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分析和预防治疗.doc_第1页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分析和预防治疗.doc_第2页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分析和预防治疗.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分析和预防治疗宋玉魁(兰州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奶牛乳房炎是常见多发病,可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隐性乳房炎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临床性乳房炎,危害更严重。目前全世界约有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20世纪70年代,奶牛乳房炎发病率20%,其中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0%,临床性乳房炎33.41%,隐性乳房炎平均阳性检出率为73.10%,乳区阳性平均检出率为44.70%1。在隐性感染阶段,乳房腺体组织上皮水肿、充血,白细胞从微血管游离到乳腺内吞噬致病菌,使牛奶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使牛奶产量和质量下降,缩短产奶年限,给奶牛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乳房炎发病原因1.1年龄随着奶牛年龄的增长,免疫力下降,体质减弱,乳腺系统因长期挤奶挤压乳头,乳头括约肌性能减弱,闭合不严,病原微生物易侵入,乳腺机械性损伤增多,使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增高。1.2胎次、泌乳月乳房炎以第三胎发病率最高,以后逐渐下降。第1、2胎产奶量较低,乳房负担小,与病原菌接触时间短,因此乳区阳性率低;而3、4、5胎产奶量增加,伴随乳房负荷加重,病原菌繁殖积累最多,乳区阳性率增高;第6、7胎时随淘汰率增加,乳房炎发病率降低。乳房炎随泌乳月的延长而增加,主要是因长期挤奶,免疫力下降,乳头管开放程度提高,受损机会和外界环境中致病菌入侵机会增多。1.3乳区隐性乳房炎左乳区发病率显著高于右乳区,前乳区发病率高于后乳区2。除与奶牛自身的乳房指数、起卧习惯及饲养管理、卫生环境、挤奶员与乳区间距离、清洗消毒程序有关外,主要是由于奶牛左侧卧姿势不易压迫内脏器官,故采用左侧卧多于右侧卧,左侧乳房接触地面和垫料、其他污染物的机会相对较高,牛床后部更易受到污染,故左乳区发病率略高于右乳区,后乳区略高于前乳区。1.4体型体形形状(特别是乳房形状)可作为遗传标记来选育具有乳房炎抗性的奶牛,后乳房较低,在飞结以下,附着力较差,乳头位置疏散(前后乳头)的体型,乳房与病原微生物接触时间和表面积增加,乳房炎发病率高。1.5营养全面、均衡的日粮是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前提,日粮中缺乏Va、Ve、硒、锌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及高硫日粮,乳房炎发病率升高。1.6应激剧烈的天气变化会导致乳房炎发病率增加。饲养员、饲料的更换、运动、挤奶、饲喂时间、挤奶手法和习惯、设备等的变化会对奶牛产生应激,使奶牛食欲降低,生理代谢异常,激素分泌紊乱,奶牛在应激状态下,产奶量下降,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导致免疫力降低,抗病力减弱,发病率上升。1.7环境卫生牛舍空气污浊不通风,乳房擦洗不彻底、不完全,牛床粪便处理不及时,牛后躯产后羊水、恶露、粪便等污染不清洗等,是发生接触性乳房炎的主要原因。1.8挤奶方式一般情况下,机械挤奶发病率略高于手工挤奶,是因为机械挤奶手和乳房及乳汁接触机会少,不易发现乳房和乳汁的变化,往往延误诊治;或由机械性能不稳、消毒不严造成3。1.9管理挤奶时的违规操作,奶牛干奶期护理不当,乳房由于外界器械损伤,育成牛偷吮乳头恶癖和冻伤等,若处理不及时,也会引起奶牛乳房发炎。1.10其他疾病结核病、布什杆菌病、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产后败血症等疾病都会不同程度继发奶牛乳房炎。2预防措施2.1购买和选育应购买和选育乳房位置较高(高于飞节13cm),附着力较牢固,乳头位置紧密(前后乳头)的奶牛。对新购进的奶牛必须隔离观察,确保无传染病和其它疾病才可混群,以防其他病引发奶牛乳房炎。2.2 环境卫生 应经常保持牛舍和运动场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运动场要有排水设备,防止积水泥泞。垫草应新鲜、柔软、清洁并常换,保持牛体干净和乳房清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洁,减少产后排除的恶露污染牛后躯,特别注意高产奶牛泌乳高峰期饲喂量及日粮中营养的全面均衡等均可对乳房炎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5。2.3挤奶程序挤奶时头几把奶挤在专用奶桶,禁止挤在牛床或挤奶台,先挤健康牛,后挤患乳房炎牛,乳房炎牛乳一定要挤入专用奶桶,集中处理,不要随意乱倒,以免交叉感染。2.3.1手工挤奶牛床、走道、牛体应扫刷干净,乳房擦洗要用专用毛巾和水桶,水温4050 ,清洗时面积不要太大,以免脏物污染乳头,洗后用干净的干毛巾擦干,然后按摩乳房,促使乳汁释放。挤前先用消毒液浸泡乳头30s,然后用消毒毛巾等擦干。消毒液应现配现用并经常更换种类,避免产生耐药性。挤奶工要经过培训,穿干净工作服,挤奶前双手消毒,并采用拳握式挤奶。减少奶牛应激反应,尽量缩短挤奶时间。2.3.2机械挤奶机械挤奶时严禁过早安装奶杯和随意延长挤奶时间,造成乳头损伤,挤奶前要做好清洗消毒工作,挤奶器负压保持在43.9050.60kpa,频率6070次/min,不要跑空机,适时检查奶杯内衬,保证奶杯不漏气。每次挤奶都要挤尽,并保持安静,以免引起乳房损伤。挤奶后进行乳头药浴是预防乳房炎的有效方法。2.4牛群管理2.4.1平时管理将各种有害应激降到最低限度。减少饲养员、挤奶员、饲草饲料的更换,如果确实需更换,应给牛以适应过程,减少有害应激。育成牛中如有偷吮乳头恶癖的,应从中挑出或戴嘴笼。对新购买和调进的奶牛要隔离观察,确定无任何疾病方可合群。严防乳房的冻伤,尽量避免外伤,如有发生应及时处理,严防外伤性乳房炎。2.4.2干奶期管理在最后一次挤奶后,向每个乳区注入204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或用青霉素、链霉素各40万单位与20mL花生油混悬液注入,既可治疗奶牛泌乳期间遗留的感染,也可预防干奶期感染。2.4.3围产后期管理围产后期,奶牛体况较差而且生殖器官开放,恶露未尽,给微生物繁殖打开了通道,加之产后疾病影响,易引起乳房炎,因此对产后奶牛,乳房发现肿胀要适时热敷,增加挤奶次数,加强乳房保护措施。3合理治疗和处置发病牛3.1平时仔细观察和检测奶牛乳房如果出现红、肿、热、痛及泌乳不正常情况,可判断为临床乳房炎。要有计划定期对乳房炎检测,每月最少检测1次,一般采用向乳汁中加CMT或BMT等方法诊断乳房炎,也可根据其他不同情况确定。没有明显症状,如果牛奶中体细胞超过50万个/mL,则可怀疑患隐性乳房炎。对患有临床型乳房炎的牛应及时隔离,及早治疗。若病情严重、病程较长,乳房严重肿大、坚硬,乳汁脓样,具有腐败味,则治疗效果不佳。随着病程的延长,乳房肿胀消失,慢慢萎缩,失去泌乳能力变成瞎乳头。对患严重乳房炎且治愈后没有生产价值的奶牛应及时淘汰。3.2乳房炎的治疗3.2.1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治疗和控制乳房炎的基本药物,根据临床药敏试验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和给药方式。一般治疗采用乳房灌注法与全身治疗同时进行,以达最好治疗效果。在乳房炎的治疗上,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是炎性细胞的蓄集和泡状上皮的增生阻止药物到达感染深部,因此必须增加抗生素与药物的接触时间。目前治疗药物很多,但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细菌耐药性、药物残留等问题已被广泛关注,抗生素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治疗时要选择新型、低残留、抗菌活性强,对乳房刺激小的药物6。3.2.2中药治疗中药低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兼有药物和营养双重效果,可调节机体免疫能力,在预防治疗乳房炎的同时还增强乳汁分泌能力7。利用补气、活血的药物可以提高奶牛淋巴细胞吞噬能力,减少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常用当归、川芎、黄芪、丹参、益母草等制成中药添加剂,添加于饲料中8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行气活血,常用蒲公英、连翘、金银花,柴胡、木通等中草药,外用、灌服或制成中成药,临床常用中成药有乳炎灵注射液、乳炎康散剂等9。马树东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取得较好效果10。3.3接种乳房炎疫苗接种乳房炎疫苗能有效地控制乳房炎的发生,特别是急性乳房炎。目前的疫苗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比较有效,但是对于链球菌等引起的乳房炎效果不理想11。总之,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常见、易发且有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要提高奶牛经济效益,必须注重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分析发病原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严格规范管理,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参考文献1钟艳玲.奶牛乳房炎病因探讨J.中国奶牛,2005,(9):36.2吕正龙,尹召华,杨章平,等.奶牛乳房炎发病规律的初步研究J.中国奶牛, 2008(2):3940.3陶青,余明鑫,赵玉辉,等.辽西地区奶牛临床性乳房炎发病规律的调查及其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奶牛,2008,(6):48.4冀一伦,温链.使用养牛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2001,313314. 5史清河.抗氧化性微量元素养分对奶牛乳房炎的防御J.中国奶牛,2000,(6):3738.6叶宝娜,王国林,郝满良,等.奶牛乳房炎防治措施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2007,(12):33.7钱立,丁建平,陶勇,等.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J.动物医学进展,2006,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