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学类论文-西汉武帝统一币制因果之研究 .doc_第1页
农林学类论文-西汉武帝统一币制因果之研究 .doc_第2页
农林学类论文-西汉武帝统一币制因果之研究 .doc_第3页
农林学类论文-西汉武帝统一币制因果之研究 .doc_第4页
农林学类论文-西汉武帝统一币制因果之研究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林学类论文-西汉武帝统一币制因果之研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并大量使用货币的国度之一,形制规范的商代海贝币的不断面世,即是实物证明。中国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金属铸币的国家,始见于西周晚期,后流行于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候争霸,列国并存,故当时的金属铸币因国别呈现为币制不一、品类繁多。秦兼并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铸行半两流通天下,但时间短暂。在中国货币史上,真正使金属铸币币制不二通行天下,实行中央王朝统一铸行,实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B.C118年)铸行五铢币到其彻底进行币制改革之后。五铢币的统一铸行,彻底改变和基本消除了西汉王朝初年以来币制不一、铸行紊乱而带来的种种弊端,为汉武时期及之后的中央皇权统治和社会经济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试从西汉武帝统治措施中的统一币制之举,再行探究其因果,并就此略陈管见。一、西汉初期币制状况研究西汉武帝统一币制的因果,不得不先看西汉初期的币制状况。秦并六国,国家暂趋统一,社会经济尚未恢复,秦末农民起义蜂起,强秦遂之国亡,继而楚汉相争,社会生产力严重衰退,经济凋敝,民生艰难。西汉初立,自天子至民间实景,史载:汉兴,接秦之敝,诸候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1。为了巩固初创的西汉王朝,挽救濒于崩溃的社会经济,自然成为汉初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高祖刘邦初定天下,既采取了较秦时尚为宽松的经济治理策略,其中很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在流通货币政策上采取了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2的放铸措施。此措施的制定,基于汉高祖对货币职能的片面认识,意为钱多既富,钱多便能很快恢复社会经济;加之统治者又意为放铸能取悦天下之民众。故汉初币制一改秦之半两币量,铸行薄如榆荚、重约三铢的榆荚钱。在铸行中既有官铸,亦有民铸,币重有别,形成了秦半两、汉荚钱纷杂并行局面。今从诸多出土实物资料中可得确证。就钱范看,山东地区除前人已著述者外,近年有1982年博兴县店子乡辛张村同时出土的十三件钱范中,既有榆荚范,也有四铢半两范,其中的榆荚范:钱横径1.1、穿宽0.7厘米3。又如该县1986年贤城村出土的榆荚钱范,其式范:钱模直径1.2,穿0.7厘米,钱面文刻半两二字。其式范钱模径最大不足0.6厘米,小的仅0.4厘米,穿宽有者仅0.2厘米4。再如,莒县孙家庄子村1985年发现的榆荚钱范,其:A型:半两钱范。模径1.2厘米,钱模圆形方孔,方孔边长为0.70.7厘米。从钱范的磨损程度可以看出,汉人用此范铸钱行之甚久5。此地点同出的B型榆荚钱范,从文中拓本看,与A型范外径大小相似,而穿宽尺寸要大于A型范。从上述几例近年出土的汉初钱范,可知既是同一地点出土的同类钱范,其钱模尺寸是不尽一致的,用此种钱范铸造的货币流通于市,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可想而知,史载曰: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玉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6。汉初社会中继而出现了弃本逐末,对社会经济恢复十分不利的局面。为了遏制弃本逐末局面发展,汉初统治者又采取重农抑商的对策,史载: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农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7。这种抑商的对策,对重农固本虽起了一定作用,但因对货币这一特殊商品本身职能的认识片面,纵民放铸,才是引起弃本逐末弊端之根源没有根本认识,虽采取重农抑商,但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治理,仅能医其表,而难治其里,正如史书所载: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8。西汉文帝时,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统治政策。对因货币紊乱而引发的物价腾涨、弃本逐末日甚的社会弊端,采取了通货紧缩、大量减少货币流通量;对流通货币实施增重措施,改变流通货币的紊乱局面。汉文帝改铸四铢半两的实物资料,近年也屡见出土,如博兴辛张村1982年出榆荚钱范时,同出四铢半两钱范五件、榆荚范和四铢半两合体范二件。就四铢半两范看,钱模径2.2、穿宽0.6-0.7厘米。钱模的穿两边阴刻篆书半两二字。其中的榆荚与四铢半两合体范,每件范体一面刻榆荚钱模,一面刻四铢半两钱模9。此地所见这批钱范,出土地点明确,时代特征明显,尤其是榆荚与四铢半两合体范的发现,史料价值甚高,佐证了汉文帝时实行通货紧缩、币量改制的历史记载是可信的。汉文帝时期虽有货币改制的措施,但在市面上却是半两、榆荚、四铢半两并行,故此时的货币紊乱仍没有得以根本好转。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渐趋恢复,社会商品经济较前发展,货币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前所实施的通货紧缩及控制货币流通量的措施已明显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在汉文帝前元五年时,其货币从通货紧缩转而成为除盗铸钱令,便民放铸。此令诏行前后,曾有执政大臣已意识到此令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危害,提出:铜布于天下,其为祸博矣10的谏议,可惜未被文帝所采纳,故而各地官铸、民铸、盗铸活动大为泛滥。流通货币的骤增,表面看是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当时的实况却是以美贸恶,以半易倍11,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12的牟取暴利行为日嚣。商业活动日繁,货币需求量大增,铸币有重利可图,加之除盗铸钱令诏行,致使社会中又重现了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束褥,冶熔炊炭,奸钱日多,五谷不为多13的弃本逐末局面。因便民放铸、私铸、资铸风行,流通货币中币质好、恶并行,币量轻、重相杂,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14,加剧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由于流通货币中出现的弊端,社会经济矛盾日益突出,危及西汉的政治统治。为缓和经济矛盾,重农固本,汉文帝曾数次下诏劝农归田,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道民之路,在於务本。力田,为生之本也。15在劝农归田的同时,对放铸之令时有收禁,或行币量改制,但铸币获利丰厚,虽有收禁,但结果则为: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16。西汉初期,货币混乱局面的形成,其弊难以根除,除了汉初统治者对货币本身存有片面认识所导致外,尚有统治阶层内部的诸多因素所致。汉高祖刘邦汲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17之鉴,为稳固其封建统治并藩屏中央王朝,激秦孤立亡藩辅,故大封同姓以镇天下18,前后九人封为各地封国诸候王。但后来封国发展则有违高祖本意,各地封国,大都地处关东,经济发展有优越的环境条件,另外封国诸候王全面掌握封国内官吏任免、赋税征收、货币铸行的权柄,为封国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王朝之外的独立王国,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随文景时期社会经济的渐为恢复和有所发展,各地封国的经济势力也日益膨胀,逐步形成了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宝百官,同制京师19的割据局面。这种尾大不掉割据局面之形成,固然有其政治上的主要因素,但铸币权的拥有,使诸候王借此聚财敛富,经济上自成一统,则是经济因素中之首要。如吴王刘濞的封国辖有三郡五十三城,地广人众,资源丰饶,史载曰: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有富饶20,是时,吴以诸候即山铸钱,富埒天子21,其铸行的钱币广泛流通西汉王朝域内。再如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就国于齐,食七十余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与齐22,后虽众建诸候而少其力23,将齐国一分为七,但齐国之域仍掌握于刘肥一系手中,其经济基础并没发生大的变化,故齐地诸封国的经济势力仍居各地封国的前列。从目前所见考古资料,文景时期齐地各封国的铸币实物,也屡有所见。自1976年-1987年间,临淄出土西汉初期的四铢半两钱范4次,计14件,钱模均无郭,为文景时期的四铢半两钱范实物24;今博兴境内也出土过四铢半两范;青岛楼山后亦曾发现汉初的半两范25;莱芜铜山遗址曾出土四铢半两钱范七件26;近年山东地区出土的文景时期的钱币实物,更为多见,其中仅昌邑境内一次发现窖藏半两钱币,量达十万枚之多。27依上可知文景时期齐地铸币地点东西南北均有之,其规模及铸币量亦是相当可观。由于各地封国经济自成一统,逐步形成了独立于中央王朝之外的强大经济势力,后在中央皇权与封国王权政治矛盾加剧之时,终于酿成关东吴楚七国之乱。这次叛逆的根源,固然是统治阶层中的权力之争,但封国敢于叛逆的基础,则是封国经济自成一统的发展,构成了叛逆的经济实力,正如吴王刘濞叛后自称曰: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于吴,诸王日夜用之不能尽28。吴国虽贫,寡人节衣食用,积金钱,修兵革,聚粮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29。依此称铸币等权柄旁落于诸候王手中,是构成叛逆封国经济实力中之首要因素,当不为过之。二、西汉武帝统一币制的过程、结果武帝即位后,鉴于汉兴以来的种种变故,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为加强皇权专制,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采取了强化策略,在经济方面推行了平准、均输、盐铁专营、统一货币的重大举措。在流通货币方面,鉴于市面上因流通半两、四铢、榆荚等币量不一的货币对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建元元年下诏废文、景两帝时的四铢半两,改铸外形无郭的三铢币,收回封国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此种三铢,存世较少,但近年亦有实物面世,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墓出土半两钱35枚,另有一枚三铢钱。另外,汉武帝之时的三铢钱范,在山东莱芜铜山遗址1973年也见有实物出土30。汉武帝建元五年罢废三铢,改铸半两,为稳定社会经济秩序起了一定作用。但因大量用兵,加上皇室用度庞大,另有各地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使得略有好转的国家财力储备又出现入不敷出的枯竭状态,史载: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印给县官,县官空虚31。在西汉王朝财政出现严重危机之际,而许多豪商巨贾则乘机利用货币不一的混乱,囤积居奇,从中牟取暴利,史书记曰: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32。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衣食皆仰给于县官。县官大空,而商贾或滞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氐首仰给焉。冶铸鬻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33。汉武帝为缓解财政危机,采取大量铸行半两币投入流通,以解燃眉之急。此举反而引发民间私铸、盗铸货币风潮再起,虽对私铸、盗铸者重治严惩,但因重利驱使,铤而走险者仍大有人在。流通货币中官铸、私铸、盗铸混杂,真假难辨,社会中出现了钱益多而轻34的局面,货币贬值,物价腾涨,社会经济再度陷入混乱,西汉中央财政危机依然。更始钱币的澹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35。汉武帝决心进行币制的再次改革。此举目的有三:一是借改制后的铸币之利,填补国家财力储备的亏空;二是借新币铸行、旧币废止之机,清除豪商巨贾利用货币不一、居奇牟利的弊端;三是铸行新币,尽量减轻或消除私铸、盗铸货币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极大危害。汉武帝元狩四年,始造币值昂贵的白金三品币和以白鹿皮为质的皮币;罢铸半两币,新铸重如其文的三铢投入流通,收缴熔毁在此之前的各种铸币,并再次严令禁止私铸。此次改制,因白金三品币值昂贵,流通不便,新铸三铢,盗铸者无甚不便,前述弊端难以消除。为此,武帝元狩五年再行币量改制,改三铢为五铢。始铸行的五铢币,整体郭圆方正,币量轻重适宜,外郭相应加宽,防止盗铸者磨损而取铜料,这种新铸五铢的币形,为稳定其币值,起了积极的作用。五铢币铸行之后,其币形、称量虽已定制,但除中央王朝铸行外,各地郡国官署亦可铸行,称之为郡国五铢。郡国官署所铸五铢的实物,屡有报道,在山东地区1979年3月诸城昌城镇出土铜质五铢范23方,其年代当属汉武帝时期36;1965年莱阳古城亦出土铜质钱范13件,年代亦属武帝时期37。因各地郡国官署铸五铢币时,时有减重、掺杂而牟利的现象发生,史载曰: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38。为防止上述弊作,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仄,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仄不得行39。新铸的赤仄五铢料精工细,一枚等同郡国五铢五枚之值,前所铸行的白金三品币及重如其文的三铢币罢废。赤仄五铢币存世较少,近年在河北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247枚40,蒋若是先生论此即是赤仄五铢无疑41。由于赤仄五铢比价高于郡国五铢五倍,流通中甚有不便,因拒收赤仄五铢而获罪者史载有之,(曲城)候臬柔坐为汝南太守知民不用赤侧钱为赋,国除。索隐谓:不用赤侧为赋。案:时用赤侧钱,而汝南不以为赋也42。郸候周仲居为太常坐不收赤侧钱收行钱论。颜师古注曰:赤侧当收而不收,乃收见行之钱也43。另外,因赤仄五铢价高,盗铸获利更厚,私铸、盗铸转而为之,史载: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44。由于上述原因,赤仄五铢铸行二年时,因赤仄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废45。汉武帝鉴于数度币制改制所暴露出的弊症,已看到铸币权的分散,是产生诸多弊症的主要根源,为消除弊症之源,汉武帝委重任于御史大夫桑弘羊主持币制的彻底改革。汉武帝元鼎四年诏曰: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