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联考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docx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联考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docx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联考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docx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联考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docx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联考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联考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一、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选项中都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是()A制火药、制青铜器、发明指南针B制青铜器、印刷术、造纸C冶炼钢铁、烧瓷器、制火药D印刷术、烧瓷器、冶炼钢铁2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燃烧B爆炸C发光D沉淀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A用氮气保存食品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C发热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放置洗净的试管 B加热液体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过滤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有水雾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7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C14H1203)的说法错误的是()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4:12:3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8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空气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B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9某有机物6.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厨房洗涤剂具有溶解油污的作用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第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1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C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12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A溶剂的质量蒸发掉一半B溶质的质量增加一倍C蒸发掉的溶剂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D加入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此溶液13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Bt2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C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D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到t1,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甲乙14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新物质D30g若增加10gA,反应停止后,只有物质C剩余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gB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B的质量比是3:2C第二次反应停止后,D 的质量为50gD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C的质量比是5:315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小的是()A稀硫酸 B稀盐酸CCuSO4溶液 DFeSO4溶液三、非选择题(共40分)16用化学符号表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硅原子_,氮分子_,亚铁离子_,铵根离子_,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17在实验室配制50g 5%氯化钠溶液后,请回答下列问题:配制过程的步骤是:计算、称取、量取、溶解、_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_A添加氯化钠 B减少氯化钠 C调节平衡螺母 D添加砝码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或“”)5%在溶解步骤中需要的仪器有_、_18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绿色固体,B是一种黑色固体,H能和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反应(2)B的化学式为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5)H的用途有_(写一点即可)19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_(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B装置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分液漏斗中加入_可制氧气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_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_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端通入(选填“a”或“b”)20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加热硬质玻璃管中氧化铁的仪器名称_(2)反应中硬质玻璃管中看到的现象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实验中看到澄清石灰水变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写出尾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5)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21(1)实验室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是1.84gmL1的浓硫酸20mL,需要多少毫升水(水的密度是1gmL1)才能配制成19.6%的稀硫酸?(2)将10g锌铜合金投入154.7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求:求该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联考九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选项中都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是()A制火药、制青铜器、发明指南针B制青铜器、印刷术、造纸C冶炼钢铁、烧瓷器、制火药D印刷术、烧瓷器、冶炼钢铁【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我国古代的发明中,属于化学工艺的,在变化过程中都有其他物质生成【解答】解:A、发明指南针不属于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B、活字印刷术不属于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C、冶炼钢铁、烧瓷器、制火药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正确;D、活字印刷术不属于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故选C2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燃烧B爆炸C发光D沉淀【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燃烧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B、爆炸分为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两种,故错误C、发光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灯泡发光就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D、沉淀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海水晒盐就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A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A用氮气保存食品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C发热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解答】解:A、用氮气保存食品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发热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放置洗净的试管B加热液体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过滤【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A、根据洗净试管的放置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大气压强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过滤的方法分析判断【解答】解:A、试管清洗干净防止试管架上晾干,防止受污染,故管口向下,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即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装置没有封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时:要“一贴”、“二低”、“三靠”;图中没有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有水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有水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分析】根据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来分别判断即可【解答】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但用物理办法还可以分为原子核和电子,故错误;B、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还有的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错误;C、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离子,如原子核、电子都是带电微粒,但不是离子,故错误;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故正确;故选D7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C14H1203)的说法错误的是()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4:12:3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根据白藜芦醇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白藜芦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12+163=228,故选项说法正确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12):(163)=14:1: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8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空气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B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可燃物燃烧时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的原理是:隔绝可燃物或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或者隔绝氧气根据灭火的原理与燃烧的条件分析即可【解答】解:A木桌是可燃物,放置在空气中已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其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错误B开挖隔离带,把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隔绝氧气灭火,所以错误;D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所以错误故选B9某有机物6.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解答】解:17.6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17.6g100%=4.8g,10.8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0.8g100%=1.2g,生成物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4.8g+1.2g=6.0g,6.0g=有机物的质量6.0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厨房洗涤剂具有溶解油污的作用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B、根据洗涤剂的乳化原理考虑;C、根据物质溶于水的能量变化;D、根据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考虑【解答】解:A、均一、稳定混合物是溶液,故A错;B、洗涤剂洗油污属于乳化原理不是溶解,故B错;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故C正确;D、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是同一温度,同一溶质,故D错故选C第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1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C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析】根据金属锈蚀的因素是与水和氧气并存,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能防止铁生锈,正确;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能与防止铁生锈,正确;C、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能与防止铁生锈,正确;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不利于防锈,错误;故选D12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A溶剂的质量蒸发掉一半B溶质的质量增加一倍C蒸发掉的溶剂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D加入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此溶液【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把题中的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或,求解即可【解答】解:1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某物质溶质的质量是:100g10%=10g,溶剂的质量是:100g10g=9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后的质量分数是20%A、溶剂的质量蒸发掉一半,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8%,不符合题意;故不正确;B、溶质的质量增加一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8%,不符合题意;故不正确;C、蒸发50g水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20%;故正确D、加入200g25%的此溶液,20%;故正确故选CD13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Bt2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C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D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到t1,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甲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B、t2,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所以16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故B错误;C、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故C错误;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t1,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到t1,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甲乙,故D正确故选:AD14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新物质D30g若增加10gA,反应停止后,只有物质C剩余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gB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B的质量比是3:2C第二次反应停止后,D 的质量为50gD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C的质量比是5: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据此可确定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关系;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据此又可确定参加反应的A、B、C的质量及质量比关系;从而又可确定参加第二次反应的A、B、C的质量及反应结束后生成D的质量【解答】解: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说明参加第二次反应的A的质量为25克,B的质量为15克,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3;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说明参加第一次反应的A的质量为15克,B的质量为9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第一次反应的C的质量为6克,则A、B、C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3:2,则第二次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4克,生成D的质量为50克A、参加第一次反应的B的质量为9克,剩余6克,故A不正确;B、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5:3,故B不正确;C、第二次反应停止后D的质量为50克,故C正确;D、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5:2,故D不正确故选C15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小的是()A稀硫酸B稀盐酸CCuSO4溶液DFeSO4溶液【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铁与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铜等物质都能够发生置换反应,与硫酸亚铁不能反应,根据差量法可以判断溶液质量变化情况【解答】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当有56份质量的铁溶解形成溶液的一部分时,会有2份质量的氢气从溶液中析出,溶液质量增加54份,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不断增加B、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当有56份质量的铁溶解形成溶液的一部分时,会有2份质量的氢气从溶液中析出,溶液质量增加54份,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不断增加C、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当有56份质量的铁溶解形成溶液的一部分时,会有64份质量的铜从溶液中析出,溶液质量减小8份,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不断减小D、铁与与硫酸亚铁不能反应,把铁片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时,溶液质量不变故选:C三、非选择题(共40分)16用化学符号表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硅原子Si,氮分子N2,亚铁离子Fe2+,铵根离子NH4+,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硅原子表示为:Si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氮分子可表示为:N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铵根离子可表示为:NH4+过氧化氢在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H22故答案为:Al; Si;N2;Fe2+;NH4+; H2217在实验室配制50g 5%氯化钠溶液后,请回答下列问题:配制过程的步骤是: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装瓶贴签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BA添加氯化钠 B减少氯化钠 C调节平衡螺母 D添加砝码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5%在溶解步骤中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分析】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解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实验室配制50g 5%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签称取NaCl固体一般使用托盘天平,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砝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若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在溶解步骤中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进行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答案为:装瓶贴签;B;烧杯、玻璃棒18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绿色固体,B是一种黑色固体,H能和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2)B的化学式为Cu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4)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的结构不同(5)H的用途有做燃料(或者冶炼金属)(写一点即可)【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碱式碳酸铜是绿色固体,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和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解答】解:碱式碳酸铜是绿色固体,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B是一种黑色固体,因此B是氧化铜;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和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因此H是一氧化碳,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D是二氧化碳,因此AH分别是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碳和一氧化碳;(1)反应中,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2)B是氧化铜,氧化铜的化学式是CuO;(3)反应中,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的结构不同;(5)一氧化碳可以用作燃料、还原剂等故填:分解;CuO;2H2O2H2+O2;分子的结构不同;做燃料(或者冶炼金属)19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锥形瓶(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若B装置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可制氧气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b端通入(选填“a”或“b”)【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和反应原理:固体+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选用A装置(3)根据反应所需药品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来分析;(4)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来分析从哪端进气【解答】解:(1)仪器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和反应原理:固体+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选用A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A;2KMnO4K2MnO4+MnO2+O2;(3)若B装置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一定要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故填:过氧化氢溶液;连续均匀冒出;(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其原理是: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从长管进入;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20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加热硬质玻璃管中氧化铁的仪器名称酒精喷灯(2)反应中硬质玻璃管中看到的现象为3CO+Fe2O32Fe+3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3)实验中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