对能够保值的银元,而是刹那间就可能贬值的钞票:白白的米换不到白白的现洋钱,好象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那末,换中国银行的吧。”从花纹上辨认,知道手里的钞票不是中国银行的。“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要想吃官司?”把万分舍不得的白白的米送进万盛的廒间,换到了并非白白的现洋钱的钞票。就这样米行轻而易举地把金融危机转嫁给了农民。如今人民币币值稳定,可是乡间却有了更下作的手段干脆打白条。更有甚至者,白条也不打就扣下了。(六)农民的出路在哪里?叶先生当时未必能看清楚农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可是他老老实实地写出了农民“路路断绝”。后来证明:一旦农民看到了出路,就会奔向那里,这就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内在原因。请看:“去年是水灾,收成不好,亏本。今年算是好年时,收成好,还是亏本!”“今年亏本比去年都厉害;去年还粜七块半呢。”“又得把自己吃的米粜出去了。唉,种田人吃不到自己种出来的米!”“也只好不缴租呀。缴租立刻借新债。借了四分钱五分钱的债去缴租,贪图些什么,难道贪图明年背着重重的债!”“田真个种不得了!”“逃荒去,债也赖了,会钱也不用解了,好打算,我们一块儿去!”“我看,到上海去做工也不坏。我们村里的小王,不是么?在上海什么厂里做工,听说一个月工钱有十五块。十五块,照今天的价钱,就是三担米呢!”“你翻什么隔年旧历本!上海东洋人打仗,好多的厂关了门,小王在那里做叫化子了,你还不知道?”路路断绝。一时大家沉默了。“我们年年种田,到底替谁种的?”“我们吃辛吃苦,赔重利钱借债,种了出来,他们嘴唇皮一动,说:五块钱一担!就把我们的油水一古脑儿吞了去!”“我们的田也是拿本钱来种的,为什么要替他们白当差!为什么要替田主白当差!”他们有的粜了自己吃的米,卖了可怜的耕牛,或者借了四分钱五分钱的债缴租;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两角三角地,忍痛缴纳自己的饭钱,有的来人去说好话,向田主退租,准备做一个干干净净的穷光蛋;有的溜之大吉,悄俏地爬上开往上海的四等车。(七)社会各界的反映。面对如此局面,叶先生也写到了社会各界都有所反映:“谷贱伤农”的古语成为都市间报上的时行标题。地主感觉收租棘手,便开会,发通电,大意说:今年收成特丰,粮食过剩,粮价低落,农民不堪其苦,应请共筹救济的方案。金融界本来在那里要做买卖,便提出了救济的方案:工业界是不声不响。米价低落,工人的“米贴”之类可以免除,在他们是有利的。社会科学家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论文,从统计,从学理,提出粮食过剩之说简直是笑话;“谷贱伤农”也未必然,谷即使不贱,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之下,农也得伤。这些都是都市里的事情,在“乡亲”是一点也不知道。乡亲不知道,可是政府知道;知道这些的国民党政府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所以也就有了后来兵败如山倒的结局,和农民推着小车支前,帮助解放军打胜仗。据说,当他们溃退到了台湾才注意解决了这些问题。也才算是有了立足之地。二、2003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不到保护的农民境况。2003年7月10日南方周末载:“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大豆达1008万吨之巨,与2002年全年进口量仅仅相差124万吨,如果不能平抑过分进口,不仅会伤及3000万豆农,还会伤及整个大豆加工业链条,给整个行业带来毁灭性打击。”5月28日,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函警告个别进口商,他们在领到进口检疫证书之前,就同国外供应商签订合同。通知重申,国内进口商必须首先获得进口许可证,然后才能对外签订进口合同。这表明:进口商在拿到许可证之前已经签订了进口合同。如此警告,作用如何呢?中粮期货的数据显示,6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仍旧高达246万吨。这就意味着,今年中国大豆产区的农民,不必担心他们的大豆的产量,可是一定得担心大豆的价格。那些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大豆产量越高,市场价格可能越低,其中的有些人破产已成定局。让我们回顾一下:直到1995年,中国仍然是大豆出口国;再往前,20世纪的80年代初,刚刚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中国农业,产量大幅提高,震惊了整个世界,以美国为首的农业大国特别担心中国农产品出口,给整个世界农产品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到了1996年情况急转直下,中国成为世界重要的大豆进口国。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对美国开放,美国的大豆玉米给中国市场造成了最大的冲击。大豆玉米的市场价格也就飞流直下,差不多降低了一半,结果只能是农业损失惨重,农民破产。据海关总署统计,2000年进口大豆首次突破千万吨;2001年进口量则上升为1392万吨;2002年略降至1132万吨。2003年再度反弹,上半年就突破1000万吨。也就是说,近三年来只有2002年中国农民获得了短暂的喘息的机会。2003年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就再次面临破产。这种问题的积累,其结果是可想而知。人大会上那些对农民增收问题的奢谈是多么地无力。(一)政府措施收效甚微。当2001年中国大豆玉米的市场价格下降近一半后,2002年1月7日,农业部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出口安全管理办法,并于3月1日实施。2002年3月11日,农业部又颁布了进口转基因农产品临时措施管理程序,实施期限为2002年3月20日至12月20日,后又延长至2003年9月20日。在“临时措施”颁布后的2002年5月份,中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只有区区的6万吨。“因为很多进口商对临时许可证的申请很陌生,而且刚开始的限制条件也非常之严格。”巴西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官员刘宏认为,当然也不排除中国有意利用这一措施来限制大豆的进口。这就是中国农民在2002年获得喘息机会的原因。但是,目前管理条例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证据就是上述大豆疯狂进口,数字惊人。这是因为:该措施一出台,就招致了大豆主要出口国的反对之声。美国为此向中国提出了抗议,并专门就管理条例与中国进行了紧急磋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