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中考化学复习学案.ppt_第1页
2011届中考化学复习学案.ppt_第2页
2011届中考化学复习学案.ppt_第3页
2011届中考化学复习学案.ppt_第4页
2011届中考化学复习学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届中考化学 复习学案,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一、学习目标: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2.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 连接、加热、过滤、称量、量取等基本 实验操作。 3.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二、知识回顾: 1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如 、 、 、 、 等。 2. 固体药品存放在 中,液体药品存放在 中。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该取 量,固体只需 ,液体 ml. 3. 实验室里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 ,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 保持水平,同时还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除去液体中的不溶固体的一种方法是 ,在进行操作时玻璃作用是 ; 蒸发操作中也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 5. 在实验室使用药品时,要做到“三不原则”是 、 、 。 6.写出下列文字表达式并描述实验现象.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加热碳酸氢铵 加热碱式碳酸铜,三、经典例题:,例:不能用来判断干燥的碳酸氢铵发生化学变化依据的是( ) A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B将产生的气体通往大水变浑浊 C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固体向下滑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判断化学变化,不能从根本上断定就是化学变化。,四、课堂训练,1.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2. “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 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 下列说法属于H2的化学性质是( ) A液氢燃烧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3.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是 A. 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 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 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 计算物质世界重量 4.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A马踏飞燕(青铜器)B龙泉剑(铁器) C金缕衣 D塑料器具,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6 学生使用天平时,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称量结果为10.6g(1g以下用的是游码)。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应是( ) A.10g B.11.2g C.9.4g D.10.6g,7.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8.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衡。,9.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a试管、b漏斗、c酒精灯、d集气瓶、e药匙、f胶头滴管、g量筒(10mL,50mL,100mL)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 (1)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 ;(用序号填空) (2)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用序号填空) (3)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用序号填空) (4)某同学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150g 10的稀硫酸。 完成本实验除以上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配制溶液过程中,需要量取 mL的浓硫酸,选用 mL的量筒。读数时,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浓硫酸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10.(09青岛)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再点燃;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_; (4)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 (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课时 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性质和用途 【复习目标】 1.了解氧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 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和水资源,掌握化学性质 3.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 4.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识回顾】 1.空气中各组分气体按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和杂质 ,因此空气是 物。 2.氧气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许多物质能与氧气发生 反应,反应中氧气 (填“失”或“供”)氧。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化学反应与反应物的 有关。 3.(1)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是因为其 并且 ;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色,而生成物不稳定,常温或加热时易 ,可观察到 ,化学方程式 、 ; (3)检验二氧化碳可用 ,可观察到 ,化学方程式 ; 4.在通电条件下电解水,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能 ,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能 ,两者的体积比为 ,质量比为 ,化学方程式 ,纯净氢气燃烧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 。硬水是 的水,可用 检验。,经典例题,下列物质中: A.空气 B.氧气 C.氧化镁 D.铁 E.氧化汞 F.五氧化二磷 G.高锰酸钾,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 【答案】 A BD CEFG CEF,练习题,第二课时 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获得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实验室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验满、验证等。 2.了解催化剂的特征,【知识回顾】 1.工业获得氧气的方法是 ,根据氧气和氮气的 不同,先将空气 ,然后在低温下 ,使空气 ,再控制温度 液态空气,将沸点较低的液态 先蒸发出来,余下沸点较 的液态 。该变化是 变化。 2.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是加热 色固体 ,或将 色 溶液和 色固体 混合,属于 变化。氧气可用 法收集,原因是 ,或用 收集,原因是 。两种方法相比较, 法收集的气体纯净但不干燥,用 法收集的气体干燥但不纯净。 3.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的 ,而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的 。催化剂 (填“参与”或“不参与”)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 其他物质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 和 不改变。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料是 和 (或 ),二氧化碳只能用 法收集,原因是 。,【经典例题】,例1、下列关于二氧化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加二氧化锰,双氧水受热不分解 B.只有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度 C.二氧化锰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D.二氧化锰可加快双氧水受热分解的速度, 但不能增加产生氧气的量 【答案】D,练习题,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及微粒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的宏观现象及变化 3.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区别及联系,了解原子的结构 4.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及元素符号的意义 5.能从组成上识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6.了解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知识回顾】 1物质是由 、 、 等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的基本特点:质量和体积都 ,微粒都在不停地 ,微粒之间都有 。 2根据水电解的反应填空:在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不能再分的微粒是 ,由此说明原子是 最小微粒,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微粒 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核外 构成的。其中 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所带正电荷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负电荷。原子核又是由 和 两种微粒构成的,其中 不带电,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4国际上是以 的质量的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 ,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5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 。 6元素是 的总称。由 组成的 叫单质;由 组成的 叫化合物;由 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 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7元素符号除了表示 以外,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 ,有些还能表示 。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应 写,第二个字母应 写;如果利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时,离子的 和 标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