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43013-1999丝绒织物.pdf_第1页
FZT43013-1999丝绒织物.pdf_第2页
FZT43013-1999丝绒织物.pdf_第3页
FZT43013-1999丝绒织物.pdf_第4页
FZT43013-1999丝绒织物.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 Z / T 4 3 0 1 3 -1 9 9 9 前言 本标准是对G B / T 9 0 7 3 -1 9 8 8 丝绒织物 的修订。 本标准与G B / T 9 0 7 3 -1 9 8 8 相比, 主要修改内 容如下: 1 . 标准的适用范围扩大。 2 .断裂强力指标规定)2 0 0 N。优等品的撕破强力、 染色牢度、 尺寸变化率指标水平比 G B / T 9 0 7 3 -1 9 8 8 有所提高。 3 . 外观疵点评分中门幅划分根据产品品种的发展, 并与其他标准相协调作了调整。 4 . 外观疵点分成十大类, 采用有限度的累计评分。与G B / T 9 0 7 3 -1 9 8 8 比较, 同类外观疵点有部 分评分、 定等加严。 5 . 标准中采用的试验方法除绒毛耐压恢复率的测定和外观疵点检验外, 其他均采用最新版本的国 家标准, 这些标准等效或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 S O ) . 6 . 检验规则中重新规定了 检验分类、 组批、 抽样和检验结果的判定办法。 绒毛耐压恢复率不再列入 出厂检验项目。 本标准技术要求优等品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 一等品相当于国际一般水平。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 起, 代替G B / T 9 0 7 3 -1 9 8 8 . 本标准由国家纺织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丝绸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金达国际丝绸有限公司、 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 上海飞蝶丝绒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展、 周颖、 周水根、 李健民、 蒋海燕。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丝绒织物 F Z / T 4 3 0 1 3 一1 9 9 9 Ve l v e t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丝绒织物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包装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双层组织分割而成的练白、 染色、 印花、 烂花、 提花和色织机织丝绒织物的品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2 5 0 -1 9 9 5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 B / T 1 2 1 9 -1 9 8 5 G B / T 2 8 2 8 -1 9 8 7 G B / T 3 8 2 0 -1 9 9 7 GB / T 3 9 1 7 . 1 -1 9 9 7 G B / T 3 9 2 0 -1 9 9 7 G B / T 3 9 2 1 . 1 -1 9 9 7 G B / T 3 9 2 2 -1 9 9 5 G B / T 3 9 2 3 . 1 -1 9 9 7 G B / T 4 6 6 6 -1 9 9 5 G B / T 4 6 6 7 -1 9 9 5 G B / T 4 6 6 8 -1 9 9 5 G B / T 4 6 6 9 -1 9 9 5 G B / T 5 7 1 3 -1 9 9 5 G B / T 8 4 2 7 -1 9 9 8 G B / T 8 6 2 8 -1 9 8 8 G B / T 8 6 2 9 -1 9 8 8 G B / T 8 6 3 0 -1 9 8 8 3 定义 百分表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厚度的测定 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1 部分: 撕破强力的测定 冲击摆锤法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 试验1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第1 部分: 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条样 法 机织物长度的测定 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 佩弧 测定织物尺寸变化时试样的准备、 标记和测量 纺织品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 纺织品在洗涤和干燥时尺寸变化的测定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 1 经向疵点 沿经向延伸的长形疵点。 其中: 柳状疵点为纤维外表轻度受伤、 条干不匀、 组织排列不正、 纤维吸色 深浅等, 绒面或底面( 暴露) 呈色有深浅或灰暗细柳; 线状疵点为绒面或底面( 暴露) 呈缺绒经、 缺底经或 稀路。 3 . 2 纬向疵点 沿纬向 延伸的长形疵点。 其中: 线状疵点为绒面或底面( 暴露) 呈稀密路, 其经向宽度在。 . 3 c m及以 国家纺织工业局1 9 9 9 - 1 2 一 2 8 批准2 0 0 0 一 0 7 一 0 1 实施 F Z J T 4 3 0 1 3 一1 9 9 9 下; 条状疵点为绒面或底面( 暴露) 呈色深浅、 组织稀密及毛丝档, 其经向宽度在。 . 3 c m以上。 3 . 3 绒给印 绒面上呈不规则的绒毛倾斜或弯曲, 有直条状、 斜条状、 块状、 碎玻璃状等。 4 技术要求 4 . 1 丝绒织物的技术要求包括幅宽、 密度、 织物厚度( 绒毛连底高度) 、 质量( 重量) 、 断裂强力、 撕破强 力、 尺寸变化率、 绒毛耐压恢复率、 染色牢度和外观品质。 4 . 2 丝绒织物的品质按各项技术指标最低等级评定。其等级分为优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低 于三等品的为等外品。 4 . 3 丝绒织物技术要求见表 1 . 表 1 丝绒织物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优 等 品一 等 品二 等 品 三 等 品 幅宽偏差( 内幅) , % 士 2 . 0 士 3 . 0士 4 . 0 密度偏差, % 经密 一 3 卜 0一 4 . 0 纬密 一 4 . 5一 5 . 5 一 6 。 5 质量偏差, % 一 5 . 0 织物厚度偏差, m m 士 : :士 : . : : 断裂强力, N) 2 0 0 撕破强力, N) 1 1 1 09 8 尺寸 变化率 % ) A 经向 一 5一 8 一 1 0 纬向 一 3一 6一 8 B 经弋 向 - 3一 5 一 7 纬向 绒毛耐压恢复率 %) A7 67 2 7 0 B6 66 2 6 0 染色牢度 级 不低于 耐洗 斌水 耐汗演 变色 43 2 - 3 沽色 32 - 3 2 耐干摩擦沾色 43 2 耐光 43 2 - 3 外观 品质 幅宽1 1 4 c m以下, 外观疵点评分 分/ 4 m( 0 . 5I2 4 幅宽1 1 4 c m及以上, 外观疵点评分 分/ 3 m 注 1 织物厚度只对绒毛宜立的 丝绒织物进行考核. 2 烂花、 提花或经过其他特殊处理的丝绒织物的质量、 断裂强力、 撕破强力按合同或协议进行考核。 3 尺寸变化率项目 中, “ A ” 为对地经或纬线的捻度在1 2 德/ c m及以上的络线丝绒和未经树脂整理的丝绒考核 指标. w $ ” 为对地经或纬线的捻度在1 2 捻/ c m以下或经过树脂整理的丝绒考核指标. 尺寸变化率的伸长限度 为+1 . 5 00/ a a 4 绒毛耐压恢复率只适用对经树脂整理绒毛直立的丝绒织物( 包括轧花、 提花、 嵌金属丝线的丝绒) 的考核 “ A ” 为对以乔其立绒为代表的品种考核指标。“ B ” 为对以利亚绒为代表的品种考核指标。 其他品种可参照执行. 2 9 5 F Z / T 4 3 0 1 3 一1 9 9 9 4 . 4 丝绒织物的评等以匹为单位。 质量、 断裂强力、 撕破强力、 尺寸变化率、 绒毛耐压恢复率和染色牢度 按批评等, 幅宽、 密度、 织物厚度、 外观品质按匹评等。 4 . 5 外观品质的评定 4 . 5 . 1 外观品质由外观疵点评分评定。 4 . 5 . 2 外观疵点评分规定见表 2 o 表 z 外观疵点评分规定 序 号疵点类别程度评 分 限 度说明 1 经 向 疵 A 柳状 普通 5 0 c m以上一1 0 0 c m 明显 2 0 .5 0 c m 5 0 c m以上一1 0 0 c m 1 2 4 二等 三等 三等 微细头路( 单月 头) 、 宽急经疵点每1 0 c m -2 0 c m 评 1 分 经柳、 剪柳、 箱路减半评分 线状 普通 1 c m- 5 c m 明显 0 . 5 c m- 3 c m 1 1 兰等 等外 缺绒经、 露底丝绒缺底经( 暴露) 按明显评分 并列三根以上缺底经( 暴露) 按序号 8 评分 2 纬 向 疵 点 线状 普通 1 c m以上一半幅 半幅以上 明显 I c m以上一半幅 半幅以上 1 2 2 4 三等 三等 三等 等外 缺绒纬、 露底丝绒缺底纬( 基露) 按明显评分 横折印、 带纬减半评分 条状 普通 经向宽 1 0 c m及以下 明显 经向宽 1 0 c m及以下 2 4 三等 等外 细横条经向宽 2 0 c m-5 0 c m为一条 3色泽深浅 普通 5 0 c m及以下 明显 5 0 c m及以下 1 2 三等 等外 深浅边渗入边内0 . 5 c m不计 4 纬斜、 幅不齐 超过3 %, 1 0 0 c m及以下 4 等外 纬斜以歪斜的最大距离与规格门幅之比 计算 幅不齐以同匹门幅最阔和最窄处之差与规格门幅 之比计算 5 边不良3 0 c m及以下 1三等 深入绒 。 . 5 。 m以内的边糙、 豁边按边不良评分 6印花疵 普通 3 3 c m及以下 明显 3 3 c m及以下 2 4 二等 三等 套歪: 包边花脱格达。 . 1 5 c m , 花茎脱格达。 . 2 c m, 朵花脱格达 0 . 3 c m按普通评分。包边花脱格达 0 . 1 5 c m以上、 花茎脱格达 0 . 2 c m以上、 朵花脱格达 0 . 3 c m 以上按明显评分 除边 1 c m及以下的疵点不计 7 绒皱印 普通 2 0 c m及以下 明显 2 0 c m及以下 1 2 二等 三等 2 96 F z / T 4 3 0 1 3 一1 9 9 9 表 2( 完) 序 号疵点类别程度评 分限 度 说明 8破损 普通 I c m及以下 明显 0 . 5 c m及以下 1 2 三等 等外 9 演 普通 0 . 2 c m- - 0 . 5 c m 明显 0 . 2 c .- 0 . 5 c m 1 2 三等 等外 1 0整修不净 1 O c m及以下 1 二等 4 . 5 . 3 外观疵点评分中的有关说明 45 . 3 . 1 外观疵点采用有限度的累计评分, 经向1 0 c m及以下, 最高评分不超过4 分。 4 . 5 - 3 . 2 疵点大小范围, 以经向或纬向最大长度量计。 4 . 5 . 33 表2 中序号1 , 2 , 3 , 6 , 9 中的疵点, 色差达G B 2 5 0 中3 -4 级按普通评分, 3 -4 级以下按明显 评分 。 4 . 5 . 3 . 4 表2 中序号1 , 9 中的疵点沿边深入绒内1 c m以内 减半评分。 4 . 5 . 35 外观疵点评分以正面为主, 但反面有严重疵点而影响正面时, 应根据其影响程度进行评分或 定等。 45 . 3 . 6 不到评分起点的小疵点, 但影响外观者, 按其程度评分或定等。 4 . 5 - 3 . 7 优等品不允许存在边不良和一个评分单位内达 4 分的疵点。 4 . 5 . 3 . 8 优等品、 一等品内不允许有破洞、 轧梭档、 拆佯档、 错纬档、 开河档等严重疵点。 4 . 5 . 4 开剪拼匹和标疵放尺的规定 4 . 5 - 4 . 1 除优等品外, 凡用户允许开剪拼匹或标疵放尺的可实行开剪拼匹或标疵放尺。 45 . 4 . 2 开剪拼匹各段的等级、 幅宽、 色泽、 花型必须一致。 4 . 5 . 4 . 3 绒匹平均每l o m及以下允许标疵一次。 标疵疵点经向长度在1 0 c m及以下允许标疵一次, 超 过1 0 c m的 连续疵点可以 连标。 每一标疵放尺1 0 c m 。 局部性疵点的标疵间距或标疵疵点与绒匹匹 端的 距离不得少于4 m, 4 . 5 - 4 . 4 开剪拼匹或标疵放尺后的丝绒织物应符合一等品技术要求。 5 试验方法 5 . 1 长度的测定按G B / T 4 6 6 6 进行. 5 . 2 幅宽的测定按G B / T 4 6 6 7 进行。 5 . 3 密度的测定按G B / T 4 6 6 8 进行. 5 . 4 质量的测定按G B / T 4 6 6 9 进行。 5 . 5 织物厚度的测定按G B / T 3 8 2 。 进行。 5 . 6 断裂强力的测定按G B / T 3 9 2 3 . 1 进行。 5 . 7 撕破强力的测定按G B / T 3 9 1 7 . 1 进行。 5 . 8 尺寸变化率的测定按G B / T 8 6 2 8 -1 9 8 8 , G B / T 8 6 2 9 -1 9 8 8 , G B / T 8 6 3 0 -1 9 8 8 进行。 洗涤程序采 用7 A, 洗涤时不加洗涤剂, 千燥方法采用A法。 5 . 9 绒毛耐压恢复率的测定按附录A进行口 5 . 1 0 耐洗色牢度的测定按G B / T 3 9 2 1 . 1 进行。 F Z / T 4 3 0 1 3 一1 9 9 9 5 . 1 1 耐水色牢度的测定按G B / T 5 7 1 3 进行。 5 . 1 2 耐汗演色牢度的测定按G B / T 3 9 2 2 进行。 5 . 1 3 耐干摩擦色牢度的测定按G B / T 3 9 2 。 进行。 5 . 1 4 耐光色牢度的测定按G B / T 8 4 2 7 进行。 5 . 1 5 外观疵点检验 5 . 1 5 . 1 检验条件 a ) 外观疵点检验在经向验绒机上进行; b ) 验绒机台面为深棕色( 或黑色) , 具有 1 5 。 左右的坡度; c ) 光源采用荧光灯, 台面中心位置的照度不低于7 5 0 I x , 环境光源控制在 1 5 0 I x 以下, 光源与绒面 距离约9 0 c m; d ) 验绒机的线速度为1 8 m / m i n -2 0 m / m i n ; e ) 验绒机台面避免阳光与白色光反射。 5 . 1 5 . 2 检验方法 检验员站在验绒机台面前, 目 光方向以正视为主, 俯视角为 5 0 0 左右, 其眼睛距被检验绒面约 1 0 0 c m。 丝绒织物平摊台面, 向 检验员方向 移动。 6 检验规则 6 . 1 检验分类 丝绒织物品质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 . 2 出厂检验 所有产品出厂时必须进行出厂检验。 6 . 2 . 1 组批 同一任务单号或合同 号为同一检验批. 当同一检验批数量很大, 须分期分批交货时, 可以适当分批, 分别检验。 6 . 2 . 2 检验项目 与试验方法 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的幅宽、 密度、 织物厚度、 断裂强力、 撕破强力、 尺寸变化率和耐洗、 耐水、 耐汗渍、 耐干摩擦色牢度以及外观品质为出厂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按第5 章规定进行。 6 . 2 . 3 抽样 抽样应从已定等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幅宽、 密度、 织物厚度、 外观品质抽样数量按照G B / T 2 8 2 8 中 一次抽样方案, 一般检查水平 I 规定, 断裂强力、 撕破强力、 尺寸变化率和耐洗、 耐水、 耐汗渍、 耐干摩擦 染色牢度抽样数量按G B / T 2 8 2 8 中一次抽样方案, 特殊检验水平S - 2 规定。当批量较大、 生产正常、 质 量稳定情况下, 出厂检验幅宽、 密度、 织物厚度、 外观品质抽样数量亦可按G B / T 2 8 2 8 中一次抽样方案, 一般检查水平I 放宽检查规定。 6 . 2 . 4 检验结果的判定 批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按G B / T 2 8 2 8 一次抽样方案中A Q L为4 . 0 时的规定执行。 6 . 3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一般应进行型式检验: a )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 正式生产后, 如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 ) 正常生产时, 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 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 d ) 产品长期停产后, 恢复生产时; e )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F z / T 4 3 0 1 3 一1 9 9 9 6 . 3 . 1 组批 组批见6 . 2 . 1 规定。 6 . 3 . 2 检验项目与试验方法 本标准技术要求中全部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按第5 章规定进行。 6 . 3 . 3 抽样 抽样应从出厂检验合格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幅宽、 密度、 织物厚度、 外观品质抽样数量按照 G B / T 2 8 2 8 中 一次抽 样方案一般检 查水平I 规定, 质量、 断 裂强力、 撕破强力、 尺寸变化率、 染 色牢度、 绒 毛耐压恢复率抽样数量按G B / T 2 8 2 8 中一次抽样方案, 特殊检验水平S - 2 规定。 6 - 3 . 4 检验结果的判定 检验结果的判定见6 . 2 . 4 规定。 6 . 4 复验 6 . 4 . 1 如交收双方对检验结果判定有异议时, 有权要求复验。复验以一次为准。 6 . 4 . 2 复验按本标准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及 6 . 2 规定执行。 7 包装和标志 7 . 1 包装 7 . 1 . 1 丝绒织物的包装应保证产品品质不受损伤、 变质, 便于运输。 7 . 1 . 2 绒毛直立的丝绒织物, 采用钩架盒装, 不宜折叠久压, 包装后宜平放。 7 . 1 . 3 绒毛倒伏的丝绒织物, 采用纸管卷装, 外层附有商标和对称腰封, 外套塑料薄膜袋。 7 . 2 标志 7 . 2 . 1 丝绒织物的标志应明确、 清晰、 耐久、 便于识别。 7 . 2 . 2 每匹丝绒的两端背面, 加盖检验员代号。如系拼匹, 应在剪口两端加盖梢印, 挂小吊牌, 注明长 度。如有假开剪, 须在疵点一侧边端, 加盖标疵印记, 并吊红线注明。 7 . 2 . 3 每匹丝绒织物挂吊 牌一张, 其内 容包括生产厂名、 厂址、 注册商标、 品名、 品 号、 执行标准编号、 原 料的成分和含量、 花色号、 长度( 若有假开剪, 还要写明放尺后的净长度) 、 幅宽、 等级、 检验印章。 7 . 2 . 4 盒装丝绒盒外须注明: 生产厂名、 厂址、 注册商标、 批号、 品名、 品 号、 花色号、 原料的成分和含量、 幅宽、 长度、 等级。 7 . 2 . 5 丝绒以固定匹数成件( 箱) , 每箱内应附有装箱单, 箱外应有如下标志: 生产厂名、 厂址、 合同号、 箱号、 品名、 品号、 花色号、 匹数、 长度、 毛重、 净重、 体积、 出厂日 期、 防潮标志等。 8 其他 对品质、 试验方法、 包装和标志另有要求 , 可按合同或协议执行 。 F Z / T 4 3 0 1 3 一 1 9 9 9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绒毛耐压恢复率的测定 A 1 原理 竖直的绒毛, 测试面积为 1 c m ( 推荐) , 承受 1 4 7 k P a的压力, 在 1 0 m i n后消除压力, 自由恢复 5 m i n , 测其绒毛恢复竖直的程度, 用百分率表示。 A 2 设备 绒毛耐压恢复率测定设备, 应具备下列条件: a ) 压强为1 4 7 k P a ( 1 4 . 7 N / c m ) ; b ) 指示表分度值为。0 1 m m, 其精度符合G B / T 1 2 1 9 零级精度; c ) 上下两个基准面的不平行度应在 0 . 2 %以内。 A 3 试验条件 在温度2 0 0C 士2 0C 、 相对湿度6 5 %士2 %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A 4 采样及试样准备 在丝绒织物全幅上, 相似的间隔距离, 取直径近似2 . 5 c m的圆形试样。 幅度1 1 4 c m以 下取2 块; 1 1 4 c m及以上取3 块; 1 5 0 c m及以上取4 块。 试样在标准大气条件中调湿2 4 h , A 5 测定程序 A 5 . 1 检查设备压强是否符合要求( 1 4 7 k P a ) , 并调整指示表指针至零位。 A 5 . 2 将下基准面向 下移动, 然后把准备好的圆形试样平整地放在下基准面上( 绒毛向上) , 并套上定 位圈, 以固定试样。 A 5 . 3 再将下基准面向上移动, 使绒毛尖端刚好与上基准面接触( 水平目 视透光为一条细直线) , 然后 使压强为1 4 7 k P a 的压力压向 绒毛. 直到指示表指针不再移动为止。 记下第一次读数为A , A 5 . 4 紧压1 0 m i n , 立即使上基准面离开绒毛2 m m -3 m m, 此时指示表的指针在零位。 使绒毛自由回复 5 m i n , 再使上基准面向下移动, 使其与绒毛尖端刚好接触( 与前次接触绒毛的情 况相同) 。再记下第二次读数为B , A 6 结果表示 同一幅丝绒所测得结果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