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瑞图书馆学基础第八章信息资源网络建设.ppt_第1页
刘宝瑞图书馆学基础第八章信息资源网络建设.ppt_第2页
刘宝瑞图书馆学基础第八章信息资源网络建设.ppt_第3页
刘宝瑞图书馆学基础第八章信息资源网络建设.ppt_第4页
刘宝瑞图书馆学基础第八章信息资源网络建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第一节 网络化图书馆 第二节 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原则 第三节 信息资源网络的系统结构 第四节 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标准化 第五节 信息资源网络的评价,第一节网络化图书馆,一、网络化图书馆的含义 二、网络化图书馆的特征 三、网络化图书馆发展现状,一、网络化图书馆的含义,人们这样来描述图书馆的形态发展的轨迹:,纸本 图书馆,自动化 图书馆,网络化 图书馆,全球电子 图书馆,网络化图书馆=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代表性观点: 有学者认为,网络化图书馆是用户能远程访问、异地获取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的运行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有学者认为,网络图书馆是由电子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组成,可以广泛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有学者把网络化图书馆的发展分成两个阶段:网络化图书馆的初级阶段是图书馆的各个工作和服务环节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其发展的最终阶段是网络图书馆。 有的学者从跨馆合作的角度来看网络化图书馆,认为它是众多图书馆应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结构,按网络协议实现馆际之间资源共享的结合体。,网络化图书馆的定义:,网络化图书馆是指一定范围内若干图书馆以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共同合作组建的,可供用户异地获取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的信息资源网络系统。,二、网络化图书馆的特征,1资源特征 2服务特征 3用户特征 4馆员特征,1资源特征,网络化图书馆的馆藏容量极大地得到了扩展。网络化图书馆资源的特征包括: 数字化、 虚拟化、 开放型、 共享型、 高度整合等。,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多媒体信息,它以计算机可读写介质为载体,采用海量存储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集中和分布的存储,可供计算机再处理,并通过网络进行传递。 网络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无论从传输载体、存储技术,还是从处理的工具、传输的方式上都与传统图书馆有着本质的区别。,虚拟化,网络图书馆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将异地资源本地化,将信息资源链接到同一体系之下,或者通过检索功能方便查找网上的相关信息。 网络化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范围包括现实馆藏(拥有的信息资源)和虚拟馆藏(可存取的信息资源);传统馆藏和数字化的电子型网络型馆藏。,开放型,网络化图书馆是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其资源不再局限于一馆一舍的封闭布局,网络化图书馆的馆藏形成了一个高度开放的信息资源网络系统。 从数量上说,网络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可以说是无限的, 从形态上看,网络化图书馆的馆藏没有围墙限制,它可以存在于虚拟的图书馆网络空间中。 其开放性表现在它可以迅速地获取外部信息,也能够向外界开放本地资源。 因此,网络化图书馆汇集了全球上网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向用户展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宏大、最全面、最丰富的文献信息。,共享型,衡量图书馆馆藏质量的标准已不再仅仅是拥有实体馆藏的多少,而是扩展到它能够存取的信息资源总量以及为用户开发、检索和传递信息的能力。,高度整合性,网络化图书馆的资源是经过高度整合的资源,它不是上网图书馆资料的简单累积,而是传统资源与新型资源的整合、不同类型电子信息资源的整合、异构数据库资源间的整合、跨馆资源间的整合等。 经过整合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实现更广泛的资源共享。,2服务特征,网络化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网络化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发布功能 网络化图书馆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 网络化图书馆的用户管理实现网络化 网络化图书馆具有强大的咨询服务功能,网络化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发布功能,用户足不出户就可访问各个图书馆,通过网络浏览图书馆网站就可以得知图书馆的现状,包括图书馆的历史沿革、馆藏特色、管理制度、服务内容、资源分布等。,网络化图书馆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实现了文献信息检索的电子化和全球化。 用户查询文献只需输入检索词,图书馆的检索软件就能够把用户所需要的资料传送到用户面前。 用户不仅可以查询某个图书馆的馆藏目录,也能够通过联合OPAC查询到某一类文献在多个图书馆的分布情况;不仅可以查询书目、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也能够利用网络数据库查询到文献的全文。 网上联机联合目录检索服务取代了卡片检索,其方便、快捷、查全率、查准率都显现出网络化图书馆的优势所在。,网络化图书馆的用户管理实现网络化,用户通过图书馆网站意见簿反映自己在采购新书、补充复本等方面的需求, 图书馆网站提供预约、续借等服务, 馆员可以通知用户预约借书已到、逾期还书、过期罚款等事项。,网络化图书馆具有强大的咨询服务功能,通过电子邮件、FAQ(常见问题解答)、虚拟咨询台、馆员在线实时咨询、数据库检索方法培训等多种服务方式来开展面向用户的咨询服务。 用户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来获得网络化图书馆的服务,除了异地存取的功能,还有24小时的全天候网上服务。 网络图书馆是全球上网图书馆的大汇集,它提供的资源与服务使其成为用户指尖上的信息中心,成为真正的无墙图书馆、开放式图书馆,这些功能都是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3用户特征,用户利用网络化图书馆方式多样化 网络化图书馆用户范围扩大化 网络化图书馆的用户需求日趋多样化,用户利用网络化图书馆方式多样化,图书馆的用户可在远离图书馆的地方,通过电子邮件、WWW浏览、联机检索、在线讨论来利用网络化图书馆,,网络化图书馆用户范围扩大化,网络化图书馆的用户既包括走进图书馆利用馆藏资源的用户,也包括通过网络检索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用户;既包括本地区、本国用户,也包括国外用户,所以,网络化图书馆的用户是不分地域的。,网络化图书馆的用户需求日趋多样化,用户对电子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有些情况下用户将主要依赖电子信息资源来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图书用户对实体馆藏的需求仍然存在。 当代信息用户的需求是全方位的,要求文献信息的电子化及数据库的网络化,要求信息提供的集成化与高效化,要求信息内容是经过鉴别、选择和加工的。 各种各样的信息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信息资源网络的建设必须从用户的信息需求的实际出发,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度应适合用户的知识结构、科技水平和吸收消化信息的能力,信息资源网络应便于用户 获取与使用。,4馆员特征,在从传统图书馆发展到网络化图书馆的过程中,图书馆员在其任务、职责、角色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型期的图书馆员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从图书馆员的身份认同上我们能够迫切感受到图书馆员的角色转变,例如人们要求图书馆员应该成为向导(guide)、教师(teacher)、团队成员(team member)、伙伴(partner)等等。,对图书馆员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图书馆需要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层次,而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于图书馆员采取积极主动方式介入到科学交流和信息传播的过程之中。 二是来自用户及外部环境的压力。当图书馆在资源、服务、环境等方面做出改善后,用户会进一步提高要求。用户的高标准要求也说明他们对图书馆员有更高的期待,同时,用户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方面存在不足,即使用户具备较高的信息获取和利用方面的能力与技巧,要想高效率地获取和利用所需信息,也需要专业人员的支持。,网络化图书馆评价馆员工作绩效的标准,与馆员角色转变相适应的是图书馆员的岗位职责、评价体系的调整。标准包括: 馆员的服务范围, 馆员的专家化程度、知识化程度, 对学习、科研的支持力和影响力, 馆员与用户的合作关系是否融洽、和谐, 与专业研究人员的互动程度, 馆员的继续教育计划, 馆员的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工作态度等。,三、网络化图书馆发展现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重视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积极探索建设网络化图书馆需要的条件、应该采取的模式与策略、必须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来促成网络化图书馆的形成。 、作用:图书馆网络化可以实现文献资源的远程化传递,大大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和馆藏文献的存取水平,真正实现整个人类社会文献资源的共享,满足社会各界的文献信息需求,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划三个阶段,局域网阶段: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开发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建立图书馆计算机局域网,实施计算机管理。 广域网阶段:70年代后期,他们开始探讨资源共享,实施联机编目,组建局域网或广域网。到8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初步实现了联机编目,建立了联机书目信息数据库和一些专题数据库,初步实现了联机检索和资源共享。 因特网阶段: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因特网的普遍兴起和快速发展,人们开始研究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等,图书馆由此进人了网络环境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因特网阶段。 我国图书馆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建设微机局域网,现在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图书馆已经连入因特网,因特网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问题成为图书馆界普遍关注的议题。,、图书馆网络化的模式,基于区域合作的模式 基于系统合作的模式 跨区域、跨系统的混合式模式,1、中国图书馆事业结构,科 研 系 统 图 书 馆,公 共 系 统 图 书 馆,学 校 系 统 图 书 馆,工 会 系 统 图 书 馆,省级 公共馆,县区级 公共馆,市级 公共馆,纵向结构,中国图书馆系统的划分主要是以图书馆主管机关的性质作为依据,这种领导系统结合成图书馆序列的结构,称之为纵向结构。 特点: 隶属等级制 各系统中心馆起组织、协调、辅导作用 各自为政,相互分割,多头领导 结果: 小而全、大而全,造成人力、财力、图书馆资源的重复和浪费,造成横向上的条块分割。,横向结构改革,以各个中心图书馆为主体,赋予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和权利,通过按专业化原则组织业务活动的途径,逐步把图书馆办成一种社会事业,是各个类型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1957年全国图书协调方案、1987年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90年代末“全国高校期刊协调网”:协作、协调作用 (2)专业协会: 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作用 中心图书馆:协作中心、检索中心作用 (3)馆际协作: 图书馆合作 图书馆联合 图书馆网 图书馆联盟 (4)1999年1月14日,124个图书情报单位:三级协调机构: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议书,区域性的网络化图书馆系统,把某一区域范围内的图书馆联合起来进行协调合作,它打破了隶属行业分割的局限,实现不同类型图书馆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的联合,开展从文献资源协作配置,传统文献载体和网上信息合理布局,到馆际互借、网上信息资源共享全方位的合作。 目前,国内较有影响的“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协作网”和“武汉地区高校协作网”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联系方便,符合读者就近借阅的文献利用习惯,缓解文献资源供需矛盾,实现馆际文献资源的优势互补。,基于系统合作的模式,是同一系统或同一行业,在馆藏结构和服务类型上具有相似或类同特点的图书馆之间而进行的协作。 例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全国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全国民族院校图书馆协作网”、“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全国社会科学系统联机图书馆中心”。,混合式的网络化图书馆系统,跨区域、跨系统的图书馆之间联合形成混合式的网络化图书馆系统。这种模式一般都要求建立以地区中心馆为网络主干,辅以各馆密切配合的协作网络形式,乃至建立起以国家级文献资源网络为主导,地区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基础的全国性图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 这种模式的协调组织必须要有一定的行政权威才能进行组织协调,并且需要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的统筹规划及强有力的指导程序,这种模式的不断发展便于形成更大范围甚至全国范围的网络化图书馆协作体系。 例如“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等。,1957全国图书协调方案,National Plan for Library Coordination 中国关于协调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的文件。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后,为了改善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图书条件而制定,1957年6月6日国务院第57次全体会议批准。 该方案规定,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 (现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领导下,设立由文化部、高等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卫生部、北京图书馆的代表和若干图书馆专家组成的图书小组,负责全国图书馆界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确定了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中心图书馆并组成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北京)、全国第二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上海)和武汉、沈阳、南京、广州、成都、西安、兰州、天津、哈尔滨等 9个地区性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的任务是:,协助科学规划(或工作)委员会或行政领导部门研究图书馆的统筹安排和全国规划。 研究和解决有关中心图书馆之间的分工合作 ,包括图 书采购、调配、交换、互借等方面的业务问题。 研究有关编制联合目录、新书通报方面的问题并制定计划。 研究有关干部业务提高的问题。,为了解决科学研究人员在了解图书和使用图书方面的困难,使书为人知,书为人用,该方案规定在全国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下,成立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附设于北京图书馆内。它的任务是: 了解、调查全国各图书馆藏书和编目情况; 制订联合目录编辑计划; 起草联合目录编目条例; 加强与各馆在联合目录工作上的联系,布置、检查和督促工作; 综合各馆书目做最后的编排、校定、出版等工作,并决定建立卡片目录中心。 方案颁布后,全国各系统图书馆加强了横向联系与协作,在图书采购协调、图书调拨、统一编目、联合目录、馆际互借、干部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了全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1999年1月14至15日,由国家图书馆发起并主办的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党校图书馆、国家行政机关图书馆、情报信息院(所)以及军事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系统105个图书情报单位的近2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签署了由124个图书情报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书,旨在建立以国家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主导,地区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基础的全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会议明确了组建网络的三级协调机构,即在北京设立全国协调委员会,在各省(市、自治区)设立省区协调委员会,在地市设立地区协调委员会。全国协调委员会成员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等单位组成。,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在促进我国图书馆网络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是我国图书馆网络化发展的典型代表。 CALIS是国家经费支持的中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其宗旨在于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九五”期间文化部图书馆司提出的“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即“金图工程”,旨在建成国家、省、市、县、镇各级图书馆网。 当时制定的具体目标是:到2000年,全国的省级图书馆、地市级图书馆基本入网,40的县级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初步建立“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CLINET),成为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先期发展京、津、沪、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及自动化发展有一定基础的省市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并与Internet和国内其他主要信息网络互联,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电子文献传输。加强图书馆信息网络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及规划、组织、协调工作,推广使用有关图书馆自动化的国家标准和文化行业标准。到2010年,县以上公共图书馆实现联网。,第二节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原则,一、遵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二、硬件与软件并重原则 三、分工与合作结合原则 四、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资源配置原则 五、特色化与标准化相结合原则 六、整合原则 七、管理与维护相结合原则,一、遵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思路。 “国家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剖析国家信息化的内涵可以发现我们提出国家信息化的宏伟目标是为了促进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信息化服务于四个现代化。,构建国家信息化体系,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要素: 信息资源、 国家信息网络、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和产业、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其中,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在国家信息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每一个要素都有直接联系。,指导方针,信息资源网络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原则必须以国家信息化的战略规划和宏伟目标为指导。依据国家信息化确定的指导方针有利于我们处理和妥善解决信息资源网络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 早在1994年国家信息化建设就提出了16字方针:“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统一标准、专通结合(专网和共用网)”。 在1997年发布的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家信息化体系制定了“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24字指导方针。这24字指导方针也是我们从事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明确指出,“十五”时期,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相适应,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应该适应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任务: 统筹规划,信息资源网络建设涉及到信息资源、信息机构、信息设施、信息人员、信息经费、信息用户和信息政策等多种因素,所以,统筹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国家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信息化建设,图书情报界的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必须在国家统一规划的框架下来开展具体的工作,要统筹考虑,合理建设,互联互通,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标准化问题是实现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用户之间无阻碍地进行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流的重要保证,所以,统一标准是不可忽略的。 资源共享,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不是一个机构能够完成的,为了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分工协作、联合共建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应用主导是强调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的紧密结合。 面向市场是强调信息化的发展一定要面向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需求对信息技术进步的导向和带动作用。 安全可靠强调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发展的保障,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务求实效是强调要以最终的应用成果作为判断信息化建设成效的标准,避免形式主义、盲目发展。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到2010年,我们应该建立起健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二、硬件与软件并重原则,信息资源网络建设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不仅仅是“网络建设”,还包括信息资源的建设。 片面追求现代化,将大量的资金用于硬件建设上的做法应该及时得到纠正,实行硬件与软件并重的原则。,三、分工与合作结合原则,网络化图书馆的建成以及信息资源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都有赖于各个图书馆共同履行分工与合作结合的原则。分工是合作前提下的分工,合作则是分工基础上的合作。 分工合作有多个层次,包括图书馆领域与情报领域的分工合作,各个图书馆之间的分工合作,在整个网络上级别不同的机构之间,例如网络中心级、节点级、网点级的图书馆之间的分工合作,还包括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工合作。 近年来,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国际化趋势也日益明显,我们应该在建设中国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同时积极谋求与国际网络接轨,谋求实现世界范围内全人类的信息资源共享。,四、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资源配置原则,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应该采取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资源配置原则,即“集中管理,分布建设”的原则。 集中式布局的优点在于资源集中、规范统一、管理方便。对于全国一级的和省、市、自治区一级的主干网,应该集中力量进行建设,对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做出统一的规定和要求; 分布式布局的优点在于可以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有利于发挥各个网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系统可扩展能力强。对于某些地区、某种类型的图书馆网络,应该允许它们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宜的网络系统结构和资源建设方式。 集中管理,分布建设的原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信息资源配置点的撤销、增加和出现故障等问题,不影响或者减少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五、特色化与标准化相结合原则,特色化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内核,标准化则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手段。 特色化在此主要是指信息资源内容的特色化,各图书情报档案机构要在分析本机构用户的主要需求和对照可共享的其他机构的特色资源的基础上确立所要建立的电子信息资源的范围与内容,要审慎地处理文献信息资源与电子信息资源的关系,要有重点地建设自己的数据库。 标准化是指电子信息资源著录格式、标引规则、数据指标、符号转换等方面的标准化以及应用硬件与软件的兼容化,可以说,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网络化。 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两方面的重要性,既要发展和建设有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又要使其符合标准化的规范,以实现有深度、有广度的信息资源共享。,六、整合原则,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必须强调整合原则,包括系统的整合、资源的整合、技术的整合等。通过建立信息资源网络系统的整合机制形成普遍整合化的信息资源网络体系。 在评价一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体系时,信息资源的整合化程度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是一个关键考察要素。信息资源整合机制的关键环节是理清整合的对象。 只有经过整合才能真正把虚拟信息资源纳入到本馆用户可获得的信息资源范围之内,改变图书馆的馆藏开发和利用模式。,信息资源整合的对象:即,不同载体、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之间的整合,、文本信息资源、图像信息资源、视音频信息资源之间的整合, 、印刷型文献的采集、整理与电子型、网络型、虚拟信息资源之间的整合等; 、各种类型电子信息资源的整合, 、本地馆藏资源和远程资源之间的整合; 、图书馆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之间的整合,例如,本馆与其他图书馆资源之间的整合,与其他系所、文化机构的资源之间的整合, 、异质信息资源的整合; 、本地区、本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的整合; 、物理的藏书环境与分布式、联网信息环境之间的整合。,七、管理与维护相结合原则,信息资源网络建设投入资金大、涉及面广、系统结构复杂,建设本身是一项艰巨任务,建成后的信息资源网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更是不可忽视的长期任务。 一些单位把得来不易的经费盲目投入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忽视了使用过程中需要的管理、运行和维护费用。系统的更新、维护、改进等项目停滞不前,有的甚至面临着正常运行都难以维持的困境。有些图书馆在进行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建库时耗资巨大,但是对启用后的更新维护却不够重视,逐渐成了“死库”、“空库”,这就使数据库的实用价值越来越小。 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建设和维护过程。强调管理与维护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是很重要的。,第三节信息资源网络的系统结构,一、资源系统 二、网络平台 三、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四、网络管理平台,一、资源系统,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缺乏资源的信息资源网络只能是一个空架子,用户最终需要的是资源本身,所以,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历来被视为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设计与建设信息资源网络的系统结构时应该把资源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二、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与服务的承载体,也是信息资源网络重要的构成要素。 国家信息化建设为我们从事信息资源网络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使我们拥有了基础设施上的有力保障。 网络平台建设是信息资源网络系统运转的基础,有了网络平台才有可能把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传递出去,有了网络平台才有可能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服务。,三、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四、网络管理平台,信息资源网络建设需要拥有一个功能齐全的网络管理平台来专门进行网络系统的管理、监测、控制和运行。 网络管理平台应该能够实现用户管理、网络规划、设备维护、网络资产管理、故障管理、配置、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等。 信息资源网络的管理需要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组织结构来促进信息的采集、搜索、组织、存储、检索、浏览、过滤、传递与发布等一系列功能的实现。网络管理工作平台的设计是信息资源网络建设观念体系、协调组织、管理方法和程序等的“软件基础”。,CALLS的网络管理体系构成,CALIS的组织结构包括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管理中心和全国地区省中心。 领导小组负责CALIS的宏观管理和规划。 专家委员会协助制订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对各项工作进行评估。 管理中心是CALIS项目的职能部门,负责CALIS各项规划的具体实施。CALLS项目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 共有文理、工程、农学、医学四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七个地区中心和一个东北地区国防信息中心,发展了152个高校成员馆。,CALIS的组织结构框架图,CALIS,管理中心,专家委员会,领导小组,秘书处 办公室,系统 运行部,事业 发展部,研究 开发部,资源 发展部,联合 目录部,全国地区省中心,CALLS管理中心的六个职能部门,联合目录部主要负责推进多语种多资料类型联合目录数据库和联机合作编目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为全国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文献资源网络公共查询; 资源发展部主要负责CALIS各类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和发展,包括对国内外数据库的引进和自建数据库的建设; 研究开发部负责CALIS公共服务系统的研制开发与委托开发管理; 事业发展部负责CALLS对外宣传、资源和资产的运作; 系统运行部负责或指导CALIS共享系统的运行维护; 秘书处办公室负责CALIS对外宣传、联络、行政管理事务和CALIS内部行政事务。 CALIS成立了联机合作编目中心和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并以此为中心服务节点和结算节点联结各中心馆或其他文献服务机构,构成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文献信息服务网络,让更多的读者能更为全面地利用CALIS的建设成果,使CALIS发挥更大的作用。,在CALIS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包括专家委员会章程、CALLS经费管理办法、CALIS子项目建设管理办法、CALIS子项目建设原则性意见、关于特色库子项目管理意见、CALIS馆际互借(含文献传递)管理条例、非“211工程”立项高校参与CALIS共建共享的有关政策说明等。,在安全保障建设方面,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网络的正常运行,必须制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以消除和减少黑客、计算机病毒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扩大网络电子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利用,另一方面要积极研究和应用先进的安全防卫技术,尽可能保证国家电子信息资源体系的安全。 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数据库的安全、软件的安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等,通过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等对信息资源进行安全管理,防范计算机病毒,以保证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行。,第四节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标准化,一、标准化的意义 二、信息资源网络建设标准 (一)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标准 (二)网络信息资源描述标准 (三)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标准 (四)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标准 (五)网络信息资源存储标准,一、标准化的意义,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而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则是信息资源网络的标准化建设。 为了打破信息资源相互封闭的局面,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统一协调发展和公开公平共享,研究制定信息资源网络建设标准,建立信息资源网络标准化体系是很有意义的。,对信息资源网络实施标准化控制的必要性,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特殊工作环境要求我们在实施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时采取标准的输入、输出格式以便实现不同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之间的互联与交流; 在网络信息组织方面实现分类体系的统一以便于畅通的数据互换; 在联机联合编目方面实现目录的标准化以便用户以统一的检索途径获取信息; 实现数据的标准化与统一性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 标准规范的建设,尤其是在开放和可互操作基础上的标准与规范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高效、经济、可持续的根本保证,是数字图书馆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二、信息资源网络建设涉及的有关标准,(一)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标准 (二)网络信息资源描述标准 (三)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标准 (四)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标准 (五)网络信息资源存储标准,(一)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标准,目前,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网络建设与网络标准相脱离。 很多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标准化方案是一套,而真正实施的网络建设方案却是另一套,结果造成网络建设标准化程度低、功能差,互联能力弱。在缺乏标准化的情况下其他很多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将会成为阻碍传统信息资源上网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完成转换后也将会因为格式不同而无法实现互联。 为了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传统信息资源建设有机结合,我国数字图书馆国家中心担负起这项标准化任务,负责建立和健全全国数字图书馆使用的各种标准及规范,如SGML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与推广,号召有国际标准的套用国际标准,没有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国际惯例相当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指出目前需要尽快制定的标准有:元数据标准、对象数据建设标准、数据导航标准等。,(二)网络信息资源描述标准,网络信息资源的特性:网络信息的数量是浩大的,从浩大的信息中寻找特定信息是困难的;网络信息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既蕴藏着大量有用信息,又充斥着很多无用信息;网络信息的存在状态是多样化的,其类型多样,存储格式各异;信息处理方法是非线性的,如何掌握网络信息的存在状态是一个大问题。 要求我们必须规定信息揭示的统一标准和获取、使用信息的具体规则,以保证所有的信息资源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保证每一个用户的信息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目前,OCLC已开始应用USMARC格式和AACR2对Internet 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标准化编目,并形成了有关工作标准。近年来新出现的元数据标准(metadata standards)是网上数字资源著录和标引的一种标准格式。,(三)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标准,与传统印刷型文献截然不同,网络信息资源是以超文本格式链接起来的非线性结构,构成立体网状的信息资源体系,各个国家、各种服务器、各种网页、各种文章上的相关信息都可以通过结点链接起来。这种链接的方便性也带来了网络信息的错综、交叉分布,使查找信息的复杂性加大。所以,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体系应时而生。,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的主要标准是:,内容全、 导航数据全、 航标明确、 具备较好的连接功能(connectivity)、 用户界面友好性、 专门的导航员及时进行导航体系的维护,不断追加新的网络资源,还要对大量的Web页、站点、网站内容进行选择、评价、标引,及时剔除已成“死链”的链接。,(四)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标准,1999年3月,NISO指定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制定全国图书馆信息流通标准,该委员会主席Patricia Stevens说:“我们起草这个协议的目标是帮助图书馆更加容易、更加广泛地共享资源。新协议将使不同的图书馆系统之间能够互操作和共享信息。图书馆用户将能够跨图书馆地借阅文献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享受到无缝馆际互借。”,欧洲广泛采用ISO ILL协议来开展资源共享,由欧盟资助的资源共享标准化项目有:,互借开放系统网络ION (Intertending Open Systems Network); 国际文献获取办法AIDA (Alternatives for International Document Availability); 电子文献交换EDIL (Electronic Document Interchange); 文献与图书馆集成DALI (Document and Library Integration); 虚拟联合目录项目Universe (开发一个隐藏信息物理分布的界面,为用户及图书馆员提供集成服务); 普通信息获取体系GAIA (Generic Architecture for Information Availability)。,英国开展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标准化项目有:,电子文献传递一集成化解决方案EDDIS (Electronic Document Deliveryhe Integrated Solution); SEREN(通过标准的网络工具检索、订购、传递、获取期刊论文); 开拓图书馆服务的分布式环境MODEL (Moving to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for Library Services)。,(五)网络信息资源存储标准,因特网是发布、传播、利用信息的巨大载体,从微观的角度看,它也是海量信息源的存储器。然而从宏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因特网并不是人类信息、知识的存储装置。研究、制定网络信息资源存储标准是信息资源网络标准化工作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美国正在进行的数据迁移(datamigration)问题研究,针对信息利用率的高低制定出三个层次的存储方案:联机(on-line),脱机(off-line)和介于两者之间的near-line,并分别按照从一种存储介质转存到另一种存储介质、从一代计算机技术转存到相邻接的计算机技术、从一种软硬件系统转存到另一种软硬件系统等标准实施信息存储,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存而可取。,第五节信息资源网络的评价,一、充分的信息内容 二、有序的信息组织 三、完善的检索手段 四、高效的组织协调 五、信息资源网络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六、信息资源网络的用户友好程度,一、充分的信息内容,信息资源网络建设首先应该关注的就是信息内容问题,应该力求信息资源内容的充分性、正确性和时效性,符合一定的内容标准。一个能够达到标准的信息资源网络体系应该拥有充分的信息内容。不管网络信息资源载于何种先进的载体,也不管信息资源网络建设采取何种发达的技术手段,信息内容始终是最关键的,是衡量信息资源网络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信息内容的充分性表现,在对特定学科、特定地区、特定用户的覆盖度; 类型多样化,包括不同介质、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