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学类论文-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doc_第1页
农林学类论文-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doc_第2页
农林学类论文-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doc_第3页
农林学类论文-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doc_第4页
农林学类论文-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林学类论文-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我国历史上北部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交接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影响,存在一条农牧业过渡带。这是一条由于天然水分条件的限制,由旱作不稳产区过渡到气候干旱致使无灌溉不适宜发展作物种植的地带,是农业生产上一条很重要的界限。在我国北部反映在西起河套、东至大兴安岭南端的地带(此线以东以西农牧界限在历史上没有显著变化)。这条界限的进退,反映历史上我国北部气候环境以及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政治、经济势力消长的变化,这对研究中国北部疆域、政区和产业布局的变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明清时期我国北部的农牧过渡带有过明显的推移,这种推移的内在因素究竟是什么,尚无明确的结论,以至有些历史现象未能解释清楚。本文企图对这一问题作较深入的分析,结论是否正确,尚无把握,不过作为一种看法提出来,希望引起有关同行的讨论。一、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农牧过渡带据今人研究,13世纪的气候是一个比现在更温暖的气候期。这个温暖期大约结束于该世纪末。在14世纪前五十年,中国东部气候已从温暖期向寒冷期转变1。这种转变在我国北部有明显的反映。例如元朝前期在上都(今内蒙古多伦诺尔西北闪电河北岸)及更北的口温脑儿的黄土山(今查干诺儿南)和应昌府(今克什克腾旗西)都有屯田。至元二十、二十二年(1283、1285)政府曾出钞四万五千锭在上都、应昌府和籴粮食2。至元二十五、二十六年还疏浚了怯烈河灌溉口温脑儿黄土山一带民田3。可见这一带农业还是相当可以的。然而到了14世纪初(至大元年,1308),应昌府的屯田撤销了。蒙古高原上的气候有明显转寒的现象。延佑年间(13141320)“朔漠大风雪,羊马驼畜尽死,人民流散,以子女鬻人为奴牌”4。1323、1328(天历元年、致和元年)蒙古高原上曾发生过二次严重寒潮,“风雪毙畜牧”5,造成严重后果;1332年(至顺三年)八月山西北部、内蒙古呼和浩特有“陨霜杀禾”的记载6。此外,进入14世纪以后,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在五至八月间陨霜、雨雹、风雪记载特多(详见本所编制中国历史气候灾害年表),可以认为进入14世纪以后北中国气候转寒的事实是有充分材料根据的。1368年朱元璋将元朝势力逐出中原,又乘胜追击蒙古残余势力至今蒙古国乌兰巴托的土剌河及其东部的贝尔湖一带,退兵后在其北疆约今蒙古高原的东南缘设置了四十余个卫所(一种军事屯戍组织),大致沿着阴山、大青山南麓斜向东北至西拉木伦河侧一线7,驻兵戍守,屯田养军,形成了一条实际上的农耕区的北界。此线西段和中段显然已较元时南移了一个纬度。当时明朝的势力远不至此,为什么将国防线限制在这条线上,无疑是值得研究的问题。15世纪初开始,明朝北部实际农耕区北界又发生变化:(1)农牧过渡带西段:永乐元年(1403)将置在今内蒙古托克托的东胜左卫南撤至今河北卢龙、东胜右卫南撤至遵化,正统三年(1438)虽曾一度在原地复置,未见又撤废,在托克托的卫城遂废8。(2)农牧过渡带中段:洪武初年,辖有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和林格尔、集宁一带的大同都卫“屯田二千六百四十九顷,岁收粟豆九万九千二百四十余石”,平均亩产0.37石(约当今60市斤),与同时期河北平原产量相近,不能算很低,中书省建议乘机将屯军月粮减去三斗,朱元璋不同意,他说:“大同苦寒,士卒艰苦,月粮且勿减,待次年丰熟,则依例减之”9。可见这样的产量,根据当地经验也不算丰收年,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可是到了永乐初年却将置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的云川卫、浑河北岸的玉林卫、镇虏卫,凉城东北岱海附近的宣德卫以及商都东南察罕脑儿卫(今插汉脑儿)一起迁入长城以内的大同地区。(3)农业过渡带东段:洪武年间在今内蒙古东南部置开平卫(今正兰旗东闪电河北岸)、全宁卫(今翁牛特旗)、大宁卫(今宁城西)以及所属各所,在西拉木伦河南岸、老哈河流域和滦河上游一带屯田戍守。永乐开始这些卫所也先后迁入了长城以南地区。15世纪初年这次农耕区北界的同时南撤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传统的说法是由于外围据点远离内地,无民人居住,一旦蒙古入侵,难以固守,故而退据长城为守,而东北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则是给了为永乐争位出过力的兀良哈三卫。但是我们细查历史资料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第一,明代的永乐朝国力还是很强大的。永乐七年(1409)朱棣亲征鞑靼,渡胪朐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追至斡难河(今鄂嫩河),大败鞑靼而还。十二年亲征瓦剌,兵锋直指土拉河(今蒙古国图拉河)。二十年条征阿鲁台,败之于屈列儿河(克鲁伦河)。二十一年又亲征阿鲁台,至长城边上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闻阿鲁台为瓦剌所败而还。二十二年再次亲征鞑靼阿鲁台,宴群臣于应昌,前锋至答兰纳木儿河(今蒙古国贝尔湖东),未见敌人而还10。历史上称为“五出三犁”之威。由此可见,在永乐初年明朝的北边根本不存在鞑靼、瓦剌势力的威胁。第二,为报答争夺皇位有功而将大宁都司的土地给兀良哈三卫的说法,见于郑晓吾学篇卷67兀良哈,明史鞑靼传即采其说。以后史家大都沿用这种说法。但明朝人郭造卿对此说已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后代明统治者无力收复土地,嫁祸于祖先11。实际上兀良哈三卫牧地最初远离明边,泰宁卫在元泰州(今内蒙古洮南一带),朵颜卫在额克多延温都儿(今扎赍特旗北)、搠儿河(今绰尔河)一带,福余卫在瑚裕尔河流域(今齐齐哈尔一带)12。宣德年间始南下,牧马滦河上游。永乐初年并没有占据大宁都司地。近年也有人研究证明,畀地之说是一个“冤案”,实属子虚乌有13。因论证比较复杂,无法在此详述,不过其结论是可信的。第三,明朝将北边的卫所前撤之后,原来的地方还是在明朝的势力控制之下。如永乐初年大宁都司内迁之后约五十年,景泰四年(1453)“三卫乞居大废城,不许。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天顺(14571464)后遂入三卫”14。又如宣德以后,明朝在长城以外有“烧荒”制度,“每于冬初,命将率兵出塞焚草,名曰烧荒。盖防寇南向且耀兵也”15。弘治年间宣府镇(治今河北宣化)一带也实行烧荒,凡每岁七月兵部命“各边遣官军往虏人出没之地三五百里外乘风纵火,焚烧野草,以绝胡马,名曰烧荒”,“使贼马不得久牧,边方易为了守”16。这些都说明永乐、宣德时长城以外二三至三五百里之间仍在明朝势力范围之内,并不存在边墙外直接受到鞑靼、瓦剌威胁的情况。而蒙古人南进直接威胁到明朝北边则是天顺以后的事,弘治、成化年间达到高潮。因此将永乐初年诸卫内迁原因归诸于便于防守,恐与事实不符。我们认为15世纪初诸卫内迁的根本原因是北边地区气候转寒、环境恶化造成的。以下一些史实可以得到证明:一,开平卫在元为上都路,也是屯田处所。洪武初年建为卫,屯田垦种近半个世纪。至永乐元年内迁京师,四年还旧治。因“开平以孤城临极边,又无险可恃”17,需派大量军士守备,军储供应成了一大问题。如永乐十年六月自宣府镇万全卫运粮二万石往开平以备军18。永乐十八年因开平卫粮饷不给,又从“京仓运米三万石贮开平,以备军储”19。可是“运粮赴开平,每军运米一石,又当以骑士护送,计人马资费率以二石七斗致一石”20,所费不赀,政府不胜负担。所以洪熙元年(1425)就有内迁独石口之议21。宣德元年户部主事王良言:“开平极边之地,岁运粮地,而军士戍守者皆有妻子,粮不足以赡其家”22。终于宣德五年因开平“岁运粮四万石,人力不济”,内迁至独石口23。为什么在洪武年间这里的卫所屯田能够维持下去,而到了永乐时期却不能了呢?无疑是因为这里的自然条件发生了变化,气候转寒变干,使农耕已无法维持军士的基本生活,不得不撤退南迁了。二,上文提到洪武年间山西大同地区、内蒙古和林格尔、集宁一带卫所屯田年产亩0.37石,并不被认为是丰收,可见还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可是当永乐初年将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的云川、浑河北岸的玉林卫、镇虏卫,凉城东北岱海附近的宣德卫以及商都东南的察罕脑儿卫(今插汉脑儿)都迁入今长城以内大同地区后,却又感到大同一带土地贫瘠,“大同城北,沙碱苦寒”24。大同镇所辖十卫“地土沙碛”,云中一带“风高土燥,物产最薄”25。正德年间宣大总督许论说:“边地瘠薄,风寒霜早,耕作所入,不足供用,全籍关南和籴以济其半”26。这说明当时长城内外环境起了变化,已非洪武初年设卫时的情况了。东胜卫(今托克托)一带情况特殊,因地处黄河、大黑河流域,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但在洪武末年也有“天气早寒,田谷少获”27之感。虽然以后蒙古人进占这里,在其统治下的汉人仍有农耕,如嘉靖年间在今呼和浩特附近俺答利用汉人开发耕地约五六顷,然“所种皆谷黍蜀秫糜子”等耐寒作物。嘉靖三十三年(1554)汉人丘富等“招集亡命,居丰州,筑城自卫,构宫殿,垦水田,号曰板升”,也在今呼市附近。嘉靖三十九年明兵直捣丰州,“焚板升略尽”28。以后万历年间又有大批汉人迁入,人数发展到了十万,开田万顷,“连村数百”,从事农业29。所以正统以后明朝边臣多有恢复东胜之议,主要是着眼于这片土地。其实除了这里因有大黑河和黄河的灌溉汉人到此即可进行农耕外,其他地方既寒又干,没有灌溉条件,就不可能进行耕种。三,黄河以南河套地区为鄂尔多斯高原,在东胜未撤以前,“军士得耕牧套内,益以樵采围猎之利,地方丰庶,称雄镇焉”30。东胜撤废之初,套内尚未为鞑靼所居,“土地沃豪,草木繁茂,禽兽生息”31。可见是一片自然环境较好的农牧交错地带。15世纪下半叶开始,蒙古人入居河套地区,“自后常牧套内,侵扰中原”32,于是全成牧地。在其南面明朝边墙一带,军民“多出墩外种食”33,“远者七八十里,近者二三十里,越境种田”34。其时农牧过渡带的南界大致在今长城一线稍北。可是由于15世纪以来气候趋寒转干,过渡的农耕和放牧都会使脆弱的鄂尔多斯高原的环境很快恶化。所以16世纪中叶(万历)起,毛乌素沙地不断扩展,“沿边城堡,风沙日积,历年沙壅或深至二三丈者有之,三四丈者有之”35;陕北边墙“东自常乐堡起,西至清平堡止,俱系平墙大沙,间有高过墙五七尺者,甚有一丈者,榆林等堡芹河等处大沙北墙高一丈,埋没墩院者长二万三十八丈三尺。响水等堡防胡等处比墙高七八丈,壅淤墩院者长八千四百十八丈七尺。榆林威武等堡桃梁等处比墙高至五六尺及与墙平,厚阔不等”36。由于边墙外风沙壅积,无法耕种,农牧过渡带的南界退至长城一线。即便在长城以内宣府、大同镇卫所的屯田,“耕耘于砂碛之中,颇多得不偿失”37。可知诸卫内迁之后,屯垦种植业反而衰落。其原因无疑与环境恶化有关。隆庆以后,大同地区与蒙古开互市,鞑靼“以牛马易粟豆”38。当时的农牧过渡带的南界则在长城一线。综合上述,我们认为从14世纪中叶开始,我国的气温逐渐下降,进入一个寒冷期,气温由温润转向干旱,北边的农业环境恶化,原先卫所屯田地区已不能维持军士的基本的粮食需要,不得不内撤至长城一线。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在十五世纪中叶以后,因过渡耕牧、气候干旱,毛乌素沙地不断扩大,以至在长城北侧数十里地已不能耕种,全为沙土所淹,长城不仅成为当时农牧的分界线,也起着挡沙南侵、保持长城以南农田的作用。这种情况大的延续到了十七世纪。二、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农牧过渡带1644年清朝统一,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不成为一条政治界线。清政府为了恢复、发展和保护蒙古高原的畜牧业,划定蒙古各旗盟的游牧界线,禁止越界放牧。又为防止汉蒙联合反清,曾对蒙古地区实行封禁。顺治十二年(1655)下令“各地口内旷土,听兵垦种,不得往口外开垦牧地”39。但这只是禁止了官方组织士兵出边垦种,并不能制止人民私自出口垦种。到了康熙年间国内政治稳定,政府开始提倡开垦荒地。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又规定:“凡内地民人出口,于蒙古地方贸易耕种,不得娶蒙古妇女为妻”40。此处已承认赴口外耕种的合法性,等于否定了顺治十二年的禁令。于是大批河北、山东、山西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涌往口外开垦。玄烨曾说:“蒙古田土高,而且腴,雨雪常调,无荒歉之年,更兼土洁泉甘,诚佳壤也”41。又说:“今巡行边外,见各处皆有山东人,或行商,或力田,至数十万之多”。“今河南、山东、直隶之民往边外开垦者多”42。康熙五十一年(1712)仅“山东民人来口外垦地者,多至十万余”43,随着口外沿线大批牧地被开垦,北部农牧过渡带逐渐向北推移。清末曾一度推行新政,主要内容之一即开垦蒙地,于是农牧过渡带发生了更大的变化。(1)农牧过渡带西段:本段地境为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和伊克昭盟。正是黄河河套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利资源丰富,秦汉以来凡汉民族或受汉族影响较大的民族据有此地,都曾开发为发达的农业区。明时后套地区为蒙古人控制,农业衰落。清初李自成余部曾退居河套,以后又有内地人民随征噶尔丹清军进入河套。由于明朝中叶以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