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试论记者的移情和应变能力在采访中的作用.doc_第1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试论记者的移情和应变能力在采访中的作用.doc_第2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试论记者的移情和应变能力在采访中的作用.doc_第3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试论记者的移情和应变能力在采访中的作用.doc_第4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试论记者的移情和应变能力在采访中的作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传播学论文-试论记者的移情和应变能力在采访中的作用移情和应变是心理学的两个概念。移情,又称“感情移入”、“移感”、“输感”等。作为心理学的一般用语,它是指不仅在认识水平上而且在情绪水平上进入他人角色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应变,在心理学上是指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适当的应对行为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随机应变。新闻记者经常与形形色色的人、纷繁复杂的事打交道,并且要准确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这比起某些打造“标准件”的职业来说,的确给新闻记者的工作带来很大挑战,但从另一方面说,也是记者职业的魅力所在。记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从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价值观念的采访对象那里有效地获取到他所需要的新闻事实?如何在始料不及、纷纭变化的事态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和把握采访思路?这里面,记者移情和应变能力起着很大作用。一、移情是与采访对象形成良好心理互动从而建立融洽关系的有效手段建立记者和采访对象间的融洽关系,是顺利完成采访任务的前提。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记者之于采访对象是“突然切入”的陌生人,他们之间虽然是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个体间的人际交流。采访对象内心明了自己面前的这位采访者其实并不仅仅代表他本人前来,采访的影响也绝不会止于该次交流本身的范围,它会通过报道成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所以在采访者面前他往往会感到紧张,不能很好地配合。有的采访对象因为不能把握传播的对象、范围和效果等原因,甚至会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三缄其口,干脆拒绝与记者合作。这样一来,记者的采访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社会学家ES博加德斯提醒道:“规劝对方开诚相见或使用露骨的激将法,均属禁忌之列。记者主动创造洽谈气氛总比要求对方爽快为好。”记者如何主动创造洽谈气氛,寻找有效的突破口?设身处地感受对方进而将这种体验巧妙地传达给对方,往往能获得“柳暗花明”的效果。因为情绪和情感具有组织和激发全部行为的作用,一旦采访对象在情绪情感水平上感受到记者的角色换位,就很容易与之达到默契、交融和共鸣。这就是“移情”在形成良好的心理互动过程中的作用。我曾为采写系列录音报道煤海之魂的一集矿工的亲人们来到山西某煤矿,采访对象是一位伤残矿工的妻子。工伤事故出在他们谈恋爱的时候,可姑娘还是决定嫁给了失去双腿的矿工。我去采访的那年,他们结婚已经19年了。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次为“正面报道”而进行的采访却出师十分不利。矿上的报道员抱歉地告知,对方拒绝接受采访,理由是以前媒体报道后,有人说三道四,说她嫁给残疾矿工是为了个人出风头。为了完成采访任务,我还是请报道员带路硬着头皮去了她家。一见面,男主人就热情爽朗地招呼客人,表情自信、大方,那份乐观和活力很容易受到感染,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你不会注意到坐在板凳上的他没有双腿。就在女主人一次次语气客气但态度坚决地表示谢绝采访时,我的目光被案子上的一个像框吸引住了,褪了色的黑白照片上是一对年轻人,看上去和我当时年龄相仿佛,小伙儿英俊、帅气,姑娘甜美、端庄,两个人那一瞬的眼神流露的是那种只有深深相爱才会散发出的幸福和憧憬。我一下子觉得我感受得到当年不幸降临时姑娘是怎样的难以割舍。我问:“是结婚照?”“嗯。”我由衷地赞叹道:“多般配的一对儿!”说这话时,我已不仅仅是就昔日的照片而言了。女主人回过头看了一眼丈夫,说:“说起来他就是没腿么,其实人可好!可能干!你看家里这低柜、这板凳都是他受伤以后自己打的”夸起丈夫,妻子便滔滔不绝,我就势按下了录音键,她看了一眼,也就默许了我把话筒递到她面前。“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推倒了以后,接下来的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一次几乎夭折的采访结果竟非常令记者满意。是什么使她开口的?是移情作用记者将心比心地想象了女主人当年的选择,又自然地通过一句赞美将记者内心完成的角色换位传达给了采访对象,引起了采访对象情感的共鸣,这种共鸣从她一开口的那句话里就能得到初步验证:在她眼里,丈夫只不过就少了两条腿;在记者眼中,那位心态健康、富有生命张力的丈夫,怎么能叫残疾呢?可见,移情对沟通双方情感、融洽彼此关系、促进相互合作的确十分有效。所以,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移情能力,既能设身处地捉摸和感受对方的心理,又能巧妙地选择语言或非语言手段把自己角色换位后获得的感受,准确地传递给对方,这样才能感染对方,形成良好的心理互动,为采访创造融洽的氛围。二、移情是“体验采访”中记者成功扮演新角色从而获得丰富、细腻、深刻的感受所不可缺少的手段在采访学里,把记者参与采访对象的采访形式叫“体验采访”。这一类采访形式借助了戏剧的假定性,但它不是演员扮演而是记者暂时隐蔽起自己的职业角色。如果说演员是在剧本规定的情景中按导演的要求完成对特定角色的创作的话,那么,体验采访中的记者则完全没有“剧本”可循。因为事件按其本身的逻辑发展,他只是在其中以他的“新角色”去参与、了解和体验罢了,不过,他参与、了解和体验的目的不像演员体验生活是为了塑造角色;作为记者,他扮演这一“新角色”是为了更真实地反映生活,让人们从中感受鲜为人知的人生况味,增进不同行业、不同境遇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认识生活的本质内涵。因而,“体验采访”中记者的角色既不同于演员,也不同于一般采访中的记者。怎样实现相关角色的转换?心理学认为“移情是实现角色互换的重要手段和检验标准。只有通过移情才能实现在认知和情感水平上的角色转换。反过来,验证是否实现了角色互换,要看是否达到了移情水平。”由于“体验采访”是记者直接参与和体验,不是通过采访对象获得间接经验,因而对受众来说更具有真实感和可信度,更喜闻乐见。这大概也是近年来报纸、广播、电视都乐于推出“体验式报道”的原因之一。但由于不同媒体的特点不同,广播、电视的“体验式报道”其可听性和可观赏性相对来说更强些,因而广播、电视记者使用“体验采访”手段就更多些。中央电视台一度还在万家灯火栏目中开设了体验这样一个子栏目。在“体验采访”中,记者坐上轮椅汇入人流,体验肢残人生活的种种不便、形形色色的人们对待残疾人的态度、以及社会为肢残人提供康复和出行条件的状况,呼唤社会为肢残人融入主流社会提供更宽松的条件和更有效的保障;记者背起粪筐扮演一位穿行于北京狭窄胡同里的掏粪工,体验这一工种对一部分北京市民生活的必要性和从事这一工种的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些尴尬和无奈,呼唤人们对他们工作的尊重和理解一般采访的记者是一种客观的了解和记录,“体验采访”的记者脱下了职业“外衣”,这就使得他便于融入陌生的环境进行参与,更容易敏感地发现和捕捉到新鲜环境中更细腻、更真实甚至更深刻的东西。这样传达出的信息,往往具有一般采访难以达到的效果。比如,体验栏目播出的轮椅上的两天,有一个细节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体验肢残人的年轻女记者告诉观众,由于自己行动不方便,为了避免更多地麻烦别人,她不得不尽可能少地喝水以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从这一细节,观众就会联想到,许多对健全人来说根本不能算做一件事的事情,在残疾人那里就成了问题,因而会很自然地产生对残疾人的同情和理解。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如果记者没有真正产生移情,换句话说,没有完成从一名记者到一位残疾人角色转换,仅仅是停留在外形上“化妆”、“扮演”上,那么类似这样的感受,记者恐怕是难以体验到的。可见,越是能设身处地地进入到所“扮演”的角色,越可能获得丰富、细腻、深刻的体验,从而更好地完成“体验采访”的任务。在“体验采访”中,记者的职业身份仅仅是暂时地被隐蔽起来了,并没有彻底消失。所以,记者在“体验采访”中就必须不断地移情,“进得去”,“出得来”。只有这样,才既能充分地“体验”,又能向受众很好地传达其体验,“不辱使命”。三、应变能力有助于记者及时调整采访主题,实现报道的新闻价值最大化衡量人们应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反应时”,它指的是人的反应潜伏期,即从刺激出现,到人做出明显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应变能力的强弱与反应时的长短成反比。不过,其中还有个准确性的问题,反应时短而且效果也好才算是应变能力强。读任何一部关于采访技巧的著作,都不难发现,技巧花样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记者必须随着具体情况做出反应。这是由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决定的。因为记者是独立的脑力劳动者,其活动方式经常表现为单枪匹马、各自为战,遇到问题需要独立思考、判断、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而由于新闻时效性的制约,在采访中又不能拉开架势、慢条斯理地去反复权衡、斟酌,特别是遇到紧急情况,如不能正确应变,待到时过境迁,则悔之晚矣。记者在采访中,根据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的变化,在最短的“反应时”里做出最准确的应变,当然不是为了“抖机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争取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实现,而这样做的前提就是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国庆”50周年前夕,我在上海采访浦东开发近10年来的成就。在陆家嘴(集团)总公司办公大楼大厅等待采访总经理的一小段时间里,我发现身边坐着一位老者,操上海口音,带着一套看上去非常专业的摄影器材。当时我想,如果这位“老上海”是一位摄影工作者的话,那么这些年他通过“第三只眼睛”看浦东,一定能有比较独特的视角。于是,我就主动跟老人攀谈起来。果然,这是一位从事摄影工作已有50多年的资深摄影家。我请老人谈谈他眼中浦东的变化,他三句话不离本行,告诉记者,“80年代初,拍浦江风光,总是拍浦西的外滩一带,一江之隔的浦东陆家嘴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最高的就是消防队的三影家的职业特点,他描绘浦东的变化不泛泛而谈,而是从视觉上“聚焦”陆家嘴的崛起,视角新颖、独特,表达生动、风趣,用在浦东,崛起的新高地这篇报道中,很好地表现了报道主题。而对于人生地不熟的我来说,当时老人这段录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应该说,它得益于记者的正确应变。为了追求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实现,记者除了善于“随机应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外,有时,在采访同一个采访对象的过程中,也应根据采访中获得的信息,不断对事实做出新闻价值判断,必要时,及时调整采访(报道)角度,甚至调整采访(报道)主题。因为说到底,应变的实质是活动主体内部思维活动的外在体现,是思维的外化。1994年8月末,我和一位同事前往甘肃采访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和她的母亲。出发时,我们觉得这次采访倒更像是一次探亲。因为六年半以前,我们曾亲眼目睹了那个女孩的呱呱坠地、采访了不惑之年才初为人母的那位幸福的母亲,并在全国首发了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的消息。这一次,我们希望以这个女孩上学了为由头,制作一个广播节目,通过这个“不平常降生的”孩子的那份平常生活,让那些抱有偏见的人们对“试管婴儿”这项技术有更科学的理解。而当我们再次见到她们时,那位母亲却完全和当年在北京见到她时判若两人,她反复地对记者说,你们要真对我女儿好,就应该给这个“中国之最”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听得出,这“条件”甚至包括说服有关单位准许她再次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生一个儿子,来为她这个两代女性单传的家庭顶门户。她心理不平衡的是,政府并没有对她这个有着“中国之最”的家庭给予什么特殊的关照。当地的干部说,在我们之前,已经有好几个记者碰壁而归了。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们难道也打道回府吗?当时,我们敏感地意识到她的不合作本身可能比我们最初的选题更具有新闻价值。于是,我们当时就调整了采访思路。后来据此采制了40分钟的广播特写她和她的女儿,在这个节目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中国遥远的大西北,一个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得到女儿的农村妇女,却无法摆脱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观念。故事超越了“如何科学看待试管婴儿技术”这一主题,从更具社会意义的层面进行开掘,从而引起人们更深刻的思考这个节目代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柏林未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