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机汽机基座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方案.doc_第1页
燃机汽机基座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方案.doc_第2页
燃机汽机基座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方案.doc_第3页
燃机汽机基座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方案.doc_第4页
燃机汽机基座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中电新能源热电厂2350mw级燃机扩建工程 燃机基座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目 录一 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21.1、编制依据21.2、编制说明2二 工程概况22.1、工程关系22.2、工程概要32.3、现场施工条件3三 大体积混凝土计算43.1、底板混凝土温差计算43.2、自约束裂缝控制计算11四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214.1、混凝土工程214.2、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和监测方案24五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75.1、质量目标275.2、质量保证措施275.3、质量控制网络29六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06.1、安全施工目标306.2、安全施工保证措施306.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16.4、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32附件一 测温点布置图附件二 浇筑布置示意图附件三 强制性条文实施细则附件四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值班计划一 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1燃气轮机发电机基础结构施工图;1.1.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四版);1.1.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1.1.4电力建设安全施工规定和相关补充规定;1.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版);1.1.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0版);1.1.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1.9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 5210.1-2012-3);1.1.10 国家及部委颁布现行其它规范、规程、标准。1.2、 编制说明本方案适用于东莞中电新能源热电厂2350mw级燃机扩建工程#5,#7燃气轮发电机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方案。二 工程概况2.1、工程关系业主单位:东莞中电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广东创成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2.2、工程概要2.2.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东莞中电新能源热电厂2350mw级燃机扩建工程#5,#7燃汽轮发电机基础,#5燃气轮发电机基础位于燃机房1/2-1/4轴g-h轴之间,#7燃气轮发电机基础位于燃机房1/8轴1/9轴之间。#5燃气轮机基础承载于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位于风化花岗岩之上,承载力标准值500kpa,基础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底板厚度3.0m3.5m,板底标高-3.0m-3.5m混凝土等级c30,结构抗震设防7度,安全等级三级。#7燃气轮机基础承载在桩基上,每个基础62根预制管桩,桩基直径600基础持力层为风化花岗岩,持力层标准值400kpa,基础分为0米以下部分及0米以上部分,基础底标高为-3.5m。0米以下部分混凝土强度为c30,基础尺寸37313*14500*3000,0米以上部分为发电机运转平台,结构标高最高点为+4.04m,混凝土为c30清水混凝土。钢筋均为hrb400级钢筋。模板采用双面覆膜木胶板,板厚15mm。单机平面面积630平方米。2.2.2结构设计燃汽轮机基座为独立式c30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筏板基础平面尺寸为37.3m14.m,最宽处燃机部分为14.5米。发电机部分宽度为7.70米,高度为4.04m,基底标高为-3.5m,桩顶标高为3.4米;燃机部分厚度为3. 5m,宽度为8.8米和14.5米。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为c15,其余为c30。基础底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方量约2300m3,底板厚度3.5m大于0.8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2.3、现场施工条件2.3.1 施工现场运输主干道已贯通 ;2.3.2 施工电源和水源接至施工区域;2.3.3 砼搅拌站运行情况良好;2.3.4 生产加工车间已具备正常生产能力;2.3.5 机具设备,施工人员已全部到位。三 大体积混凝土计算3.1、底板混凝土温差计算混凝土所用材料,暂按以下配合比计算,实际施工(搅拌站供货混凝土)配合比应以现场实验室确定的为准。计算依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 = 5.00(n/mm2)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 = 30.00 经过计算得:fcu,0 = 30.00 + 1.645 5.00 = 38.23(n/mm2)。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 式中: a,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 a = 0.46,b = 0.07; fce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取36.73(n/mm2)。经过计算得:w/c=0.46 36.73/(38.23 + 0.46 0.07 36.73) = 0.43。实际取水灰比:w/c=0.43.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 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 外加剂的减水率,取=0.00%。3)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mwa=0.43(1-0.00)=0.43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0.43所以用水量取表中值185.00kg。四、水泥用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mc0=185.00/0.43 = 431.49kg五、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计算: 塌落度为1060mm的混凝土合理砂率按下表的确定: 塌落度大于60mm的混凝土砂率,根据上表基础上按塌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调整。根据水灰比为0.43,粗骨料类型为:碎石,粗骨料粒径:20(mm),查上表,取合理砂率31.50%粉煤灰混凝土粗骨料和细骨料基准用量的确定,采用体积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粗骨料用量(kg);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细骨料用量(kg); c水泥密度(kg/m3),取3000.00(kg/m3); 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650.00(kg/m3); 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620.00(kg/m3); w水密度 (kg/m3),取1000(kg/m3); 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取=1.00。以上两式联立,解得mg0=1195.87(kg),ms0=549.93(kg)。六、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367:550:1196:185。或重量比为:水泥:砂:石子:水=1.00:1.50:3.26:0.50。3.1.1混凝土拌和温度: 混凝土拌和温度计算表材料名称重量w(kg)(1)比热c(kj/kgk)(2)热当量wc(kj/)(3)=(1)(2)温度ti()(4)热量tiwc(kj)(5)=(3)(4)水泥3500.84294123528粉煤灰800.8467.212806.4砂子7600.84638.4106384石子10500.84882108820水1704.27141510710合计2595.630248.4(注:表中混凝土原材料温度为预估,施工时据实调整。)得混凝土拌和温度3.1.2 混凝土浇筑温度:浇筑方案采用hbt-90拖式混凝土输送泵直接泵送入模的方案,泵送最大距离约为300m,2分钟入模。采用斜面分层法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50cm,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按照经验应在1: 6左右,则浇捣时间约需1.5小时。得 温度损失系数值如下:装料 =0.032运输3分钟 =0.00423=0.0126卸料 =0.032浇捣1.5小时 =0.0031.560=0.27则 =0.3466混凝土浇筑温度式中 -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拌合温度();-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暂定为15得 3.1.3 混凝土绝热温升:式中 -混凝土最大水化热升温值();-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50;-每千克水泥水化热(),为461;-混凝土的比热,取0.97-混凝土质量密度,取2400;-常数1为2.718;-龄期(d);-与水泥比表面、浇捣时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查表得0.359;得 3.1.4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 其中 -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混凝土浇筑温度();-在龄期t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度();-不同浇筑块厚度的温降系数,混凝土浇筑厚度4.9m,3天时=0.785最大;7天时=0.726;9天时=0. 72;28天时=0.246;得 内部最大温度为60.8。3.1.5 混凝土表面温度:底板外侧采用木模,上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一层18mm厚棉毡。混凝土表面模板的传热系数式中 -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各保温材料厚度(m);-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得 外侧 上表面混凝土虚厚度 式中 -混凝土虚厚度(m);-折减系数,取2/3;-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取较大值,得m混凝土计算厚度式中 混凝土计算厚度(m); 混凝土实际厚度(m);得混凝土计算厚度混凝土表面温度式中 -混凝土表面温度();-施工时大气平均温度();-混凝土中心温度();得结论: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符合要求。3.2、自约束裂缝控制计算3.2.1 计算原理,依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四版)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水化热的作用,中心温度高,与外界接触的表面温度低,当混凝土表面受外界气温影响急剧冷却收缩时,外部混凝土质点与混凝土内部各质点之间相互约束,使表面产生拉应力,内部降温慢受到自约束产生压应力。则由于温差产生的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t,c 分别为混凝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n/mm2); e(t)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2); 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1/); t1 混凝土截面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温差(); 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0.20; 由上式计算的t如果小于该龄期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 则不会出现表面裂缝,否则则有可能出现裂缝,同时由上式知采取措施控制温差t1就有可有效的控制表面裂缝的出现。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允许温差宜控制在25范围内。3.2.2 计算过程:3.2.2.1 龄期3天取e0=3.00104n/mm2,=110-5,t1=9.2, = 0.18 1) 混凝土在3d 龄期的弹性模量,由公式: 计算得: e(3)=0.71104n/mm2 2) 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公式: 计算得: t = 0.53n/mm2 3) 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公式: 计算得: c = 0.27n/mm2 4) 3d龄期的抗拉强度公式: 计算得: ft(3)=1.07n/mm2,满足要求。3.2.2.2 龄期7天 取 e0=3.00104n/mm2,=110-5,t1=12.0,=0.15 1) 混凝土在7d龄期的弹性模量,由公式: 计算得: e(7)=1.40104n/mm2 2) 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由式: 计算得: t=1.32n/mm2 3) 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由式: 计算得: c=0.66n/mm2 4) 7d龄期的抗拉强度由式: 计算得: ft(7)=1.57n/mm2,满足要求。3.2.2.3 龄期28天取 e0=3.00104n/mm2,=110-5,t1=4.1,=0.15 1) 混凝土在28d龄期的弹性模量,由公式: 计算得: e(28)=2.76104n/mm2 2) 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由式: 计算得: t=0.89n/mm2 3) 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由式: 计算得: c=0.44n/mm2 4) 28d龄期的抗拉强度由式: 计算得: ft(28)=2.20n/mm2,满足要求。结论:因内部温差引起的拉应力t小于该龄期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所以不会出现表面裂缝。蓄水法温度控制计算书一 、计算公式: (1) 混凝土表面所需的热阻系数计算公式 (2) 蓄水深度计算公式 式中 r- 混凝土表面的热阻系数(k/w); x- 混凝土维持到预定温度的延续时间(h); m-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系数(1/m); tmax- 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 tb- 混凝土表面温度 (); k- 透风系数 (),取k=1.40; 700- 混凝土的热容量,即比热与密度之乘积(kj/m3.k); t0-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开始养护时的温度 (); tc-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 ; q(t)- 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水泥的水化热(kj/kg) ; w- 水导热系数,取0.58w/m.k;二 、计算参数: (1)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长a=16.00(m); (2)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宽b=14.50(m); (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c=3.50(m); (4) 混凝土表面温度tb=25.00(); (5) 混凝土中心温度tmax=45.00(); (6) 开始养护时的温度t0=15.00(); (7) 维持到预定温度的延续时间x=240.00(h); (8)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mc=300.00(kg/m3); (9) 在规定龄期内水泥的水化热 q(t)=289.00(kj/kg).三 、计算结果: (1) 混凝土表面的热阻系数r=0.106(k/w) (2) 混凝土表面蓄水深度 hw=0.061(m)浇筑后裂缝控制计算书一、计算原理 : 弹性地基基础上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或结构各降温阶段综合最大温度收缩拉应力 ,按下式计算: 降温时,混凝土的抗裂安全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 (t) 各龄期混凝土基础所承受的温度应力(n/mm2); 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 10-5; 混凝土的泊松比, 当为双向受力时,取0.15; ei(t) 各龄期综合温差的弹性模量(n/mm2); ti(t) 各龄期综合温差,();均以负值代入; si(t) 各龄期混凝土松弛系数; cosh 双曲余弦函数; 约束状态影响系数,按下式计算: h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式结构的厚度(mm); cx 地基水平阻力系数(地基水平剪切刚度)(n/mm2); l 基础或结构底板长度(mm); k 抗裂安全度,取1.15; ft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二、计算 : (1)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值及收缩当量温差: 取y0 = 3.24 104; m1=1.00;m2=1.00;m3=1.00;m4=1.21;m5=1.00;m6=0.93;m7=1.00;m8=1.00;m9=1.00;m10=0.85;则3d收缩值为: y(3) = y0 m1 m2 . m10(1 - e-0.01 3) = 0.092 10 -4 3d收缩当量温差为: ty(3) = y(3) / = 0.916() 同样由计算得: y(6) = 0.180 10-4 ty(6) = 1.805() y(9) = 0.267 10-4 ty(9) = 2.667() y(12) = 0.350 10-4 ty(12) = 3.504() y(15) = 0.432 10-4 ty(15) = 4.317() y(18) = 0.511 10-4 ty(18) = 5.105() y(21) = 0.587 10-4 ty(21) = 5.870() (2)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综合温差及总温差 6d综合温差为: t(6) = t(3) - t(6) + ty(6) - ty(3) = 3.39() 同样由计算得: t(9) = 4.36() t(12) = 4.34() t(15) = 3.81() t(18) = 2.79() t(21) = 2.57() (3)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 3d弹性模量: e(3) = ec ( 1 - e -0.09 3) = 0.71 104 (n/mm2) 同样由计算得: e(6) = 1.25 104 (n/mm2) e(9) = 1.67 104 (n/mm2) e(12) = 1.98 104 (n/mm2) e(15) = 2.22 104 (n/mm2) e(18) = 2.41 104 (n/mm2) e(21) = 2.55 104 (n/mm2) (4) 各龄期混凝土松弛系数 根据实际经验数据荷载持续时间t,按下列数值取用: s(3) = 0.186 s(6) = 0.208 s(9) = 0.214 s(12) = 0.215 s(15) = 0.233 s(18) = 0.252 s(21) = 0.301 (5) 最大拉应力计算 取 = 1.0 10-5 = 0.15 cx=0.02 h=2500mm l=90800mm 根据公式计算各阶段的温差引起的应力 1) 6d (第一阶段): 即第3d 到第6d温差引起的的应力: 由公式: 得: = 0.2528 10-4 再由公式: 得: (6) = 0.044(n/mm2) 同样由计算得: 2) 9d:即第6d到第9d温差引起的的应力: (9) = 0.064(n/mm2) 3) 12d:即第9d到第12d温差引起的的应力: (12) = 0.067(n/mm2) 4) 15d:即第12d到第15d温差引起的的应力: (15) = 0.066(n/mm2) 5) 18d:即第15d到第18d温差引起的的应力: (18) = 0.053(n/mm2) 6) 21d:即第18d到第21d温差引起的的应力: (21) = 0.059(n/mm2) 7) 总降温产生的最大温度拉应力: max = (6) + (9) + (12) + (15) + (18) + (21) = 0.352(n/mm2)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43(n/mm2)则抗裂缝安全度: k = 1.430/0.352 = 4.0581.15, 满足抗裂条件泵送混凝土现浇施工计算书依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一、计算公式:(1) 泵车数量计算公式 n = qn / (qmax )(2) 每台泵车需搅拌车数量 n1 = qm (60 l / v + t)/(60 q) qm = qmax (3) 泵车的最大输送距离计算公式 lmax = pmax r / (2 (k1 + k2 (1 + t1/t2) v0) 0(4) 配管水平换算长度计算公式 l=(l1 + l2 + .) + k(h1 + h2 + .) + fm + bn1 + tn2式中: n-混凝土输送泵车需用台数 qn-混凝土浇筑数量(m3/h) qmax-混凝土输送泵车最大排量(m3/h) -泵车作业效率,一般取0.5 -0 .7 n1-每台泵车需配搅拌的数量 qm-泵车计划排量(m3/h) q-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m3) l-搅拌站到施工现场往返距离(km) v-搅拌运输车车速(km/h),一般取30 t-一个运输周期总的停车时间,(min) -配管条件系数,可取0.8 -0.9 lmax-泵最大输送距离(m) pmax-混凝土泵产生的最大混凝土压力(pa) r-混凝土输送管半径(mm) k1-粘着系数(pa) k24-速度系数(pa/m/s) t1/t2-分配阀切换时间与活塞推压混凝土时间之比,一般取0.3 v0-混凝土拌合物在输送管内的平均流速(m/s) 0-径向压力与轴向压力之比,二、计算参数: (1) 混凝土浇灌量qn=90.00(m3/h) (2) 泵车最大排量qmax=25.00(m3/h) (3) 泵送作业效率=0.60 (4) 搅拌运输车容量q=6.00(m3) (5) 搅拌运输车车速v=30.00(km/h) (6) 往返距离l=10.00(km) (7) 总停车时间t=45.00(min) (8) 配管条件系数=0.90 (9) 泵车的最大泵压pmax=4.71106(pa) (10) 混凝土平均流速v0=0.56(pa) (11) 混凝土坍落度s=180.00(mm) (12) 混凝土输送管半径r=0.06(mm) (13) 水平配管的总长度 l1 + l2 + .=120.00(m) (14) 垂直配管的总长度 h1 + h2 + .=10.00(m) (15) 软件根数 m=1.00 (16) 弯管个数 n1=2.00 (17) 变径管个数 n2=3.00 (18) 每米垂直管的换算长度 k=3.00(m) (19) 每米软管的换算长度 f=20.00(m) (20) 每米弯管的换算长度 b=12.00(m) (21) 每米变径管的换算长度 t=16.00(m)三、计算结果: (1) 混凝土输送泵车需台数n=6(台) (2) 每台输送泵需配备搅拌运输车台数n1=2(台) (3) 共需配备搅拌运输车:12(台) (4) 泵车最大输送距离lmax=291.99m (5) 配管的水平换算长度 l=242.00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水平输送距离291.99(m),大于配管的水平换算长度242.00(m),所以满足要求!四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4.1、混凝土工程4.1.1燃汽轮机基础底板混凝土c30方量约2300m3,垫层约65m3。4.1.2商品混凝土作为施工专业混凝土。4.1.3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4.1.4燃汽轮机基座底板要求一次性完成且不产生冷缝,其主要保证就是混凝土的连续供应能力。搅拌站的混凝土生产能力及商品混凝土能满足现场所需。4.1.5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质保书,对其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严格检查验收,及时作好复查试验并做好水泥跟踪台帐。大体积混凝土用水泥要求复试水化热。避免使用新出窑的水泥,水泥在现场存放3天后使用为好。4.1.6按施工工艺和工程特点选用外加剂,每批外加剂首先应查核厂家技术文件或说明书、质保书,减水剂必须做实验。4.1.7控制程序:根据工程需要委托试验室设计配合比隐蔽工程验收和技术复核混凝土的生产(搅拌记录和混凝土质量控制记录)混凝土的运输试验室取试样(试验报告出来后定时做好混凝土强度报告管理记录、混凝土强度数理统计)混凝土浇捣(浇捣混凝土质保措施)养护和拆模(做好养护记录)及时做好混凝土质量检验评定。4.1.8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生产过程中应测定骨料含水率,当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依据测检结果及时调整骨料用量和用水量。4.1.9混凝土搅拌由专人负责,搅拌前应作好准备工作,检查和校正设备,测定骨料含水率,根据设计配合比确定每盘材料用量,做好搅拌记录和混凝土质量控制记录。4.1.10经核算,现场至少应有800吨水泥、2500吨石子、1800吨砂以及150吨粉煤灰和几吨外加剂的库存量,根据搅拌站的存储量(搅拌站最多能堆放5000吨砂、5000吨石子;水泥罐最多能装200吨水泥、100吨粉煤灰),现场水泥罐不能满足要求。考虑在浇筑过程中,提前采购散装水泥和粉煤灰,并安排足够的散装水泥运输车停在现场以保证连续浇筑。此外,搅拌用水量为400吨,为应对浇筑期间突然停水的状况,可将井点降水抽取的地下水作为备用水源(经检测,地下水水质合格,可用于混凝土)。4.1.11本工程配备5辆混凝土运输车,确保混凝土浇筑不间断,合理划分工作路线,缩短运输时间,确保混凝土不分层离析、泌水、砂浆流失,坍落度应控制无大的变化。4.1.1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对搅拌站的生产及运输混凝土的机械设备、车辆提前进行检修,对现场浇筑混凝土所必需的机具、照明器具等进行检查。另外在浇筑过程中需加强大体积砼浇筑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的燃料供应,现场配备一台加油车。4.1.13 为保证现场连续浇筑,提前联系外购商品混凝土作为后备,应保证在浇筑期间1小时内能发货。4.1.14 应急措施:1)停电应急,从水务公司污水处理站接至厂区的线路(容量为200kw)作为现场备用电路,一旦停电,立即切换,可以满足现场施工;2)搅拌站发生故障,搅拌站设备维护人员24小时值班,一旦搅拌站发生故障,立即安排检查,如果故障能在1小时内修理完毕的,立即安排修理,如果预计故障短时间内无法完成修理,则立即联系商品混凝土。4.1.15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模板内垃圾要清理干净。4.1.16准备相应的软管作为溜管,避免因混凝土的自由下料高度超过2m,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振点间距应小于1.5r。4.1.17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用水量。考虑到雨期砂、石含水率增大,应及时对其进行测定,调整用水量。4.1.18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要了解近二天的天气预报,避开大雨,并备足塑料布。当浇筑过程中遇到大雨时,应振实已浇混凝土后停止浇筑,已浇筑部分用塑料布覆盖。不能留施工缝的结构,应在浇捣混凝土前在了解天气情况后决定是否搭设防雨棚。4.1.19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应考虑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可能增加的水分,在拌制混凝土时适当减少一些用水量,以利于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4.1.20混凝土浇筑方向为:一台混凝土泵布置于底板西侧,一台布置在东侧,管线布置于燃汽轮机中心线轴两侧呈对称状态,由a轴向c轴方向后退浇筑(详见附件二浇筑布置示意图)。4.1.21插入式振捣器由专人操作,符合操作规范,使混凝土均匀、密实。4.1.22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有模板变形、移位,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4.1.23对有埋件处浇筑时控制好混凝土上升速度,以保证埋件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位移、歪斜等现象。4.1.24混凝土浇筑后立即开始进行养护,面层采用一层塑料膜一层岩棉毯共两层的方法覆盖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测温记录确定。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应小于20方可铲除侧壁保温泡沫板。4.1.25混凝土在浇注过后要及时测温,当内外温差保持恒定方可拆模,消除混凝土出现麻面、蜂窝、露石和露筋等缺陷,若出现上述缺陷按规定程序及时进行处理。4.1.26混凝土浇捣方法:斜面分层赶浆法连续浇捣,一次完成。4.1.27考虑在燃机底板顶标高处设预埋件,与上部结构加固支架焊接。4.1.28本方案施工缝分别设在0.00及800mm。4.2、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和监测方案4.2.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的体积大,温度高,凝结快(一般,温度达30时,其凝结要比20时快13h),浇筑混凝土的结束时间也相应缩短,这样容易产生接槎不良,同时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不易散发,冷却时的体积变化大,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也会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出现裂缝,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和养护中必须采取控温措施。按规范要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振捣后,在混凝土50-100mm深处的温度)不宜超过28;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施工现场一般根据热工计算情况多数采用塑料薄膜及岩棉覆盖,用增减保温材料及测温来控制温差。4.2.2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取措施。1)采用保温覆盖上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一层18mm厚棉毡,从而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延缓降温速率。2)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1燃汽轮机基座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基本在3月初,#2基座底板浇筑基本在4月份,由于气温较低,均不需要作浇水处理。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捣完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现场采用18mm厚岩棉一层及塑料薄膜一层覆盖保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注意避免曝晒,注意保湿。采取长时间的养护,根据气温及测温情况确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在结构拆模完成及时进行回填土,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4.2.3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方案混凝土测温主要目的是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与当时环境温度之差,即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温差,控制其温差不超过25(从理论上讲温差临界为25),超过将容易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用电子测温仪应提前准备两台,一台备用,做好检测报验手续。测温探头的准备应多实际预埋3组,防止损坏时备用。 燃汽轮机基础底板平面尺寸52.7m13.5m,最大厚度为3.m,总混凝土量为2300m3。其中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底板为c35混凝土。 1)测温孔设置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温度监测点的布置,以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块体的内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为原则,一般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温度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块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温区(对长方体可取较短的对称轴线),在测温区内温度测点呈平面布置。在测温区内,温度监测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混凝土浇筑块体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在基础平面半条对称轴线上,温度监测点的点位宜不少于4处。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外表温度,应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混凝土浇筑块体底表面的温度,应以混凝土浇筑块体底表面以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当混凝土厚度为3m时,沿浇筑高度每点位布置5个不同深度的测点,其他厚度则为3个不同深度的测点。当点混凝土表面测点作为一组测点,每组间距根据基础混凝土温度变化特征,选取有代表的地方布点。测点布置详见附件一测温点布置图。本工程基础测温孔设置8组,采用电子测温系统。2)温差控制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至于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测温过程控制。在温度升高阶段每2小时测一次,当温度降低时,每8小时一次,如发现内部温差不能满足上述之一时,应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如发现温度场变化异常时,应增加测温次数。 每组测点由该组测点上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混凝土内部测点温度组成。 保温措施:混凝土上表面初凝后应立即加从下向上盖塑料薄膜、岩棉共2层保温,侧面用泡沫塑料板保温。并应积极配合测温人员,根据温度变化情况,共同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工作。整理与分析:实测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内,根据测温值与温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保温层厚度,调节升降温速率。3)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以便控制混凝土相对温差,促进混凝土温度的正常发展和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开展。注意事项如下: 避免使用冷水浇到干热的混凝土表面,以防混凝土表面因急剧温度变化产生表面裂缝。 避免强风直接吹混凝土表面,使干燥空气很快带走表面水份,而失水开裂。 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在基础上架设遮雨蓬,保证在混凝土养护期间不被大雨淋湿,保证混凝土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的温差在25以内。五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1、质量目标分项、分部、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8% 混凝土强度合格率100%。5.2、质量保证措施5.2.1管理措施1)根据建设部规定和质量管理的实际需要,明确项目经理为本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设置质量技术部,配置专职质量员2名,各施工班组(队)各设班组(队)兼职质量员一名。2)加强材料管理:原材料的选用与采购材料进场前厂家资质报审,凡属于自行采购的工程材料,都要严格按“物资采购程序”,由技术部门按施工图纸、设计文件等提出所需材料的技术要求后,由材料采购部门进行货比三家,首先对供货商厂家进行考核(主要考核企业资质、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生产能力等),经监理业主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采购。材料采购进场后,按规格、型号、出厂日期等分批堆放整齐后并铭牌示意,做好材料进场台帐,由材料供应部门进行初检,即检查出厂合格证、外观、数量等。 进场材料验收、试验自行采购的材料进场并通过初检后,由专职质量员进行二检,即对材料的外观、出厂合格证、数量、规格、型号等进行复检合格后,做好复检台帐,并通知试验员按照规范对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大体积混凝土用水泥要求复试水化热。避免使用新出窑的水泥,水泥在现场存放3天后使用为好。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严格按照程序规定退货或降级处理,并作好记录。材料的跟踪管理对于关键材料(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进行严格的进货、检测、领用等管理程序,并建立相应的材料跟踪管理台帐,做到工程材料具有质量的可靠性和使用的可追溯性。3)加强过程控制开工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填写施工人员技术(上岗)资格登记表报审,提出开工报告。根据施工图纸、工程特点、现场条件和自身实际,结合规范、设计要求,由施工技术员编制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并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措施;质量员根据设计图纸、规程、规范和验评标准的要求,编制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计划,在检验计划中明确各质量控制点的性质、参验单位、检验所需提供资料等事项,并报监理审查、批准。5.2.2技术措施在建立了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并对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的同时,加强技术措施工作,用合理可靠的施工程序,科学先进的技术、工艺,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1)应用混凝土外加剂双掺技术,提高混凝土的内在、外观质量。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