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对点练习(含解析).docx_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对点练习(含解析).docx_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对点练习(含解析).docx_第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对点练习(含解析).docx_第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对点练习(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氧化还原反应 1.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 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 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 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答案】B【解析】A项,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发生反应2CO22Na2O2=O22Na2CO3,CO2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B项,氯气使KBr溶液变黄,发生反应2KBrCl2=2KClBr2,Cl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符合题意;C项,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D项,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化合价没有改变。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B 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2H2OH2Cl22OH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SO=BaSO4H2OD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OH=CaCO3H2O【答案】B【解析】A项,电荷不守恒,正确的为2Na 2H2O =2Na 2OH H2,错误;C项,正确的为Ba2 2OH 2H SO=BaSO42H2O;D项,Ca(OH)2过量,NH也反应,正确的为NHHCOCa22OH=CaCO3NH3H2OH2O。3.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精矿在阳极浸出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B 还原剂是S2和Cu,氧化剂是Fe3C 氧化产物是S,还原产物是Cu2和Fe2D 当转移1 mol e时,有46 g CuFeS2参加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该反应中Fe3被还原,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Fe2;硫元素被氧化,CuFeS2是还原剂,其氧化产物是S;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4。反应中转移4 mol电子时,参加反应的CuFeS2是184 g,故D正确。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B 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C 根据反应中HNO3(稀)NO,而HNO3(浓)NO2可知,氧化性:HNO3(稀)HNO3(浓)D 含有大量NO的溶液中,不能同时大量存在H、Fe2、Cl【答案】D【解析】在Cl22NaOH=NaClNaClOH2O的反应中,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则A项错误;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B项错误;不能根据还原产物的价态确定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实际上氧化性:HNO3(浓)HNO3(稀),C项错误;NOH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D项正确。5.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增色剂,但在食品中过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NO和N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Na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B 食用“醋溜豆芽”可能会减少亚硝酸钠对人体的危害C NaNO2和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H=NONO2H2OD 1 mol NaNO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和N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答案】D【解析】NaNO2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A正确;食醋中含有乙酸,可与亚硝酸钠作用而使其损耗,B正确;胃酸属于强酸,NaNO2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C正确;根据C中离子方程式分析可知,1 mol NaNO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和N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应为0.5 mol,D不正确。6.已知下列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5Cl2I26H2O=10HCl2HI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中HCl是氧化剂B 反应中Cl2发生氧化反应C 还原性:CoCl2HClI2D 氧化性:Co2O3Cl2HIO3【答案】D【解析】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判断。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中Co2O3中的Co为3价,CoCl2中的Co为2价,故Co2O3为氧化剂,将HCl氧化为Cl2,Co2O3的氧化性强于Cl2;反应5Cl2I26H2O=10HCl2HIO3中Cl2将I2氧化为HIO3,故Cl2的氧化性强于HIO3。7.反应、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反应中均为硫元素被氧化B 碘元素在反应中被还原,在反应中被氧化C 氧化性:MnO2 SOIOI2D 反应、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答案】D【解析】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碘元素在反应中被氧化,在反应中被还原,B错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MnO2I2,IO SO,C错误;在反应中产生1 mol I2转移2 mol电子,在反应中产生1 mol I2转移10 mol电子,所以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D正确。8.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B 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C 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D 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 e时生成1 mol白色沉淀【答案】A【解析】题目涉及到两个氧化还原反应:2Cu24I=2CuII2,I2SO22H2O=2HIH2SO4。据此可判断氧化性:Cu2 I2 SO2,A项正确;SO2与I2反应,SO2作还原剂,I2作氧化剂,B、C两项均错误;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 e时生成2 mol白色沉淀,D项错误。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将KI和FeCl2溶液混合,溶液变棕黄色,说明还原性Fe2IB NO2通入FeCl2溶液中的过程中由浅绿色变为黄色C 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D SO2通入BaCl2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答案】B【解析】A项还原剂为I,还原产物为Fe2,故还原性Fe2I;B项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会将Fe2(浅绿色)氧化成Fe3(黄色);C项能将I氧化为单质碘的物质都可以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项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会产生白色沉淀。10.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A B C D 【答案】B【解析】在FeBr2和FeI2混合液中存在三种还原性不同的离子,它们的还原性:IFe2Br,向混合液中通入的氯气首先与还原性最强的离子(I)反应,当I完全反应后,氯气才与Fe2反应,Fe2被完全氧化后才与Br反应。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再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有Fe3生成,I已经反应完全, Fe2被氧化但不一定被全部氧化,因为没有实验现象说明Fe2完全氧化,同理,也没有实验现象说明Br被氧化或被完全氧化,错误,故B正确。二、非选择题 11.NaCN超标的电镀废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1)NaCN与NaClO反应,生成NaOCN和NaCl(2)NaOCN与NaClO反应,生成Na2CO3、CO2、NaCl和N2已知HCN(Ki6.31010)有剧毒;HCN、HOCN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完成下列填空:写出第二次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2OCN3ClOCOCO23ClN2【解析】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得到2个电子。N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CN3ClOCOCO23ClN2。12.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1)Fe还原水体中NO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作负极的物质是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pH4.5时,NO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3)实验发现:在初始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Fe2可以明显提高NO的去除率。对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Fe2直接还原NO;. Fe2破坏FeO(OH)氧化层。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_。pH4.5(其他条件相同)同位素示踪法证实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Fe2提高NO去除率的原因:_。(4)其他条件与(2)相同,经1小时测定NO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与(2)中数据对比,解释(2)中初始pH不同时,NO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_。【答案】(1)Fe NO8e10H=NH3H2O(2)pH为4.5时,Fe3更易水解生成FeO(OH),因FeO(OH)不导电,阻碍电子转移(3)本实验条件下,Fe2不能直接还原NO;在Fe和Fe2共同作用下能提高NO的去除率Fe22FeO(OH)=Fe3O42H,Fe2将不导电的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利于电子转移(4)初始pH低时,产生的Fe2充足;初始pH高时,产生的Fe2不足【解析】(1)由Fe还原水体中NO的反应原理图可知,NO生成NH的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NO作氧化剂得电子,参与正极反应,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Fe化合价应升高作还原剂,为原电池的负极。由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荷守恒规律可写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NO8e10H=NH3H2O。(2)从NO的去除率与溶液pH的关系表可知,pH4.5时,溶液中的Fe3更易水解生成不导电的FeO(OH),所以NO的去除率降低。(3)由对比实验所得到的图像可知,同时加入Fe和Fe2时NO的去除率最高,所以不是Fe2直接还原NO;而是Fe2破坏FeO(OH)氧化层,故在Fe和Fe2共同作用下能提高NO的去除率。由题意“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可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FeO(OH)=Fe3O42H,加入Fe2使不导电的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利于电子转移,从而使NO去除率提高。(4)由题意pH影响铁的最终物质形态,初始pH低时,产生的Fe2充足,有利于导电的Fe3O4的生成,NO去除率提高;初始pH高时,产生的Fe2不足,有利于不导电的FeO(OH)的生成,NO去除率降低。13.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利用如下反应:KIO3+KI+H2SO4K2SO4+I2+H2O(1)将上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2)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如果反应中转移0.2 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4)利用上述反应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所需试剂是(填序号)。碘水KI溶液淀粉溶液稀硫酸AgNO3溶液【答案】(1)153333(2)15(3)0.12 mol(4)【解析】(2)KIO3为氧化剂,KI为还原剂,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3)在题述反应中,转移5 mol电子生成I2的物质的量是3 mol,所以如果反应中转移0.2 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4)食盐中的碘以KIO3形式存在,检验是否含有碘,可加入KI溶液、淀粉溶液、稀硫酸。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想将少量Cl2通入Fe2和I的混合溶液中,探究Fe2和I的还原性强弱。提出假设假设1:Fe2还原性比I强。假设2:I还原性比Fe2强。验证假设选择几种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必需的装置是A_(按Cl2气流方向的顺序填写)。(2)实验开始后,控制通入氯气的量,当通入少量氯气时,通过观察混合溶液颜色的变化_(填“能”或“不能”)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3)请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和结论。(4)为了实验成功,必须控制各物质的量。该小组称取1.52 g FeSO4固体,同时称取1.66 g KI固体,溶于水中配成混合溶液。为了验证上述假设,通入的Cl2体积最多不能超过_L(标准状况)。思考与交流(5)有同学质疑,上述实验中Cl2量很难控制,无法验证Fe2和I反应的先后顺序。于是提出另一方案:往KI溶液中滴入_溶液,如果能发生反应,即可证明I的还原性强于Fe2。【答案】(1)CE(2)不能(3)(4)0.112(5)FeCl3(合理即可)【解析】(1)Cl2中的水蒸气、HCl不影响Cl2与Fe2、I的反应,故不必除去,但尾气要进行处理,故必需的装置是ACE。(2)因为Fe2、I被Cl2氧化后生成的Fe3、I2溶液均显黄色,故不能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3)检验Fe3一般选用KSCN溶液,检验I2一般选用淀粉溶液。然后根据A、B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判断假设1、2的正确性。(4)1.52 g FeSO4固体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1.66 g KI固体的物质的量也是0.01 mol,与Cl2的反应分别为:2Fe2Cl2=2Fe32Cl,2ICl2=I22Cl,故通入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不能超过0.005 mol,即0.112 L(标准状况)。(5)可直接利用2Fe32I=I22Fe2,判断I与Fe2的还原性强弱。15.(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C2O_MnO_H=_CO2_Mn2_H2O(2)称取6.0 g含H2C2O42H2O、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 mL溶液。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 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第一份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滴加0.25 molL1NaOH溶液至20 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总物质的量为_mol。第二份溶液中滴加0.10 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AKMnO4溶液在滴定过程中作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该滴定过程_(填“需要”或“不需要”)另加指示剂。滴至16 mL时反应完全,此时溶液颜色由_变为_。B若在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则所测结果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