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茶植物饮料微波灭菌技术研究.pdf_第1页
五花茶植物饮料微波灭菌技术研究.pdf_第2页
五花茶植物饮料微波灭菌技术研究.pdf_第3页
五花茶植物饮料微波灭菌技术研究.pdf_第4页
五花茶植物饮料微波灭菌技术研究.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食品科技 Mo d e r n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0 , V o 1 2 6 , N o 3 五花茶植物饮料微波灭菌技术研究 王萍 ,一 ,肖更生 ,张友胜 ,吴继军 ,李升锋 ,谭文乐 2 ( 1 广东 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广州 5 1 0 6 1 O ) ( 2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3 3 0 0 4 5 ) 摘要: 本实验采用微波灭菌技术,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茵, 研究了不同时间和不同功率的微波对五花茶植物饮料的 灭菌效果。结果表明,微波灭菌效果是随着时间和功率的增大而增强。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菌,8 0 0 W、3 3 0 S 和 1 1 0 mL的组合为 微波灭菌最佳组合。巴氏灭菌对照实验表明,微波存在非热效应。通过 G C MS分析,表明微波对五花茶风味物质仍存在一定影响。 关键词:五花茶;微波;灭菌 文章篇号:1 6 7 3 - 9 0 7 8 ( 2 0 1 0 ) 3 2 6 0 2 6 3 Di s i nf e c t i o n o f Fl o r a l He r ba l Te a Us i ng M i c r o wa v e W ANG P i ng 1 2 , o Ge ng he n g。 ,Z HAN G Y o u - s h e n g , WU J i - j u n , L i S h e n g - f e n g , T A N we n - l e 2 ( 1 T h e S e fi c u l t u r e &F a r mP r o d u c ePro c e s s i n g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G u a n g d o n g A c a d e m y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es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6 1 0 , C h i n a ) ( 2 D e p a r t me n t o f B i o s c i e n c e a n d B i o e n g i n e e ri n g o f J i ang x i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nc h a n g 3 3 0 0 4 5 , C h i n a ; ) Ab s t r a c t : Mi c r o wa v e s t e r i l i z a ti o n wa s a p p l i e d t o t h e fl o r a l h e r b a l t e a a n d i t s d i s i n f e c ti o n e ff ects we r e s t u d i e d u s i n g E s c h e r i c h ia c o l i a n d B a c i l l u ss u b t i l is a St e s t in gmi c r o o r g a n i s ms S ing l ef a c t o r e x p e r ime n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r e a t me n t l i me a n dth e p o we r o f mi c r o wa v e g r e a t l y i n fl u e n c e d t h e g e r mi c i d a l e ff e c t s o f mi c r o wa v e s t e r i l i z a t i o na re T h eo r t h o g o n a l e x p e r ime n t s h o we dt h a t t h e b e s t mi c r o wa v e po wd e r , t r e a tm e n t t i me a n d v o l u me o f t h e t e a we re 8 0 0 W , 3 3 0 S , an d 1 1 0 mL, r e s p e c ti v e l y P aSt e u r i z a ti o n e x p e r i me n ts s h o we dtha t mi c r o wa v eh a dn o n - h e a t i n ge ff e c t GC- M S an a l y s i s s h o we dt h a t mic r o wa v e t r e a tm ent h a di n fl u e n c eo na r o mac o mp o u n d s o f F l o r alh e r b alt e a Ke ywo r d s : F l o r a l h e r b a l t e a ; mic r o wa v e ; s t e ri l i z a t i o n 五花茶是中国民间传统饮品,主要指由木棉花、 鸡蛋花、菊花、罗汉果、金银花等五味中草药提取物 以及甘草、白糖等调味剂配成的植物饮料,是广东人 常饮的凉茶之一。五花茶味甘性微寒,主要功能是清 热、解毒、消暑去湿、减低肠胃刺热、利小便、凉血、 预防夏季风热感 冒及流行性感 冒等,尤其适合夏天时 饮用【 1 】 。预包装食品五茶茶植物饮料生产过程中的难 点之一是杀菌,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热杀菌方式,但 热杀菌方式存在能耗高、容易使产品风味发生变化等 缺点, 因此寻求新型杀菌方式成为了现实生产的必要。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科技, 广泛用于食品工作, 研究表明【 2 ,微波对于植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具有很好 的作用效果。 而为一种杀菌技术, 它具有杀菌效率高、 速度快、环保等优点【 3 】 。微波对于大部分微生物都有 杀灭作用。利用微波迅速加热,使酶能在短时间内变 性,使微生物体内蛋白质变性而死亡 ,同时,也可 造成菌体内分子加速运动使其胞内受损而死亡【 5 】 , 。 本 收稿日期:2 0 0 9 1 0 - 2 0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 ( 2 0 0 7 h 0 2 0 1 0 0 0 4 - 7 )资助项目 作 者简介:王萍 ( 1 9 8 4 一 ) ,女,在读硕 士,微 生物专 业 实验研究了微波灭菌法在五花茶植物 中的应用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 料 五花茶植物饮料,由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 展中心提供。产品固形物含量 0 ,p H 4 5 5 0 。 1 2 菌种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 B a c i l l u s s u b t i l i s ) , 大 肠 杆 菌 (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 ,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1 - 3 培养基及试剂 营养肉汤培养基 ( 蛋白胨1 0 g L ,牛肉膏3 g C, 氯化钠5 g L ,p H 7 2 7 4 ,用于细菌增殖培养)和营养 琼脂培养基 ( 蛋白胨1 0 g L , 牛肉膏3 g L , 氯化钠5 g L , 琼脂粉1 5 g L,p H 7 2 7 4 ,用于细菌计数) 。培养基 全部由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 4 实验仪器 培养皿、无菌操作台、生化培养箱、摇床、微波 炉、 恒温水浴锅、 5 0 3 0 u m D V B C A R P D MS萃取头和 气相色谱一 质谱联用仪等。 现代食品科 技 Mo d e r n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0 , V o 1 2 6 , No 3 1 5 培养条件 Na C 1 。 挑取斜面保藏的菌种转接至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 中,3 7培养 6 h ,按 1 接种量再次接种至营养肉汤 液体培养基中,3 7 o C、1 7 0 r mi n摇床培养,大肠杆菌 培养 1 2 h ,枯草芽孢杆菌培养 1 4 h 。 1 6 活菌计数 使用营养琼脂培养基采用浇注平板法, 3 7培养 4 8 h ,计数。 1 7 微波处理 取 8 0m L无菌五花茶 1 2 份, 平均分两组处理。 一 组接种大肠杆菌, 在 7 2 0 W 微波功率下分别灭菌 1 0 S 、 2 0 S 、3 0 S 、4 0 S 和 5 0 S 。一组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在 7 2 0 W 微波功率下分别灭菌 3 0 S 、 4 0 S 、5 0 S 、 6 0 S 、1 2 0 S 、1 8 0 S 、2 4 0 S 和 3 0 0 S 。分别测处理前后活菌数。 取 8 0 mL无菌五花茶 l 2 份, 平均分两组处理。 分 别接种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在 5 0 S 灭菌条件下, 分别采用 1 6 0 W、3 2 0 W、4 8 0 W、5 6 0 W、7 2 0 W和 8 0 0 W 等 6 种微波功率进行处理。分别测处理前后活 菌数。 正交试验:按五花茶 7 0 m L 、9 0 m L和 1 1 0 mL , 在 3 种功率 5 6 0 W、 7 2 0 W 和 8 0 0 W,作用时间2 7 0 S 、 3 0 0 S 和 3 3 0 S 设计正交试验, 指示菌为枯草芽孢杆菌。 杀菌效果即杀菌率的计算方法采用如下公式。 杀菌率=( N t ) N o 1 0 0 式中 Mr初始菌数;肛处理后残存菌数。 1 8 巴氏对照实验 有关微波杀菌机理,目前广泛存在 2 种观点:热 效应原理和非热效应原理【 6 j 。因此,本实验设置一组 巴氏杀菌实验,与微波杀菌效果作比 。 由于微波加热时间很短,而水浴温度较慢,在相 同时间内,不能达到微波加热的时间,因此 ,本实验 忽略升温时问带来的杀菌差异,将水浴锅的温度控制 在与微波灭菌的同一温度范围内,将未接菌液的五花 茶置于其中,待温度升至杀菌温度时,接入菌液,作 用与微波相同时间,计算灭菌前后总菌数。 1 9 微波对风味物质的影响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五花茶微波处理前 后风味物质的变化进行检测。该处所用到的五花茶为 白煮五花茶,按照配方将原料配好,以 1 : 2 0 的料水比 加入蒸馏水,大火沸腾后, 将火调至微火,保持沸腾, 煎煮 2 h 后过滤得滤液,进行实验。 风 味 物 质 萃 取 条 件 : 萃 取 头 为 5 0 3 0 岬 D V B C A R P DMS , 使用之前在 2 5 0条件下, 老化 1 h ; 萃取温度为 6 0;萃取时间为 4 5 r n L n ,加入 2 8 g 261 气相色谱条件:H P 5 MS ( 3 0 m 2 5 0 m 0 2 5 m, 5 P h e n y l Me t h y l S i l o x a n e ) 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起始温 度4 0,停留1 mi n ,以5 r a i n 升至2 5 0,停留1 0 rai n 。进样口温度2 5 0 o C,进样 口压力为6 8 5 p s i 。不 分流进样,载气为氮气,流量为1 3 6 m L m i n 。 质谱条件:质谱接 口温度为2 8 0,离子源温度 2 3 0,电离方式为电子轰击( e l e c t r o n i mp a c t ) E I ,电子 能量7 0 e V,扫描质量范围为40 5 0 0 U 。 2 结果与分析 2 1 灭菌时间和功率与温度的关系 为了确定 8 0 m L五花茶在微波作用下,时间与温 度以及功率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对其进行了测定。通 过回归分析得图 l ,图2 。 时问 S 图1 8 O m L 五花茶在7 2 0 W微波场下不同处理时间的温度变化 F i g 1 T i m e c o u r s e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o f 8 0mLfl o r a l h e r b a l t e at r e a t e d b y 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 mi c r o wa v e wi t h 7 2 0 W p o we r p 赠 功率 W 图2 8 O m L五花茶在不同功率微波场中作用5 0 S时的温度变化 F i g 2T i i n ecou r s eo f t e mp e r a t u r eo f 8 0mLfl o r a l h e r b a l t e at r e a t e d b y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 mi c rowa v ef o r 5 0 s 由图 1 和图 2 可看出,两条温度变化 曲线均呈线 性。图 1 中,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通过 线性拟合得回归方程为 y = 0 5 3 8 6 x + 4 0 9 1 9 , 9 8 l 。 图 2中,以功率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通过线性 拟合得回归方程为y - 0 0 5 8 8 x + 2 8 5 , = 0 9 9 0 6 。 现代食品科技 Mo d e r n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0 , V o 1 2 6 , No 3 2 - 2 不同灭菌时间微波处理效果 7 2 0 W 微波功率下,处理时间对五花茶中指示菌 的影响见表 1 。 表 1 7 2 0 W时微波灭菌时间对微生物的影响 T a b l e l B a c t e r i c i d a l e ff e c t o f mi c r o wa v e t r e a t me n t ti me ( 7 2 0 W) o n i nd i c a t o rba c t e ria s 由表 1 可知, 7 2 0 W 微波照射下, 大肠杆菌在 5 0 S 时杀菌率达到 1 0 0 , 而枯草芽孢杆菌需要处理 3 0 0 S , 其杀菌率才能达到 1 0 0 。由数据显示,在 4 0 S 时, 大肠杆菌的杀菌率突然增加,原因可能是该点的温度 为 6 3, 达到大肠杆菌热死温度,再加上微波非热效 应,因此,此时杀菌率增加明显。而枯草芽孢杆菌 由 于其高抗性,在 6 0 S 时才出现同样的情况。由于微波 杀菌机理还尚未定论,因此, 其具体原因还有待讨论。 2 3 不同功率微波对五花茶中指示菌的影响( 见表 2 ) 由表 2 可知随着功率增大,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 杆菌的杀菌率也逐渐增大。但相较于大肠杆菌,枯草 芽孢杆菌的杀菌率增加缓慢,且效果不明显,在最大 功率 8 0 0 W 下处理 5 0 S ,其杀菌率还不到 4 0 ,该现 象可能与枯草芽孢杆菌的特殊结构与高耐性有关。 2 4 正交 实验 由单因素实验可知,枯草芽孢杆菌的灭菌条件较 大肠杆菌高,故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菌,进行正 交实验。 从单因素实验中还可知,影响微波杀菌实验的主 要因素有微波功率和灭菌时间。另外,装液量的多少 对前二者因素的作用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也将其归 为影响因素之一。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见表 3 ,方差分析见表 4 。 表 2不同功率对微生物的影响 T a b l e2Ba c t e r i c i d a l e ffe c t o f mi c r o wa v e p o we r o nind i c a t o r b a c t e ria s 表 3五花茶正交实验表 T a b l e 3Re s u l t so f o r t h o g o n a l e x p e r i me n t o f fl o r a l h e r b a l t e a 根据正交实验结果, 选择功率 8 0 0 W, 时间3 3 0 S , 2 6 2 现代食品科技 Mo d e r n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0 , V o 1 2 6 , No 3 装液量 1 1 0 mL为最佳组合。 极差结果显示, 三者因素 作用强弱为: 功率 时间 装液量。 且由方差分析可知, 微波功率对杀菌效果的影响为极显著 ( P 0 0 1 ) ,微波 处理时间对杀菌效果影响为显著 ( P 0 0 5 ) ,而装液量 对杀菌效果影响不显著。 2 5 巴氏对照实验 巴氏对照实验结果如表 5 。比较表 1 和表 5中数 据,大肠杆菌在两种不同杀菌条件处理下,其结果差 异不大;而芽孢杆菌则差异明显。微波条件下,芽孢 杆菌处理 3 0 0 S 时,其杀菌率可达 1 0 0 ,而水浴条件 下,处理 3 3 0 S 时,其杀菌率还不到 4 0 。由此可知, 该实验中微波杀菌存在非热效应。 表 5 巴氏杀菌效果 T a b l e 5 Ba c t e r i c i d a l e ff e c t o f p a s t e u r i z a t i o n 2 6 微波杀菌对风味物质的影响 2 6 3 酚类、醛类和烃类等一共 5 2 种香气成分。其中, 最多 的属烃类物质,占全部香气成分的4 2 。其次是 2 种 酯类、7 种醇类、7 种醛类、3 种酮类和2 种酚类。含 量最高的香气物质是山梨酸乙酯,占全部香气含量的 2 0 。微波处理汁中检测到 3 4 种香气成分。烃类仍为 主要成分,为 4 4 ,其次是 2 种酯类、4种醇类、3 种 酮类和 3 种醛类,酚类物质未检出。含量最高的香气 物质仍是山梨酸乙酯,占全部香气含量的 2 6 7 。 由图 3 可看出,微波处理前后,风味物质种类有 些变化,处理后酚类物质未被检出。处理前后各物质 的相对含量都有不同层度的变化,变化较小的为烃类 物质。 3 结论 3 1 总体上,微波功率和时间与致死率是成正比。本 实验中, 五花茶装液量为8 0 mL 时, 大肠杆菌在 7 2 0 W, 5 0 S的条件下可以被杀灭完全,枯草芽孢杆菌在 7 2 0 W,3 0 0 s 的条件下可以被杀灭完全。这与汪保国【 o J 和 王晓庆【 9 J 的实验结果一致。 3 - 2 实验表明,功率对微波灭菌影响最大,达到极显 著水平,其次是处理时间,而装液量对微波灭菌效果 的影响不显著。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微波灭菌最佳组合 为 8 0 0 W,3 3 0 S ,1 1 0 mL 。 3 - 3 通过 G C MS对五花茶植物饮料微波处理前后的 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可知,其主要香气成分没有 改变,但其香气成分在处理后种类减少,且成分的相 对含量也有变化。由此可见,微波灭菌技术对五花茶 的风味物质仍有些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 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一册【 s 】 : 2 4 2 徐金瑞, 张名位, 张瑞芬, 等番石榴中总黄酮的微波萃取工 艺研究 J 现代食品科技, 2 0 0 8 , 2 4 ( 7 ) : 6 7 4 6 7 7 3 I n t e rna t i o n a l C o u n c i l f o r S t a n d a r d i z a ti o n i n H a e ma t o l o g y Gu i d e li n e s f o r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o f b l o o d c e l l a n a l y z e r inc l u d i n gtho s e u s e df o r d i ff e r e n t i a l l e u k o c y te a n d r e t i c u l o c y t e c o unt i n gand c e l l ma r k e r a p p fi c a fi o n P r e p a r e d b y t h e I CS H e x p e r tp a n e l O i l c y t o m e t r y J C l i n L a b H a e ma t , 1 9 9 4 , 1 6 : 1 5 7 1 7 4 4 徐秋芳, 张海强, 张春艳微波技术在腐乳中的应用【 J 广 州食 品工业科技,2 0 0 1 , ( 2 ) : 4 0 4 2 ( 下转第 2 6 6 页 ) 5 5 4 5 3 5 2 5 5 c ; c ; 现代食品科技 Mo d e r n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0 , V o 1 2 6 , No 3 阻碍都比较大,所以在超滤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膜 污染、减小膜的浓差极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提示 我们, 在用截留分子量 1 0 0 0的超滤膜进行超滤时, 增 强料液在膜表面的切向流动性十分必要。 2 6 膜两侧平均压力对膜通量的影响 膜通量 ( 前 3 0 min内的平均值) 随膜两侧平均压 力变化的趋势如图 5所示。 宕 碰 压力 MP a 图 5膜通量对膜两侧平均压力的变化 F i g 5 Effe c t o f a v e r a g e p r e s s b e s i d e m e m b r a n e o n m e m b r a n e fl u x 由图 5可知,随着膜两侧平均压力 A P的增加, 膜通量先是增加,至 A P :0 3 2 MP a时,膜通量达到 最大, 继续增大A P , 膜通量开始下降, 这说明在一定 范围内,膜通量随 A P的增加而增加,但是,A P过大 就会造成膜的浓差极化加剧, 反而造成膜通量的下降, 因此选用 A P =0 3 2 MP a 进行超滤比较合适。 2 7 膜对氮的截留率 通过凯氏定氮法分别测定原始料液、截留液及超 滤液中的总氮含量,计算膜对氮的截留率及总氮的损 失。 氮的收率:超滤液总氮 料液总氮= 5 5 6 3 讨论 为了将大豆肽混合物进行有效分离,得到分子量 主要分布在 1 0 0 0以下的大豆低聚肽,须在料液浓度 0 2 、A P =0 3 2 MP a的条件下,用分子量 1 0 0 0的超 滤膜对料液进行超滤,料液的浓度、膜两侧的平均压 力、膜的污染、浓差极化等均影响超滤的效果。研究 发现,料液浓度和膜两侧的平均压力对超滤效果的影 响最大,料液原始浓度越高,其对超滤膜的污染和堵 塞越严重,所以, 料液浓度越低对超滤越有利, 但是, 对工业生产来说,料液浓度不应太低,综合考虑,料 液浓度在 0 2 0 3 比较合适。 膜两侧的平均压力 P 对超滤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 A P 能够 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