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籽双液相多级逆流萃取工艺模拟试验.pdf_第1页
亚麻籽双液相多级逆流萃取工艺模拟试验.pdf_第2页
亚麻籽双液相多级逆流萃取工艺模拟试验.pdf_第3页
亚麻籽双液相多级逆流萃取工艺模拟试验.pdf_第4页
亚麻籽双液相多级逆流萃取工艺模拟试验.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6 卷第 3 期农 业 工 程 学 报Vol.26No.3 3802010 年3 月Transactions of the CSAEMar. 2010 亚麻籽双液相多级逆流萃取工艺模拟试验 李高阳 1,2,丁霄霖1 (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无锡 214036;2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长沙 410125) 摘要:为了考察双液相技术萃取亚麻籽的工业化效果,应用模拟试验探讨了多级逆流萃取工艺应用于正己烷- 乙醇- 水 三元双液相亚麻籽萃油脱氰苷生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料烷比 15 (m/V),料醇比 12 (m/V),温度 55,时间 30 min,乙醇质量分数 85% (m/m),NaOH 添加量为乙醇相 0.05% (m/V)的条件下,实验室串级模拟四级逆流萃取达到工 艺要求,亚麻粕中残油量小于 1%,氰苷残余小于 0.7 mg/kg,多级逆流接触法萃取流程适宜于亚麻籽双液相萃油脱氰苷 生产工艺。 关键词:工艺,氰化物,萃取,亚麻籽,双液相 doi:10.3969/j.issn.1002- 6819.2010.03.064 中图分类号:TS2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6819(2010)-03-0380-05 李高阳,丁霄霖. 亚麻籽双液相多级逆流萃取工艺模拟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3):380384. Li Gaoyang, Ding Xiaolin. Technology simulation of multistage adverse current extraction by two- liquid- phase system for flaxseed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0, 26(3): 38038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引言 亚麻(Linum ustitatissimum L.)亦称胡麻,属双子叶 植物纲蔷薇亚纲亚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第七大、 中国第四大油料作物1,富含 - 亚麻酸2- 4、木脂素5- 6和 亚麻胶7等功效成分,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8- 10、抗辐 射11和防衰老12等功效,是一种优质的食品资源,但亚 麻氰苷13的存在制约了亚麻粕的深度开发,新的萃油脱 毒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采用正己烷- 乙醇- 水三元双液相技术开展亚麻 籽同时萃油脱氰苷研究4,取得了理想的萃取参数条件, 但工艺使用的是粉末状的亚麻籽颗粒,溶剂的渗透性差, 国内广泛使用的平转浸出器无法使用。需要选择一种浸 泡为主,渗滤为辅的浸出方法,并要有固体物料的多级 机械混合,使得在弥补粉末状物料渗透性差的同时,并 不增加溶剂的用量,也能得到高浓度的混合油,能满足 或部分满足以上要求的浸出器主要有卫星式浸出器、环 型浸出器、皇冠型浸出器和 2D 型浸出器14。亚麻籽双 液相同时萃油脱氰苷在工业上是否可行,需用试验进一 步验证。但浸出器结构复杂,微型装置难以制造。所以 在实际采用浸出器进行中试之前,有必要先在实验室中 通过模拟试验以便确定级数、相比并获得呈平衡的各级 两相料液浓度以及逐级的分配系数值。 本研究在文献4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双液相 萃油脱氰苷浸出流程的选择和串级试验设计,代数计算 法确定双液相多级逆流浸提的理论级数。同时,通过串 收稿日期:2009- 01- 08修订日期:2009- 10- 13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35C) ;国家“863”项目 (2007AA10Z307) 作者简介:李高阳(1971) ,男,湖南邵东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 向为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安全。长沙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410125。 Email: lgy7102 级模拟试验,考察试验的稳定性和浸出效率,确定下一 步放大试验的多级逆流萃取实际级数,为亚麻籽双液相 提油脱氰苷产业化提供可靠数据和技术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设备 1.1.1原料和试剂 亚麻籽:亚宁 11 号,购自宁夏银川福德生物食品工 程有限公司。 亚麻粉:亚麻籽除杂后,经粉碎机粉碎,再经 20 目、 40 目、60 目筛选除去大部分的亚麻壳后得亚麻粉。 氢氧化钠、正己烷、乙醇、异烟酸、吡唑啉酮、氯 胺 T 等试剂均为分析纯。双蒸水,实验室自制。 1.1.2主要试验仪器 AB104- N 电子天平(托利多- 梅特勒上海有限公司) ; CS501 型超级恒温水浴(上海浦东跃升科学仪器厂) ; SXJQ- 1 型数显直流无级调速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贸有 限公司) ;UV- 2102 PCS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 (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SHB- 型循环水式多用途真空 泵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 灵巧型中草药粉碎机 (上 海医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302- A 型恒温干燥箱 (上海实验仪器总厂) 。 1.2测试方法 1.2.1氰化物含量的测定 异烟酸- 吡唑啉酮比色法4。 1.2.2油脂浸出率的测定 亚麻仁中油脂含量的测定:GB/T144881993。 浸出率(%)=提取油脂的质量/原料质量100% 1.3模拟试验设计 1.3.1多级逆流接触法浸提级数计算 亚麻籽双液相萃油脱氰苷是液体溶剂对固体混合物 第 3 期李高阳等:亚麻籽双液相多级逆流萃取工艺模拟试验381 进行的溶质萃取过程,浸提系统可认为由溶剂、溶质(目 标浸提物)和惰性固体 3 种组分构成,溶质分布在固相 和液相中,固相中的溶质浓度与液相中的溶质浓度之间 存在着一定平衡关系15- 16。 目前,连续微分逆流接触法流程和逆流多级接触法 是最常用浸提流程,具有浸出效率高,溶剂得到充分利 用的优点,连续微分逆流接触法流程比逆流多级接触法 流程更易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但是混合溶剂双液相同时 进行亚麻籽萃油脱氰苷工艺是一个相分离溶剂系统,浸 取过程中需要混合溶剂形成单相体系,这样需要外力使 溶剂、溶质和惰性固体形成三位一体。显然连续微分逆 流接触法流程不能达到此要求,不适宜于亚麻籽的混合 溶剂双液相浸取。所以选取多级逆流接触法流程作为亚 麻籽双液相同时萃油脱氰苷的生产工艺流程。 在多级逆流接触浸提中,浸提器的数目(级数)是 重要的计算项目。多级浸提级数的计算建立在理想级数 的基础上。浸提的理想级是浸出过程的浓度变化达到平 衡状态的浸提单位。显然,实际的接触时间不可能无限 长,惰性固体也不可能对浸提出的溶质绝对无吸附作用 等,所以浸提浓度的变化也就不可能达到绝对平衡,这 样实际的级数就要比理论的级数大。 假设亚麻籽双液相浸取的多级逆流萃取是恒流底15: 1)由浸出单位底部同固体残渣一起排出的溶液量, 在各浸出单位均相同。 2)溢流中始终保持无惰性固体组分,且溢流量各浸 出单位保持不变。 如图 1 所示的多级逆流浸提级系统。设进入第一级 的原料量为 F,流出第一级的萃取液量为 E,各级的底流 量以惰性固体所持的液量计为 L, 以逆流方式进入末级的 溶剂量为 S,逐级流动的溢流量为 V,且 V=S。 图 1多级逆流浸提系统 Fig.1System for Multistage adverse current extraction 对于第 i 级,若以 yi表示第 i 级的溢流浓度,以 xi 表示离开第 i 级的底流所持的溶质浓度,而且所有 x 和 y 的角码均具有级序的意义, 那么第 i 级的溶质的物料衡算 式为 11iiii VyLxVyLx (1) 由于是理想级,所以 ii xy, 11ii xy 。令/aV L (对恒流底,比值 a 为常数) ,则式(1)变为 11 (1) iii xaxax 对第 n 级(末级) : 11 (1) nnn xaxax 对第 n- 1 级: 21 (1) nnn xaxax 2 1 (1)(1) nn aaxa ax 对第 2 级: 1223 11 (1)(1) nnnn nn xaaxa aax 1 1 11 11 nn nn aa xax aa 1 1 11 11 nn nn aa xay aa 对于第 1 级,由于溢流量 EV,底流的溶液量也不 等于原料中所含的溶液量,故不可应用通式。如对全系 统进行物料衡算,便得 1EnFn EyLxFxVy (2) 第 1 级的溢流底流比不同于其他各级,令 1 /aE L(3) 由于 1E yx故有 1 111 11 11 nn nnnFn aa a LxayLxFxVy aa 整理后得 1 1111 11 1 11 nn nnnF aa LxaLya aVyFx aa 即 1 111 11 11 11 nn nnF aa LxaVyaFx aa 两端除以 Lxn后经整理得 1 11 111 11 11 nn s D Syaa aa RaLxa 11 11 1 11 nn s d yaa aaa axa (4) 如果加入末效的溶剂中不含溶质,即 ys=0,则有 1 11 1 1 n a a Ra (5) 式中:R 等于 LxD/FxF,其意义为残渣排走的溶质量 与原料所含的溶质量之比,可称为残留率或损失率; xD 残渣中溶液的浓度;xF 原料中溶质浓度,其 计算基准与原料量 F 的基准同; a 恒流底的溢流/底 流比,即等于 V/L;a1 第一级的溢流/底流比,即等于 E/L,E 为最后浓度产品量;S 进入末级的溶剂量; ys 进入末级的溶剂中的溶质浓度,若不含溶质(纯溶 剂) ,则 ys=0;n 多级浸出的理想级数。 在开展的响应面优选亚麻籽提油脱氰苷研究中4, 确 382农业工程学报2010 年 定的双液相优化萃取条件为混合溶剂料烷比和料醇比分 别为 15 和 13,此条件下第一级溢流/底流比为 6.15, 恒流底的溢流/底流比为 7.16。由于在响应面优化组合试 验中,氰苷的残留都远低于国家限制标准 5 mg/kg(以氰 离子浓度计) ,所以在同时提油脱氰苷的多级逆流浸取试 验中,在理论代数计算中只以亚麻油浸出为参照对象。 另外,在油脂浸出中,浸出工艺中都希望粕中残油降到 1%以下。由此可知,计算亚麻籽多级逆流浸取理论级数 时:R=1%、 =7.16、1=6.15。代入式(5)可得 n=2.34。 1.3.2模似浸取参数的确定 在亚麻籽提油脱氰苷分开处理的工艺中,提油和脱 氰苷的浸取级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采用双液相 进行亚麻籽同时萃油脱氰苷时,只能确定一个级数。在 优选亚麻籽提油去氰苷的试验中,确定的优化条件5为: 温度为 55,时间 1 h,料烷比 15(m/V),料醇比 13 (m/V)。但在响应面优化组合试验中,氰苷的残留都远低 于 5 mg/kg(以氰离子浓度计) ,所以在同时提油脱氰苷 的多级逆流浸取试验中,主要只考虑亚麻油的提取,料 烷比确定为 15(m/V),而料醇比为 12(m/V)。同时考 虑到 NaOH 的作用主要是破坏细胞壁,提高油脂和氰苷 的提取速率,国家对工业废水排放的 pH 值范围为 69, 确定 NaOH 的质量分数为 0.05 %(m/m)。 在时间对亚麻油 和氰苷的浸出动力学试验中,浸出速率在前几分钟是最 快的,30 min 后趋于平缓。为保持一定的生产效率,并 考虑到工业浸出器的浸出时间,试验的浸出时间取 30 min。另外,在优化条件下,多级逆流萃取的理论级数 为 2.34,但考虑到实际级数要比理论级数大,确定多级 逆流浸取试验时按 4 级设计,考察第 3、4 级亚麻籽提油 脱氰苷的指标参数。 1.3.3实验室模拟方法 串级试验通常用于多级逆流液 液萃取过程,实验室 中模拟多级逆流萃取过程验证解决理论浸取级数和各级 浓度分布的问题。分液漏斗模拟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文采用间歇试验来模拟 4 级逆流萃取过程,寻找亚麻 籽双液相多级逆流萃取达到亚麻粕中理想残油和残留氰 苷(氰苷的浓度以氰离子浓度计,以下同)的浸取级数 和各级中亚麻籽油和亚麻氰苷的浓度分布。四级逆流浸 取模拟流程见图 2。 注:图中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分液漏斗,圈内数字 1,2,3,4 表示每一轮中第几级。A 和 B 分别表示浸取料和萃取混合溶剂, 相应的箭头表示物料走向;Ai为第 i 轮四级萃取后的亚麻粕,i=1,2 图 2四级逆流浸取模拟流程 Fig.2Flow diagram for four stages adverse current extraction 四级逆流浸取试验模拟由图 2 所示的多轮循环试验 组成,其中每一轮的试验方法相同,具体过程如下:20 g 亚麻仁粉加入三口瓶中,按参数要求加入极性相和非极 性相,在超级恒温水浴锅保持的 55恒定温度下进行搅 拌,使萃取料与萃取相充分接触,油脂与亚麻氰苷的传 质过程能顺利进行。浸取 30 min 后,进行抽滤分离萃取 液与萃余相,萃余相进入下一级继续进行浸取,萃取液 也如箭头所示进入下一萃取单元,直到完成四级浸取过 程,得到的滤饼在空气中干燥过夜,测定亚麻粕中的残 油和生氰糖苷含量。萃取料中第 1 级萃取液进入回收阶 段,利用分液漏斗静置分层,测定己烷中亚麻油的质量, 2、3、4 级抽滤后的萃余相,分别参与下一轮试验的第 1、 2、3 级萃取过程。 2模拟试验结果 模拟试验如图 2 所示顺序往下进行,并对第 1 级萃 取相和第 4 级亚麻粕分别进行含油量和氰苷残留的分析, 结果见表 1。 第 3 期李高阳等:亚麻籽双液相多级逆流萃取工艺模拟试验383 表 1多级逆流萃取中各级的油脂和氰化物残留 Table 1Residua of oil and cyanide for multistage adverse current extraction 萃取相含油量/g亚麻粕 进料 序号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残油率/%氰残留/(mgkg- 1) 16.5230.540.347 27.5861.520.4310.3860.700.672 38.6840.620.769 48.7280.470.483 58.7270.560.561 68.6790.690.579 78.7851.8320.525-1.824a0.866a 88.7170.710.663 98.8320.810.595 108.7600.700.616 118.7310.720.644 128.7391.8760.5920.2310.750.628 注:a 为第 7 次第 3 级萃取亚麻粕的含油量。 从理论上讲,模拟试验要经过无限多轮的萃取后, 串级试验才能达到真正的稳态值。一开始,每次浓度值 不稳定,直到某一排数试验后,才会趋于稳定。实践经 验表明,试验排数达到 3 倍级数以上能达到稳定的浓度 值。 根据表 1 中列出的试验结果可知,亚麻粕中 4 级萃 取的粕中残油量随着轮级的增大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 程,从第 5 轮开始趋于稳定,粕中残油为 0.7%左右,亚 麻籽油萃取率达 96%以上。亚麻粕中亚麻氰苷的残留也 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从第 5 轮开始趋于稳定,亚麻 粕中亚麻氰苷的质量分数为 0.6 mg/kg,亚麻籽氰苷脱除 率达 98%以上。同时,第 7 轮第 3 级滤饼中的亚麻氰苷 和亚麻油的残留来看, 残油为 1.8%, 大于 1%的考察标准, 第 12 轮中第 1、2、3 级的萃油量与第 7 轮基本相同。由 此可见,在选定的参数条件下,四级逆流萃取能达到较 好的萃油脱氰苷效果。 3结论 1)多级逆流接触法流程适宜于亚麻籽双液相同时萃 油脱氰苷的生产工艺,代数计算法得亚麻籽双液相多级 逆流萃取在确定的优化条件下的理论级数为 2.34。 2)亚麻籽双液相多级逆流萃取在料烷比为 15 (m/V),料醇比为 12(m/V),温度 55,时间 30 min, NaOH 添加量为乙醇相 0.05%(m/V)的条件下,实验室串 级模拟经四级萃取工艺可达到要求,亚麻粕中残油量小 于 1%,氰苷残余小于 0.7 mg/kg。 参考文献 1Lipid Technology Group. Flaxseed production and market analyzedJ. Lipid Technology, 2007, 19(5): 102103. 2Choo W S, Birch J, Dufour J P. Physicochemical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old- pressed flaxseed oilsJ. 2007, 20(3): 202211. 3Souza N E, Matsushita M, Oliveira C C, et al. Manipulation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fillets with flaxseed oil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07, 87(9): 16771681. 4李高阳,丁霄霖用正已烷- 乙醇- 水三元双液相从亚麻籽 提油脱氰苷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2):205210 Li Gaoyang, Ding Xiaolin. Simultaneous extraction of oil and cyanogenic glycosides from flaxseed with two- liquid- phase system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6, 22(12): 205 21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5邵云晓,裘爱泳,徐德平亚麻籽中木脂素的提取分离与 结构鉴定J中国油脂,2008,33(2):4749 Shao Yunxiao, Qiu Aiyong, Xu Deping.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of flaxseed lignansJ. China Oils and Fats, 2008, 33(2): 474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6Ho C H L, Cacace J E, Mazza G. Extraction of lignans, proteinsandcarbohydratesfromflaxseedmealwith pressurized low polarity waterJ. Lebensmittel- wissenschaft and Technologie, 2007, 40(9): 16371647. 7Maherani B, Barzegar M, Sahari M A. Extraction conditions and physico-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laxseed gum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44(3): 250254. 8Bloedon L T, Balikai S, Chittams J, et al. Flaxseed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Results from a double blind, randomized,controlledclinicaltrialJ.Journalof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2008, 27(1): 6574. 9Harper C R, Edwards M J, Defilipis A P, et al. Flaxseed oil increases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cardioprotective (n- 3) fatty acids in humansJ.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6, 136(1): 8387. 10 Medeiros D M, Hampton M, Kurtzer K, et al. Feeding enriched omega- 3 fatty acid beef to rats increases omega- 3 fatty acid content of heart and liver membranes and decreases serum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 and cholesterol levelsJ. Nutrition research, 2007, 27(5): 295299. 11 Bhatia A L, Sharma A, Patni S, et al. Prophylactic effect of flaxseedoilagainstradiation- inducedhepatotoxicity in miceJ. Phytotherapy Research, 2007, 21(9): 852859. 12 Hillyer L M, Sandiford A M, Gray C E, et al. Cold- pressed flaxseed oil reverses age- associated depression in a primary cell- mediate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in the mouse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6, 95(2): 230233. 13 Yamashita T, Sano T, Hashimoto T. Development of a method to remove cyanogen glycosides from flaxseed mea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42(1): 7075. 14 何建华2D 型浸出器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油脂,2002, 27(4):1920 He Jianhua.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2D- type extractorJ. China Oils and Fats, 2002, 27(4): 192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5 高福成 主编食品分离重组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1999 16 高亚辉,陈复生,赵俊廷,等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反萃 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7): 206211 384农业工程学报2010 年 Gao Yahui, Chen Fusheng, Zhao Junting, et al. Kinetics of the reextraction process of soybean protein in reverse micelles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7, 23(7): 20621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Technology simulation of multistage adverse current extraction by two- liquid- phase system for flaxseed Li Gaoyang1,2, Ding Xiaolin1 (1. School 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