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医学基础.ppt_第1页
神经系统医学基础.ppt_第2页
神经系统医学基础.ppt_第3页
神经系统医学基础.ppt_第4页
神经系统医学基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基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构成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觉醒、睡眠和脑电图 脑的高级功能 神经系统的特殊感觉功能,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构成,一、概述,(一)神经系统的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与中枢不同部位联系,机体分布对象不同,脑神经,脊神经,躯体神经,内脏神经,(二)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细胞种类:Wister大鼠,生后1天乳鼠皮层神经元 培养的天数:贴壁6-7天 放大倍数:倒置显微镜400,海马神经元细胞 培养的天数:9天 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 X40;,(三)神经系统的解剖用语,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聚集部位。,皮质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髓质大脑和小脑的白质被皮质包绕,位于深方,灰质,白质,髓质,皮质,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纤维束中枢神经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一束纤维,神经周围神经中,神经纤维集聚成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束,神经节,神经,二、中枢神经系统,(一)脊髓 1.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位置: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接,下端约平第一腰椎体下缘。 形态:前后略扁粗细不均的圆柱状。全长有两处膨大,表面有数条纵形的沟或裂。,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圆锥,终丝,前面观,后面观,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后外侧沟,前外侧沟,2.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马尾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下行一段距离后才到达椎间孔,在脊髓末端围绕终丝的脊神经形成马尾。临床上在此穿刺不会伤及脊髓,比较安全。,3.脊髓的内部结构,中央管,灰质,后角,前角,白质,4.脊髓的功能,传导功能,反射功能,内脏反射,躯体反射,(二)脑,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小脑,脑干,1.脑干,自下而上有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在枕骨大孔处下接脊髓,向上与间脑相接,脑干的外形,脑干背侧面,薄束结节,楔束结节,髓纹,正中沟,上丘,下丘,小脑上脚,小脑下脚,小脑中脚,菱形窝,脑干腹侧面,延髓脑桥沟,基底沟,大脑脚,小脑中脚,椎体,椎体交叉,脑桥基底部,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第四脑室,上髓帆,小脑上脚,下髓帆,第四脑室脉络组织,脉络丛,脑干的内部结构,1)脑干内部含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 2)脑干灰质内机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神经核 3)脑干白质主要由上下行纤维束和出入小脑的纤维束组成,2.小脑,位于颅后窝,在延髓和脑桥的后面,借小脑下脚、中脚和上脚与脑干相连。上方隔小脑幕与大脑半球枕叶相邻。,小脑,小脑的外形,小脑上面观,小脑半球,小脑蚓,原裂,小脑腹侧,绒球,水平裂,小结,小脑扁桃体,小脑下面观,小脑前面观,绒球,小结,后外侧裂,小脑中脚,小脑的功能,维持身体姿势平衡 调节肌张力 协调骨骼肌的运动,3.间脑,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分为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和底丘脑五部分,其内腔为第三脑室。两侧和背面被大脑半球所掩盖,仅部分腹侧露于脑底。,(1)背侧丘脑,背侧丘脑,背侧丘脑是感觉传导通路的中继站,受损时可导致感觉功能的障碍及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等症状,背侧丘脑,内髓板,丘脑前核,内侧核群,腹后外侧核,丘脑枕,外侧核群,(2)后丘脑,内侧膝状体:听觉传导通路的最后中继站 外侧膝状体:视觉传导通路的最后中继站,(3)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是神经内分泌中心,完成神经体液调节;调节体温、摄食、生殖及水盐平衡;是机体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第三脑室:位于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狭窄腔隙。向下与第四脑室相通,向上与大脑半球中的侧脑室相通,4.大脑(端脑),由两侧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是脑的最发达部分。两侧大脑半球的内部空腔为侧脑室。,大脑纵裂,胼胝体,上外侧面,下面,内侧面,大脑半球的分叶,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大脑的内部结构,(1 )大脑皮质 是脑的最重要部分,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最高中枢在大脑皮质具有定位,如第1躯体运动区、第1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语言区等,(2 )大脑基底核 位于脑底白质内的灰质团块,具有调节躯体运动、参与学习记忆等功能,(3 )大脑髓质 联络纤维:连接同侧半球内各脑叶或脑回 连合纤维:连接左右半球之间的纤维 投射纤维:大脑皮质与皮质下中枢之间的往返性纤维,侧脑室 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对称的腔隙,三、周围神经系统,分类,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不同部位联系,机体分布对象不同,脑神经,脊神经,躯体神经,内脏神经,神经束,神经束膜,神经外膜,相关概念 周围神经中的感觉神经成分是将神经冲动由感受器传向中枢神经系统,称为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成分是将神经冲动由中枢神经系统传出到达周围的效应器,又称传出神经 内脏传出神经支配效应器(心肌、平滑肌、腺体)不受人主观意志控制,又称自主神经系统,第二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一、反射 反射(reflex):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应。,物种共有,多为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各级中枢均可完成,刺激性质为非条件刺激,反射弧较简单、固定、 数量有限,先天就有,无需后天训练,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经后天训练获得,反射弧较复杂、易变、数量无限,刺激性质为条件刺激,需要高级中枢参与,能更高度地精确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个体特有,二、突触传递,(一)突触结构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结构,(二)突触传递过程,突触前神经元兴奋,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Ca2+进入突触前膜,突触小泡内递质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电位,(三)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后膜在兴奋性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敏感性升高,这种突触后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后电位在抑制性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这种突触后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三、神经递质和受体,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具有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传递信息作用的特殊化学物质。 受体: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目前主要以不同的天然配体进行分类和命名,具有多种亚型。 1)与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 2)G蛋白偶联的受体,(一)外周神经递质及受体,乙酰胆碱(ACh)及其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Adr)及其受体 (二)中枢神经递质及受体 乙酰胆碱 单胺类 氨基酸类 肽类,四、中枢兴奋传播特点,单向传播 中枢延搁 兴奋总和 兴奋节律的改变 后发放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和易疲劳,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在躯体运动调节中的作用 (一)脊髓的躯体反射 1.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概念:脊动物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肢体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迟缓;如果加大刺激强度,可出现对侧伸肌的反射活动。 意义:屈肌反射具有保护性意义,对侧伸肌反射保持躯体平衡,2.牵张反射,与神经中枢保持正常联系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有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明显的肌肉缩短 肌紧张: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 所引起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 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对抗肌肉的牵 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躯体运 动的基础,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的调节,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体温调节 水平衡调节 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日节律控制 摄食行为的调节 情绪反应的调节,第五节 觉醒、睡眠和脑电图,一、脑电图 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在未受任何明显外加刺激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持续的节律性电活动称为自发脑电活动;借助仪器从头皮上引导和记录大脑皮层的自发电位变化称脑电图(EEG),正常人四种基本的脑电波, ,频率/Hz 813 14 30 0.5 3 4 7,波幅/V 20100 5 20 20 200 100 150,特 征 成人安静闭眼清醒时,枕叶明显 成人活动时,额叶、顶叶明显 成人睡眠,婴幼儿常见 成人疲倦,少年常见,二、觉醒与睡眠 觉醒状态的维持,睡眠时相,慢波睡眠 快波睡眠,特点: 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 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一般表现 1)各种感觉功能暂时减退,2)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弱,3)血压下降、呼吸变慢、心率减慢、瞳孔缩小、 尿量减少、体温下降、胃液分泌增多、发汗增强等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作用: 有利于促进生长、促进体力恢复,1)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2)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进一步减弱,3)出现快速眼球运动、部分躯体抽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加快而不规则等,有利于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促进学习记忆,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脑的高级功能包括学习、记忆、判断、语言和其他心理活动功能。 一、学习和记忆 (一)学习的两种形式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 非联合型学习 不需要在刺激和反应间形成某种明确的联系 习惯化:一个不产生伤害性效应的刺激重复作用时,机体对该刺激的反射反应逐渐减弱的过程 敏感化:受到强伤害性刺激作用后,机体对一个弱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加强) 联合型学习 学习是刺激和反应间建立一种联结关系(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是给动物一定的刺激,要求动物对该刺激做出的反应是执行和完成一定的操作才能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唾液分泌,摄食中枢兴奋,听觉中枢兴奋,非条件刺激(食物),无 关 刺 激(铃声),先后二者反复结合,暂时联系,(二)记忆的过程,记忆是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以后再现(再认、回忆)的心理过程。记忆的基本环节有识记、保持和遗忘、再认和回忆,二、语言功能,(一)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阅读中枢,(二)大脑皮层语言功能的一侧优势,1.优势半球 语言活动的中枢主要集中在一侧大脑半球,称为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语言优势半球与惯用手的关系,惯用手 左利手 右利手 左右无差别,左 64 90 60,右 20 10 10,双侧 16 0 30,优势半球(%),2.大脑半球的功能,左半球:语言功能(文字的识别、书写、精确计算、理性思考等) 右半球:非语词性认识(音乐欣赏、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