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新闻传播学论文浅论传媒经济是“权力经济”摘要本文在对传媒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回顾、对媒介权力的实质和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对“权力经济”展开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传媒经济是“权力经济”的观点,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观点的指导意义。关键词传媒经济媒介权力权力经济一、传媒经济的本质“传媒经济是以传播媒介为中心或为主导而形成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①“传媒经济就是传媒产业或行业对资源配置、财富生产与消费的抉择及其后果”。②上述两种对传媒经济的界定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指出了传媒经济的中心是传播媒介,必须以媒介的运作为基础;同时,也暗含了传媒经济的范围和具体形态是很广泛的。在众多的具体形态下,传媒经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随着传媒实践的不断发展,传媒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断变化。较早产生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传媒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对此进行较早探索的是美国学者达拉斯斯麦兹,1951年在研究传媒经济运作规律时,他就曾指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实质;随后加拿大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二次售卖理论”,指出传媒在第二次售卖中出售的是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而这才构成了传媒经济的主体;1997年美国著名杂志HOTWIRED上发表迈克尔H高尔德哈伯的注意力购买者一文,其中明确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在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约是从1999年开始的。随着传媒实践的发展,特别是经历了2001年前后网络经济的萎缩,人们对“注意力经济”这一观点产生了质疑,在探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观点,即认为传媒经济是“影响力经济”,主要以曹鹏、孟锦、喻国明等学者为代表。在新近出版的现代传媒经济学一书中,吴信训等学者又提出“传媒经济是舆论经济”的观点,认为“传媒经济在本质上是因传媒所特有的舆论功能决定其自身行业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换句话说,是指传媒产业在本质上运用影响舆论、形成舆论,并发挥舆论影响力的规律实现其经济行为与目标的特征。”③分析“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的关系,可以发现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先凝聚了足够多的注意力才会产生影响力;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拓展与升华,将注意力的范围缩小到具有影响力这一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注意力才是有效的,因而在实践中,就出现了“控制发行”、“提高收视质”等具体的操作方法。实质上,这两种观点都是从媒介所吸引的受众的角度来分析传媒经济的本质的;而舆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