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要把握正确方向.doc_第1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坚定文化自信要把握正确方向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既是对我们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自身文化特性品质和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和信心。1.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这种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就在于中国人民找到了“伟大的认识工具”。通过马克思主义准确认清中国国情,这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前提。中华文化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变得生机勃勃、富有活力,在延续了5000多年之后开始走向复兴。这不是将曾领先于世界文明几千年的文化原封不动地搬到今天和未来,而是在扬弃的过程中推动中华文化与时俱进、与日俱新。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坚持文化自信,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要坚持价值观自信。人们只有对自己的价值观充满自信,在情感上认同、在心理上敬畏,才能在实践中笃定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主导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就要把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自信摆在战略位置,夯实我们走向文化强国的价值观基础,厚植中华民族开创美好未来的文化优势。2.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领导者和发展者。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始终不忘初心,努力前行,缔造了崭新的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持续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取得的历史成就,积累的革命和执政经验,沉淀的深厚底蕴和精神财富,早已孕育形成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独特的价值文化。在这种价值文化的自觉中,党的坚强领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决定性力量。3.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能够自信,是由经济发展实力所决定的。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能够自信,归根结底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深度认同和高度肯定。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要依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文化自信也源于我们进行的伟大变革。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而是依据科学理论的时代性发展;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而是借鉴超越的卓越性创造;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引领潮流的革命性创新。这必将给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也必将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4.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更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一古语进行了科学地改造,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在建设改革年代,邓小平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心愿。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深刻体现出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理念,更是500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滋养,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治国理政、安邦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也为全球治理和人类和平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即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的文化虚无主义和死守旧有文化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应该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改造、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丰厚滋养。5.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的鲜明品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领先于世界,就源于在与其他文明的不断融合互鉴中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绝不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而是一种开放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很多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近40年来,我们吸收借鉴了一些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经验,推动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蓬勃发展;我们吸收借鉴了一些国家公共文化建设的方法,推动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文化福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放性,不是囫囵吞枣,而是在批判基础上的有益借鉴。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兜售“普世价值”,妄图西化中国。国内一些人也别有用心,打着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