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党报评论:在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发挥引领作用.doc_第1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党报评论:在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发挥引领作用.doc_第2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党报评论:在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发挥引领作用.doc_第3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党报评论:在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发挥引领作用.doc_第4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党报评论:在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发挥引领作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传播学论文-党报评论:在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发挥引领作用摘要本文以“5.12”特大地震以来四川日报新闻评论的具体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党报评论在重大事件中的引领作用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党报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已经过去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是四川人民遭受的一场巨大灾难。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面对困难重重的灾后重建,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及时传递党委、政府声音,有效提振全省人民抗震救灾夺取胜利的信心,是各级党报肩负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神圣使命。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四川日报社全体总动员,以昂扬的精神和奋进的姿态积极投身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宣传战役之中,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主旋律,高奏团结一心抗灾难、迎难而上促发展的“两手抓”大合唱,强力营造主流舆论场,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非常时期有力有效地发挥了省级党报的非常作用。党报是新闻纸,更是思想纸;是信息纸,更是观点纸。党报要发挥其影响力、引导力,不仅要成为读者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读者的思想源。有思想的传播才是有持久影响力的传播。在“512”特大地震之后,言论、评论总是以“报纸的旗帜”的形象出现在四川日报的各类策划与专题报道中,这些应时而作、缘事而发、先声夺人的评论文章,在历史的重要关头、事件的重要节点。起到了释疑解惑、引导舆论和鼓舞士气、增强信心的作用。一、先声夺人,非常时期凸显非常作为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是党报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力的宣传形式。评论既反映党报新闻评论工作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的深度,也体现党报同受众及社会各界联系的广度,先声夺人、导向鲜明的新闻评论,能够最为直接地反映党报的整体宣传水平。在“512”特大地震发生之后,面对惨重的伤亡和被毁的家园。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党报舆论引导之责尤为重大。缘于对自身责任的清醒认识,四川日报坚持将新闻评论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言论、评论形成“井喷”态势,有力推动了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落实,有效营造了坚定坚强坚韧、自立自强自救的良好氛围。“512”特大地震一年来,四川日报新闻评论宣传总体可以概括为三个“前所未有”:一是力度前所未有。一年来发表的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主题相关的各类言论、评论高达200余篇,加上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评论,一年时间刊登的言论、评论数量是过去每年的近3倍。二是影响前所未有。相当数量评论见报后即引起广泛的社会影响,或被中宣部新闻阅评表扬,或被省级电台、电视台摘要播报,或被国内知名网站、省内各市州党报全文转载。三是创新前所未有。“川江评论”个性鲜明,“蜀平”文章立意深远,“川评”稿件短小精干,“新闻立即评”强调时效,“天府时评”灵活新颖形成了立体化、多形态的评论表现形式,尤其是长篇政论文章”蜀平”的推出,填补了川报创办以来深度评论报道体裁的一项空白。言论、评论如火山般“喷发”,成为四川日报持续推动新闻创新、着力强化主流舆论阵地的一个缩影。二、特色鲜明,在重大事件中锤炼风格提升品质党报新闻评论,表达的是一级党委机关报对某个事件、某项决策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特别是面对社会上的不同声音、不同见解时,通过党报新闻评论的强势介入,形成主流共识和统一意志,从而正确引志社会舆论。需要注意的是,面对越来越有思想、有主见、有个性的受众群体,党报新闻评论也应该与时俱进,形成自身特色,讲究双向互动,注重宣传效果,这样才能在重大事件、重要节点有效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5.12”特大地震发生以后,四川日报充分发挥自身理论性、权威性、指导性强的传统优势,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以新闻评论为重要载体,主动、及时亮明观点,表明态度、指导实践,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不断强化并巩固了党报主流舆论阵地。为把观点喊响,“5.12”特大地震一年来,四川日报在言论、评论报道中不断探索创新,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快、新、实、深、活”等报道特点。快速反应。快而有为,增强党报竞争力。新闻报道重在“快”字,新闻评论也必须强调其时效性。当重大事件发生时,发挥党报舆论引导的龙头作用,就应该在第一时间,抓第一落点,快人一拍,先人一步,率先发出党报的权威声音。比如在特大地震发生次日,川报就刊发了题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特大地震灾害的评论员文章,抢在全国各级党报的前面,成为全国党报反映抗震救灾的第一篇评论。此后,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各个重要节点,四川日报均以评论“开路”,紧贴实际推出系列策划,在媒体的新闻竞争中进一步凸显了党报的核心竞争力。观点新颖。新而有益。增强党报引导力。评论是一种思想表达,是一种观点传递,贵在推陈出新,见解独到,中肯有理,言人所未言,言人所欲言。四川日报在评论报道中注重用新观点、新见解,阐释新思想、新理念,力争“观点首发”,影响高层决策。抢险救人期间发表的以人为本是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奥运火炬在四川境内传递时刊发的奥运圣火与抗震救灾精神同行等评论,标题就是观点,且都是首次喊响的观点,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有些观点还被省级领导原文引用。中宣部新闻阅评认为,以人为本是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这篇评论员文章,论述深刻,入情入理。这次抗震救灾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以人为本”是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在历史罕见的灾难中,党和政府坚持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让中国人心目中的“人”更加光彩夺目,一个国家、民族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坚持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精神的民族,看到了一个开放透明、以人为本的中国。联系实际。实而有效,增强党报感染力。既为党立言,又为民说话。决定了党报评论不能高高在上,必须注意“三贴近”。“512”以来,四川日报在评论报道中采用更为平实的视角,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力求新闻评论更具针对性、贴近性,力戒空泛空谈、说教灌输。因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与好评。体现百姓视角的青川县两幅标语系列评论,以群众自强不息的鲜活事例切入,并生发开去,由点及面、以事说理,深刻诠释了“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重大意义,增强了新闻评论的表现力和说服力,达到了“入耳、人脑、人心”的效果。灾后重建期间推出的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系列“天府时评”,均立足具体事例、民生议题,在典型个案中发掘普遍意义,及时展开评论,如灾后重建,民生是“牛鼻子”表达了灾后重建民生为重的观点,令人鼓舞的“草根智慧”、超级“大嘴”的启示等则及时捕捉灾后重建中的智慧闪光,引导灾区群众走科学重建之路。文章见报后,引起了读者的共鸣。深入理性,深而有力。增强党报影响力。党报评论。必须处理好“快”与“慢”、“长”与“短”、“深”与“浅”的辨证关系,高度与深度,决定了党报评论的影响力。这种高度与深度,集中表现为评论主题、立意、中心思想等“高屋建瓴、高人一筹”,站得高、份量重、气势足,深入、深刻、深透,不就事论事,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宏观把握能力,透过事件看本质、透过表象析意义,以深入的思考和建设性观点,体现出深度与理性的融合与统一。值得一提的是,“512”以来关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四川日报均推出大型政论式“蜀平”文章,切实体现了党报评论以高度和深度取胜的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四川抗震救灾百日启示录于抗震救灾100天的关键节点发表,布局宏大。承前启后。冬去春来,我们收获信心与力量于严冬过去之时,提炼战胜困难的精神内核,树立走向未来的坚定信念。灾难中站立四川人在“512”周年之际从10个方面回顾8800万四川人民,在灾难面前,身处逆境,书写坚强,宏观大气的政论式笔触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的高度评价。灵活多样。活而有度。增强党报亲和力。过去。党报评论总给人严肃刻板的印象,套路化、模式化、说教化,一个面孔、一成不变的语言表达风格,让一部分读者逐渐远离,其传播效果自然也打了“折扣”。新时期党报新闻评论无论是内容展现还是外在形式,都应该是活而不僵、灵活多样、引人入胜的。四川日报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新闻评论报道中,评论表现形式生动活泼、不拘一格,表现内容的个性张扬、情理交融,社论、本报评论员、蜀平、川评、个人署名短评、个人署名专栏、新闻立即评、天府时评、网友评论、刊首语等各种评论体裁立体呈现,丰富的表现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读者的阅读兴趣。“天府时评”采用“事件回放”、“立即评”、“评后评”三段呈现方式,“事件回放”简明扼要交代新闻事件的缘起;“立即评”紧紧围绕事件本身展开评说。紧扣主题,陈述影响:“评后评”再由事件延伸开去,放到一个更为宏大的时代或社会背景中进行论述,阐释意义。予人启迪。三个部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再加上平实个性的文字表达,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如农房重建切忌“夹皮沟”和“方块楼”这篇时评,将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及时以新闻评论的形式表现出来。强调农房重建要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和特色,体现出鲜明的导向。三、观点引路,切实巩固党报舆论引导主阵地每每遭遇重大事件,每每在历史的重要关头,党报都发挥着凝聚力量、汇集共识、凝心聚气的重要作用。经过“512”特大地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对党报言论、评论的地位和作用、运行和规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512”特大地震一年多来,大事要事、急事难事特别多,迫切需要引导人们的思想,凝聚社会的共识,指明前进的方向。其中,党报评论成为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发挥了观点引路的重要作用。作为党报新闻评论工作者,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在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党报必须把观点喊响,党报评论必须做到“发先声,不谬言,讲真话,动人心”,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党报评论的作用,切实巩固党报舆论引导主阵地的地位。发先声。就是要勇担重责。越是在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党报越是要勇于亮出观点,主动发出声音,作好政策传导,正确引导舆论,及时发挥“定心丸”、“指南针”的作用。这是党委、政府赋予党报的重要职责,也是党报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党报的所有宣传形式中,言论、评论具有权威发布、指导工作,提振信心、激励意志,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传递信念、弘扬精神的独特作用。正因为党报的这个特性,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它作为向社会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把它作为形成舆论和引导舆论的重要工具,这也成为党报区别于其他所有报纸的根本点,使之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高端声音、权威影响、主流舆论”由此而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让人们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这些现象和矛盾。是党报舆论引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便“在和谐社会中也是有同有异的,成员之间和各类群体之间的差异、对立和矛盾仍然存在”。基于这种差异、对立和矛盾,人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时难免产生一些分歧,特别是面对一些重大事件、复杂问题时,如果党报不能及时发出正确有力的声音,不能形成主导舆论,一些杂音、噪音就可能会乘虚而入,干扰群众的思想,影响社会的和谐。因此,对于党报新闻评论工作者来说,今后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提高理论洞察能力和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在重大事件、复杂事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并善于第一个发言,让正确的舆论在读者中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使读者能够遵循党报评论的意见和观点来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特别是面对重大事件、重要节点,我们如果不注意主动引导舆论,而是等到那些杂音、噪音产生一定影响时再去关注、干预,引导舆论的难度就会增大,效果也可能会打折扣。“512”不久,针对不断发生的余震,国内一些地方流传着还将发生大地震的谣言,对灾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四川日报在2008年5月23日及时推出题为克服恐慌全力抗灾的评论,旗帜鲜明地指出,“在最近发生的多起谣言事件面前,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冷静、理性地倾听政府发布的权威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从而起到了稳定人心、止息谣言的作用。不谬言。就是要正确引导。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言论、评论,是党报行使舆论引导的主要工具和重要载体。今后,我们一定要善于通过在重大事件、重要节点亮出观点、宣讲政策,准确表达党委、政府立场,及时疏导社会情绪,形成“遇大事、遇难事,就看党报新闻,倾听党报声音”的氛围,从而让那些别有用心、蛊惑人心的杂音、噪音失去读者、失去市场,让党报评论真正起到还原真实、凝心聚力、指引方向的作用。不谬言是对党报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做到这一点,需要党报新闻评论工作者在“高、远、深、透”上下功夫,即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讲得透。著名新闻学者邵华泽同志曾说:站得高,就是起点要高,观察事物的角度要站得高;看得远,就是你所评论的虽然是当前的事情,但你着眼的是事物长远的发展,力求过几年回过头来看看,你这篇评论不仅在当时是站得住脚的,而且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想得深,就是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别人只看到了事物的现象,你却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讲得透,就是你能够把你所要阐述的道理阐述得相当透彻。只有这样的评论,才能使读者信服。才能够平息争议。不谬言,还意味着党报新闻评论工作者要担当起“把关人”的角色。面对纷繁芜杂的各类信息、见解各异的不同观点,媒体在传送信息、输出观点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过滤功能,从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全局利益等考虑,对这些信息和观点进行层层把关与筛选,去芜取菁,去伪存真,决定最终面向广大读者的信息内容和评论观点,以此影响受众、引导舆论。因此,在党报新闻评论组织、策划与撰写过程中,“把关人”的作用极其重要。党报新闻评论工作者,一定要当好“把关人”,从权威性、规范性和专业性出发,首先把好价值取向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