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564-2018 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41∕T 1564-2018 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41∕T 1564-2018 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41∕T 1564-2018 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41∕T 1564-2018 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B 0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5642018 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03 - 14 发布2018 - 06 - 14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祥臣、张强、余贵龙、丰大清、赵海英、李彩丽、胡敬东。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刘石、扶定、王伟东、王开斌、李伟、江乃福、黄华、周卫合。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DB41/T 15642018 1 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豫南再生稻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品种与播期选择、头季稻栽培、再生稻栽培。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低于500 m的豫南稻区再生稻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7891优质稻谷质量标准 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再生稻 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腋芽,经培育而萌发长成的一季水稻。 3.2 豫南稻区 河南省南部信阳市、南阳市、驻马店市的水稻种植区。 3.3 留桩高度 头季稻收割时蓄留水稻茎秆的地上高度。 3.4 营养土 为满足幼苗生长发育而专门配制的含有多种矿质营养的床土。 4品种与播期选择 选择生育期合适、米质优、抗性强、丰产性好和再生能力强的水稻品种。 早中熟品种宜选择在正常播期(指 4 月中旬播种,下同)条件下生育期为 110 d128 d 的水稻品 种,如岳优 9113、盛泰优 018、信粳 1501 等,中熟品种宜选择在正常播期条件下生育期为 129 d140 d 的水稻品种,如两优 6326、丰两优香 1 号、天两优 616、新两优 223、特糯 2072、新稻 567 等。 西、南部浅山丘陵地区,北部平原地区(淮河以北)宜选择早中熟品种,在 3 月上旬播种;中、东 部平原地区宜选择中熟品种,在 3 月上中旬播种。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DB41/T 15642018 2 5头季稻栽培 5.1播前准备 5.1.1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规定。 5.1.2种子处理 5.1.2.1浸种 药剂及浓度:宜选用 25%咪鲜胺 2 mL70%吡虫啉 3 g 对水 12 L14 L 浸稻种 5 kg。 程序及时间:先用药液浸泡 24 h,再用清水浸泡,籼稻 36 h48 h,粳稻 60 h72 h。 5.1.2.2催芽 催芽至破胸露白后播种。 5.1.3机插秧细土 机插秧分为毯苗机插和钵苗机械摆栽两种。 毯苗机插提倡用水稻育秧专用基质育秧。如用营养土育秧,则每 667 m 2大田需备经 4 mm6 mm 孔 径的筛子过筛细土 125 kg,其中 100 kg 作底土(每 100kg 底土均匀拌入 N+P2O5+K2O 含量19%壮秧剂 1kg 制成营养土) ,25 kg 作盖籽土。钵苗机械摆栽育秧每 667 m 2大田需备经 4 mm 孔径的筛子过筛细土 70 kg,其中 50 kg 作底土(每 100 kg 底土均匀拌入 N+P2O5+K2O 含量19%壮秧剂 1kg 制成营养土) , 20 kg 作盖籽土。 5.1.4机插秧秧盘 毯苗机插育秧每 667 m 2大田准备秧盘 25 张。钵苗机械摆栽秧每 667 m2大田准备秧盘:杂交稻 33 张,常规稻 38 张。 5.1.5苗床 采用塑料薄膜保护育秧,温室、小拱棚、大棚育秧(可采用双层保温)均可。 秧田与大田比例:毯苗机插秧为 1:80100,钵苗机械摆栽为 1:5060。 苗床整理:播前 10 d 精做秧床,秧床宽 140 cm,留宽 25 cm、深 20 cm 排水沟兼操作道。 5.2播种 杂交稻大田需备干种子 1.5 kg/667 m 2, 常规稻大田需备干种子 3.0 kg/667 m2。 播量:毯苗机插育秧杂交稻每盘播干谷 80 g(芽谷 110 g120 g) ,常规稻每盘播干谷 100 g(芽 谷 140 g150 g) 。钵苗机械摆栽育秧杂交稻每孔 3 粒,每盘干谷 35g(芽谷 49 g53 g) ,常规稻每 孔 56 粒,每盘干谷 66 g73 g(芽谷 92 g105 g) 。 5.3苗床管理 5.3.1灌水 摆盘用无纺布覆盖畦面后,及时湿润灌溉(上跑马水,确保水不上畦面) 。在秧苗 1 叶 1 心期揭无 纺布炼苗,此后采取间歇灌溉方式管理。移栽前 3 d5 d 控水炼苗。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DB41/T 15642018 3 5.3.2温度控制 出苗前棚内温度控制在 15 40 。出苗后棚内温度应控制在 10 30 。移栽前 3 d5 d 揭膜通风炼苗。 5.3.3施肥 1叶1心期每667 m 2用5 kg尿素5 kg 99%磷酸二氢钾于傍晚秧苗叶片无水时撒施,再用清水浇透。 移栽前3 d4 d每667 m 2用尿素4 kg4.5 kg于傍晚时撒施,再用清水浇透。 5.3.4化控 1 叶 1 心时 667 用 15%多效唑 100 g 对水 50 kg 喷施,以控制秧苗高度。 5.3.5带药入田 移栽前 1 d2 d 用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 mL/667 m 2对水 30 kg 进行喷雾。 5.3.6壮秧指标 5.3.6.1毯苗机插 秧龄 30 d35 d,叶龄 3.54.5 叶,苗高 12 cm17 cm,单株绿叶 2.5 叶,白根数 10 条以上, 每百株地上干重 3 g 以上,秧苗生长整齐健壮,无病害,盘根好。 5.3.6.2钵苗摆栽 秧龄 35 d40 d,叶龄 3.55.0 叶,苗高 15 cm23 cm,单株绿叶 3.0 叶,白根数 17 条以上, 每百株地上干重 5 g 以上,秧苗生长整齐健壮,缺穴率不超过 5%,盘根成钵。 5.4大田管理 5.4.1整田 通过耕、耙、耖、旋等基本田间作业,达到深、松、平。耕深 20 cm25 cm,每块田的高低差不 超过 3 cm5 cm,无明茬。 5.4.2移栽 4 月上中旬开始,连续 3 d 气温稳定在 12 以上时开始移栽。 移栽密度:杂交稻 1.5 万穴/667 m 2、3 万基本苗/667 m2以上,常规稻 1.7 万穴/667 m2、6 万基本 苗/667 m 2以上。栽后及时查漏补缺。 5.4.3水分管理 全程湿润管理。杂交稻茎蘖数达到 16 万/667 m 2、常规稻达到 18 万/667 m2时开始晒田。机械收割 的稻田,成熟前 10 d 开始断水晾田(以割稻时收割机轮胎不下陷、不碾碎稻桩为宜) 。 5.4.4肥料运筹 5.4.4.1基肥每 667 m 2施含 N、P 2O5、K2O 各 15%复合肥 50 kg99%硫酸锌 0.4 kg氯化钾(K2O60%) 2.4 kg。 5.4.4.2水稻移栽后长出第 1 片新叶时,每 667 m 2施尿素 7 kg(同时配施除草剂)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DB41/T 15642018 4 5.4.4.3水稻进入幼穗分化前倒 43.5 叶时,每 667 m 2施尿素 11 kg氯化钾(K 2O60%)15 kg(如 钾肥为粉末状,应拌湿沙且在无露水时撒施,以防“烧叶” )硅肥(有效硅含量20%)4 kg。 5.4.4.4水稻倒 21.5 叶时,每 667 m 2施尿素 4.5 kg。 5.4.4.5头季稻齐穗后 15 d20 d,每 667 m 2施尿素 15 kg20 kg氯化钾(K 2O60%)10 kg。 5.4.4.6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规定。 5.4.5主要生育时期指标和群体动态指标 5.4.5.1拔节期 基部伸长节间不宜过长, 叶色褪淡。 5.4.5.2齐穗期 宜在 6 月下旬至 7 月初齐穗。 5.4.5.3成熟期 叶青籽黄,90%籽粒成熟。 5.4.5.4群体动态指标 多穗小穗型(颖花 120130 朵/穗)水稻品种有效穗控制在 2324 万/667 ,分蘖高峰期茎蘖数 不超过 2831 万/667 。 穗粒并重型(颖花 140160 朵/穗)水稻品种有效穗控制在 2022 万/667 ,分蘖高峰期茎蘖数 不超过 2428 万/667 。 少穗大穗型(颖花 180200 朵/穗)水稻品种有效穗控制在 1518 万/667 ,分蘖高峰期茎蘖数 不超过 1823 万/667 。 5.4.6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坚持防早、防少,抓住关键防治期,提倡合理混药、交替用药,尽量减少用药次数。 所有用药原则应符合 GB/T 8321 的规定,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见附录 A。 5.5收获 头季稻 90%籽粒黄熟时即可收获。西、南部浅山丘陵地区,北部平原地区(淮河以北)宜在 8 月 10 日前收获,中、东部平原地区宜在 8 月 15 日前收获。以轮式、加碎草装置的收割机收割为宜。 5.6留桩高度 人工收割以不低于倒 2 节以上 5 cm 为宜,一般可留 40 cm50 cm;机械收割可上抬至倒 1 节,一 般抬至 45 cm55 cm。平茬收割。 6再生稻栽培 6.1水分管理 全程采用湿润管理。 6.2施肥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DB41/T 15642018 5 头季稻收割后 2 d3 d 内每 667 施尿素 10 kg。 6.3促齐穗 抽穗前后如遇低温,每 667 可用“75%赤霉素”2 g99%磷酸二氢钾 100 g150 g 对水 50 kg 喷雾。 6.4病虫害防控 再生稻全程视田间发生情况及时防治螟虫、 稻纵卷叶螟、 稻瘟病等主要病虫害, 防治方法见附录 A。 6.5收获 籽粒黄熟后及时收获。稻米品质应符合 GB/T 17891 规定。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DB41/T 15642018 6 附录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参见表 A.1。 表 A.1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防治时期防治指标防治方法 恶苗病播种前-用 70%吡虫啉 3 g 或 25%咪鲜胺乳油 2 mL 对水 5 kg 浸稻种 5 kg。 立枯病苗期- 每 667 秧田用 30%恶霉灵 2201.1 mL4002 mL,或 70%敌磺钠 1250 g 泼 浇或喷雾,或每平方米床土用硫磺粉 50 g70 g,将床土 PH 值调至 4.5 5.5 之间。 纹枯病 分蘖期 病丛率 30% 每 667 m 2用 30%苯甲丙环唑乳油 15 mL20 mL 对水 20 kg30 kg 喷雾。 孕穗至灌浆 每 667 m 2用 2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 50 g 或 30%苯甲丙环唑乳油 20 mL 对水 35 kg40 kg 喷雾。 稻瘟病 分蘖期病叶率 10%每 667 m 2用 20%的稻瘟酰胺 60 g 防治叶瘟。 孕穗至灌浆-预防穗颈瘟每 667 m 2用 75%三环唑 30 g 对水 50 kg 喷雾。 稻曲病孕穗至灌浆- 预防稻曲病每 667 m 2用 30%苯甲丙环唑乳油 20 mL25 mL 对水 50 kg 喷 雾。 稻蓟马苗期 百丛 100 200 头 秧苗 2 叶 1 心期,每 667 m 2用 25%杀虫双水剂 200 mL,或 10%吡虫啉 15 g 20 g,或 40%毒死蜱 60 mL 对水喷雾防治,或用 70%吡虫啉 4 g5 g 喷雾 或拌毒土撒施。 稻飞虱 分蘖期百丛 1000 头 每 667 m 2用 25%扑虱灵 70 g80 g 加 20%阿维唑磷 70 mL80 mL 或 25% 噻嗪酮 50 g 对水 20 kg 喷雾。 孕穗至灌浆百丛 500 头 每 667 m 2用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100 g 或用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24 g 32 g 对水 20 kg 喷雾。 二化螟或 三化螟 分蘖期 百丛幼虫 50 头 每 667 m 2用 16%阿维菌素乳油 60 mL 对水喷雾。 稻纵卷叶螟 分蘖期 百丛幼虫100 头 每 667 m 2用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 mL 或 48%乐斯本 (锐斧)乳油 80 mL 对水 50 kg 喷雾。 孕穗至灌浆 百丛幼虫 60 头 每 667 m 2用氯虫苯甲酰胺 10 mL 对水 30 kg 喷雾或用氯虫苯甲酰胺 20 mL 拌湿润细土 15 kg20 kg 均匀撒施,或 40%毒死蜱 100 mL 对水 50 kg 喷 雾防治。 杂草移栽后- 每 667 用 25%乙草胺苄嘧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