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兴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1页
联兴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2页
联兴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3页
联兴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4页
联兴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概述1.1项目背景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经济竞争力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潍坊市作为山东省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实施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把潍坊市建设成为山东半岛物流中心的重大决策。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潍坊市人民政府先后发布了山东省潍坊市物流发展战略规划(潍政办发20055号)和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潍政发200651号),标志着潍坊市现代物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联兴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是潍坊联兴炭素有限公司根据自身和周边企业的需求提出的现代物流项目,并由其投资设立的潍坊联兴物流有限公司建设联兴物流中心并经营。2008年1月公司委托山东省第二轻工业设计院编制潍坊联兴物流有限公司联兴物流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在潍坊市进行调研,并深入备选站址考察,认真听取了周边企业及其相关部门以及项目承建单位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经分析研究、规划设计,完成了潍坊联兴炭素有限公司联兴物流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1.1.1项目承建单位本项目由潍坊联兴物流有限公司承建并经营联兴物流中心。潍坊联兴物流有限公司由潍坊联兴炭素有限公司投资设立。潍坊联兴炭素有限公司由联兴炭素有限公司投资设立,是专业生产煅烧石油焦和蒸汽的厂家。联兴炭素有限公司是一家中(中国)韩(韩国)合资企业,位于中国山东淄博,依靠自己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独立的产品开发能力,产品畅销国内外,大量出口俄罗斯、中东地区,出口创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连续两年被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评为经济效益和出口创汇“双优企业”。企业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1.1.2项目编制的主要依据1、潍坊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潍政发20063号); 2、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纲要),2006年,潍坊市人民政府;3、2007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潍坊市人民政府;4、2008年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潍坊市人民政府;5、山东省潍坊市物流发展战略规划(潍政办发20055号);6、山东省“十一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鲁经贸函字2006100号); 7、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潍政发200651号);8、公路运输站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交规划发2007681号),交通部;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10、其它参考文件。1.1.3设计年限按照交通部公路运输站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要求,设计年度为项目建成使用后的第十年。联兴物流中心工程2008年开工建设,工期一年,2009年投产,设计年度定为2018年,因本项目主要为潍坊联兴炭素有限公司的建设项目配套,附属为周边企业服务,且受建设用地及功能配套设施的限制,本期设计能力按照2011年的需求生产能力进行设计。1.2 项目概况 1.2.1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大家洼街道办事处东5公里处。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位于渤海莱州湾南畔,是环渤海经济区c字型渤海金项链中的重要一环。距世界风筝都潍坊市城区30公里,距青岛市178公里、济南市200公里。益羊铁路直达区内、德烟铁路横贯东西,环渤海荣乌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新海路、大沂路、大九路、北海路等公路干线四通八达,潍坊港、青岛港通航国内外,济南、青岛、潍坊机场直飞世界各地,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厂区地势平坦,公用设施配套齐全,实施项目建设较为有利。站址具体位置见项目位置示意图。1.2.2建设条件联兴物流中心站址位于潍坊联兴炭素有限公司厂区北部,占地面积38.34亩,南北长72.3米,东西宽353.5米,基本为一长方形。场地已平整完毕。市政配套设施管线,水、电、通讯、污水排放条件由园区统一配备,为项目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场地范围内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适宜建筑。综上所述,本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市政配套设施条件齐备,建设条件成熟。1.2.3主要功能、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综合分析联兴物流中心的现有与潜在市场需求,结合潍坊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要求,确定本项目的功能定位:建成后的联兴物流中心以潍坊联兴炭素有限公司的物流业务为主,冗余能力将以市场为导向,依靠优良的物流基础设施,面向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内的工商企业,提供以普通物流业务为主的社会化物流服务,成为潍坊市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充分考虑潍坊城市产业分布和交通运输特点,将提供物流服务功能、信息服务功能、辅助服务功能。这些基本功能通过物流中心组织管理系统、生产服务系统、通信信息系统和辅助服务系统来实现。根据潍坊市及周边城市群经济发展对物流中心基础设施的需求分析,该站具体服务功能包括:货物运输组织管理、中转及换装、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等功能;货运代理服务功能;市场交易、结算功能;货运信息处理、货运交易信息服务功能;其它服务功能等;本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货物年作业量100万吨,总占地面积255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18平方米,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表1-1 本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总占地面积平方米255582总建筑面积平方米62183构筑物面积平方米74604道路面积平方米81005绿化面积平方米30606容积率0.767建筑密度24.338绿化率121.2.4建设时间安排联兴物流中心根据物流中心功能需求并考虑资金投入的可能性,科学合理、均衡、连续安排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本项目建设期1年,2008年初开工建设,2008年年底完工,2009年开始投入运营。1.2.5项目投资及效益按照国家规定,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和铺底流动资金两部分,本项目总投资4208.4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66.7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41.73万元。本项目申请银行贷款2000万元,其余资金企业自筹解决。本项目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200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和原国家计委于2002年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为主要依据并参考交通部拟颁布的公路运输站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进行财务评价与社会经济影响分析。本项目实现年营业收入4500.00万元,年利润1120.25万元(税后),年纳税总额567.82万元,盈亏平衡点45.80,经营安全率54.20,财务内部收益率24.66,投资利税率37.19,投资利润率32.91。项目投资回收期5.03年(包含建设期),贷款偿还期4.03年(包含建设期)。报告还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与风险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并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报告结合本项目特点,从增加税收、促进就业、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等方面对项目给潍坊市以及相关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了分析,本项目是具有明显外部正效益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效益显著。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2.1 市场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1.1 潍坊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541至3726,东经11810至12001,直线距离西至省会济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南依沂山,北濒渤海,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东连海港名城青岛、烟台,西接工矿重镇淄博、东营,南连临沂、日照。总面积1585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72平方公里。南北长188公里,东西宽164公里,2.1.1.1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居半岛城市群中心位置,辖4区、6市、2县和3个市属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人口855万,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度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居41位。潍坊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境内有济青、青莱、潍莱、东青高速公路和在建的荣乌高速公路,以及多条国、省道,是全国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有胶济、胶新铁路及大莱龙、益羊、青临三条地方铁路。潍坊(森达美)港实现一类口岸开放,万吨级码头开工建设。潍坊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等航线,是全国四个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2.1.1.2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潍坊市利用其区位和资源优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措施,实现了规模经济、外向型经济、县域经济、开发区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五大领域的新突破,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建成了以机械装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海洋化工、造纸包装、电子信息六大产业为骨干的工业体系和一个个潜力巨大的产业集群,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全市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2007年潍坊市生产总值(gdp)完成2056.02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54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194.67亿元,增长16.5%,其中工业增加值1100.25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623.81亿元,增长19.6%,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3、9.8和5.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23349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3196美元),比上年增长15.0%。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2.31:58.15:29.54调整为11.55:58.11:30.34。 工业生产效益同步提高。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截至2007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312家,比上年增加141家;实现增加值1021.7亿元,同比增长21.0%。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98.4%,比上年提高0.5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统计范围内的238种主要产品中,增长的有180种,占75.6%。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0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规模以上投资完成1178.2亿元,增长25.1%;规模以下投资完成30.2亿元,增长11.0%。规模以上投资施工项目4183个,其中总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2583个。在规模以上投资中,一产投资完成17.7亿元,增长49.5%;二产投资完成822.9亿元,增长25.0%;三产投资完成337.5亿元,增长40.8%。城镇投资完成902.5亿元,增长26.2%;农村投资完成275.7亿元,增长21.6%。国内消费市场稳中有升。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按销售地区分,城市零售额实现393.9亿元,增长17.5%,县零售额实现39.1亿元,增长24.8%,县以下零售额实现241.3亿元,增长16.6%。按行业分,批发贸易业零售额130.2亿元,增长24.4%;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43.3亿元,增长15.6%;餐饮业零售额62.1亿元,增长19.1%。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2007年全市进出口总额6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出口51.8亿美元,增长34.3%;进口13.3亿美元,增长1.2%。按企业性质划分,三资企业出口22.5亿美元,增长30.2%;集体、民营企业出口20.8亿美元,增长55.2%。按出口国别分,对日、美、欧、韩四大市场出口31.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0.2%,同比增长26.3%。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5.8亿美元,增长10.0%。外派劳务5748人次,增长10.0%。全年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172个,合同利用外资额8.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2亿美元。2.1.2潍坊市交通运输发展现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状况也不断发展完善。目前潍坊市境内铁路、公路、内河、航空、海运五种运输方式齐全,已经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海运为主,航空、内河航运为辅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其交通运输枢纽的优势地位越来越显著。2.1.2.1交通运输现状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南倚沂山,北濒渤海,东连青岛,西接淄博、东营,是联结山东东西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潍坊市以实现交通现代化为总体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框架,深化各项改革,规范行业管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强行业文明建设,全市交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全面发展,初步构建起了公、铁、水、空全方位、开放式的大交通体系,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公路建设实现大发展,交通发达。济青、潍莱、东青3条高速公路通过潍坊境内,津汕、青红、荣乌、潍日4条高速公路正在和即将开工建设,国道308、309横穿东西,206纵贯南北,连同19条省道和正在实施的“村村通油路”工程,基本形成了以潍坊城区为中心,以国省道公路为骨架,干支线相连的公路网络,实现了全市十二个县市区与市驻地之间除临朐县外有一级以上公路相贯通、乡乡镇镇通油路和村村通公路。到2007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1042.8公里(包括村道13204.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66.7公里,一级路864.7公里,二级路2435.2公里,三级路2758公里,四级路14490公里,等外路228.2公里,公路密度达131.5公里/百平方公里。 境内铁路路网逐步健全和完善。脐济铁路潍坊段在前几年完成复线改造和列车提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同步实施了潍坊火车站改建。在积极扩张胶济铁路干线运能的同时,努力加快地方铁路建设,先后建成了益羊、宅羊、青临、大莱龙等地方铁路,实现了潍坊南、北、西三面有铁路贯通。 潍坊市是沿海城市,先前受地质条件等制约,海上门户一直未打开,制约了潍坊经济的发展。1978年以后,积极创造条件,先后建成了羊口、下营、潍坊北港3个地方小港。为加快实施沿海开发战略,1996年5月动工改造扩建潍坊港,建成2个3000吨级通用泊位,98年通航运营,并实现二类口岸对外开放。2007年,水上货运量207万吨,增长13.3%,货物周转量39.3亿吨公里,增长1.4%。潍坊港完成吞吐量900.4万吨,增长50.1%。 随着经济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蓬勃兴起,潍坊航空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1989年9月,利用廿里堡空军机场开通了潍坊至北京固定客运航班,开始了联航业务。在巩固联航的同时,按民航4d级机场标准,于1995年6月建成了潍坊民用机场,1996年完成二期配套工程,民航发展步入正轨。2003年底,潍坊市政府与海航集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潍坊机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开通航线6条,每周达到35个班次;货邮发展迅速,成为邮航全国第四大处理中心。2007年航空客运量45438人,增长0.7%;航空货运量1.09万吨,增长97.8%,各项指标均实现历史最好水平。适应交通运输需要,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万方、南方、广大”等一批高规格、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已形成规模,成为引领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龙头。先后建成了潍坊客运汽车总站,潍坊联运客运站,潍坊东客运站以及部分县级客运站,为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方便人民群众的出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为促进城乡交流,发展农村经济,自2003年起积极实施了“村村通客车”工程,加快乡镇和农村客车站点建设,共建设客运站点4000多个,农村客运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基础设施的大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的繁荣兴旺。目前,已基本建立了陆、海、空各种运输方式相衔接,包括客、货运输、危险品运输、集装箱运输在内的门类齐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实现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截止2007年底,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达到9.6万部,其中客车7441部(含出租车3957部),载货汽车44978辆、188750吨位。潍坊联运公司跻身“中国物流百强企业”行列;潍坊小商品城成为我市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进入全国十大小商品城行列。潍坊城区客运出租业创出行业品牌,较好地展现了潍坊的城市形象。下一步,潍坊将围绕建设半岛城市群,努力打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枢纽,进一步完善公路路网,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提高公路通达深度,扩大公路网络的覆盖范围和通过能力;加快港口、机场、地方铁路、集疏运中心场站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步伐,建立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和现代化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2.1.2.2货运发展水平及特点1、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道路货运与铁路货运各具优势,并驾齐驱。2007年,潍坊市完成公路客运量11837万人,增长32.2%,旅客周转量78.0亿人公里,增长39.5%;货运量13249万吨,增长28.5%,货物周转量87.7亿吨公里,增长38.5%。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公路运输能力不断加强,货物运输向中长途、专业化、多品种货物运输方向的发展,公路货物运输的运输量增长迅速。公路货运量快速增长,在各种货物运输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公路、铁路、海运三种运输方式已成为货物运输的主力,内河、航空所占比重不足较小。随着公路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网的逐步形成,公路运输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公路货物运输运距逐年增加。公路货物运输已经从过去的以短途运输为主,正逐步向中、长途公路运输方向发展。今后随着高等级公路网络的逐步形成,公路运输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由于潍坊市胶济铁路东西相连,铁路运输发达,在货物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铁路货物运输所占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未来潍坊市的货物运输中,铁路货运量仍将占有较大的比重,与公路运输共同构成货物运输的主力。2、货运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但整体水平仍然落后货物运输的稳步发展,带动了道路货运基础设施的发展和逐步改善。潍坊市先后建成鲁东物流中心、潍坊港、高新技术开发区三大物流基地;社会仓储设施对社会的开放程度也不断加大,但是,由于社会的存量仓储资源过去均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大部分社会建设的货运站场存在布局不合理,站场建设起点低,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条件差,服务水平落后等现象。3、道路货运结构有所改善,有效供给能力仍然不足虽然近年来集装箱运输专用车辆和冷藏专用车增长速度较快,但大型运输车辆出现负增长;由于小型普通载货汽车的快速发展,大型、重型、中型普通载货汽车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小型车辆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道路货运的总体运输能力过剩,满足市场货运需求的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多年来货运市场的开放,为解决货运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也形成了大批规模小、车型单一、经营方式简单、整体竞争能力弱的货运企业,到目前为止,大型的货运企业极少,难以在运输市场中起到龙头作用。从服务形式来看,受市场导向,潍坊市公路货物运输已由过去单一的整车运输发展到集装箱运输、零担货物运输、快速货运、冷藏货物运输、危险品运输、特种货物运输等多种运输服务形式并存的局面,完善了公路货物运输体系,货物运输的效益有了较显著的提高。但是从整体来看,由于道路货运能力的有效供给不足,运输主体较为分散和货运经营组织水平低等原因,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专业运输企业,集装箱、零担、快货等道路运输在道路货运中只起到补充作用。2.1.2.3物流发展状况及特点现代物流代表了21世纪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跨行业、跨地区竞争的不断加剧,运输业正朝着不断扩展运输服务功能和范围、逐步向生产和商贸领域渗透的方向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潍坊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加快。2007年,鲁东物流中心、潍坊港、高新技术开发区三大物流基地框架已基本形成。全市各类物流企业发展到1983家,建成规模物流园区15个。物流信息平台已实现了覆盖全省的物流信息查询、发布和实时监控,会员单位发展到3000余个。蔬菜、医药、图书等专业物流规模迅速壮大,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1、潍坊市的流通业快速发展,并且发展潜力很大自1980年以来,潍坊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买方市场的形成使企业间竞争空前激烈。工业企业间的竞争正在从生产领域扩大到非生产领域。物流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竞争优势的新领域。据有关资料,潍坊市的商品流通得到了快速发展,流通领域实现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快速上升。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来看,从原材料开始,经过产品出厂,到消费者手中各个物流环节的装卸、储存、运输等商品流通费用,约占商品价格的50%左右。而新鲜水果蔬菜、易变质食品的流通费用,有时高达商品售价的70%。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潍坊市流通业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给物流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2、物流企业迅速增加,物流服务范围逐步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潍坊市加大了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能力的发展迅速。促进了物流事业的快速发展,物流服务已经遍布在各个行业,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目前,三大物流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主体框架初步形成;日用消费品、钢材、图书、医药等专业物流异军突起,配送范围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区,成为全省的领头羊;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蓬勃发展,海化、潍柴、福田、新郎等工业物流已经走向全国。 3、第三方物流服务所占比重小,物流服务水平较低潍坊市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中的比例不到20%,尤其是商业物流由供货方提供的物流服务占到74%,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仅占13%,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已达到50%以上。目前大多数企业还只是提供运输、仓储服务,还不能为客户提供包括物流设计、预测、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物流增值服务,物流所需的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还未跟上。物流服务水平低的主要特征:企业规模小,缺乏整体物流规划。潍坊市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物流管理又比较分散,物流部门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部门自成体系,缺乏整体物流规划,造成货物仓储、货物运输、货物配送无效作业环节增加,物流速度降低和物流成本上升,导致了潍坊市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人才缺乏。当前潍坊市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很难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发展缓慢,市场上符合要求的物流人才较少。2.1.2.4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物流行业发展严重滞后。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管理体制的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目前为止,物流业仍然是分散的或者称多元的管理方式,涉及到许多相关部门。由于体制没有理顺,各部门之间既有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2、物流科学研究亟待加强物流科学是融汇了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的综合科学,其内容包括相当广泛,如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流通科学、运输科学、仓储科学、营销科学、再生科学以及机械、电子等方面专门技术。物流科学是现代大生产、大流通的必然产物。专门的研究机构不多,在理论上尚未形成适合实际情况的科学体系。今后,随着人们对市场经济理性认识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将对潍坊市物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都会对潍坊市物流科学和理论研究的进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3、物流质量水平较低,物流效率有待改善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潍坊物流业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物流质量总体水平比较低。具体表现在:物流时间:目前,铁路货运列车的平均技术速度偏低,仅为45公里小时;因散装、集装箱运输技术尚未普及,装卸效率低,铁路货车中转停留时间比较长,约5小时。公路运输营运货车平均车日行程偏低,仅200公里左右,车辆工作率不高,约60%。城市内运输由于道路面积增长与车辆增长不适应,车辆运输速度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城市物流效率。物流费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运输费用在生产费用中因各部门产品对运输的依赖程度不同,其所占比重也不同。有关资料显示,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从帐面上反映比较高,已超过40%。物流效率:在总体上分析计算物流效率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流过程非常复杂,物流活动的不同内容和形式,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分析物流效率。常用物流相关行业的成本费用总和与gdp的比值来评价物流总体效率。2003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根据估算目前潍坊市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接近这一比例。 2.1.3潍坊市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分析2.1.3.1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根据潍坊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08年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未来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量指标如下: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翻一番,年均增长14%以上,人均gdp达到4200美元左右;财政总收入3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和18%;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63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比2000年翻两番,年均增长14%;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54:39;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50亿元,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主要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年均降低4.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2.1.3.2 货运发展趋势分析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建设,潍坊市已经形成了各种运输方式齐备的综合运输体系,今后的任务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客货运输网络,增强服务意识,协调各种方式之间的相互衔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全市交通行业的健康、稳定、有序、高效发展。综合分析潍坊市交通运输规划及其地理、区位和交通运输特点,可以对其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做如下归纳:1、现有运输格局将保持不变目前潍坊市货物运输量的98%以上均由铁路、公路和海运承担,内河、航空运输的比重很小。综合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条件,民航货运虽然发展速度高于公路和铁路,但货运量的绝对值小,占总运量的比重也微乎其微。在现有的五种运输方式中,内河航运、民航的货运量小、所占比重低,铁路、公路和海运将是货物运输的主力,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这种格局。2、货运量增长放缓,服务档次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基数的增大,公路交通货物运输量的增长速度将逐步降低。首先,公路交通货物运输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放慢,在正常的情况下,公路交通货物运输量的增长速度必然逐步下降。同时,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结构的换代升级,使得单位重量货物的价值逐步加大,公路交通货物运输的强度越来越来小,同样导致货运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对交通运输在安全、及时、经济等运输质量和服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种运输方式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由单一的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扩大服务范围,全面提升服务质量。3、道路运输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随着主枢纽站场和道路建设的日益深化与完善,运输结构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目前道路货物以中型车辆为主,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今后,道路运输将向两极化发展,即干线运输车辆向大型化发展,大吨位货车甚至公路列车将成为长途运输的主力,提高运输效率;在短途内的货物集散以及货物配送将主要由小型车承担。货物的经营形式将向零担、快运方向发展,货运企业经营也将突破传统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向转变。4、交通运输业的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有质的飞跃随着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对行业管理和运输组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山东省公路运输系统在发达的公路基础设施基础上,朝着网络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车购费征收网络、运管网络、维修网络、财务管理网络等局域网将逐步完善,不停车收费系统也正在建设之中,gis、gps、its等系统将会在交通运输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2.1.3.3物流发展优势分析1、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前景广阔物流业尤其是现代物流业的产生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它作为一种派生需求只有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才会出现。潍坊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均高于全国和山东省平均水平。截至2007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312家,比上年增加141家;实现增加值1021.7亿元,同比增长21.0%;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由于工业和零售业是对物流需求最大的行业,因此可以说发展物流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并且随着物流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社会和企业对于物流的需求将是非常巨大的。2、良好的政策氛围和政府的支持在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港口建设为依托,积极发展临港物流业”(港口指潍坊港)。在山东省潍坊市物流发展战略规划(潍政办发20055号)中明确提出“根据潍坊工商企业和专业市场布局及今后发展趋势需要,突出潍坊经济基础雄厚、工业发展强劲、商品经济发达、公铁交通便利的优势,合理规划潍坊市物流发展战略。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重点建设好3个物流基地、6个物流中心和4个配送中心,形成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向东,服务山东东部,以青岛为龙头,承接国际物流;向西,服务山东西部,面向全国物流”。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和潍坊市人民政府分别发布了山东省“十一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鲁经贸函字2006100号)和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潍政发200651号),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该项目建设内容均不包括在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限制和淘汰类之列,属于允许建设类。3、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山东半岛处于南方发达地区“长江三角洲”和北方发达地区京津唐之间,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率先发展之后的又一个外资投放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点区。潍坊市作为山东半岛都市群的重要城市之一,位于山东半岛胶济铁路、济青高速经济地理的心脏,是山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潍坊市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半岛走廊”之称,胶济铁路横贯东西,通达全国各地。国道及城乡公路四通八达,济青高速公路、潍莱高速公路、潍徐、潍德、烟潍、潍石、王潍等多条干线公路途经本市,为铁路货运站场的物资流通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4、良好的商业基础和丰富的智力资源 “九五”以来,潍坊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各类市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内外结合、统一竞争的市场网络格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强。潍坊市科教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密集,各类专业人才众多,人才优势明显,高级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不但在省内占一定优势,在全国范围内也有相当影响。这为企业储备了丰富的智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潍坊将人才培养与物流产业发展融为一体,建立了物流信息产业产学研基地,物流专业在校大中专学生已达2000多人,为潍坊物流业快速发展奠定了科研和人才基础。2.2 物流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2.2.1 潍坊市物流现状及发展规划1、潍坊市物流现状 到2007年,潍坊市初步建成山东半岛物流枢纽的基础设施构架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鲁东物流中心、潍坊港、高新技术开发区三大物流基地框架已基本形成。全市各类物流企业发展到1983家,建成规模物流园区15个。物流信息平台已实现了覆盖全省的物流信息查询、发布和实时监控,会员单位发展到3000余个。蔬菜、医药、图书等专业物流规模迅速壮大,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2、到2010年,潍坊市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初步建成立足潍坊、服务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山东半岛物流枢纽,形成以青岛为龙头、以潍坊为集疏中转枢纽、从国际物流-青岛物流-山东半岛物流枢纽-山东各区域物流(潍坊、青岛除外)的双向物流链(见图2-1)。图2-1 “山东半岛物流枢纽”物流链国 内 物 流山东半岛物流枢纽国际物流青岛物流山东各 区域物流建成功能健全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以信息化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物流业促进潍坊产业结构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建立物流发展政策平台;构建三大物流基地、六大物流中心与四大配送中心,形成分别定位服务于全方位物流需求、本地商贸企业物流需求和城市物流需求三个层次的现代物流体系(见图2-2)。整合全市现有物流资源,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物流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实现物流组织形式和服务功能的创新,培植信息化、网络化与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组织体系。图2-2 潍坊现代物流体系框架-山东半岛物流枢纽钢材物流中心南方物流中心金宝物流中心航空物流中心农业生产资料物流中心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人民商城配送中心鲁东图书配送中心快直送配送中心山东半岛物流枢纽物 流 基 础 设 施 平 台物 流 信 息 网 络 平 台物 流 政 策 环 境 平 台外商投资开发区物流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物流基地潍坊港物流基地形成区域物流、市域物流一体化的现代物流圈和畅通高效、快捷准时、经济合理、客户满意的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大力促进物流成本的持续降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不高于16%(2003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根据估算目前潍坊市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接近这一比例)。2.3 市场需求分析和站场功能定位2.3.1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生产企业将更加专注于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而对于产品的流通环节,其作业过程及管理手段十分复杂,经常牵扯企业过多精力而使成本居高不下,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愿意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公司,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获得更高的物流效率。以新建的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物流中心为例,根据测算,物流中心的建设“将提高在库时间的效率,人力成本从原先700名降至不到200名,原材料采购成本将减少6%到12%,运输成本将下降5%到15%;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和运作费用都将下降。”潍坊联兴炭素有限公司正是需要联兴物流中心能为其产品提供快速流通,以降低其物流成本。另外,根据潍坊市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规划,按照“一个重点”(重点发展重化工业)、“两个关键”(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一个目标”(建设现代化滨海经济新区)的要求,发挥综合优势,突出滨海特色,注重科学发展,集中人财物力,用510年时间,把北部沿海建设成为经济外向度高、综合经济实力强、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滨海经济新区。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当前与长远兼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开发建设,促进项目聚集,努力构筑高层次的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以“两线四区”(以新海路为东西发展轴线,以北海路为南北发展轴线,建设滨海项目区、寿光渤海精细化工产业区、海化重化工产业区、昌邑海天海洋化工产业区)为框架,以重化工业为重点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形成产业层次较高、设施配套完善、集聚效应明显、比较优势突出、发展活力充足的新的经济隆起带。“十一五”前期,四个项目区形成规模,初见成效,到2010年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15%以上。 在产业发展布局导向上,立足现有基础,延伸海洋化工产业链条,扩大石油化工规模,建设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产业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步伐,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以港口建设为依托,积极发展临港物流业;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破坏和资源浪费,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将新城建设与带动北部农村发展统筹考虑,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而目前在公司周围的产业带上尚缺乏有规模、设施完善和符合政府规划的大型公共货运场站或物流平台,因此本物流中心的货运交易、仓库等公共设施在此产业带具一定规模后能得到较充分利用。其主要服务形式有零担快运、集装箱运输及仓储运输等。1、公路零担和快运货物由于生产企业专业化、协作化水平的提高,产业、产品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质轻、价高、高附加值的产品对运送时间、运输质量等客观上也存在着更高的要求。公路零担和快速货物运输能够以其机动、灵活、网络化、门到门等优势提供快速、优质的运输服务。而从货运站升级而来的物流中心可以作为公路零担和快速货物运输网络中重要的组织环节,通过对零担和快运货物的集散、分拣等作业,采用先进的组织形式,利用性能良好的大吨位运输车辆进行干线运输,小吨位车辆上门去送货,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自货自运带来的运力资源浪费,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货主。2、仓储服务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企业均为大而全、小而全,造成多数工商企业将大量的精力用于处理生产和销售之外的流通过程中的繁杂事物。而物流社会化储运服务的开展,一方面减轻了工商企业自身投入物流管理过程的费用和人力负担,同时,也给传统的运输企业提供了较大的经营空间。联兴物流中心直接面向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物流市场环境。随着社会服务向专业化和协作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工业企业不再会沿袭过去的“小厂大社会”生产经营模式,采用社会化的物流服务将会成为这些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为经济开发区以及其它区域进入经济开发区的货物等提供仓储、运输、销售、配送等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将是联兴物流中心主要服务内容之一。3、集装箱运输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运输标准化的发展,高效率、规模化的集装箱多式联运成为国内外贸易中广泛采用的先进运输方式。该项目临近潍坊港,具有发展集装箱贸易的有利条件。因此联兴物流中心应该具有为集装箱多式联运进行货源组织、拆拼箱、堆存、商务代理等相应的站场设施。2.3.2本站场功能定位综合分析联兴物流中心的现有与潜在需求,可以初步对其功能进行定位。建成后的联兴物流中心将以市场为导向,依靠优良的物流基础设施,面向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的工商企业,提供以零担和快运货物、公路仓储服务、集装箱运输业务为主的多方位的社会化物流服务,成为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物流节点。 2.4联兴物流中心货物适站量预测 适站量是指适于进入物流中心内进行作业的货运量。它是确定物流中心建设规模的主要依据。根据前面物流中心的的市场需求分析与功能定位,本物流中心主要针对联兴炭素公司的运输业务和滨海经济开发区企业的零担快运和仓储业务,根据潍坊市货运量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以及根据本物流中心的建设实际状况,确定投产后第一年主要满足潍坊联兴炭素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的38万吨的货物作业量,同时承担周边企业的2万吨货物作业量,投产后第二年满足潍坊联兴炭素有限公司第一期和第二期的57万吨的货物作业量,同时承接周边企业的13万吨货物作业量,达到70万吨的货物作业量,投产后第三年达到整体100万吨的货物作业量。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站址选择3.1设计生产能力确定 本项目根据市场需求分析与适站量预测结果,参照国家有关建设标准,综合考虑站场的设计年限、合理生产规模、建设条件等因素,确定建设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3.1.1 设计年限依据公路运输站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项目的设计年限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十年。考虑项目的实际发展,按照系统规划,逐步完善的原则,本项目建设期为一年,2008年开工建设,2008年年底全面竣工,2009年投产,设计年限确定为2018年,考虑企业实际和项目规划,主要生产设施和设备按照2011年适站量进行设计。3.1.2设计生产能力本项目主要经营业务以零担和快运货物、公路仓储服务、集装箱运输业务为主的多方位的社会化物流服务,设计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