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规范答题》PPT课件.ppt_第1页
《诗歌的规范答题》PPT课件.ppt_第2页
《诗歌的规范答题》PPT课件.ppt_第3页
《诗歌的规范答题》PPT课件.ppt_第4页
《诗歌的规范答题》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诗歌的规范答题,课前小测:,补出下列诗句中空缺的部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2.-,-。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 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5.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课前小测:,补出下列诗句中空缺的部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读懂诗歌的方法:,1.看诗题,把握诗歌的主体内容 2.结合注解逐句翻译 3.结合作者经历理解诗歌内容 4.沉浸其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诗 境。,讲评练习,鹊桥仙 夜闻杜鹃 作者: 陆游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1.“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几句描绘了怎样的一种景象?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案:描绘了人静灯暗,春雨绵绵(1分)这样一幅孤寂冷清的春夜图(1分)。 渲染出悲凉的氛围。为表达作者的思乡之苦作了铺垫。(2分) 变问:试分析“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的意境。,题型归纳-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试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讲评第二题:,2.“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 ”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对比或衬托。(2分)莺燕不叫和杜鹃日夜啼叫作对比,突出杜鹃叫声之悲,渲染意境之悲。(2分),题目改编:,1.你喜欢“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 这两句词吗?请说明理由。 2.请赏析“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 这两句词。 3.这首词中,作者是怎样抒发他的感情的。,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请赏析这首诗(或诗句)。 5.你喜欢“” 这几句诗吗?请说明理由。 解答分析:这几种题型得围绕艺术手法及其效果来答题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 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怎样用的,有何效果。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全国(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答案: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可怜的画面。 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 作者紧接着“数枝”句 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 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案: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2分)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2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答案: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