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学类论文-论山地茶园高产管理技术.doc_第1页
农林学类论文-论山地茶园高产管理技术.doc_第2页
农林学类论文-论山地茶园高产管理技术.doc_第3页
农林学类论文-论山地茶园高产管理技术.doc_第4页
农林学类论文-论山地茶园高产管理技术.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林学类论文-论山地茶园高产管理技术论文关键词山地茶园;优质高产;管理技术论文摘要从茶园全程机剪机采、测土配方施肥、微蓄微灌、茶园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山地茶园的高产管理技术,以期指导茶农对山地茶园的管理,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1茶园全程机剪、机采技术(1)机采茶园宜选择平地、15以下缓坡或等高梯地、土层深厚、树势健壮、无缺株断行的常规茶园和密植茶园。新种茶园应选用发芽整齐、持嫩性较好的迎霜等无性系良种。种植规格为:大行距180cm、小行距33cm、株距33cm、行长3040m、阶梯茶园梯面宽应不少于200cm、树高应维持在6080cm,并在行间保留1520cm的操作道。(2)机采茶园要有较高的肥培管理水平,应重施有机肥,增施氮肥,配施叶面肥。施肥标准可根据上年鲜叶产量确定,每100kg鲜叶年施纯氮46kg,氮、磷、钾比例按411配施。机采茶园在除草时应特别注意要除尽丛内杂草,清除异物,以免机采时影响鲜叶净度,危及人、机安全。在深翻、开沟等作业时应注意平整地面,以利于行走。(3)一般长期手工采摘的茶树过渡到机械采摘,必须视树势状况,利用深修剪、重修剪、台刈等树冠修剪技术,结合改土、改园,以复壮树势和改造树冠,待树冠形成平整的采摘面后,才能实行机采;没有进行良好修剪的茶园,不适宜机采。(4)机采适期应根据品种、茶类、茶季、采摘批次等多种因子综合考虑确定:如以一芽二、三叶及其对夹叶为标准新梢,即标准新梢达到60%80%时为机采适期。机采批次也要根据品种、茶类、等级、新梢生育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春茶采摘2次,夏茶采摘1次,秋茶采摘2次。(5)机采、机剪操作手应全面了解机械性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机采、机剪操作时配合要密切,深度要适宜,运行要平稳,速度要均衡,以确保机采、机剪质量。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的茶农肥料没少用,但产量却不高,或产量较高、收入却没增加多少。这是因为茶树不同生长期需要养分不同,不同类型土壤的施肥量也不一样。测土配方施肥可以因土、因时施用肥料,降低成本,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为10%15%。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茶品质量,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2.1采集土样土样采集地点选择以及采集的土壤都要有代表性。为了了解茶树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应状况,取样深度一般在2030cm。样点数量依经营面积大小而定。如果地块面积大、肥力相近,样点数可少些;反之,样点数适当多些。2.2土壤化验土壤化验就是土壤诊断,主要是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酸碱值)。这5项之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是体现土壤肥力的三大标志性营养元素;有机质和pH值2项可作参考项目。根据需要,可针对性化验中、微量营养元素。2.3确定配方配方选定由专家和专业科技人员来完成。2.4配方的选用配方完成后,即可扩大生产推广使用。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发展,已有专门的配方肥料生产厂家,同时实施系列化服务。各地针对实际情况,可在市场上进行购买。3微蓄微灌技术生产茶园应用微蓄微灌技术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夏秋茶产量明显增加;二是表现在夏秋茶叶质变软,易加工成形、不易破碎,干茶外形、香气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干茶商品性明显变好。3.1田间设置灌水器最好采用管上式滴灌管,滴头流量和滴头间距的选择与土质有关。对于沙壤土,滴头间距应在0.51.0m之间,土壤越黏,滴头间距应越大,田间一般采用的单畦单管铺设法,即将滴灌管置于每畦2行植株中间,管长与畦长相同。滴灌管上的滴孔应尽量朝上,可使水中的少量杂质沉淀在管子的底部。微灌设备应采用专用配件连接,互通性才会好,才能满足不同情况的安装需要,而且专用配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自装自拆。3.2微蓄微灌系统使用要求要定期检查和清洗过滤器中积聚的杂质,防止过滤器堵塞;检查过滤器是否完好无损,发现滤网损坏时要及时更换。还要定期冲洗滴灌管,新安装的滴灌管要充分放水冲洗,把安装过程中积聚的杂质冲洗干净,再开始使用微灌系统。滴灌系统使用过程中,一要定期冲洗,把使用过程中积聚在管内的杂质冲洗出滴灌管;二要防止滴灌管破损,在进行锄地等农事操作时,要避免损坏滴灌管。4杂草防治技术茶园(特别是幼龄茶园)管理最为繁重、投入劳动力最多的就是杂草防治,对此,主要措施是:(1)在茶园中推广使用精禾草克、盖草能防治占茶园杂草近70%的单子叶杂草。(2)在幼龄茶园行间套种2行大荚剑舌豌豆、蚕豆等豆科作物,在开花结果前拔除,覆盖在茶行上,既抑制了杂草生长,又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5茶园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疾病如茶饼病等的传播、蔓延。(2)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合理修剪、及时分批采摘、中耕除草、深耕等措施,以减少病虫源,创造有利于茶树生产、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3)生物防治。通过茶林、茶果间作,合理套种,铺草等措施,保护和利用天敌(蜘蛛等),用纯益生物消灭有害生物;推广使用BT制剂、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4)物理防治。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其成虫发生期,应用诱虫灯等进行诱杀;对发生轻、危害中心明显及有假死性的茶毛虫、黑毒蛾、茶丽纹象甲等采用人工捕杀。(5)化学防治。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及时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