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管理者与管理大师的差别.doc_第1页
高层管理者与管理大师的差别.doc_第2页
高层管理者与管理大师的差别.doc_第3页
高层管理者与管理大师的差别.doc_第4页
高层管理者与管理大师的差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层管理者与管理大师的差别高层管理者与管理大师的差别 如果把一个团队比作是一个舞台,那么,一个个团队中的管理者就是这个舞台上的一个个主角,无论团队是大还是小,无论这个舞台是否是绚丽多彩的,管理者同样需要在其中演绎好自己的角色,不能有半点闪失。我从来都认为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尽更多的义务,时时处处不论从横向还是纵向为团队中的其它人做出表率。在现如今的社会中,我们也不止一次的听到要锻造鹰一样的个人,熔炼雁一样的团队。否则作为管理者,你所赢得的掌声就不会太响亮,这主要是源于管理者的表演是不精彩所导致的。因此,既然管理者是主角,一般员工是配角,那么作为团队或团队之外与之相关的人就是所谓的“观众”,他们就要看到管理者比别人付出更多卖力的去表演,并且带领好你的团队,使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一定努力去完成好自己的任务目标。这样以来,如果管理者在想赢得掌声时,别人也不会毫不吝惜的将最响亮的掌声送给管理者。否则,一切的辛苦与努力将会化作水中月和镜中花。我曾经参加过无数次的培训,同时也给别人培训过多次。其中留给我印象较深的一堂课中讲到“如何做一名受欢迎的管理者”,到现在都使我非常受益。但是,内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足之处,后来经过我的努力寻找,我发现自己终于在这一培训课程中发现,它阐述的观点似乎更多的从客观角度让管理者刻意去塑造和迎合他的下属而去如何如何的完善自己。却将管理者如何更受欢迎的主观方面弱化了。许多次,我试图去改变这种现状,但始终没有能够令自己满意,因为里面还是有“讨好”的嫌疑存在。这就引出来了作为管理者,到底应该是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更多的去实现鹰一样的个人和雁一样的团队?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其实并没更复杂和更困难。我从所学习到的“管理者十六条素质修养诚示”中得到更多的答案。那就是管理者一定要从主观上实现自我修养与素质的提升,从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养成积累经验,胜任能力的自我训练,从而使自己能够在完全融入团队的同时,能够主动获取到更多的响亮的掌声。当仔细学习完“管理者十六条素质修养诚示”后,更能从内心深处涌出对管理的最新注解与其博大内涵的重新思考。从而不会将它简单的看作是两三个字的而随便说说和随便就能够做到这样简单。通过“管理者十六条素质修养”仔细深入的推敲,也使作为管理者能够从高层次和深境界得到一次次心灵的洗涤。而我也将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归纳:一、管理者的素质涵养管理者的素质与涵养往往与他在学校中学习的内容有着密切关系,然后在进入到工作角色后,就会将在学校期间的良好习惯自然而然的带到工作中去,同时也会把学习的许多知识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工作中来。因此,当在工作过程中,将良好的习惯与完善过硬的知识结构以及后天的工作能力结合起来后,就会势不可挡的派生出做管理者的素质与涵养来。而这些素质与涵养是管理者平时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养成的非常良好的习惯,到了最后,他们的这些良好的习惯、素养也会成为管理者在实际的管理运用中最大的受益者。管理者的素养甚至还可追溯到他所受到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他周围人群与环境的影响等等。而将这种客观的影响形成主观的力量,就会使管理者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而这个质就是管理者的素养的习惯成自然。还有一种可能则是许多管理者天生所具备的独有的管理才能,以及他们具备管理者的直接和最有效的素养。因此,管理者的这些素养也可演化成为一种品德与职业操守而使其大放光彩。而这些内容,虽然在“管理者的十六条”中也有部分显现,但可以我对其理解上说明了所受到的教育与熏陶。我所认为的则是管理者赢得响亮掌声所获取的必要的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条中得到印证:1、多做自我批评,并要经得住批评和不公平待遇,正确对待所有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能看到后天。2、要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困难时,一定要正面去想问题,顺利时一定要反面去考虑问题,面对解决问题时,不要死钻牛角尖,钻牛角尖只会损坏你个人的形象。3、决不能和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异性下属有任何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男女有外情,永远拎不清。4、要能听进和接受下属的批评和不同意见,光说“同意”和“好”的下属,往往不是弱智就是别有用心,全部说你好的下属不是一个好下属,全部说你坏的下属不一定是一个坏下属。二、管理者的为人处世管理者的为人处世风格,也常常会影响他的管理风格,并且也与管理人员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管理者风格是雷厉风行的,有些则是慢条斯理的;有些提倡人性化,有些主张制度化;有些管理者圆滑,有些管理者实在;有些管理者张扬,有些管理者内敛;有些管理者喜欢阿谀奉承,有些管理者喜欢实事求是等等。可不论属于哪一类,但管理者为人处世则不能丢弃心中的一把尺度与准绳那是就丧失良知,以大局限于重。这也说明了管理者的宽容大度与身先士足不能总是挂在嘴上,而是要付诸于行动之中。要知道,作为一名管理者,多少双眼睛盯着你的所作所为。不能抱有丝毫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作为管理者,作为团队的领导就可以搞特殊化,并且有些纪律或制度偶尔犯上一两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有些时候,往往是这些稍有懈怠的想法会害了管理者,会因这一丁点的瑕疵而到最后的一发不可收拾。管理者,冲锋在先,享受在后是理所应当的,大气魄、大智慧才会孕育出一个受人尊敬,拥有无数掌声与鲜花的管理者。1、团结友爱,多想别人的困难,再想自己的难处,宁让别人负我一生,决不让我负别人一寸。2、宁吃亏,敢于吃亏,但吃亏绝对不是为了以后占便宜,不打个人小算盘,尽量去为自己领导的这个集体和协助自己的同事多谋取正当的利益。3、做人先要舍,才能有得,要是先得后舍,有难没人帮你忙,只有先舍后得,必然在你最困难时有人会报答你。4、人一定要有礼貌,见了长辈要先让路,见了比你大的长者要主动微笑打招呼,见了同事更要点头、礼节性目视十秒钟,在公众场合要绝对保持对领导的尊重,不能对领导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在公众场合进行指责、反驳等,有事在单独时进行沟通。三、管理者的能力水平管理者在许多时候需要不断的否定自己,需要豁达大度的胸怀和虚怀若谷的态度。但光有这些还远远达不到一位真正管理者的要求与标准。在现实的团队中,需要的还是管理者的能力与水平的体现。也就他们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翻越困难和追加个人管理魅力砝码的能力。管理者既是一个团队的主导者,也同时是一个彻底的执行者。而在执行过程中就需要落实到细节,这些细节的处理就会象水滴一样印衬出整个太阳一样是管理者能力与水平的充分体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只狮子领着一群绵羊的团队,是完全可以战胜被一只绵羊领导着的一群狮子的团队,从中说明了团队中管理者领导力的重要性以及管理者本身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性。“中国向来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而缺少的是一个个不折不扣的执行者”。而管理者能力既体现在执行力上,而且也会体现在管理者的战略决策上,而战略决策也好,执行力也罢都是管理者能力与水平的体现。用业绩与结果说话,用过程制来对结果起到导向作用,这对管理者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他们能力和水平的考验也一点不过分。1、敢于否定自己,敢于解剖自己,错了,就真心地说一声“我错了,我改正。”不要用任何理由开脱自己。2、想问题时,一定要想清楚面临的问题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问题不三思,永远吃大亏。3、不当盲人领导,直接下级听二分,隔级下级听三分,自己思想是五分。4、落笔签字要严审,审查是对别人的负责,核实是对别人的信任,签下去是你的信誉。5、细节决定成败,事前提醒,事中检查,事后核实,从微小的细节中见真情(真实的情况)。6、每晚睡觉前用三十分钟仔细想一下今天所做过的事情和明天要做的事。每天上班前找很多理由否定一下今天就要执行的方案,看能否推翻,能推翻的方案肯定不是好方案。四、管理者的团队意识管理者不是圣人,不是贤人,他们也常常会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同时,管理者也会存在着私心与私利。而这些却不会成为他们为“人都是自私的”所开脱的理由。而这些不利于团队健康良性运作与发展的非客观因素是统统不能被管理者带到团队当中的。从横向比,管理者有大有小,同与自己平级的团队协作配合时,需要一种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团队精神;从纵向比,管理者作为团队的主导力量,更应具备维持团队的稳定和谐发展。就是要始终如一的与团队成员保持紧密融洽的协作关系,不贪功、不唯利、尽义务、讲实效,做到公正廉明对于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做都是为了使管理者对团队要尽到一种神圣的义务同时,更要发挥出团队的功效。1、同事不留隔夜仇,为对方着想,多想对方的优点,少想对方的缺点。2、宁吃亏,敢于吃亏,但吃亏绝对不是为了以后占便宜,不打个人小算盘,尽量去为自己领导的这个集体和协助自己的同事多谋取正当的利益。3、成绩首先归功于配合自己工作的人;有了责任自己承担,推卸责任就是失去诚信。虽然“管理者十六条素质修养诚示”看似是为管理者而专门量身订作的一条条忠告与信条,但通过我认真学习和仔细揣摩后发现,它的意义与价值远远超乎了它本身所囊括的内容和涵盖的范围。其实对任何个人,从事任何行业的普通者都有着巨大的启迪与借鉴作用。不论对许许多多并非管理者的普通人,无论从素质涵养、为人处世,还是能力提升和自我教育与约束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多少位管理大师们一直在不断探讨与寻求着管理的真谛,不断的在用一部部的管理经典著作来诠释管理的价值与意义所在。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这些管理圣典也在随之被人们淡化它的价值体系与理论基础,直至成为放置或上锁在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里,而取而代之的是更新更符合时代与社会以及企业发展的管理圣典。对于后来的管理者也在不断追求着这些更新更快的管理模式与价值。但无论怎么变,“管理者十六条素质修养”所昭示的浅显通俗,耐人寻味的内容,虽然个中短短的百十多字,同时也无法与那些装祯精美的管理圣典相媲美,可它其中揭示的内涵却是深远的,对人的教育却是直接的,表述也是简洁的,而且对于管理者在理解后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后,管理者出色的表现为其赢得的掌声也是尤其热烈的,当你逐步或多或少的具备了这些后,也许你离管理大师的距离就真的不远了。处于“而立”之年的你,也许会有这样的感慨:三十岁了,似乎不是写诗的年龄了,浪漫渐渐被尘世的烟霭湮没,所剩灰埃满布的躯壳里藏着一个局促而彷徨不定的灵魂于是,处于“而立”之年的你,面对着现实,内心总是惶惶然,总是忐忑不安是的,大凡中国人都知道“三十而立”这一名词,因为孔老夫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之说,这一古老的传统观念对三十来岁人的来说可谓是何其严厉?!简直就像一门超级声波的大礼炮,响彻在中华大地,震撼着一个个将要步入而立之年的华夏儿女。然而,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追求gdp高速增长的社会,想三十而立谈何容易?实事上,很多人在三十岁不是“而立”是“颤栗”。因为,这时候大多人往往发现自己的工作还没有着落,就算有着落但是又不知道它是不是自己的未来,跳槽吧觉得成本太高、压力太大,家里又催着自己结婚,或者是老婆催着自己赚钱,因此,这类人想不“颤栗”都难!这就足以证明这个年纪的人的生活有多么的窘迫!有人问:如果只有一百元钱,你会怎么支配呢?这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来说,他可能会用这钱请朋友吃顿饭,对于一个四十岁的人来说,这钱也许还不够他和朋友打一圈牌;但是,对于一个三十岁的人来说,这一百元钱却很可能是他整整一个月的零花钱。这表明二十岁的人不必攒钱,年轻就是资本;四十岁的人也不用攒钱,四十不惑,年轻时的梦想能实现的都已成为现实,没实现的他已不再强求。而最尴尬的就是那些“而立未立”之人,这时孩子要吃麦当劳,老婆要添时装,爹妈要看医生,房子还没有装修,电脑还没有升级上网所以,三十岁的人常恨不能把一分钱掰成几瓣花。由此可见,所谓的“三十而立”,是何其的难立?!其实,三十岁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界线。在这个阶段人的生理和心理曲线都达到了最高峰值,并开始一个较长的稳定时期。如果三十岁的你仍没有找到钟爱的事业,如果你的家庭生活仍不那么稳定,如果你的人际关系仍然一团槽,那么,这说明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密码。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密码,这个密码包含了你的事业、健康、活力与爱情等方方面面的成功秘诀。而三十岁正是完全解开这个密码的年龄。这个密码是什么呢?聪明的你可能会发现大凡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因为凭借了一种积极的思考力量,创造力、进取精神和激励人心的力量在支撑和构筑着所有成就,也就是说一个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人总是创造条件使心中的愿望得以实现。那么,你的密码就是积极的心态再加上激情与自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现在社会竞争之激烈我们都有目共睹,面对如此残酷的竞争,一味的去拼博,去傻干是不行的,有句话说“实践出真知”,面对问题要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去思考,不断去实践,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了,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因此,既已“三十而立”,那么,难“立”也要“立”。在三十岁的时候,我们对世界、面对社会才刚刚开始有个了解,三十岁的我们好象是一瓶没有灌满的水,晃荡着,跳动着,这个时候如果你就把塞子给盖上了,那么,你这一辈子恐怕就只有半瓶子满喽。所以,这个年龄的你,应该把瓶口再开大一点,勇气在多一些,容积再扩大一点!其实,三十岁这个年纪,它是一个心灵建立自信的年纪。在“而立”之时,给心灵建立自信,培养健全的素质与坚毅的品格,就是“立”。所谓“三十而立”,并不是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心灵标准恒定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地开始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一种坚定的信念。著名文豪狄更斯说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人生是好是坏,不是由命运来决定,而是由你的心态决定的。不同的心态左右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心态选择不同的人生。因此,“三十而立”是心态的变革,是一种身心的提升,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检测,自我督促的概念!有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士”。是的,你的心态是你命运的控制塔。如果你现在正举棋不定,左右摇摆,那么,聪明的你,立即改变自己的心态吧,好心态才能有好命运。三十岁的华龄,正是进步充电的大好时机,正是身心提升的黄金阶段。学习是无处不在的,求知不只是书面的知识,与人处事,多思多学多问,是知识与智慧的双向提升。孔子他老人家不是也说过“三人心,必有我师”嘛。因此,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各种人和事,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一个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专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扩大知识面不仅有助于人们进行专项研究,还可以增强个人的魅力,使交际面更加广泛,从容地面对生活中各方面的问题。”所以,聪明的你,为什么非要满足自己只是个瓶子呢?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是口缸,就不能是个池子,就不能是个湖,是个海呢?为什么自己就注定是个乘水的容器?就不能把里面这三十来年的东西都倒了,反过来喷发变成一座高山呢?那些科学家们,不是早就说过人的寿命应该是青春期的七倍吗?那么,“而立”之年的我们其人生历程也只是个零头呀。所以,我们何必就此开始装老呢?何必杞人忧天、过早地衰退呢?三十来岁是人生的黄金年华,这时年富力强的我们不去做点什么,又怎么能对得起自己呢?这时候的我们如果不去热爱生命,把握生命,创造生命,又更待何时呢?!这时候,一切都未晚,都可以重来,只要我们端正自己的心态,敢于自我提升,自我激越,自我创造,那么,便可以翻山越岭,直达成功的彼岸!你应该清楚地明白,只要让自己多吸取,多充实,让自己变得更丰富些,更强大些,更完善些,更完美些,让自己保持一份良好积极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本书是你“而立”人生的成功密码,阅读了本书你将更加清醒地明白:三十岁了,我们已不在是小孩子,我们将担负起家庭的重担,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当看到别人事业走向辉煌之时,当看到别人迈进神圣的婚姻殿堂之时,当看到别人快乐的生活之时,你将不再羡慕、不再叹息,也不在报怨“三十难立”、“三十苦哈哈”。因为,在“而立”之后的人生路上,定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也必定拥有幸福的生活,品尝到快意人生,这时候所向披靡、横扫千军、无所不能的你也真正“立”起来了!第一章 量体裁衣,要“立”先要了解自己,并正确给自己定位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三十岁是人生的分水岭,这时你做了什么?有了车子、买了房子,娶了老婆、生了孩子,还是你成了车奴或者房奴?在三十岁以后你又要做什么,还有以前那如虎的冲劲吗?是啊,“三十而立”的标准距今已有两千余年了,可当代人为何迟迟不立?其实,三十岁这个门槛,悲观的看,既不具有年轻的优势,也没有资历和经验的优势;但乐观的看,既有年轻的心态和精力,又有相当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承前启后。所以,处于而立之年的我们应积极乐观的对待每一天,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评估自己,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利用自己的优点覆盖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量体裁衣,准确地为自己定位。勇于“三十而励”,才能使自己真正地“立”起来!001学会与自己做朋友才不会寂寞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生活不是事事如愿的,我们应该从不完美中体会另一种快乐。在人生的路上,就算只有我们一个人时,也应当想办法好好活着,包括爱情在内,都不能依赖,这在人生中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成长。做人就要学会和自己相处,有时自己和自己之间也会有矛盾和双重人格产生,唯有当自己更平和地对待自己,把自己当做朋友,你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也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学会与自己做朋友,在遇到挫折时,我们能积极地去面对,而不是自己抱着自己的伤痛天天闷闷不乐。弗朗克将军,毕业于闻名世界的西点军校。他在一次军事学习中,不慎被手榴弹炸伤了左小腿,医生不得不把他小腿给截掉,等着退伍几乎成了不可避免的结局,更让令人伤心的是他失去了昔日在棒球场上的勇猛劲头。从此,在球赛里弗朗克只能用棒击球,而由别人替他跑垒。英年残疾,几乎使弗朗克痛欲生,他想用自己的勇气改变这一残酷的现实,他相信自己,并从内心深处接受自己。一天,在他将球击出后,他推开了替他跑垒的队友,忍着伤痛,自己一瘸一拐地跑了起来。当跑到第一垒和第二垒中间时,他看到对方球员已接到球向守第二垒的人扔过去,他闭上眼睛,头朝前地滑入了第三垒。当裁判员喊出“安全”的口令时,弗朗克露出了胜利的微笑。几个月后,他向上级请战,带领一个中队到一个地形十分复杂的地方演习,并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时,他知道尽管自己身上有着不可弥补的生理缺陷,但他再也用担心被调离自己所热爱的军队了。后来,弗朗克还升为四星将军,而且还能跑步。听到他创造的奇迹后,一些新闻记者都来采访,他说:“失去一条腿,教会了我一个真理,那就是一个人受自己缺陷的限制是可大可小的,这取决于你自己如何看待和处理它。关键是应该注意发挥你所具有的长处,而不是老记着自己的缺陷。要心中有自己,自己跟自己做朋友。”生活中,当我们陷入无所适从的状态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尽快从困境中走出来。与其把目光放在无法挽回又让人沮丧的部分,何不把焦点放在“生活里还有值得感谢的”或“还能为自己做些什么”部分。通常,我们会想着怎样才能与别人愉快相处,会反问自己为什么和别人做朋友很难。其实,我们忽视了最重要的第一步:成为自己的朋友。只有成为自己的朋友,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与别人相处。试试下面的办法,你会喜欢上自己: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比如你的背景,你的过去。如果你学会了微笑着接受现实,你会感觉轻松很多。不要拿自己与其他人对比。自己成功与否由自己的生活目标决定。如果你已经拥有自己需要的一切,与他人比较就是毫无意义的。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对自己提出苛刻和过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原谅自己小小的过失,过错。敢于正视自己。假如自己平凡,就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平凡;假如自己卓越,也要敢于直面对自己的卓越。始终真诚地对待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要保持诚实和坚守自己的道德标准,真诚地对待自己,不要为了虚荣,自欺欺人。跟自己做朋友,永远都会有朋友。和自己做朋友,可以不受时间、地域以及空间的限制。和自己做朋友是一种状态,只要心中有自己,面对自己的那份心灵,你就是在和自己相处、和自己对话。可以在烈日下闭目遐想,也可以置身于繁华的闹市,可以在急速行走中回味生活,当然也可以在闭目养神中享受清闲。002自知者明,你要从内心里认同并了解自己作为一个人,必须先要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唯有能够自我肯定的人,才有自信心来努力提升自我。然而,许多人对自己的了解,都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根本就做不到将自己一清二楚地分析清楚。因此,对自己的了解,只能够说是达到某种了解的程度,而不能说是真正的了解。你了解了自己的个性、爱好、兴趣、身体、长处、缺点,了解了自己的学识、才智、心理、思想、品德、修养,这些是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拥有的特征。然而,正确合理地理解自己,需要有自知之明,需要用理性的思想和真实的态度来审视自己,度量自己,像芸芸众生的凡人那样,有一颗平凡和善的心。身处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之中,理性地看待诸事万物,做到心静如水,少些冲动与盲从,多些冷静与理智。一个人能否做到正确深入地了解自己,从某些方面来说,也决定着他生活的质量,以及人生所具有的价值。有一杆秤,主人对它很器重,它自己也渐渐骄傲起来,吹嘘自己可以知道世间一切东西的重量。有一天,一只被它称过的土豆实在忍不住了问它:“你知道自己的重量吗?”秤回答不上来,哑口无言。有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并不困难,但做到自知就不容易了。所以不说“人贵有知人之智”,而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因此,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当你对自己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后,才会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正如尼采所说过的:“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对自己的了解,本身也是一种自我生命能力的体现。所以,理解自己,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其实,我们理解自己的途径是很多的,可以通过现实的展现,进行分析、审视、解剖、度量、判断,以便更确切,更真实,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其实,一个能够正确合理地理解自己的人,才敢于正视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或厄运不会唉声叹气,失魂落魄,他会善待别人,也会善待自己。一个能够正确合理地理解自己的人,身处的地位不管有多么低微,他也不会卑躬屈膝,垂头丧气,他会不声不响,自尊自强,坦然地寻找自己的出路。一个能够正确理解自己的人,即使身处高位时,不会盛气凌人,狂妄自大,他会谦虚谨慎,以礼待人,合理地把握好接物待人的尺度。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敢于解剖自己,舒展自己,能在现实中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也善于理解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发挥自己的长处,并能借用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以此来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所以,我们只有认同和了解自己,才能活得无怨无悔。当你从内心里认同及了解自己时,你就拥有了解决问题的勇气与能力,也就有了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003三十没“立”不算笨,别和自己闹矛盾当朋友遇到烦心的事时,我们往往会劝慰的说:别和自己过不去;不要和自己闹矛盾。不过,我们虽然是这样说的,但是真正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却往往又要和自己过不去。其实,别和自己闹矛盾,是一种心态。如果我们都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心态,相信谁也不愿意和自己闹矛盾。不和自己闹矛盾,我们有很多理由可以活得洒脱。生活的苦恼总是有的,它不在于自己获得多少,拥有多少,而是以为自己想得到的更多。人有时想得到的太多,而自己的能力无法达到,所以感到失望与不满。然后,就自己折磨自己,说自己“太笨”或“没能力”等,这样经常和与自己较劲。一位先哲说过:人生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恰恰是自己。这句饱含着人生哲理的话,就是要告诫我们,在世事面前,要战胜自我,千万别和自己闹矛盾。据说,古时有两个秀才结伴赴京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黑乎乎的棺材,两个秀才心中都“咯噔”了一下。一名秀才,转念一想:棺材,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兆头,看来今年我鸿运当头,一定高中。他心里十分高兴,情绪高涨地走进考场。结果文思奔涌,一举高中。而另一名秀才,一见棺材,心凉了半截,心想: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棺材,不吉利的兆头,于是心情一落千丈,他硬着头皮走进考场,可“黑乎乎的棺材”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名落孙山。同一个画面与情景,两个人产生了不同的想法,进而导致不同的结果。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跟秀才一样不同的命运,可见一个人的信念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评价和看法是多么重要。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所难以预料的。不过,虽然我们不能控制际遇,却可以掌握自己;虽然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长,但却可以安排现在的生活,虽然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美国权威心理学家艾伯特.埃利斯指出,人生的种种不快其实都源于自己,是你自己在困扰着自己。如果你想让自己减少困扰,不再总是自我否定,就要理性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将自己以往所产生的消极感受转变成为积极、健康的,并且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使自己重新获得生活旅途中的快乐与坦然。德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也曾经说过:“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这一心理学的定义要求我们在面对困难、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不断调整自己对的信念,用阳光的心态去面对你即将遭遇的一切!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还有一位哲人也说过:“人生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情绪的自我调节,直接影响着对待生活的态度,常常被自己鼓舞,维持好的情绪,将使人乐观向上,健康大度;相反,情绪不佳,则会悲观消极意志消沉,甚至导致疾病。实际上,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并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强,恰恰是因为自己的愿望不切实际。要相信自己具有做种种事情的才能,但并不是强求自己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所以,要时常肯定自己,尽力发展自己能够发展的东西,剩下的,就安心的顺其天意。只要尽心尽力,只要积极地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心中自然就会保存一份悠然自得。所以,什么时候也不要跟自己闹矛盾,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这样想来,不是为自己开脱,而是使心灵不会被挤压的支离破碎,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执着追求。004困难是暂时的,不要把自己局限起来大象从小就被拴在很粗的木桩上,开始时它也挣扎着想逃脱,但力气不够,时间久了,于是大象脑子里便形成坚固的观念:木桩是坚固无法动摇的。长大后,即使再把它拴在很细的木桩上,大象也不挣脱了,它认为自己无法挣脱给自己设了限。给自己设限是一种个性压抑,被压抑的个性又是对个人潜能的一种压抑,压抑的状态很多:羞怯、腼腆、敌意、过度的罪恶感、失眠、神经过敏、脾气暴躁、无法与别人相处等。其特征是不能表现内在的创造自我,因而显得停止、退缩、禁锢、束缚。个性一旦被压抑过久,则可能偏离正轨,使前进受阻。比如见了生人就害羞,惧怕新的陌生的环境,经常觉得不适应和担忧、焦虑和神经过敏,以及面部抽搐、眨眼、颤抖、难以入眠等“紧张症状”。这时,如果你畏缩不前、甘居下游,那么,说明你受到的压抑太重,你对事情过于谨慎和“考虑”的太多,以至牢牢了禁锢自己个性的发挥和表现。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这是个陌生的国度,对她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充满着恐慌的环境。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学习,她只得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实在让人受不了,即便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更糟糕的是,她没有一个可以聊天的朋友,因为周围都是不懂英语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塞尔玛实在难以忍受如此烦闷的环境,她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可她父母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的心中,也改变了她全部的生活:“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她决心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于是,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并且,开始与当地人交朋友,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陶器送给了她。从此,她观看沙漠的日落;寻找几万年前留下的海螺壳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留连往返的奇景。曾有人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所以,你要勇敢地走出去,积极的与人交往,而不是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子里,不是把自己圈起来,压抑自己的个性,约束真正的自我。是的,我们不大容易改变环境,但却可以改变自己,自己可以创造生命中的阳光。自我设限往往是在反复的挫折以后产生的。当你身处失意的逆境时,就要进行有效地自我心理调节,使自己尽快从失意的泥沼中解脱出来,忘记过去的伤痛,以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未来。因此,必须破除自我设限的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事实上,随着人的不断努力和条件的不断改变,原来的限制可能就会变成一扇虚掩的门。005选择自己爱做的事,使你更容易走向成功美国的西方石油公司前董事长哈默博士,年近九旬还能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他的经验是:要尽量活动和工作,如果你能全力以赴地去做你喜欢做的事,你就会永远年轻。享受忙碌就是享受生活,创造快乐。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会觉得快乐无比,充满信心,干劲十足。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从事自己所喜爱的职业时,他的心情是愉快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且他也很有可能在所喜欢的领域里发挥最大的才能,创造最佳的成绩。莎士比亚就是一个极有力的例证。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在他五十二年的生命中,共为人类留下了37部戏剧,其中十几部作品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莎士比亚诞生在英格兰中部美丽的埃文河畔,他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是个精明、能干的商人。七岁的时候,父亲把威廉送到一所文法学校去上学,可他却不用功,老是被老师用教鞭提醒着去读书。他不喜欢那些古板的祈祷文,却喜欢阅读古罗马作家用拉丁文写的历史故事,还喜欢一个人在郊外的田野里漫游,听秋虫鸣叫。尤其是每年的五月节小城斯特拉福热闹非凡,这时戏剧班子从伦敦来到这里举行各种表演,这是一年中威廉最快乐的日子。他不但每场必到,并且戏剧班子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痴迷地观看着每一场精彩的演出,直到戏班离开斯特拉福城为止。威廉对戏剧的如此着迷,使母亲玛丽.阿登忧心忡忡,她怕有一天自己独生子会抛下她跟着戏班远走高飞。在14岁时,威廉便离开了学校,到父亲的铺子里帮工,但他仍然迷恋着戏班子和戏剧。几年以后,他结婚了,为了能够挣钱养家,他决定到伦敦去闯一闯。在伦敦,他几乎什么活计都干:写歌词、替人家购物、在码头做搬运工但他最向往的还是剧场。每有空闲,莎士比亚就到泰晤士河边的几家剧场附近转悠,猜想着剧中人的模样和故事情节。每逢演出季节,莎士比亚都会看着剧场上空飘扬的五前颜六色的旗帜,心想:我一定要让我写的剧本在这里上演!后来,他在一家剧院找到一份工作,替客人看管衣帽,照料有钱的观众上下马车,还在后台打杂。这下莎士比亚可以真正接近戏剧了。从此,一有空闲,他就躲在后台静静地观看演员们的排练,这里成了他的戏剧学校。也就是在后台这个地方,孕育了一位名垂青史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开始试着写戏。夜里,剧场散了以后,他就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在昏暗的烛光下写起来。廉价的包装纸成了他记录灵感的最好稿纸。1592年新年,对于莎士比亚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他的剧本亨利六世在伦敦最大的三家剧场之一玫瑰剧场上演,并一炮打响,卖座收入竟达到整个演出季节的高峰,剧场老板看中了他,与他签订了提供剧本的长期合同。此后,莎士比亚的名气越来越大了,他的作品在英国一次又一次地引起轰动,就连女王也对他大加赞赏,决定授予他爵士称号和族徽。族徽在当时是一种极高的奖赏,上面刻着长枪,老鹰、头盔和一句“并非无权”的名言。但是,莎士比亚并没有自我满足,他开始向自己挑战,决心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很快理查三世、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哈姆雷特等相继上演。悲剧哈姆雷特的轰动效应,更使莎士比亚登上了艺术的顶峰。不过,虽然莎士比亚赚了许多钱,但他仍然只喜爱戏剧。他把国王的赏赐和自己所赚的钱集中起来,投资建筑著名的环球剧场,而没有用来经商,做别的生意。所说以,莎士比亚的一生是为戏剧而活着的,戏剧是他的灵魂,也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大小是和兴趣有很大关系的。如果你做自己一直喜欢做的事,你的内心便会充满愉悦和快乐。如果少年时代的莎士比亚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干上了自己不喜欢的经商职业,那么,即使他付出再大的努力和再多的劳动,也不会比取得的艺术成就大。对于他不喜欢的职业,他不会有耐心和热情去奋斗。正因为他从小就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长大以后又得以从事自己所喜爱的戏剧创作,才使他有极大的热忱和非凡的创造力为人类留下许多不朽的艺术财富。所以,千万别逼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那样会是一场徒劳。试着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就离成功更近。006三十岁不应是迷失的年龄,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大多数人都会经过这样一个特殊的年龄段,由于年轻而缺少丰富的人生经验,加上来自社会激烈竞争以及多种原因,使得他们往往不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于是便在别人的指点和要求下迷失了自我。不仅如此,还有每天我们听到各种评论,也常常说你不能这样做或你哪儿做的又不对总之,我们总是在别人的评价中打转,为了迎合别人的口味而不断改变自身,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变得什么都不是。因为自己不可能做到完美,结果迷失了自我。前途一片迷茫,不知如何朝正确的方向前进。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认为:现代人因为迷失和淹没在各种目标中,心里很容易产生挫折感和种种焦虑,甚至不快,所以活得很累。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应把自己的思绪进行必要的调节。在这种混乱的生活状态中,人的内心渐渐失去平衡,变得没有条理,生活的目的也跟着盲目起来。因此,人如果总是这样就没有幸福可言,并会失去最主要的东西,丢掉眼前的一些机会,变成“为明天而明天”的生活痛苦者。其实,世上没有哪个人是十全十美的,而且正因为人的不同才表现出每个人风格迥异的才华和气质。从古代的文人骚客到如今的政商名人,无一不是拥有独自的闪亮点而吸引着我们。正是因为他们表现出的自我,不迎合世俗的眼光,才赢得世人的欣赏。所以,要保持自我,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才有完整的人格,才能不偏离人生的方向。曾有两个学生一同拜奕秋为师,学习下棋。在求学之中,有一个学生非常聪明,但他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三心二意,今天想学下棋,明天又想学画画,不时地有新想法冒出来;而另一个学生虽然不太聪明,但每次听课都全神贯注,一心一意地听奕秋讲解棋道。一次上课时,有一群天鹅从他们头上飞过,那个聪明的学生虽然看着也像是在那里听,但心里却想着拿了箭去射天鹅,梦想着有一天要做一名出色的弓箭手;而那个不怎么聪明的学生却在专心学棋,连头都没有抬一下,浑然不觉。若干年后,那位专心致志的学生成了一名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位聪明的学生却一事无成。其实,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但不是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因为在通常状况下,这几件事情都不会做得很好。不过,如果每次能专心地只做好一件事,精力便能够集中,也必定有所收益。等这件事做完后,再去做下一件事,这样每一件事都能够做得很好。然而,在大多情况下,人们对生活的迷失都是所要或所想的太多,而一时达不到目标造成的。这种想法使很多人不能将精力专注于一项事业,他们总是目标很多,因此错过了许多近在眼前的景色,丢掉了一些可以马上把握的机会。所以,我们一次只有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我们就不会感到精疲力竭。做得少一点,做得好一点,找到正确的方向,才会得到更多的收获。每个人都有智慧,每天花一点儿时间问下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慢慢地,你会发现,那些遥远而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你行动的累赘,而那些离你最近的事物才是你的快乐所,如此便能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也只有如此才能不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007凡事顺其自然,不要走极端曾有一则脑筋急转弯:一个人要进屋子,但那扇门怎么也打不开,为什么?答案:因为那扇门是要推开的!实际上,生活中我们也会犯一些如只知拉门进屋,不知推门也能进去的错误。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有时遇事爱钻牛角尖,有时候周围的环境变了,我们却还在固执一端,认死理,结果闹出大笑话来。所以,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们不必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它,因为那样做很可能得不偿失。所以,聪明人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顺其自然能使自己愉快地生活、使事业有成;而愚者往往是一条胡同走下去,不管前面是墙壁还是泥坑,都义无反顾,给人一种“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但到头来不是撞在南墙上,便是陷进淤泥中,累了自己也苦了自己。楚国有一人搭船过江,一不小心把身上的宝剑掉进江里去了。同船的人都劝他赶快下水去捞,可他却不慌不忙的从身上拿出一把小刀,在剑落水的地方放心刻了一个记号。大家都奇怪地问道:“这是做什么用呀?”他说:“我的剑就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我在这个地方做个记号,等船靠岸时,我就从有记号的地方跳进河里,把剑捞上来!”船靠岸了,他就这样跳下去找剑了,结果可想而知。这虽然是个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却是一种极端刻板的、不知变通的思维方式。有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像那个楚国人,环境的大船已经变了,而我们却还在那里原地不动,这样就会犯不该犯的错误。虽然一生中没有犯过错误、或没有过错误的观点或立场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但若是重复不断,循环往复地做蠢事,却是不应该获得原谅的。老百姓有句俗话:“听人劝,吃饱饭。”那些一贯刚愎自用、钻“牛角尖儿”的人,只会使面前的路越走越走不通,这样的人总是固执地“迷信”自己,顽固地“自信”,对其他人的话充耳不闻,但又生怕别人不重视自己,得不到他人的承认。于是,在顽固的“自信力”的支持下,便义无反顾地沿着错误道路走下去,过激的言行不但没有扭转错误方向,反而加快了失败的到来。所以,不管身居何种地位,经受过怎样的挫折,都应该永葆一颗平常之心。人生在世,会遇见许多的人和事,人间万象也不可能都迎合自己的一厢情愿。因此,困难面前,有的人可以从容应对,但有人却一筹莫展,急躁,焦虑,这些消极心理会阻碍进取的动力,导致恶性循环。对此,虽说亲朋好友给一些抚慰,然而真正要摆脱不良心情,则要依赖于自身的心理调整。所谓知己者强,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制订的目标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顺其自然,才能顺利地发展。008不做别人的影子,只做真实的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在不同的人面前我们又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且,我们总是犯同一个错误,认为别人需要看到强大、能干、成熟的自己,却忘记了什么是真实的自我。由于我们太渴望自己表现得像想象的那样了,结果把我们真实的自我变成了滑稽可笑的模仿者,变成了卡通似的人物,如此真是活得有些悲哀。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戏剧,在这出戏里我们不是做自己而是在演自己。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为了某一个目标或是想飞黄腾达,便甘愿出卖了自己的真心,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做着一些自己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事情。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往往会戴一顶面具,让别人看不清我们的脸,也看不清我们的心灵。在面具的掩护之下,我们小心翼翼的走在人生的旅途之中,这时伪装的滋味真的很难受,但却没有勇气彻底的摘掉面具,因为有太多的牵绊。于是,在太多的社会磨练中,我们从一颗有棱有角的石头变得圆滑了,人生的道路也顺利了很多,可是当我们停下脚步反省的时候,却悲哀的发现,我们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了,面目全非,我成了别人。张爽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设计人,她设计的作品总是与众不同,有点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充满了个性。同事们都认为很好的创意,可总经理却总是看不上眼,并始终强调一句话:“我们要满足客户的意愿,并是单纯的个人创意。”这令张爽十分苦恼。由于张爽的形象不错,总经理就把她调过来当自己的助理,平时出去见客户的时候总是带着她。张爽对这种安排十分的不情愿,但总经理说:“做我的助理可以让你了解客户到底需要什么东西,到时你的作品也会更实用。”张爽最讨厌喝酒,也不喜欢看到男人酒气冲天的模样,但是为了应酬,她必须忍着。更让张爽感到恶心的是,在夜总会里,很多客户邀请和她跳舞,面对客户的要求张爽只能委屈自己,张爽觉得自己主像一个在舞池里的小丑。在和客户接触的日子里,整天忙忙碌碌的张爽终于了解到了客户对作品的要求和品味。于是张爽向总经理提出要求,重新回到设计工作岗位上去。就这样,在张爽按照客户的意思设计出了一幅广告作品,总经理对之很满意,但是每一个同事都对她的设计表示不满意,以前那种欣赏的目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屑。失去判断能力的张爽,只好求助于以前的大学教授。教授给了她一行批语:一幅俗不可耐的作品。教授说,艺术的本质是真实,尤其是心灵的真实,而你的作品却充满了虚伪。现在有两条路供你选择,一条是继续虚伪下去,另一条是做另外一个梵高。张爽终于醒悟,向总经理递交了辞职书。那一刻,张爽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不做别人的影子,做真实的自己。有一首古诗云:“痴心做处人人爱,冷眼观时个个嫌,觑破关头邪念息,一生出处自安恬。”我们不可能一路的左右逢源,也不可能一味的八面玲珑。在世俗圈子里痴心表演,人会活得不真实、不轻松、不自在。我们要活得自在逍遥,只有自然地做真实的自己,既不去“痴心做”,也不去“冷眼观”,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觑破关头”,屏除邪念,保持心境安然舒畅。做真实的自己首先要保持内心的真实,保持内心的真实就必须要有舍弃一切虚荣的心理,要有一种坚强的力量,抵抗别人左右你思想和行为的力量。如果我是美玉,我就不做磨盘,既毁了自己也帮不了别人;如果我是磨石,我就做快乐的磨盘,不停地旋转,磨出丰收的喜悦;我无法改变自己,我只能改变自己的观念,把自己放在更有利的地方。塑造自己,先点燃自己的心灯,然后才能照人远行,如果每个人都有一盏心灯,那么将只有光明并无黑暗!每个人都可以塑造独特的自己,我就是我,不论好与坏,世间不会有第二个我。009而立之际,学会自我定位很重要美国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曾经说过:“对现在无知和对过去无知都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对自我无知到何种程度的无知是不可原谅的。”因此,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明”就是准确、客观,也可以说是对自我的认识要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