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0754-1999 进出口针织毛纱检验规程.pdf_第1页
SNT 0754-1999 进出口针织毛纱检验规程.pdf_第2页
SNT 0754-1999 进出口针织毛纱检验规程.pdf_第3页
SNT 0754-1999 进出口针织毛纱检验规程.pdf_第4页
SNT 0754-1999 进出口针织毛纱检验规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出口针织毛纱检验规 程 Inspection regulation for import and export knitting wool yarn SHT 0754 1999 代替ZBW 22003一1987 前言 长期以来进出口针织毛纱检验一直沿用ZBW 22003 1987进口针织毛纱检验规程,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有些方面已不能完全适用。为了使进出口针织毛纱检验不 断与国际相应标准、方法一致以及与国内各有关标准和生产企业现有方法相统一,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一些名词术语上采用了与国际及国内相一致的表示,并增加了混纺针织毛纱的检验。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ZBW 22003 1987。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发明、郑秀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针织毛纱的公量检验以及品质检验和外观疵点等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纯毛、毛混纺针织纱。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 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543.1 l989 纱线捻度的测定 直接计数法 GBT 2543.2 1989 纱线捻度的测定 退捻加捻法 GBT 2910 1997 纺织品 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 2911 1997 纺织品 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 3916 1997 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GBT 3920 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1.1 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l GBT 3921.2 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2 GBT 3921.3 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3 GBT 3921.4 l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4 GBT 3921.5 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5 GBT 3922 1995 纺织品 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GBT 5713 l 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色牢度 GBT 8170 1987 数值修约规则 GBT 8427 198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FZT 7000l 199l 绒线、针织绒线试验方法 FZT 71001 l991 精梳毛针织绒线 FZT 71002 199l 粗梳毛针织绒线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恒重(不变重量) constant weight 纺织材料试样经过处理,相隔一段时问,前后两次称重差异不超过规定范围的重量。 3.2 偏差率 percentage of deviation 纺织材料性能指标的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差数对设计值的百分串。 D= (1) 式中:D 偏差率,; A 实测值; B 设计值(合约指标)。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3.3 变异系数 coeffient of variation 表示一列数值变异程度的相对指标。 CV= (2) 式中:CV 变异系数,; Xi 各实测值; 各实测值的平均数; N 实测次数。 4 抽样 4.1 抽样数量 4.1.1 同一合约,同一发票,同一生产批号为一检验批。每批抽样数量按包(箱)数5随机抽取,每批不得少于5包(箱)。 4.1.2 在每一包(箱)中随机抽取1绞(筒)样纱,供公量检验用。 4.1.3 在每一检验批中,500包(箱)及以下者,随机抽取20绞(筒)样纱。500包(箱)以上者,随机抽取40绞(筒)样纱,供品质、外观疵点用。 4.2 抽样方法 4.2.1 公量样品 4.2.1.1 在称重后按规定数量随机抽取,绞装取整绞,简装剥去约ll00的表层纱,然后迅速剥取或割取样品约3050 g,装入洁净的塑料袋或密封的容器中,作为回潮率 试样。 4.2.1.2 及时(不迟于取样后8h)将试样称重。试样重量精确至0.0l g。 4.2.1.3 从取过回潮率试样的绞(简)样中取混合样约20;,剪成50 mm左右长度,充分混合后,称取5g试样二份作上油率用。称重精确至0.000l g。 4.2.2 品质样品 4.2.2.1 从按4.1.3条的规定扦取的品质样绞(筒)中抽取必要数量的品质试样,取样时对筒装纱要剥去1100表层纱。对色纱在取样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色号。 5 公量检验 5.1 重量检验 5.1.1 仪器设备 a)磅称:称量500kg,最小分度值0.25kg; b)天平:最小分度值0.01g; c)倒筒车。 5.1.2 试验步骤 5.1.2.1 按4.1条规定的数量用已校准之磅称逐包(箱)称计毛重及内外包装物皮重。毛重称量精确至0.25kg,内外包装物称量精确至0.5g。 5.1.2.2 从受验样箱中,随机抽取筒子(每批不少于5只),使用倒筒车或其他方法称得每只筒管重量,并计算其平均值归入总皮重。称重精确至0.5g。 5.1.3 计算 Wn=WGWB N (3) 式中:Wn 称重样包(箱)总净重,kg; WG 称重样包(箱)总毛重,kg; WB 每包(箱)平均皮重,kg; N 称重样包(箱)数。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5.2 回潮率测定 5.2.1 仪器、设备 烘箱:附有天平的箱内称重设备和恒重控制装置的热风式烘箱。 5.2.2 试验步骤 5.2.2.1 校准天平,开启烘箱电源开关,并将升温开关调整到105士2。 5.2.2.2 将回潮率试样放入箱内,烘干温度控制在l05土2,烘至恒重(每隔10 min前后两次称重差异不超过0.05)。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其烘干重量须进行温、湿度 修正(修正系数查表1或表2),在箱外称重,须进行浮力和对流修正。 5.2.3 计算 5.2.3.1 试样回潮率 Ri= (4) 式中Ri 试样回潮率,; Go 烘干前试样重量,g; G 烘干后试样重量,g;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5.2.3.2 平均回潮率 R= (5) 式中:R 平均回潮率。; Ri 试样回潮率; n 试样只数。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5.2.3.3 混纺产品公定回潮率 (6) 式中: R 混纺产品公定回潮率, A1A2 An 各混纺原料的合约规定混纺比,; RlR2 Rn 各混纺原料的公定回潮率,。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注:为测定浮力和对流的影响,把已知干重量的洁净涤纶纤维均匀地填装入一个未加热但已知质量的烘样简内。涤纶纤维和干重量可根据其在65士2RH、20士2的空 气中达到含水分平衡后,再减去假定的0.4回潮率,计算该烘样筒和涤纶纤维的总重量后,将此装有涤纶纤维的筒在烘箱内以两倍于通常加热时间加热,然后热称其重量, 热称重量与前述计算干涤纶加样筒重量所得和数之差,即为浮力和对流影响之和,可以用作对此具体器械、器皿在此环境温度内施加于热称重量和修正量。 5.3 上油率测定 5.3.1 仪器、设备及溶剂 a)索氏萃取器:蒸馏瓶250mL; b)恒温水浴锅; c)恒温烘箱; d)天平:最小分度值0.0001g; e)溶剂:无水乙醚,分析纯。 5.3.2 试验步骤 5.3.2.1 将二份试样分别用滤纸包好,置入索氏萃取器,下接已知烘干重量的蒸馏瓶,注入适量的溶剂。 5.3.2.2 将索氏萃取器置于水浴锅上,调节水浴锅温度,使溶剂回流总次数不少于18次,总回流时间不少于2h。 5.3.2.3 浸抽完毕后,取出试样,回收溶剂,将蒸馏瓶及试样分别在105土2烘箱内烘至恒重。 5.3.3 计算 O= (7) 式中:O 纤维上油率,; Gl 试验后蒸馏瓶烘干重量,g; G2 试验前蒸馏瓶烘干重量,g; G3 试样除油后烘干重量,g。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5.4 公量计算 5.4.1 除油后绝干重量按公定回潮率和上油率计重的称重样包(箱)公量。 (8) 式中:Wa 按公定回潮率和上油率计重的样包(箱)公量,kg; Wn 称重样包(箱)总净重,kg; Rc 公定回潮率,; R 实测回潮率,; Oc 公定上油率,; O 实测上油率,。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5.4.2 除油后绝干重量按公定回潮率计重的称重样包(箱)公量。 (9) 式中:Wb 按公定回潮率计重的样包(箱)公量,kg; Wn 称重样包(箱)总净重,kg; Rc 公定回潮率,; R 实测回潮率,; O 实测上油率,。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注:混纺产品按式(6)获得的公定回潮率或贸易规定回潮率根据5.4.1与5.4.2情况,计算称重样包(箱)公量。贸易另有规定者按规定计重公式计算。 5.4.3 盈亏率 (10) 式中: 盈亏率,; Wc 称重样包(箱)公量Wa或Wb,kg; Wd 称重样包(箱)发票重量,kg。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5.4.4 全批公量 (11) 式中:W 全批公量,kg; Wi 全批发票重量,kg; 盈亏率,。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5.4.5全批盈亏重量 (12) (13) 式中:Wg 全批盈亏重量,kg; Wi 全批发票重量,kg; W 全批公量,kg; 盈亏率,。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6 品质检验 线密度、捻度、单纱强力等受温湿度影响的检验项目,应在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室样品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处理24h以上方能进行测试。 6.1 线密度检验 6.1.1 仪器、设备 a)缕纱测长器:纱框周长1m; b)绷架; c)缕纱周长量长仪; d)恒温烘箱:附有1l00 g箱内称重设备和恒温控制装置; e)天平:最小分度值0.01g。 6.1.2 试验步骤 6.1.2.1 将已调湿的试样卷装插在缕纱测长器的纱架上(如试样为绞纱,则先将试样装于绷架上),在100Nmg的预加张力作用下(Nm公制支数),根据纱线的不同线密度摇 取。9l tex及以上(11s1及以下)、45.5 2tex及以上(22s 2及以下)摇取10m(圈),91 tex以下(11s1以上)、45.5 2tex以下(22s2以上)摇取20m(圈)。打结留头不超 过1cm。 6.1.2.2 将摇取的纱样套于缕纱圈长量长仪的挂纱杆上,使线圈逐根排列平行,91tex、45.5 2tex及以上宽度为1.5cm,91 tex、45.5 2 tex以下宽度为2.02.5cm。将试 样下端套于加有规定重锤的滑板上,使其自然下降,结头放于缕纱长度的中间位置,至静止状态半分钟内测得实际圈长,准确至0.1cm。悬挂重量(包括滑板自重120g)见表 3。 表3 线密度和悬挂重量对照表 6.1.2.3 将测得实际圈长的试样逐绞剪去绞纱接头,并称取重量,精确至O。01g。 6.1.2.4 将全部纱样小绞置于l05土2的烘箱内烘至恒重。 6.1.3 计算 6.1.3.1 公定回潮线密度 (14) (15) 式中:N 公定回潮线密度,tex; Gl 试样平均重量,g; G2 试样干重,g; L 试样平均圈长,m; K 试样圈数; n 纱线股数; Rc 试样公定回潮率,; R 试样实测回潮率,。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6.1.3.2 线密度偏差率 按3.2式(1)计算。 6.1.3.3重量变异系数 (16) 式中:CVw 重量变异系数,; 试样重量平均值; Xi 各试样重量; N 试样总个数。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6.1.3.4 线密度变异系数 按3.3式(2)计算,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6.2 捻度检验 6.2.1 仪器、设备 a)捻度试验机; b)挑针。 6.2.2 试验条件 6.2.2.1 采用直接计数法时,试样长度单纱为100 mm,股线为200 mm。 采用退捻加捻法时,试样长度粗纺单纱为l00 mm,股线为200 mm,精纺单纱为100 mm,股线为200mm。 6.2.2.2 采用直接计数法时,试样预加张力为0.1g tex(100 公制支数)。 采用退捻加捻法时,试样预加张力,粗纺(包括混纺纱)为0.1g tex(100 公制支数),精纺为0.2g tex(200 公制支数),精纺混纺纱为0.3g tex(300 公制支数)。 6.2.3 试验步骤 6.2.3.1 弃去试验样品始端23m,采用直接计数法时,选用约750 rmin转速,按规定调节好预加张力、夹钳距离、限位,使试样受到预加张力后拉直到指针对准标尺零 位,夹紧夹钳,切断多余纱尾,同时使计数复零,然后进行反向退捻直至单纱内纤维全部平行或股线中单纱全部分开为止。记录其捻数。 采用退捻加捻法时,则退捻以后再加捻指到指针复回到零位为止。记录计数器数字后除以2。 6.2.3.2 每只试样测试2次,每次间隔不少于2m。 6.2.4 计算 6.2.4.1 平均捻度 (17) 式中:T 平均捻度(每米纱线中的平均捻数),rm; Ti 各根样纱实测捻数,rm; LT 试样长度,mm; nT 测试次数。 计算值修约至整数。 6.2.4.2 捻度偏差率 按3.2式(1)计算,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6.2.4.3 捻度变异系数 CVT= (18) 式中:CVT 捻度变异系数; Xi 试样实测值; 试样平均值; Nl 试验次数。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6.3 断裂强力和伸长率检验 6.3.1 仪器、设备 a)单纱强力机; b)摇纱设备:用以摇取实验室样品绞纱的摇纱机。 6.3.2 试验条件 6.3.2.1 单纱强力试样可以是品质样品的筒装或绞装,取于筒装纱,如需要将其摇成实验室样品绞纱,摇绞纱时,应采用实际操作的最小张力。各样品绞纱应具有全部试验 次数所需的长度,并按规定进行调湿平衡。 6.3.2.2 单根试验纱的长度,为便于操作和保持捻度,以1000 mm左右为宜,但不得短于600 mm。 6.3.2.3 上下夹持器间距离为500 mm土1mm,如断裂伸长率超过50时,可以使用250 mm土0.5mm,二只夹头应完全排成一线且平行。 6.3.2.4 断裂时间为20 s土3s。 6.3.2.5 预加张力为0.25cN/tex 0.025cNtex。 6.3.2.6 强力试验机量程的选取,采用等速牵引强力试验机,应使平均断裂强力在试验机上最大读数2575范围内。采用等速加负荷强力试验机,在强力机启动2s后, 其单位时间内的负荷增加率应保持平衡波动不超过土10。 采用等速伸长强力试验机在启动2s后,其单位时间内的夹头距离增加率应保持均匀,波动不超过土5。 6.3.3 试验步骤 6.3.3.1 在规定的预加张力下,将经过调湿平衡纱样夹至强力机上,使得试样的轴线同夹头的边成直角。 6.3.3.2 在进行五次试验的平均断裂时间日落在20 s土3s以内之后,按规定进行测试,并记录纱线断裂的强力及伸长读数。 6.3.3.3 废弃在钳口内滑动的,或在结头内断裂的,或在离夹头边10 mm内断裂的试样测试读数。如果废弃次数超过试验次数的10,应检修夹头的钳口或更换夹头,并按上 述规定重新进行测试。 6.3.3.4 每只样纱测试2次。 6.3.4 计算 6.3.4.1 断裂强力按合同规定表示,如牛顿(N)、厘牛顿(cN)、或千克力(kgf)、克力(gf),伸长应以毫米(mm)或伸长率()表示。 6.3.4.2 平均断裂强力 = (19) (20) 式中: 平均断裂强力,gf; 平均断裂强力,cN; 各根样纱的断裂强力,gf, 测试次数。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6.3.4.3 平均伸长率 (21) 式中:e 平均伸长率,; Ei 各根样纱的测试值,; n 测试次数; l 名义隔距长度。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注;平均伸长率计算公式可用来计算平均断裂伸长率或终值断裂伸长率。 6.3.4.4 断裂强力和伸长的标准差(均方差)及变异系数 (22) (23) 式中:S 标准差; X 测试值; 于全部测试值的平均值; n 测试次数; CVe 变异系数。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6.3.4.5平均断裂强度 (24) (25) 式中:FN 平均断裂强度,cNtex; FG 平均断裂强度,gf/tex; 平均断裂强力,cN; F 平均断裂强力,gf; N 平均线密度,tex。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6.3.4.6 断裂长度 (26) (27) 式中:C 断裂长度,km; 平均断裂强力,cN; F 平均断裂强力,gf; N 平均线密度,tex。 . 计算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6.4 纤维含量检验 毛混纺针织纱纤维含量按GBT 2910、GBT 2911执行。 6.5 条干均匀度检验 6.5.1 仪器设备 Uster条干均匀度仪B I型或B E型。 6.5.2.1 用软刷除去主机上部测试槽灰尘(可用干燥洁净的薄片或照片软片清洁),并根据不同纱线线密度按表4选择测试槽。 表4检测槽选择表 6.5.2.2 按下列规定选择检测量程 细纱:土100或土50(当实测细纱不匀率低于10时,应用土50一档)。 粗纱:土50或土25(当实测粗纱不匀率低于5时,应用土25一档)。 在特殊情况下,当纱线不匀变化超过最大量程时,应降低量程档次。 6.5.2.3 纱线退绕速度一般按下列范围执行: 细纱:25400mmin; 粗纱:850 mmin。 6.5.2.4 按单个纱管取样长度要求,以及附属仪器的分析需要(如波谱仪最长波长),选定测定时间和速度,可按表5选定。 表5 测定时间和速度选择表 6.5.2.5 在开机20min后,调整仪器零位,对已经调节器湿平衡试样的每一只筒管纱逐一进行测试。 6.5.2.6 全部测试完毕后,记录仪将自动打印出纱线不匀率曲线图、波谱图以及各类疵点数(细节、粗节)和纱线CV值。 注:绞纱需摇成足够长度的筒纱。 6.6 染色牢度检验 6.6.1 耐光色牢度按GBT 8427 1987中的方法4执行。 6.6.2 耐洗色牢度按GBT 3921 1997中的皂片方法执行。 6.6.3 耐汗渍色牢度按GBT 3922 1995中的碱液法执行。 6.6.4 耐水色牢度按GBT 5713执行。 6.6.5 耐摩擦色牢度按GBT 3920执行。 7 外观疵点检验 7.1 绞纱、筒装纱检验 7.1.1 检验光源以天然北光为准,如采用灯光检验则40w日光灯并列两支灯管,中心相距1530 cm,灯管离地面高度170180 cm安装,检验物与垂直光线成40 50 。 7.1.2 检验人员应面对检验物,视线距检验物为4050 cm。 7.1.3 对所取样品逐绞(整绞)、逐筒检验,并按各疵点分类记录。 12345 ktex(g/m)8012.1 12.03.301 3.300 tex 3300 3300160.1 160.021.0 21.04 Nm 0.302 0.3036.24 6.2547.5 47.6250 速度,m/min 材料 时间,min 400细纱 1,5 200细纱 1,2.5,5 100细纱 2.5,5 50细纱、粗纱 5 25细纱、粗纱 5,10 8粗纱 5,10 7.2 织片检验 7.2.1 将按规定取得的品质样纱放于织片机(横机)上织片,精梳毛针织纱用单根四平针织成50 cm 30 cm的片子,粗梳毛针织纱用单纬平针织成20 cm 40 cm的片子。 7.2.2 织片针圈密度精梳毛针织纱按表6规定,粗梳毛针织纱按表7规定。 表6 精梳毛针织纱针圈密度规定 表7 粗梳毛针织纱针圈密度规定 7.2.3 将织片与成交标样置于工作台上,用天然光或距工作台面8090 cm的两支并列的40 W日光灯光源对照评定(如合同中有规定的,则评定结果与合同规定作对照)。 7.2.4 透视检验织片时,以天然北光右角入射为准,亦可放在磨砂玻璃台面上,下面安装两支40 W日光灯,采用灯光透视评定。 7.2.5 外观疵点分类及说明 a)断头 包括单根断头和成束性断头。多根纱线一刀断者为成束性断头。 b)斑疵 纱线局部沾有污渍。包括黄斑、白斑、色斑、锈斑、胶糊渍等,以2cm以内为一处。 c)多股 纱线股数多于合约规定。 d)缺股 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