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R院内感染的诊疗思路.ppt_第1页
MDR院内感染的诊疗思路.ppt_第2页
MDR院内感染的诊疗思路.ppt_第3页
MDR院内感染的诊疗思路.ppt_第4页
MDR院内感染的诊疗思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DR时代院内感染的诊疗思路,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11年,世界卫生日主题为”抵御耐药性”2,在全球范围内,“ESKAPE”耐药已成为导致患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1,“ESKAPE”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但当前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逐渐减缓,未来可能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3,新药数量,1983-1987,1988-1992,1993-1997,1998-2002,2003-2007,1. Rice LB et al.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197:107981 2. /world-health-day/zh/ 3. Boucher HW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8:112,我国耐药形式严峻,我国,“ESKAPE”耐药菌株检出率高,检出率(%),产ESBL大肠埃希菌,MRSA,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在G-菌中的检出率,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29,我国G-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2005-2012年CHINET耐药监测结果显示,我国G-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G+菌的检出率则逐年下降,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 2、汪复.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年;8(1):1-9. 3、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 4、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30. 5、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1010;10(5):325-334. 6、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30. 7、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5):321-330. 8、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肠杆菌科细菌一直是检出率最高的G-菌,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 2、汪复.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年;8(1):1-9. 3、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 4、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30. 5、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1010;10(5):325-334. 6、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30. 7、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5):321-330. 8、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高,2005-2012年CHINET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高,产ESBL菌检出率(%),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 2、汪复.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年;8(1):1-9. 3、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 4、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30. 5、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1010;10(5):325-334. 6、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30. 7、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5):321-330. 8、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回本溯源: 诊疗感染性疾病的立足点,1.Nicolau DP. Am J Manag Care.2000;6(suppl):S1202-S1210. 2. Delacher S, Derendorf H, Hollenstein U, 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0;46:733-739.,挽救生命,从容应对,挽救生命: 始终从三个角度考虑临床治疗方案,1.Nicolau DP. Am J Manag Care.2000;6(suppl):S1202-S1210. 2. Delacher S, Derendorf H, Hollenstein U, 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0;46:733-739.,细菌-患者:是否危及生命 细菌-药物:是否存在MDR感染风险 药物-患者:是否依循PK/PD的原理用药,关注一:是否危及生命 关注二:是否存在MDR感染风险 关注三:是否依循PK/PD的原理用药,“三个关注”,MDR时代,院内感染核心诊疗思路,肺炎患者风险评估 根据各种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是否为重症肺炎,临床常用评分标准,1.Fine MJ et al. N Engl J Med. 1997;336:243-250. 2.Lim WS et al. Thorax. 2003;58:377-382.,临床医生可采用CUBR-65评价标准快速评估肺炎患者病情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参考PSI评价标准评估患者疾病严重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CAP患者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体征,评估是否为重症肺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出现下列征象中1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建议收住ICU治疗 意识障碍 呼吸频率30次/min 动脉血氧分压(PaO2) 60 mm Hg,PaO2/吸入氧分数值(FiO2)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动脉收缩压90 mm Hg 并发脓毒性休克 X线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 h内病变扩大50% 少尿:尿量20 ml/h,或80 ml/4 h,或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重症感染患者治疗策略:降阶梯治疗,起始经验性广谱治疗,1.ATS/IDSA.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1:388-416. 2.Niederman MS. Current Opinion in Critical Care 2006, 12:452457 3.蔡少华.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2:1-4,1,2,定向窄谱治疗,获得可靠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后,及时换用有针对性的窄谱抗菌药物 降阶梯治疗可降低抗菌药物的过量使用,减少耐药的发生,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从广谱治疗转向窄谱治疗,包括治疗适当和治疗充分两个方面 为达到充分治疗的目的不仅需要使用正确的抗生素,而且需要合理的剂量、疗程、给药途径,感染部位较高的穿透力,必要时可联合治疗,起始充分治疗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病死率,Luna CM et al. Eur Respir J 2006; 27: 158-164.,起始充分治疗 n= 24,不适当治疗 n= 16,治疗延误 n= 36,不适当治疗治疗延误 n= 52,1999年-2003年在6所阿根廷医院76例VAP患者中进行的一项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P0.01 vs 起始充分治疗 #P0.05 vs 起始充分治疗,与起始不适当治疗和/或治疗延误相比,起始充分治疗的患者病死率显著下降,起始充分治疗加快机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Ibrahim EH et al. Chest 2000;118;146-155,1997-1999年对492例ICU血液感染患者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起始充分治疗明显缩短患者上呼吸机的时间,起始充分治疗明显减少获得性器官功能紊乱患者比例,时间(天),P0.001,百分比,P=0.009,n=147,n=345,n=147,n=345,关注一:是否危及生命 关注二:是否存在MDR感染风险 关注三:是否依循PK/PD的原理用药,“三个关注”,MDR时代,院内感染核心诊疗思路,MDR致病菌感染危害严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MDR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对菌血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患者百分比(%),MDR致病菌感染显著增加患者未充分治疗比例及死亡率,P0.001,P=0.003,P0.001,Tam VH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10;54(9):3717-22,ATS指南: MDR感染风险是决定抗菌治疗方案的关键,ATS指南: 是否存在MDR致病菌感染风险、是否为晚发HAP是决定起始经验性治疗方案的关键,AT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5;171:388-416,MDR:多重耐药;HAP:医院获得性肺炎,IDSA指南: MDR感染风险是调整经验性治疗方案的关键,Freifeld AG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1;52(4):e56e93,MRSA:早期加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或达托霉素 VRE:早期加用利奈唑胺或达托霉素 ESBLs:早期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2010年IDSA粒缺发热指南中对高风险患者推荐碳青霉烯、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单药治疗 若初始抗菌药物耐药或有并发症时,可加用其他抗菌药物,产ESBL肠杆菌、铜绿假单 胞菌、不动杆菌属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耐药菌,G-菌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占71.6% G-菌以肠杆菌最为常见,其次为不动杆菌属及铜绿假单胞菌,数据来自2010年CHINET耐药监测结果,我国耐药形式严峻,耐药G-菌检出率高,检出率(%),产ESBL大肠埃希菌,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在G-菌中的检出率,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29,产ESBL肠杆菌感染高危因素-1,研究显示:医院获得性感染,入住ICU,既往接受头孢菌素和青霉素治疗是产ESBL肠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Kang CI et al. Ann Hematol. 2012 Jan;91(1):115-21.,对156例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菌血症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数据分析,评估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产ESBL肠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后,产ESBL肠杆菌感染高危因素-2,研究显示:住院时间延长,入住ICU,插管,既往抗菌治疗是产ESBL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留置导尿管(OR=6.21,95%CI=1.9120.25,P=0.003 ),既往接受抗菌治疗(OR=2.93,95%CI=1.18-7.30,P=0.021 ) ,尤其是甲氧基-头孢菌素治疗是产ESBL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Wu UI et al.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10;43(4):310316,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评估血流感染患者产ESBL肠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既往抗菌治疗(尤其是头孢菌素和青霉素治疗) 医院获得性感染 住院时间14天 入住ICU 插管(包括胃造口术/经鼻胃管、尿路插管、中心静脉插管) 机械通气,1.Kang CI et al. Ann Hematol. 2012 Jan;91(1):115-21. 2.Wu UI et al.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10;43(4):310316,产ESBL肠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高危因素-1,研究显示,入住ICU,长期住院,鲍曼不动杆菌定植,近期接受抗菌治疗及治疗药物的数量,近期接受侵袭性操作是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Anunnatsiri S et al. 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 2011 ;42(3):693-703.,一项前瞻性病例分析,评估MDR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菌血症的高危因素,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高危因素-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定植,近期接受抗菌治疗及治疗药物的数量,近期接受侵袭性操作是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Shih MJ et al.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08;41:118-123,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评估MDR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菌血症的高危因素,鲍曼不动杆菌定植 住院时间延长(达15天) 入住ICU 插管(包括经鼻胃管、中心静脉插管) 机械通气 既往接受抗菌治疗(尤其接受2种以上药物治疗的患者) 重症感染(APACHE II 评分达24分),1.Anunnatsiri S et al. 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 2011 ;42(3):693-703. 2.Shih MJ et al.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08;41:118-123,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MDR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危因素,MDR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Tumbarello M et al. Epidemiol. Infect. .2011;139:17401749.,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评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后,粒细胞缺乏(粒细胞计数20天) 插管(包括经鼻胃管、尿路插管、中心静脉插管) 机械通气 既往接受抗菌治疗、化疗和皮质激素治疗,Tumbarello M et al. Epidemiol. Infect. .2011;139:17401749.,MDR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高危因素,28,了解不同MDR致病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不止可以帮助我们做好院感防控工作,也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感染,为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多重耐药G-菌感染高危因素汇总,针对不同的MDR致病菌感染,应如何经验性治疗?,MDR致病菌感染推导路线图 (依据高危因素),核心目标:挽救生命 针对可能的致病菌,结合临床表现 能单药的就单药,单药无法解决问题的,选择有协同作用的药物联合治疗,MDR感染治疗原则,产ESBL肠杆菌感染:首选碳青霉烯,吕媛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5):340-347,数据来自Mohnarin 2009 年度报告: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致病菌来自全国114 家医院临床非重复致病菌,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的敏感率最高,99%,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的敏感率最高,98%,产ESBL肠杆菌感染: 碳青霉烯类单药治疗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碳青霉烯类治疗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 (菌血症),患者14天死亡率最低,Paterson DL et al . Clin Infect Dis 2004;39: 31-7.,14天死亡率 (%),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 内酰胺 / 内酰胺酶抑制剂,(n=27),(n=11),(n=5),(n=4),产ESBL肠杆菌感染: 碳青霉烯类单药起始经验性治疗患者21天病死率最低,OR=1.48 P = 0.40,OR=0.55 P = 0.24,OR=0.14 P = 0.01,OR=4.05 P 0.001,对97例起始充分治疗患者亚群分析 -内酰胺/-内酰胺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n=28),-内酰胺/-内酰胺酶抑制剂 (n=33),氨基糖苷类 (n=20),环丙沙星 (n=16),百分比(%),起始充分治疗的产ESBL肠杆菌血感染患者,采用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治疗其21天死亡率更低,Tumbarello M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7; 51(6):1987-94.,碳青霉烯是治疗 产ESBL肠杆菌感染的单药首选,碳青霉烯类被推荐为治疗产ESBL肠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2010年在Drugs发表的一篇关于产ESBL肠杆菌感染治疗综述指出:,肺炎、菌血症、腹腔感染、复杂尿路感染,Pitout JDD. Drugs 2010; 70 (3): 313-333,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如果碳青霉烯敏感,则首选碳青霉烯,1.39版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2.40版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3.41版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4.Garnacho-Montero J et al. Curr Opin Infect Dis.2010;23:332339,39-41版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HAP培养结果回报后的特异性治疗,若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首选亚胺培南; 若亚胺培南耐药,可用多粘菌素E(一线),或替加环素(二线),HAP:医院获得性肺炎,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指南,一线治疗:碳青霉烯 二线治疗:舒巴坦,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对25株MDR或泛耐药(XDR)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研究显示:亚胺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协同作用最好,头孢哌酮/舒巴坦,多西环素,利福平,奈替米星,莫西沙星,百分比,+ 亚胺培南,Kiratisin P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2010; 36:243246,FICIs(部分抑菌浓度指数之和)=联合时甲药的MIC/甲药的MIC+联合时乙药的MIC/乙药的MIC,病死率 (%),OR = 0.58 P = 0.496,OR = 0.27 P= 0.204,OR = 0.23 P = 0.012,含碳青霉烯类,含氨苄西林/舒巴坦,碳青霉烯类 +氨苄西林/舒巴坦,是 (n=12),是 (n=5),是 (n=26),否 (n=29),否 (n=24),否 (n=17),.Kuo LC et al.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7; 13: 196198.,碳青霉烯联合舒巴坦 显著降低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死率,一项对2003-2005年55例MDR不动杆菌菌血症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碳青霉烯与氨苄西林/舒巴坦联合治疗, MDR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患者病死率明显下降,38,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碳青霉烯+氨基糖苷类,亚胺培南与阿米卡星联合50%的菌株出现协同或部分协同作用,亚胺培南与异帕米星联合50%的菌株出现协同或部分协同作用,对24株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受试药物均耐药)的体外研究,评估不同联合方案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之和 (FICIs), FICIs=联合时甲药的MIC/甲药的MIC+联合时乙药的MIC/乙药的MIC FICIs0.5 协同作用;0.5 FICIs1.0 部分协同作用; 1.0 FICIs4.0 无关作用; 4.0 FICIs 拮抗作用 MIC50/90:亚胺培南 64/128mg/L;阿米卡星64/512mg/L;异帕米星32/1024mg/L,Song W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003;21: 8-12,关注一:是否危及生命 关注二:是否存在MDR感染风险 关注三:是否依循PK/PD的原理用药,“三个关注”,MDR时代,院内感染核心诊疗思路,亚胺培南的体内杀菌活性呈时间依赖性,AUC:药时曲线下面积;Cmax :峰值血药浓度,抗菌药物的体内杀菌活性主要分为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即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杀菌活性有关,通常在药物浓度达到对细菌MIC值的4-5倍时,杀菌速率达饱和状态,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活性及速率并无明显改变,但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细菌MIC时间的长短有关。此类抗菌药物多无明显PAE,如-内酰胺类等1,1.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73-75,TMIC时间是评估亚胺培南PK/PD的重要参数,1.Drusano GL. Clin Infect Dis. 2003;36(suppl 1):S42 2.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3.Lamoth F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09;53(2):785787,评估亚胺培南PK/PD的参数为TMIC时间,一般认为,当亚胺培南的TMIC时间达40%时,可获得较好的杀菌活性 延长-内酰胺类药物TMIC时间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延长-内酰胺类药物TMIC时间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内酰胺类药物治疗重症感染(粒缺伴发热)时,应维持TMIC时间达66%-100% 对于耐药菌感染,当内酰胺类药物TMIC时间达90%-100%时可获得更好杀菌效应,大剂量亚胺培南治疗产ESBL大肠埃希菌感染 获得40%TMIC的累积反应率达100%,亚胺培南1g q8h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