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中)——现代凯恩斯主义理论之新古典综合派.ppt_第1页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中)——现代凯恩斯主义理论之新古典综合派.ppt_第2页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中)——现代凯恩斯主义理论之新古典综合派.ppt_第3页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中)——现代凯恩斯主义理论之新古典综合派.ppt_第4页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中)——现代凯恩斯主义理论之新古典综合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中) 现代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之新古典综合派,概况:新古典综合一词是由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首创的,表示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融合。这一学派是以美国麻省剑桥为基地发展期来的一个凯恩斯主义学派,又称“美国凯恩斯主义”、“美国剑桥学派。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在西方世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经济学流派。1948年,萨谬尔森经济学的出版,标志着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此学派自产生就在西方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直到607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才开始动摇,并且受到其他学派日益严厉的批判。进入80年代被视为各种不同学派之一。,第四章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中) 现代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之新古典综合派,第一节、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二节、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经济理论 第三节、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 第四节、新古典综合派评说,第一节、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阿尔文汉森: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1941)、经济政策和充分就业(1947)、凯恩斯学说指南(1953)等 2.萨谬尔森:经济分析的基础(1947)、经济学(1948)等。 3.托宾:国民经济政策(1963)、经济学论文集:宏观经济学(1974)、十年来的新经济学(1974)、经济学论文集:消费和经济计量学(1975)等。 4.索洛: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1958,与萨谬尔森、多夫曼合作)、资本理论与利润率(1963年)、美国的失业性质与原因(1964年)、增长理论:说明(1956) 等。,第二节、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经济理论,一、收入支出理论 二、IS-LM模型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 四、“滞胀”理论,一、收入支出理论,收入支出理论简单说就是关于社会总产量及相应的就业量、总收入水平是由哪些因素决定以及如何决定的理论。这一理论是新古典综合派经济理论的核心,是在对凯恩斯收入决定论进行修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收入支出理论,1.两部门模型 凯恩斯假定社会上只存在居民户和厂商两个部门,则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若用C表示消费需求,I表示投资需求,S代表储蓄,上述条件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CS=CI 由此可得: S=I 这就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均衡的基本条件。,一、收入支出理论,1.两部门模型 新古典综合派根据凯恩斯的上述分析,建立了收入支出模型。汉森在其1949年的货币理论和财政政策一书中提出,由于在45度线上任何一点都具有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数值相等的性质,因此,可以用来表示收入随消费与投资的变化而变化的确定数值,从而建立了以C+I与45度线交点为均衡点的宏观经济模型,这个模型经萨谬尔森加以改进后,被公认为是对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一个重大发展。,一、收入支出理论,2.三部门模型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上述模型中所分析的国民收入均衡状态并不一定是理想状态,因为这种自然均衡状态的均衡收入通常都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收入。这是可以通过扩大政府干预,刺激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但是,这一思想并没有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中得到反映,萨谬尔森对此做了补充,用公式表示,即: C+S+T=C+I+G 其中,T代表政府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 这样就把原来的两部门模型扩大为三部门模型:居民,企业和政府。,一、收入支出理论,3.四部门模型 凯恩斯理论构建的是一个封闭宏观模型,新古典综合派把它扩展为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从而提出了四部门模型。这种模型的公式表达为: C+S+T+M=C+I+G+X 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二、IS-LM模型,收入支出理论考察的只是商品市场的均衡,而且是建立在利息率不变的假定条件下的。事实上,利率是经常变动的一个因素,利率的变动会影响投资,并通过投资进而影响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紧密联系,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相互影响。,二、IS-LM模型,凯恩斯体系的矛盾在于,产品市场的均衡可以确定均衡收入水平,但无法确定均衡利率水平,而利率水平却是确定产品市场均衡的一个前提;货币市场的均衡可以确定均衡利率水平,但无法确定均衡收入水平,而收入水平又是确定利率水平的一个前提。在客观上、逻辑上都要求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联系起来。凯恩斯绕开矛盾走,在讨论产品市场时,假定已经存在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在讨论货币市场时,假定已经存在产品市场的均衡收入。,二、IS-LM模型,稀克斯和汉森修补了这个缺陷,提出了IS-LM模型,把国民经济的实物方面和货币方面结合起来,即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考察了均衡收入和利息率水平的决定问题,新古典综合派在稀克斯和汉森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这一模型。,二、IS-LM模型,1.IS曲线 假定经济中只存在居民和厂商两个部门,商品市场均衡条件为: S=I,即S(Y)=I(r) 其中,S(Y)表示储蓄是收入的函数,I(r)表示投资是利率的函数。 又由于它们之间存在以下的序列关系: rIYS 所以,在投资和储蓄相等的条件下,r和Y呈负相关关系,二、IS-LM模型,1.IS曲线 IS曲线的含义是:第一,IS曲线表示的是使投资等于储蓄的商品市场均衡的各种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的组合。第二,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商品市场均衡条件下,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对应一个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一个较低的利率水平对应一个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第三,在IS曲线左边和右边的任何一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商品市场的非均衡点;只有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商品市场的均衡点。,二、IS-LM模型,2.LM曲线 (M: 货币供给;L:货币需求;L1:货币的交易需求;L2:货币的投机需求。) LM为货币供求函数曲线,它表示在保持货币供给(M)与货币需求(L)相等条件下,r和Y呈正相关关系,亦即当M为既定时,Y、L(L1+L2)、r有如下序列关系: YL1L2r,二、IS-LM模型,2.LM曲线 LM曲线的含义是: 第一,LM曲线表示的是使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货币市场均衡的各种利息率和国民收入水平的组合,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利息率和国民收入都是可以保证实现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组合。 第二,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一个较高的利息率对应一个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相反,一个较低的利息率对应一个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 第三,LM曲线左边或右边的任何一点的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点;只有在LM曲线上的各点的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才是货币市场的均衡点。,二、IS-LM模型,3.两市场均衡模型 两市场均衡条件就是两种市场同时均衡,即: S(Y)I(r) ML1(Y)+L2(r) L1(Y)表示货币的交易需求,它是收入的函数;L2(r)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它是利率的函数。 它表明,在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必有一个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能够既使商品市场上投资等于储蓄,又使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二、IS-LM模型,3.两市场均衡模型 IS-LM模型的含义是: 第一,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E所表示的是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唯一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 第二,在均衡点E以外的IS曲线和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只是实现了一个市场的均衡,而没有同时实现两个市场的均衡。IS曲线与LM曲线外的任何一点表示的都是两市场都不均衡状态。 第三,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和国民收入,来逐步实现两市场同时均衡状态。,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IS-LM模型分析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状态,它暗示了两个前提:其一,物价水平固定不变,货币价值的升降与实际价值一致,即名义价值等于实际价值;其二,不考虑劳动市场的变化。但是实际上,一般物价水平上涨是经济生活中的经常现象,而劳动市场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20实际6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对IS-LM模型作了两项修正:第一,把货币供给视为一个内生变量,可受价格水平左右的变量;这样,IS与LM的交点E就会在价格水平影响下左右摆动,从而导出总需求曲线。第二,将工资水平引入分析中,通过生产函数为中介,建立劳动力市场理论,并由此导出总供给曲线,从而建立了AD-AS模型。这个模型是对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综合。,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从AS线来看,影响其移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第一,工资率的变动。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工资就意味着增加成本,减少利润,企业增产的势头减弱甚至缩小生产,于是AS线向左上方移动;反之,向右下方移动。 第二,其它如能源等要素价格的变动,它们与工资的变动一样,影响AS曲线向左上方或右下方移动。 第三,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变动。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后,因为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AS线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上方移动。 第四,劳动和资本的变化。劳动力增长,资本存量因投资而增加,AS线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上方移动。 总之,AS线和AD线都会因种种因素的变化而移动,从而使均衡点发生变化。,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从AD线来看,影响其变动的因素也很多,主要有: 第一,国家财政政策变动。由于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而增加投资和消费支出,或者由于减少税收而促进企业增加投资和个人增加消费,都会使AD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会使AD线有左下方移动。 第二,货币金融政策的变动。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而刺激投资增加,并通过投资乘数作用使消费需求增加,从而使AD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最初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分别为AS1,AD1,其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分别为y1,p1。现假定总供给曲线不变,而总需求曲线则因种种原因移到AD2,这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则分别为y2,p2,假定y2为充分就业的均衡产量。这表明当供给函数不变,并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之前,总需求曲线上移,在物价上升的同时,产量也得到加大幅度的增加,但物价上涨不及社会需求增加得多,当价格由P1升到P2时,这是温和的通货膨胀。当总需求曲线继续上移到AD3,则只有物价迅速上升至P4,产量却不变,仍为y2。但物价由P2升到P4却是真正的通货膨胀。这一模型是凯恩斯的模型,只考虑总需求,不考虑总供给,因为他认为总供给是一个常态,常处于供给过剩状态,不用考虑。,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新古典综合派把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也考虑在内。通过减税减少福利支出以增加资本和劳动等措施可以增加供给,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总供给曲线也可以向右下方移动。即由AS1移到AS2。AS2与AD2的交点确定的均衡产量为y3,均衡价格为p1。这表明,由于供给因素的增加,在产量增加的同时,价格有所回落,由P2降到了P1。而AS2与AD3的交点确定的均衡产量仍为y3,但均衡价格却上升至P3。当然,这相对于P4来说,价格仍有所下降。这说明,增加供给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四、“滞胀”理论,根据凯恩斯理论,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经济衰退和失业,过度需求则产生通货膨胀。在充分就业以前,有效需求的扩大会增加产量和就业量,有温和的通货膨胀现象,在充分就业以后,继续扩大需求就会引起绝对的通货膨胀。但是,通货膨胀和失业现象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 但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后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存在着“滞胀并存”现象。新古典综合派利用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来修补凯恩斯理论的不足,并着重从微观上解释“滞胀并存”的原因。,四、“滞胀”理论,1.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表示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直接相互替换关系的曲线,以后西方经济学家以工资成本推动论为依据,又进一步发展为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相互替换关系的曲线。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在失业率何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反方向变化关系。,四、“滞胀”理论,政府在运用菲利普斯曲线确定宏观经济政策时,首先要确定“社会临界点”。所谓的“社会临界点”是指政府对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社会可接受程度的理解”,也就是在一定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下,社会是可以接受的,这时政府可以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如果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超过了“临界点”,政府就有必要加以干预,以保证社会安定。,四、“滞胀”理论,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滞胀局面,依靠菲利普斯曲线难以解释这种现象。新古典综合派又用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来说明这个问题。,四、“滞胀”理论,2.关于滞胀原因的解释 由于微观经济部门的异常变动引起的。 由于微观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引起的。 由于微观市场(如劳动市场)的结构变化和不完全性引起的。,第三节、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一、20世纪50年代的补偿性财政和货币政策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新古典综合派认为,30年代大危机已经过去,经济政策不能总是一个基调,而应根据经济中繁荣与萧条的交替,交替地实行紧缩和扩张政策,即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一、20世纪50年代的补偿性财政和货币政策,1.补偿性财政政策 补偿性财政政策最早由汉森提出。基本含义:在萧条时期,政府可以有意识地增加财政支出,减少财政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在繁荣时期则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税收,以抑制总需求,并求得繁荣与萧条的相互补偿。 政府还可事先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有意识地安排好各项“反周期”的措施,即在膨胀的危险到来之前主动紧缩经济,在萧条来临之前主动扩张经济,这样就可以避免经济的一盛一衰,求得稳定增长。这样就可以消灭危机,消除经济周期波动,解决资本主义的病症。,一、20世纪50年代的补偿性财政和货币政策,2.补偿性货币政策 萨谬尔森提出了补偿性货币政策。基本含义:中央银行在萧条时期放松信用条件,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以刺激投资和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在繁荣时期则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和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总之,就是要根据经济的周期变动,交替使用紧缩政策和扩张政策,即“逆经济风向行事”,在萧条时期设法使经济繁荣,以消灭失业;在繁荣时期又要抑制通货膨胀,实现长期稳定增长。,二、20世纪60年代的增长性财政货币政策,50年代的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并没有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10年内美国发生3次经济危机(19531954,19571958,1960年),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出现“艾森豪威尔停滞”。 因此,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托宾、奥肯、海勒等人提出了增长性财政货币政策。,二、20世纪60年代的增长性财政货币政策,增长性财政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不仅要在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即使在经济回升时期,只要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潜在的(即充分就业)国民生产总值,也要通过赤字财政政策人为地刺激总需求,使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从而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在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同时,必须实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二、20世纪60年代的增长性财政货币政策,赤字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减税,尤其是减少个人所得税;实行投资赋税优惠来刺激投资;变更耐用消费品消费税的办法来刺激消费;根据失业的情况决定发放或停止联邦失业津贴补助;扩大赤字财政支出等。 膨胀性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协调各国的货币政策,使各国短期公开市场上的证券利息率接近,以减少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国内货币管理当局的活动应该更接近它所要控制的支出决定;财政部发行一种可以买卖的具有购买力保证的公债,在公开市场上逐步增加这种公债的买卖,这样可以帮助中央银行控制实际利率,并增加它对投资市场的影响。 增长性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在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的确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到后半期,由于把赤字当作常规手段,赤字越来越大,最终酿成了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的严重滞胀问题。,三、20世纪70年代后的多样化政策,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微观化 3.收入政策 4.人力政策,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松”:膨胀性的政策,“紧”:收缩性的政策。五六十年代是分开使用的。70年代配合使用。 第一,“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财政上用投资优惠、减税、扩大政府开支等办法鼓励投资,增加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上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以防止因投资需求过旺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加剧。 第二,“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在货币政策上用扩大银行信贷合降低利息率等办法来鼓励投资,以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在财政政策上通过缩小政府开支,压缩政府对商品合劳务的购买来减少市场压力,以稳定物价。,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微观化,所谓“微观化”是指政府针对个别市场和个别部门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区别对待的财政货币政策。 第一,财政支出政策的微观化,即通过政府财政支出来促进部门结构的变动,使某些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部门优先发展。 第二,财政收入政策的微观化,即通过税收结构的变动和征税范围、税率的调整,使税收政策能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便促成经济增长。 第三,货币政策的微观化,即通过局部地调整不同部门和不同类型借贷的放贷限额,信贷条件、利率以及规定各类从事放贷业务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等来促进有些部门的经济增长又不至于影响整个物价水平的升降。同时,通过地区利息率差异的调整,有利于国内各个地区的经济均衡增长,不至于使某些地区因缺少投资,利息成本过大,而影响当地的就业和物价水平。,3.收入政策,所谓收入政策是指限制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增长率,使之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相适应,从而限制物价上涨的政策。 第一,工资物价管制,政府颁布发令,管制工资和物价,必要时实行冻结,严格限制工资和物价上涨。 第二,工资物价指导线,即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状态,由政府规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标准,把工资和物价增长率限制在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幅度之内。 第三,企业和工会签订工资物价协议,在政府指导下,企业与工会共同遵守,相互制约。 第四,税收控制工资和物价。政府采用税收政策,以增税作为惩罚,以减税作为奖励的手段来限制工资和物价上涨。对遵守规定的给予减税优惠,对违反规定的给予加税处罚。,4.人力政策,所谓人力政策,即针对劳动市场的不完全性,解决失业和职位空缺并存的矛盾,从而增加就业机会的政策。 第一,进行劳动力的再培训,包括对失业者的培训和在职人员的培训,使非熟练劳动者能够适合劳动需求的条件,使技术过时的劳动者能够掌握新技术。 第二,发展职业介绍事业,提供劳动市场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