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规》读后感四篇_第1页
《中国家规》读后感四篇_第2页
《中国家规》读后感四篇_第3页
《中国家规》读后感四篇_第4页
《中国家规》读后感四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家规读后感四篇【篇一】家规家训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近期,我阅读了中国家规一书,在此分享一些个人感悟。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何为“国和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家是小家,国是大家。那什么是“法和规”呢?国和家都是由人组成的,每个人的思想不尽相同,为了统一思想,制定了法律,人人遵守,不得违反,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惩罚。规定和法律大同小异,只是适用的层面和范围不同而已,但规定必须以法律为基础制定,不得超出法律范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规的出发点是维护家庭家族的有序和谐与繁衍发展,其实际的教化功能包括了树立基本价值观、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家规成为了以礼为教的道德文化的重要成分,也成为了中华道德文化传承在最基本的社会层面的保证。而家教特别重视道德养成和价值观引导,尤其突出传统美德的教育。有了家庭,就要有家规家训,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家风的传承。家训家规是有形的规范,家风则是无形的传统,在实际生活中家风的形成、传衍则有赖于家规家训的传承发扬。家规家训是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中华道德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起到了家族繁衍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家规家训”。以电视剧士兵突击为例,主人公许三多所在的“钢七连”,连队制度就是家规,“不抛弃,不放弃”就是家训。战争片大家应该看过不少,有一点大家应该注意到了。每一个好的连队都有英雄的影子,这个英雄就是这个团体的灵魂,有了灵魂就能更好的传承家规家训,从而形成这个团队的家风。结合实际来讲,黄陵分公司也是一个家庭,自然也有自己的“家规家训”,行业的各项规定、公司的各项规章、部门的各项制度就是我们的家规,“煤销千里,德行天下”就是我们的家训。“煤销千里”说明的是能力,“德行天下”说明的是人格魅力,两者结合,就形成了黄陵分公司的家风。说到这里,又使我联想起了福建永定苏家的家训“和善心正,语言必谨,举动必端,处事必公,为官必廉,事君必忠,费用必俭,睦人必善,乡里必和”,这八必是通行的道德规范,对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有着学习和教育的意义。优秀的家风家训就是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传习和继承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规范和优良美德,对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深刻认识和努力传承中华传统家训家规文化,既是领导干部政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加强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篇二】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泽东。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有人说: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者,只有两人:一是明朝王守仁即王阳明,一是清朝曾国藩。毫无疑问:王阳明乃一代旷世圣哲。所以看书的时候,通过网上查询,我重点研究了一下,从中也能感受到承上启下的一种传承。王阳明家教的核心,既是良知教育,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王阳明曾经讲了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可以说这四句话,就是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王阳明心学精髓:万事万物皆有心。动物、人、植物、静物皆是有心的。静物,如石头、桌椅。植物,如柳树、杨树。他们的心,是不被展现的,在咱们这个宇宙中,他们的心始终未被唤醒,都随自然而变,春夏秋冬,树木自然花开花落,自然开花结果。同样,动物、人的心,则是自己可以动,做到知行合一。如,乌鸦的反哺之义,很类似于人的孝顺之情。并且在自然之中,人都是有生老病死之态的。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就像一朵花,你看他时,此花便在你心。你不看时,此花便与你同寂。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你所知道的要和你的行动统一,用现在的话说理论与实践统一才能产生改变世界的力量,学以致用,从实践中学习、总结和自省,然后再去实践,如此反复。千万不可只知不行、或者只行而不自省,所谓知行合一,是知与行要统一在一起,知和行是一件事!古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吟罢,王阳明仰首向天,大笑之间飘然离去: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天泉论道.这一首诗、一句话就是王阳明对自己心学的最简练的归纳,也是王阳明对怎样成为圣贤的个人认识。我想他这里的善恶并非单纯的道德上的善恶,善恶也就是道教中所指的阴阳,不仅指狭义的善恶,也指才愚、美丑、凡圣等等所有人品性的两个好坏的对立面。对一个人来说,人本没有善恶、才愚、凡圣之分,思善、行善即为善,怀恶、行恶即为恶,只要你当前能做到知善知恶、并能从善去恶,那就是圣贤。这个道理虽然是王阳明的感悟,但也并非他的独创,古今中外都有阐述,只不过是他真正理解、领悟、并践行而已。他的心学上承朱熹的格物致知,朱熹的格物致知再往上就要追溯到礼记中庸。西汉戴德和戴圣将战国和秦汉的儒家思想汇集、编注成礼记。礼记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它其实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并非儒生,而是卒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的方外之士释智圆。智圆之后,司马光则是宋儒中论中庸较早的一个。后来北宋程颢、程颐二人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也就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用极为简练的语句提出了如何达到中庸的境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可以看出这其实就是上面王阳明天泉论道诗句中暗含的思想:知善知恶对应明辨、从善去恶对应笃行.从人性来讲,人性的本原就是有善、有恶或者说是不善、不恶,中间的临界点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本性,从临界点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恶;行善即为善、行恶即为恶。人要明辨善恶并从善弃恶,这就是中庸包括王阳明倡导的修身、成圣之道。儒释虽非一家,但一些思想还能通融到一块,天台宗释智圆对中庸倍为推崇,隋末唐初禅宗北派神秀的身是菩萨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其实也是阐述的这种修身观念。我很赞同中庸的思想或者王阳明的心学,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抗争,自私与博爱、懦弱与坚强、虚荣与实干、贪婪与节制、懒惰与勤奋、放纵与进取、不懈与满足、情绪与理性、消极与积极的抗争,也就是善与恶的抗争,不同的是,有人不辨善恶、有人能辨却不能行,有人行却而不坚,有的人能有意识的去做,有的人无意识的、凭着感觉去做。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人生就是在善和恶的反复斗争中度过的,忽而行善、忽而从恶。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其实是不好评价他到底是善、是恶的。这种评价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的善恶都是动态的,你说他是好人,他可能明天会做些损人利己的事,你说他是聪明人,他明天又可能会做些蠢事,不管昨天怎么样,关键你现在是否知善知恶、从善去恶。王阳明的心学告诉我们的其实是:只要做,现在就做圣贤做的事,()你现在就是圣贤。做什么你就是什么,而非因为你是什么所以做了什么!不要费心于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是个天才还是蠢材、是凡夫俗子还是什么圣贤、是无可救药还是前途不可限量;也不要费心于到底在别人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还是多么的卑鄙、是多么的值得敬仰还是多么的令人唾弃、鄙夷。人生应该是这样的:首先你应该抱定坚定的向善之心,其次去努力的明辨是非,而后坚定的去从善去恶,去摈弃自私、懦弱、虚荣、贪婪、懒惰和放纵以及所有可能属于恶的一切。这样的人生就是一个值得提倡的人生、一个近乎完美的一生!当然,还是那句话,这里的善不仅单指伦理道德的善。这样的人生很难达到吗?其实不难,路就在你脚下,立即行动,那么你就已经走在了通向这样的完美人生的途中,你只管做好自己,其他的事不归你管,你也管理不了。你感觉什么是好的,就去做什么,你感觉自己不自信吗,那么你就相信自己,你感觉自己懦弱吗,那你就坚强些,你感觉自己是不是太贪了,那你就放弃一些不属于你的东西,你感觉自己的表情肌非常僵硬吗,那你就放松放松、微笑一下,你感觉自己紧张吗,那你就从容一些,如此恶就在瞬间就转向了善,就是这么容易。为什么?这可能吗?这么容易吗?不为什么!就是可能!就是这么容易!因为行善即为善!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立即行动,立即去做你想成为那种人该做的事,那么你就成为了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就是这么简单,善恶、成败的转换就在你当前的选择、就在你当前的行动中!这也是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军事学家、成为一代圣贤的秘诀!最后还是用他那句经典的、回荡千古的名言来总结自己的感受: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篇三】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主编的中国家规一书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栏目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基础上,历时一年,精心打造的历史文化精品读物。全书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详细梳理了中国传统家规家训的发展脉络,既讲述人物经历、家族变迁、家规传承,又大量摘编历史文化知识点和人文地理信息。本书由中央文史馆馆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作序,二月河、冯骥才、唐浩明、王跃文等几十位专家学者对家规进行了精彩点评。说起家规,你的第一联想会是什么?比如我,一提及家规二字,条件反射般稍不留神就会脱口而出的,是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到哪应该怎么做,哪些千万不能做紧接着,儿子那些厌恶至极的表情,立刻浮现眼前肤浅的我,以为这些日复一日颠来覆去的唠叨就是家规。直到最近,我静心阅读了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彻底颠覆我对家规的理解。全书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无一不展现着中国家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的传承发展,无一不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风范及文化内涵。孔子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开创了长盛不衰的儒家学派,被后世尊为圣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家规庭训,被他的后人世代相传。秦时的孔鲋,面对惨无人道的坟书,毅然舍家弃业,投入到抗暴的义举之中,践行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祖训;东汉的孔融,四岁时的谦让之举早已成就了一段流传至今的孔融让梨的佳话。长大后的他,因与兄长孔褒冒死收容被宦官迫害的张俭,又与母亲合演了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一门争死的壮举,以此实现家规中君子喻于义的叮嘱学诗学礼的祖训,重视教育的传统,礼门义路的家风,加之当时朝廷给予的种种优待,致使孔氏家族科举兴盛、文化繁盛,学术发达。富贵似烟云,道义须永恒。孔氏家族的家风家训,在今天同样适用。这道义,于公,是工作环境下人人都需共同尊守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于私,是家庭熏陶下人人都该被从小灌输的个人秉性、行为操守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既是说儿时的性格会影响其一生。任何一个生命主体,他受教育受礼训的初始殿堂,终究是生他养他的家宅大院。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不仅关乎家庭或家族的兴衰,更关乎党风、政风,民风的传承。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必定是从小受教于优良家风,成年后又被党风党纪优化提高。历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更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将家规家训家风引入党风廉政教育,容易触目惊心,提高党员干部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的自觉性。在当下,党员干部学好家规家训,就一定要从传统正气之风中汲取滋养廉洁奉公的正能量,将邪恶之污浊,在萌芽之初就狠狠消灭。礼乐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孔氏家族最常用的春联内容,由此可见,孔子的后代至今仍在恪守学诗学礼的祖训。一个人走的再远,最初的能量无不来自家庭。让淳朴之风轻抚面颊,让正义之风陶冶情操,让和谐之风净化心灵!到那天,社会怎能不美好?【篇四】最近阅读了纪检部门推荐的中国家规,感受了中国历史上50名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想起了已经离开我四年的父亲,想起了普通父亲的寻常家规。家规一:不贪不占不偷懒。我的老家在松滋南海一个偏僻的乡村。1999年7月,我大学毕业,招考到乡镇工作,父亲深感荣耀,我偶尔对工作和生活有微词,不安于现状,父亲说不出太多的道理,只是经常教训:在单位就要服管,不能偷懒。2005年,我成为一名副科级干部,父亲担心我利用职务之便占便宜,经常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搞不得。有一次,听邻居说在医院被索贿200元,念叨了很长时间,诅咒这样的医生没有好下场,并叮嘱我:“你可要不贪不占呀!家规二:信守承诺不失言。记得六七岁左右,父亲规定不准在菜园摘生黄瓜吃,当时农村物资缺乏,为了解馋,我终于忍不住在菜园偷吃,还没吃完就被父亲发现了,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