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讲稿第五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ppt_第1页
统计讲稿第五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ppt_第2页
统计讲稿第五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ppt_第3页
统计讲稿第五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ppt_第4页
统计讲稿第五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2,第一节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的作用 总量指标的种类,3,、总量指标的概念,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也称为数量指标。 总量指标之间的绝对差额也是总量指标。,4,如:,国土面积、人口数、人口数增长数、固定资产总额、钢产量、商品销售量、总成本,5,总量指标的特点,最基本的综合指标; 统计整理阶段的直接成果; 数字形式为绝对数,数值随着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加或减少。,6, 、总量指标的作用,只有有限总体才能计算总量指标。社会经济统计调查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有限总体。因此,在社会经济统计中计算总量指标是有重要的意义。 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 了解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首先就要准确地把握客观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发展规模或水平,然后才能更深入地认识社会。,7,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一殷都是由两个有关系的总量指标对比计算出来的,可以说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总量指标的计算是否科学、合理,会自接影响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准确性。,8, 、总量指标的种类,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 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 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 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按其所采用计量单位的不同 实物指标、价值量指标、劳动量指标,9, 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单位总量),(标志总量),10,例如:,研究企业生产效益时,若以全体职工为统计总体,则每个工人为总体单位,工人总数是唯一的单位总量,这时企业的总产量、总产值、总成本等多个指标都是标志总量。,11,在一个特定的总体内,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而同时并存多个标志总量,构成一个总量指标体系。,明确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对于计算和区分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具有重要意义。,12,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瞬间)状况上的总量指标,13,如:,粮食产量、工资总额、总成本、总收入都是时期指标。 年末职工人数、某日商品库存量、银行月末储蓄存款余额都是时点指标。,14,时期指标的特点,可以累计相加 如我国“七,五”期间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就是所有五年中每年的投资额的累加,又如企业的年产值是一年中十二月月产值的累加. 现象经历的时期越长,时期指标数值越大,反之则越小。 如一年的投资总额小于“七五”投资总额,一月的产值小于一年的产值. c 连续不断地登记的结果,15,时点指标的特点, 不能加总 如生产设备数在没有新增或报废的情况,在什么时间调查其数量都是一定的,不可能将不同时点的设备数相加,如年末职工人数是反映年末的实际职工人数,而把全年各月职工人数相加,毫无意义. 时点指标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 如商品库存量、银行存款佘额,年末数值比各月的数值可能大,也可能小,和时间间隔没有必然的联系。 c 一次性调查的结果,16,填空题,某地区某年的财政总收入为248.50亿元,从反映总体的时间上看,该指标是 指标;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 指标。,答案:时期 标志总量,17,按其所采用计量单位的不同,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量指标,以实物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以货币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以劳动单位即工日、工时等劳动时间计量的统计指标,18,实物指标特点:,最大的特点: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能具体表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 但对不同类产品或商品缺乏综合性,不易进行汇总。,19,价值量指标特点:,最大优点是: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可以表示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但它脱离了物质内容。 注意二者要结合应用。,20,劳动量指标特点:,用于确定劳动规模、评价劳动时间利用程度、计算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21,单选题,总量指标是用( )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答案: A,22,填空题,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和 ;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和 。,答案:单位总量 标志总量 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23,4、计算和使用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要注意现象的同质性 只有是有同一性质的现象(使用价值相同)才能加总合计,如统计粮食作物产量时,就不能把经济作物加进去,统计经济作物产量时,也不能与粮食作物合计,很简单茶杯和暧瓶不能相加 ()要注意统计范围和口径的一致性 总量指标的大小和总体范围大小有关,当总体范围发生变化,总量指标的口径也必须随之增减,及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例如,研究某企业的产值情况,如果企业的组织机构发生变化,这样前后期计算范围和口径就不一致,就必须进行调整,然后才能进行统计比较 ()要注意计量单位统一性 不同的实物单位代表不同的实物量,有时同样的实物可能采取不同的计量单位,如粮食可按吨,也可按公斤计算,如果单位不统一,可能造成计算上的错误,单位不统一不能汇总在实际统计中,可以按我国产品目录中的单位计量进行统计,24,第二节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25,、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 数值形式为相对数。,26,如:,产品合格率、职工出勤率、人均国民收入、平均工资、人口密度、计划完成百分数、甲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乙国的7倍等都是相对指标。,27,相对指标的数值一般表现为无名数,也有有名数表示的。 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常以倍数、系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等表现。 有名数主要是将相对指标中的分子和分母的指标计量单位同时使用,形成双重单位。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现,平均每人分摊的粮食产量用公斤人表现等等。,28,相对指标的作用,为人们深入认识事物发展的质量与状况提供客观依据。 例如,1986年与1990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发展状况。,29,表中人口数和国民收入额为总量指标,它们分别反映1986年、1990年的人口发展规模和国民收入额的发展水平。这两个指标部呈增加的趋势。如果要进步了解“七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实力达到的水平,必须以人均国民收入这个相对指标表明。 上述资料显示“七五”计划的末年比开始的人均国民收入额绝对量增加了534元,增长速度为72.46,但它却低于同期国民收入增长83.59的速度,这是受同期人口增长12.45影响的结果。,30,相对指标的作用,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可以对比的基础。 出于不同时期和不同空间的总量指标代表不同条件下的现象发展规模,因此,往往不能直接对比。 相对指标是把两个总量指标数值抽象化了,从而使不能直接对比的数值变为可比。,31,相对指标计算的基本要求,分子指标、分母指标是否具有可比性,是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的基本要求。,32,分子分母指标的可比性主要包括,指标内容是否相适应; 总体范围是否一致; 计算方法是否相同; 计量单位是否统一。,33,、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种类 结构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4,()结构相对指标,概念: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对总体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35,计算公式:,计量单位:无名数,常用百分数 %形式 各组比重值和=1或100%,各组(部分)总量,总体总量,结构相对指标=,36,如:,出勤率 = 出勤人数 / 总人数 合格率 = 合格数 / 产品总数 次数分配数列中的频率(比重),37,结构相对指标的作用,能够反映总体单位数的结构和总体标志值的结构,深刻认识事物各个部分的特殊性质及其在总体中所占的地位。 事物的变化总是开始于内部结构的演变。这种演变反映着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掌握这一过程就能了解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以下表为例:,38,39,上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几个历史阶段的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过程。 它表明我国由解放初期的落后农业国逐步向现代化的工业国转变;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从不协调发展到比较协调再到不协调,又到比较协调的起伏变化过程。了解这个变化过程,对于研究我国适合的农轻重比例关系有着重要意义。,40,单选题,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答案: C,41,()比例相对指标,概念: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也可以叫比例相对数。 作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在许多情况下,按比例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比例失调会招致社会与经济的严重失误。,42,计算公式:,计量单位是无名数,常表示为比例式的形式A:B:C,比例相对指标=,总体某一部分指标值,总体另一部分指标值,43,如:,性别比、轻重工业比例等,44,()比较相对指标,概念: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现象数量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指标,也可以叫比较相对数。 作用:同一类事物由于所处的空间条件不一样,发展状况也不同,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程度,就需要将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同类事物对比。,45,计算公式:,计量单位:无名数。可以用倍数表示,也可以用百分数表示。,比较相对指标 =,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46,如:,甲地职工平均收入是乙地职工平均收入的1.3倍,47,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子项与母项的内容不同 结构相对指标是部分数量与总体总量的对比。分母是总体总量。 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部分数量与部分数量的对比,分母是部分数量。 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同类指标在空间上的对比。子、母项是不同空间的同类指标,48,说明问题不同,结构相对指标用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 比例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比较相对指标说明某种现象在不同空间下发展的不均衡程度。,49,判断题,国内生产总值中资本形成总额与最终消费之比为5: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答案: 是比例相对指标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分为三部分: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50,填空题:,结构相对指标是 与 之比;比例相对指标则是 与 之比。,答案:部分数量 总体总量 某一部分数量 另一部分数量,51,()强度相对指标,概念: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也可以叫强度相对数。 作用:表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52,计算公式:,计量单位常是有名数,但也有一些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用千分数或百分数表示,如人口的出生率用千分数表示,1990年年中我国人口生率为20.98,流通费用率等用百分数表示。,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但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53,如:,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人均国民收入,54,强度相对指标的特点,和其他相对指标根本不同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 强度相对指标以双重计量单位表示,是一种复名数。 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位置可以互换,因而有正指标、逆指标之分。 实际应用时应注意与平均指标的区别。,55,正指标和逆指标,指标数值大小如果与社会现象的发展程度成正比叫正指标,反之则逆指标 商业网点密度=商业企业数人口数-正指标。 指标数值越大,表明零售商店越多,它是从正方向说明零售商店网点的密度,越多,商业越发达,为居民提供的商品越方便,所以是正指标,又如,每万人拥有大学生人数,每千人拥有病床数,每千人拥有医生数都是正指标,,56,正指标和逆指标,商业网点密度=人口数商业企业数-逆指标。 平均每一零售商店服务人口数越多,这个指标数值越大,表明零售商业网点越少,商业服务给居民带来不方便,它是从相反方向来说明商业网点密度,所以把它称为逆指标 正逆指标互为倒数关系,不是任何强度相对指标都有正指标和逆指标的,如,人口出生率,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按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占有的社会产品产量等,只有一种表现形式。,57,判断题,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答案: 强度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是有名数(复名数),58,(5)动态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又称发展速度,表示同类事物的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对比发展变化的速度。它是将不同时期的同类现象进行对比,计算的相对指标。也可以叫动态相对数。 其计算公式为:,59,特点:同一指标不同时期的指标值对比。 通常把用来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称为“基期”,而把同基期对比的时期称为“报告期”或“计算期”。 例如,我国粮食总产量1989年为40754.9万吨,1990年为43500万吨。粮食总产量1990年比1989年增长6.7。它表明我国粮食总产量在两年间的变化状况。,60,(6)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概念: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对比,借以观察计划完成程度,也称为计划完成百分比。 作用: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61,计算公式:,基本公式,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100%,公式中分子减分母的差额表示计划执行的绝对效果。,62,几种计算方法,指标根据下达计划任务时期的长短和计划任务数值的表现形式不同,而有多种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时需注意区别。,63,短期计划,计划数是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的基数,由于它的表现形式不同,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在形式上也各有所异。 计划数为绝对数 计划数为相对数 计划数为平均数,64,计划数为绝对数,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的公式为: 它一般适合于考核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或水平的计划完成情 况。,65,计划数为相对数,以这类指标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多用于考核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降低率和提高率的计划完成程度。如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率等的计划完成程度。 这些下达的指标计划数是以比上期减少或提高百分之几的形式出现的,要使其计算的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符合基本公式的要求,就不应直接用实际降低率或提高率除以计划降低率或提高率,而应以包括原有基数在内的公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66,计划数为相对数(续1),67,计划数为相对数(续2),例如,某工业企业1990年的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10,实际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15,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为;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计划完成程度为104.5,超计划完成4.5。,68,计划数为相对数(续3),在实际统计工作中,计算相对数的计划完成情况,还可用相减的方法求差率,但对计算结果表述不同,是用百分点表示。 如上例: 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15一l 05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实际比计划提高了5个百分点。,69,计划数为平均数,计划数为平均数,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的公式为; 它一般适用于考核以平均水平表示的技术经济指标的计划完成情况,如工业生产中的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单位产品成本等计划完成情况。,70,计划数为平均数(续),例如,1990年某工业企业甲种产品单位成本水平,计划为50元,实际为45元,则该企业甲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为: 甲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45/50)100 90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甲种产品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降低了10%。,71,长期计划 (一般指五年计划),长期计划(如五年计划)由于计划中所规定的指标性质不同,其表示方法也不同。一种是水平表示法,一种是累计表示法。因此,产生了长期计划执行情况检查的水平法和累计法。,72,水平法,是指在五年计划中,只规定计划期最未一年应达到的水平。采用这种方法是现象在五年计划期内呈递增的趋势。 例如,我国“七五”计划中,钢产量只规定1990年应达到的水平。用水平法检查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计算公式为:,73,水平法(续),例如,我国某地区“七五”计划规定某种产品产量1990年应达到的水平为200万吨,1990年实际达到220万吨。则该产品产量“七五”计划完成程度为110(220/200100)。表明超额10%完成了“七五”计划。,74,累计法,是指在五年计划中,规定整个计划期内累计应达到的水平。 如基本建设投资额、地质勘探工作量、造林面积等现象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采用累计法。 其计算公式为:,75,累计法(续),76,填空题:,检查长期计划的完成程度时,若计划任务规定的是长期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 法。,答案: 水平法,77,分析与计算,某企业1997年某种产品单位成本为800元,1998年计划规定比1997年下降8%,实际下降6% 。 求: 该种产品1998年单位成本计划与实际的数值。 1998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1998年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多或少降低的百分点。,78,解:,以1997年的产品单位成本为基数, 1998年计划单位产品成本 800(100%-8%)=736(元) 实际单位产品成本 800(100%-6%)=752(元),79,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 =,80,1998年实际比计划少降低 6%-8%=-2% 即2个百分点,81,多选题,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 A.百分数 B.千分数 C.系数或倍数 D.成数 E.复名数,答案: A B C D E,82,多选题,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E.进出口总额,答案:A C E,83,多选题,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 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 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某年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E.某年人均消费额,答案: A C D,84,第三节 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正确选择基数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那第一个指标和谁对比,选择什么样的基数,这是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首要问题,主要取决于研究分析的目的,比如要说明计划完成情况,则应用实际数和计划完成数相比,强度相对指标更应该加注意对比的基数,比如人口数和土地面积相比可以说明人口的密集程度,如果用土地面积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