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苦荞麦最佳栽培组合探讨.pdf_第1页
旱作苦荞麦最佳栽培组合探讨.pdf_第2页
旱作苦荞麦最佳栽培组合探讨.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验研究2 0 1 1 6 毫i l: jj 瓤 旱作苦荞麦最佳栽培组合探讨 杨 明君 杨 媛杨 芳 石金 波 郭忠 贤 ( 山西省农 业科 学 院高 寒 区作物 研 究所 大 同 0 3 7 0 0 8 ) 摘 要 : 本 项研 究 以早 中晚 3个不 同生育期 的 品种 为试 验材 料 , 3种 不 i- 1 播种 量 、 3种不 同施 肥量 为处 理 , 采用 ( 3 4 ) 正交试验法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间差异极显著 , 不同播种量、 不同施肥 量 间达显著水平。 综合结果分析 , 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 , 亩播种量 6万株 , 亩施磷二胺 2 0 k g作基肥 为最佳 栽培 组 合 。 关键词 : 苦荞麦; 播种量; 施肥量 由于人类对膳食改善的要求 ,食品的质量和营 养含量已提到首要位置。荞麦含有其它粮食作物 中 没 有 的芦 丁 。因此 ,荞 麦食 品深受 广大 消 费者 的青 睐 。苦荞 麦 是 一种 理 想 的粮 、 药 兼 用 粮 种 , 经 常食 用 具 有 明显 的保 健 功能 越 来越 受 到 国 内外 广 大 消 费 者 的欢迎 。目前 , 生产 上使 用 的 品种混 杂 , 耕 作粗 放 , 生产方式落后 , 极大地影响了荞麦生产 的发展。针对 目前状况 ,选用简便宜行 的苦荞麦最佳高产栽培组 合 是 提 高苦 荞 麦单 产 、 扩 大 种 植 面积 , 推动 加 工企 业 盈 利 的积 极性 和产 区农 民增 收 的有 效途径 。 1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验 材 料 选 用 3个 不 同类 型 的 品 种 ,早 熟 品种 苦 荞 0 5 4 3 , 中熟 品种 苦 荞 0 3 0 4 晚熟 品种 “ 蜜 蜂 ” 。 1 2试 验方 法 本试验 2 0 1 0年设在 山西大 同南郊高寒 所试验 田,地处北 纬 4 O 。 0 6 。东经 1 1 o 2 0 ,海拔高度为 1 0 6 7 6 m, 沙 壤 土 , 肥 力 中等 , 前 茬 为 向 日葵 , 秋 深 作者简介 :杨明君 ( 1 9 5 2 一 ) , 男 , 副研究员 , 主要从 事荞 麦育种 与栽培 。电话 : 1 3 1 5 2 9 2 3 4 7 7 设计 和分 析 。仅 以形 态 学 农艺 性 状 判 断种 质 类 群 或 遗传差异 , 然后大量地组配组合 , 淘汰 、 筛选 , 导致结 果不完善 , 甚至是错误 的, 效率低 下 , 盲 目性 和偶 然 性 较 大 。运 用多 系 测 交法 , 结合 农 艺性 状 的考察 , 基 本能反映 自交系的特征特性 , 且易观察 简便易行 , 结 果 较为 可靠 。根 据测 交种 产 量和 性状 鉴定 的结 果 , 即可 选 出高配 合 力 的被 测 系 ,也 能 同 时选 出适 于 生 产利 用 的优 良高 产杂 交种 。 在评 价 试验 设 计 中 , 随机 区组 设 计 准 确性 较 高 , 进行方差分析误差值较小 ,通过分析一般配合力和 特殊 配 合 力效 应 方 差显 著 或 极显 著 ,明确 种 质 类群 的 聚类 但相 应 地 组 配组 合 的工 作 量 和试 验 用 地都 将成 倍增 加 。间 比法 试验 设计 虽 准确 性略 有不 足 , 但 能简单方便 地分析评 价玉米 自交系的种质类群 , 节 省了工作量和试验用地 , 有实际利用的意义。 4 结 论 本 试 验结 果 验 证 了多 系 测交 法 在 玉 米 自交 系种 质类群评价上运用 的可靠性和简便性 ,并且选择出 C 9 x 齐 3 1 9等 3个 强 优杂 交组 合 ,加 快 了育 种 进度 。 下一步 , 将加大简便评价方法的应用力度 , 争取对现 有种质资源做一次统一的评价分析 ,鉴别 自交系的 利 用价 值 和潜力 。 参考 文献 【 l 】 李 明顺, 张世煌, 等 根据产量特 殊配合力分析 玉米 自交系杂 种优势群 J 1 中国农业科学, 2 0 0 2 , 3 5 ( 6 ) 2 】 曹靖年, 史桂荣, 等 利用 总配合力效应值确定 玉米种质优势 类群 的研究 J _ 中国农学通报, 2 0 0 0 , 1 6 ( 2 ) 【 3 】 张新, 王义波, 等 常用玉米 自交系优势类群划分及 种质创新 J 中 国农学通报, 2 0 0 0 , 1 6 ( 3 ) 4 洪德峰, 马毅, 等 我 国玉米种质创新及 杂优模式的浅析【 J 农 业科技通讯, 2 0 0 8 ( 7 ) 51 巷业 确蝴 耕 , 播前浅耕灭草, 未施肥。5月 2 6日播种 6月 2日 出苗 , 出苗齐全 , 6月 1 8 E l 和 7月 7日各 中耕一次。 7 月至 8月 中旬雨量极少 , 因受干旱高温的影响, 加上 土壤保水能力较差 , 各供试品种产量水平整体较低 后期雨水偏多, 有利于晚熟 品种 。 7月 9日追肥 尿素 1 0 k g 亩 。 1 3试 验处理 3 个播种量 : 4万株 亩 , 6万株 亩, 8万株 亩 : 3 种 施肥量: 不施肥 , 磷二胺 1 0 k g , 亩, 磷二胺 2 0 k g 亩。 拟 采用 ( 3 4) 正交试验法 , 小区面积 2 re x 5 m, 6 行区, 重复 2次。 2结果与讨论 2 1 不 同处理 与主 要农艺 性状 的关 系 2 1 1 品种 与 主要 农 艺性状 的关 系 分 析 结果 表 明 ( 见表 1 ) , 品种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 , r ( 相关系数 ) = 2 0 1 1 6试验研究 - 0 6 5 0 , 即 品种 不 同株高 亦显 著不 同 。品种与节 数 、 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 , r 分别为 0 7 0 0 * 、 0 6 0 6 * 。 即品 种不同节数、 分枝数各异。品种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 相关 , r : 0 9 4 6 料 , 即品种不同千粒重显著不同。 与其 它性 状相关 不密 切 。 2 1 2播 种 量 与 主要 农 艺性 状 的 关 系 结 果 表 明 ( 见 表 1 ) , 播 种 量 与 株 高 呈 极 显 著 正 相 关 r= 0 8 2 4 * , 即随着播种量增加株高明显增加。 与其它性 状相关 不密切 。 2 1 3 施 肥 量 与 主 要 农 艺 性 状 的 关 系 结 果 表 明 ( 见表 1 ) , 施 肥量与株高 、 节数 、 分枝数呈显著正相 关 , r 分 别 为 0 6 3 7 * 、 0 6 3 7 * 、 0 4 7 6 ,即随着施 肥 量增 加株高、 节数、 分枝数亦随之增加。施肥量与株粒数 、 株粒 重呈 极 显著 正相 关 , r 分 别 为 0 8 4 5 * * 、 0 9 3 5 * * 。 即随 着施肥 量增加 株粒数 、 株粒 重 明显 增加 。与千粒 表 1 苦荞品种主要经济性状考种 结果 注 : 表 示 0 0 5显 著水 平 。 料 表 不 o O l显 著 水 平 重相关不密切 。 2 2品种 、 播种量、 施肥量与籽粒产量 的关 系 2 2 1 不 同品 种与籽 粒 产 量 的关 系 结果 表 明 ( 见 表2 、表 3 ) ,品种间籽粒产量达极显著水平 , F值为 7 4 7 ( V o o 。 = 7 2 0 ) , 即 品种不 同 , 籽粒 产量亦 不 同 。互 比分 析结果 ( 见 表 4 ) , 晚熟 品种 “ 蜜蜂 ” 极 显著 高 于中 熟 品种 苦 养 0 3 0 4和早 熟 品 种 苦荞 0 5 4 3 。 中熟 品 种苦 荞 0 3 0 4极显 著 高 于早熟 品种苦 荞 0 5 4 3 。 “ 蜜蜂” 、苦荞 o 3 0 4 、苦养 0 5 4 3籽粒产量分别为 1 6 3 5 k g h m , 1 2 0 1 k g h m 和 7 4 8 2 k g h m 。 2 2 2 不 同播 种 量 与 籽 粒 产 量 的 关 系 结 果 表 明 ( 见 表 2 、表 3 ) ,播种 量 间籽 粒产 量 达显 著水 平 ,F 一 5 2 一 值 为 6 9 6 *( F n = 3 9 8 ) ,即播种量不 同,籽粒产量 亦不同。互比分析结果( 见表 4 ) ,亩播种 6万株显 著高于亩播种 4万株和亩播种 8万株 ,亩播种 4万 株和亩播种 8万株间差异不显著。籽粒产量分别为 6万 株 亩 :1 3 3 9 k g h m 2 ;8万 株, 亩 :1 2 0 1 k g h m2 : 4万株 亩 :7 4 8 2 k g , h m 。 2 2 - 3 不 同施 肥 量 与 籽 粒 产 量 的 关 系 结 果 表 明 ( 见表 2 、 表 3 ) , 施肥量 间籽粒产量达显著水平 , F值 为 6 0 0 “ ( = 3 9 8 ) , 即施肥量 不同 , 籽粒产量亦不 同。互 比分析结果( 见表 4 ) , 亩施磷二胺 1 0 k g 极显 著高于亩施磷二胺 2 O k 譬 , 显著高于不施肥 ; 亩施磷 二胺 2 0 k g 与 不施肥 差异 不显著 。籽粒产 量分别 为 : 试验研究2 0 1 1 6 未jI jj 狐 表2 苦荞品种产量结果( k g , h m2 ) 9 81 0 23 5 9 77 4 7 76 6 7 21 6 8 41 8 03 9 8 0 93 6 7 4 5 1 89 56 3 11 O 1 0 2 0 1 0 2 0 0 2 0 O 1 0 6 5 71 21 9 8 27 11 X= 2 1 5 0 5 注 : 各水平平均数间的差异显著程度用 号表示 , 极显著程度用 号表示 亩 施 磷 二 胺 1 0 k g为 1 3 4 8 8 k g h m ,亩 施 磷 二 胺种苦 荞 0 5 4 3最 低 。 2 0 k g为 l 0 9 5 2 k g h m 2 , 不施肥为 1 1 4 0 2 k v 4 h m 。 3小 结 ( 1 ) 品 种 与千 粒重 呈 极 显著 正 相 关 , 即 品种 不 同 千粒重明显不同。品种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 , 即品种 不 同株 高亦 显著不 同。品种 与节 数 、 分枝 数呈 显著 正 相关 , 即品种 不 同节数 、 分 枝数 各 异 。 ( 2 ) 播种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 , 即随着播种 量增加株高明显增加 。 ( 3 ) 施 肥 量 与株 粒 数 、 株 粒 重 呈极 显 著 正 相 关 即随着施 肥 量增 加株 粒数 、 株 粒 重 明显增 加 。施肥 量 与 株 高 、 节 数 、 分 枝 数 呈 显 著 正 相 关 , 即 随 着 施 肥 量 增加 株 高 、 节 数 、 分枝 数亦 随之 增 加 。 ( 4 )不同品种 问籽粒产量差异极显著 ,晚熟种 “ 蜜蜂” 籽粒产量最高 , 中熟种苦荞 0 3 0 4次之 , 早熟 ( 5 )苦 荞麦 适 宜 的种 植 密 度 有利 于 籽 粒 产量 的 增 加 。播 种 量 以 6万株 亩 为 最 高 , 8万 株 亩次 之 。 4 万株, 亩最 低 。 ( 6 ) 施肥 量 以亩 施磷 二胺 1 0 k g为最 高 。施肥 适 当 ,有 利 于 苦荞 麦 生 长 发 育 和籽 粒 产 量 的增 加 反 之 , 则 对 苦荞 麦生 长发 育 有较 大 的影响 。 ( 7 ) 研究结果表明 , 以晚熟种 “ 蜜蜂 ” 、 6万株 亩、 磷 二胺 1 0 k g 亩为最 佳栽 培组 合 。 参考文献 1 】 陶勤南 农业试验 设计与统计 方法 一百例 M 陕西科学 技术 出 版 社 1 9 8 7 , 【 2 】 杨 明君 , 樊 民夫 , 等 脱 毒马铃 薯扩繁 技术初探 【 J 马铃薯 杂 志 , 1 9 9 5 ( 4) : 2 l 1 2 1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