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讲解及案例分析_第1页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讲解及案例分析_第2页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讲解及案例分析_第3页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讲解及案例分析_第4页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讲解及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讲解及案例分析引言一、实施背景(一)适应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需要随着我国企业产品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社会特别是欧美国家藉产品成本问题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急剧增加,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首位被反倾销对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如何应对反倾销的挑战,并尽可能地规避其带来的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会计信息在反倾销提起、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应诉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特别是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是确定被调查产品倾销存在与否的重要依据。规范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保证成本信息质量,是企业有效应对反倾销的重要举措。因此,制定成本制度是谋求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制度基础,对于贯彻实施中央“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二)适应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需要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发布后,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实现了国际趋同。但是,无论是准则还是制度,都没有具体涉及成本费用的计算方法、归集和分配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会影响财务报告中存货成本和营业成本等信息的准确性。因此,进一步规范产品成本核算,建立一套各行业通用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是推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企业会计准则的持续平稳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三)适应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需要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会计标准建设,考虑外部投资者、社会公众和外部审计较多,而服务企业内部管理决策不够,应当同时从出资人角度研究会计问题,切实加强管理会计工作。为此,通过制定成本会计制度,从而探索建立我国管理会计体系是有益的,也是可行的。(四)适应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建立起既能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又便于成本控制和成本预测决策;既能满足宏观成本管理要求,又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成本核算模式。现行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办法难以满足企业多层次、多维度的管理需求。为此,结合市场经济新发展和企业管理新需要制定成本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提高产品成本信息质量,有助于企业开展绩效考评、成本决策、经营决策等管理活动,促进提高企业竞争力。二、特点(一)建立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企业统一适用的产品成本核算体系,兼顾制度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二)以国民经济分类标准划分的20大类行业为基础,并结合财政部以往发布的行业会计制度和核算办法所涉及的13个行业,科学、系统地整合划分了11个行业类别(三)体现企业管理发展的新需要,适度引入现代企业成本核算的新实践,促进发挥成本信息在管理中的基础作用。三、制度的主要内容成本制度有五章五十三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衔接两大体系,体现两个结合,实现三大突破。(一)衔接两大体系。两大体系,即企业会计标准体系和管理会计体系。目前,企业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并在大中小型企业全面实施,管理会计体系已列为今后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方向。成本制度一方面与企业会计标准体系保持了衔接,有机整合了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产品成本核算的零散内容。另一方面,成本制度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进程保持了衔接,突出体现了企业内部管理对产品成本核算多维度、多层次的需要,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内部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同时,适度加入作业成本法等,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二)体现两个结合。一是和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需求相结合。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是财政管理的基本要求。成本制度贯穿了这一要求。成本制度规定了各行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方法,统一了各行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标准,有力规范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行为,保证了成本信息真实完整。二是和目前行之有效的规定和做法相结合。在成本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我们继承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行业核算办法的精髓,充分体现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做法,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对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进行改革和发展。同时,在制度体例设计方面,以目前成本核算较为典型和完备的制造业为蓝本,明确成本核算的总体要求和一般原则,同时又立足其他行业的实践基础,充分体现了行业特点。(三)实现三大突破。在体现两个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三大突破:1建立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企业统一适用的产品成本核算体系,兼顾制度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2以国民经济分类标准划分的20大类行业为基础,并结合财政部以往发布的行业会计制度和核算办法所涉及的13个行业,科学、系统地整合划分了11个行业类别。3体现企业管理发展的新需要,适度引入现代企业成本核算的新实践,促进发挥成本信息在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制定成本核算制度的意义一、产品成本核算的涵义1产品: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提供的劳务或服务。2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职工薪酬等,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3产品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核算。企业通过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二、成本核算制度的发展沿革1980年财政部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开始明确对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规定了成本开支范围、成本核算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形成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成本管理制度。1986年出台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和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1993年中国进行会计改革,成本核算也有了新要求,新会计制度规定不再采用完全成本法,而采用制造成本法。2006年财政部重新发布了39项会计准则,有关成本核算的内容零散的分布于相关准则中;2013年8月颁布发布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三、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指标。3成本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4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第二节成本核算制度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包括制造业、农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业以及其他行业的企业。其他未明确规定的行业比照以上类似行业的规定执行。本制度不适用于金融保险业的企业。一、制造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及对会计的核算要求(一)制造业生产经营特点1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产品的生产制造活动2存货的资金占用比重较大3资金运动轨道具有典型性(二)制造业会计核算的特点二、农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及对会计的核算要求(一)农业生产经营特点1对象的生命性2生产资料的特殊性3周期的季节性4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性5对象、劳动产品与劳动资料的相互转化性(二)农业会计核算的特点1资金构成复杂,成本计算内容繁多2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缓慢,各月的生产资金耗费不均衡3产成品与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及生产资金之间经常相互转化三、批发零售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及对会计的核算要求批发零售业生产经营特点是既买又卖,独立经营完成商品买卖全过程。虽然批发零售业本身不造新的价值,但通过它的买卖活动,却使商品实现了增值,这一增值表现为批发零售业的盈利。批发零售业必须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能独立地完成商品经营活动。四、建筑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及对会计的核算要求(一)建筑业生产经营特点1生产的流动性2生产的单件性3生产的长期性(二)建筑业会计核算特点1采用分级核算方式2单独计算每项工程成本3工程价款结算方法独特4工程施工成本结转具有特殊性5成本开支受自然力影响明显五、房地产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及对会计的核算要求(一)房地产业生产经营特点1开发经营的计划性2开发经营的复杂性3开发经营的流动性和分散性4开发经营的长周期性、高投资性和高风险性5开发经营产品的多样性6开发经营产品的单件性(二)房地产业会计核算特点1筹资渠道的多元性2结算业务的频繁性和财务关系的复杂性3核算内容的多样性和资金占用形态的多元性4核算周期的长期性5对象的特殊性六、采矿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及对会计的核算要求(一)采矿业的生产经营特点1直接以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资源为劳动对象2投资多、风险大,收益间隔时间长3开采期不同,成本高低不一4需要大量的资源维护费用5产品种类较少且生产过程较为单一6需要多部门多单位协助生产(二)采矿行业会计核算特点1成本核算多采用品种法2一般按照所采掘的产品确定成本核算对象3按月归集完成产品成本七、交通运输业生产经营特点及对会计的核算要求(一)交通运输业生产经营特点1运输对象属性和形态具有不变性2生产过程具有流动性和分散性3产品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具有同时性4资产构成比例具有差异性5运输产品唯一的计算具有特殊性(二)运输行业会计核算特点1收入结算的特殊性2资金周转的特殊性3计量单位的特殊性4成本费用构成的特殊性5计算对象的特殊性6基本业务核算的特殊性八、信息传输业生产经营特点及对会计的核算要求(一)电信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1生产活动具有外部经济性2经营活动具有网络性3生产活动具有规模经济性4经营活动具有产业管制性(二)电信行业会计核算特点1信组网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2网间业务结算具有复杂性3成本核算具有特殊性九、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经营特点及对会计的核算要求(一)软件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1成本结构的特殊性2规模经济明显3市场准入门槛低4高收益、高风险5核心技术人才的关键性6服务(二)软件行业的会计核算特点1软件产品成本核算的特殊性2软件产品研发支出的特殊性十、文化业生产经营特点及对会计的核算要求(一)文化业生产经营特点1提供的产品属于特殊产品2提供产品的流程具有特殊性(二)文化业会计核算特点新闻出版行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与一般的工业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基本类似,但与其他类型行业不同的是,文化业的会计核算对象是往往依托一定的文化产品。新闻出版行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与一般的工业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基本类似,但与其他类型行业不同的是,文化业的会计核算对象是往往依托一定的文化产品。第三节新旧制度比较旧制度:是指1980年财政部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1986年出台了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新制度:是指2013年8月16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1规范行业“扩大化”原制度:工业企业;新制度:制造业、农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业等10多个行业2成本核算范围“全程化”旧制度:仅仅针对成本核算加以规范;新制度:更加注重产品成本的全过程管理,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制、执行企业产品成本预算,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落实成本责任制,加强对产品生产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引入管理会计的理念。3成本核算对象“管理化”原制度:简单的以产品为指向的成本核算对象;新制度:增加了“管理上是否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这一新的选择要求,引入了管理会计“为管而算”的核心理念。4成本核算项目“统一化”旧制度:成本核算采用5个成本项目;新制度:将原有的成本项目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来分散在多个科目中的直接、间接成本费用汇总整合,统一了不同企业对同类产品的核算内容。,成本项目减少到4个。5成本归集分配方法“国际化”旧制度: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新制度:引入了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使各项成本不再仅使用工时、分配率等单一分配指标,勾画出了成本与资料消耗因果关系的有机组合。第三章费用的分类第一节费用按照经济用途的分类一、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1直接材料。也称原材料,指加工后直接构成产品实体或主要部分的原料、主要材料与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费用等。2直接人工。又称生产工人薪酬,指在生产中对材料进行直接加工和制成产品所耗用的人工的工资、奖金和各种津贴等。3制造费用。指在生产中所发生的那些除了直接材料及直接人工以外的各种费用。二、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1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2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作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不能反映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不能说明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不便于产品成本的核算,不便于分析各种费用的支出是否节约、合理。也不利于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因此,在计算产品成本时,还应该按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进行分类。作用: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分类,能清楚地反映企业发生的费用哪些计入产品成本、哪些计入损益,进一步反映出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费用是多少,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是多少,用于组织生产的耗费又是多少等。这有利于考核各项成本项目的耗费水平,便于分清各生产单位的经济责任。第二节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分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构成产品成本的活劳动的消耗,这三类可以成为费用的三大要素。要素费用:(费用的构成和水平),费用可以按照经济内容即性质进一步划分为以下费用要素,具体包括:外购材料: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所有从外部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外购燃料: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所有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外购动力: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所有从外部购进的电力、热力和蒸汽等。职工薪酬:企业所有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折旧费:企业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提取并计入费用的折旧费。利息支出:企业计入期间费用等的借入款项利息净支出。税金:计入企业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印花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车船税等。其他支出:不属于以上各项要素的费用支出,如邮电费、旅差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和保险费等。作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不能反映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不能说明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不便于产品成本的核算,不便于分析各种费用的支出是否节约、合理。也不利于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因此,在计算产品成本时,还应该按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进行分类。成本项目与费用要素的区别:两者分类的角度不同,前者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后者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两者构成的内容不同,费用要素从性质看具有单一性的特点,从去向看则是多样性的,成本项目从性质看,有些项目是综合性的,其去向则是同一性的。两者用途不同,费用要素用途已如上所述,成本项目则是用于组织成本核算,实行成本控制,进行成本分析、考核以及计算盈亏。第三节费用的其他分类一、费用按与产品的关系的分类根据生产费用与产品的关系,可以将费用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发生的耗费可以直接计入特定产品的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共同发生的耗费。由于发生的间接成本由多个产品共同承担,间接成本发生时不能直接计入特定的产品,而需要先通过分配确定每一产品应负担的数额,再据此计入各产品中。“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成本,但是如果企业只有一个产品,则是直接成本。凡是直接成本必须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对于间接成本则要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相关产品成本。分配标准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成本的正确性。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扩大直接成本,减少间接成本,以保证成本核算更符合实际。二、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直接生产费用是指由生产工艺本身引起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原料费用、主要材料费用、生产工人工资和机器设备折旧费等。间接生产费用是指与生产工艺没有联系,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机物料消耗、辅助工人工资和车间厂房折旧费等。三、生产费用按成本性态(习性)分类成本性态(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之间的依存关系。生产费用按成本性态分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等。1固定成本(fixedcost)。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费用。2变动成本(variablecost)。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成正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3混合成本(mixedcost)。混合成本是指其发生额虽然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但其变动幅度并不同业务量变动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这类成本既有固定成本的特点,又有变动成本的性质。3混合成本(mixedcost)(1)半变动成本(semi-variablecost)(2)半固定成本(semi-fixedcost)(3)延期变动成本(delayed-variablecost)(4)曲线成本(curvecost)。四、生产费用按其可控性分类1可控制成本(controllablecost)。可控制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属于某一部门、单位(包括生产车间、工段、班组等)或个人权责范围内,而且能够加以控制的,把它称为该部门、单位或个人的可控成本。可控成本是一种责任成本,通常也是一种可追溯成本。2不可控制成本(uncontrollablecost)。不可控制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不属于某一部门、单位或个人的权责范围之内,而且不能加以控制的,把它称为该部门、单位或个人的不可控成本。五、生产费用按成本发生的时态分类生产费用按照发生的时态进行分类,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1历史成本(historycost)。历史成本是指已经发生过的成本,亦称实际成本。2未来成本是指在产品生产前预先测算的成本。包括定额成本、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等。2未来成本包括:(1)定额成本。定额成本是根据消耗定额所确定的产品生产成本。(2)计划成本。计划成本是根据计划期的各种消耗定额、有关的生产经营计划等资料确定的计划期生产产品应达到的成本,计划期通常为一年。(3)标准成本。指按照成本项目反映,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六、按与决策的相关性进行分类生产成本按是否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方案相关,可分为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两类。1相关成本(relevantcost)。它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关,因该决策方案的采用可能会发生的成本。相关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差别成本、重置成本、付现成本。2无关成本(irrelevantcost)。它是指与决策方案无关或不相干、在决策方案中不需考虑的成本。无关成本包括沉没成本、无差别成本。第三节产品成本费用归集分配的标准一、分配的一般标准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以正常生产能力水平为基础,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定合理的分配标准。注:新制度在此引入了“资源耗费”概念,进而引入了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二、分配标准的分类1单一分配标准(1)成果类,例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产值等;(2)消耗类,例如生产工时、生产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或原材料费用等;(3)定额类,例如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分配间接成本的计算公式:间接成本分配率待分配的间接成本总额分配标准总额某成本对象应负担的间接成本该成本对象的分配标准额间接成本分配率具体分配步骤:1确定需要分配的要素费用的项目以及金额2确定具体要素费用项目的分配标准3编制各项要素费用分配表4根据要素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5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有关成本费用总账和明细账。2复合分配标准-成本与资料消耗因果关系(1)本量利关系;(2)成本与作业的关系;第四节产品成本结转的方法一、结转已经实现销售的产成品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二、结转已经完工的产成品成本借:库存商品贷:基本生产成本三、结转半成品成本借:自制半成品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五章分行业产品成本核算注:需要说明的是:成本核算对象一般是按照企业的产成品、生产步骤、生产批次确定,但是:企业内部管理有相关要求的,还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要,确定多元化的产品成本核算对象。注:需要说明的是:多维度,是指以产品的最小生产步骤或作业为基础,按照企业有关部门的生产流程及其相应的成本管理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合出产品维度、工序维度、车间班组维度、生产设备维度、客户订单维度、变动成本维度和固定成本维度等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多层次,是指根据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划分为企业管理部门、工厂、车间和班组等成本管控层次。第一节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一、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一)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产品或管理上不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一般按照产品品种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二)小批单件生产产品的,一般按照每批或每件产品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三)多步骤连续加工产品且管理上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一般按照每种(批)产品及各生产步骤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二、产品成本核算项目一般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三、产品成本核算程序(一)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1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正确核算发出材料的成本;(2)根据发出材料的具体用途,分配材料费用,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和费用中。(1)正确核算发出材料的成本在日常核算中,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可根据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采用实际成本计价。具体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2)材料费用的分配按照领用材料的地点进行分配;按照某产品耗用的材料进行归集按照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采用某一个分配标准进行分配材料费用分配标准很多,如定额耗用量比例、定额费用比例、产品重量比例、产品体积比例、系数比例等。2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外购电力、蒸汽等动力,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例如生产工艺用电力,有的间接用于生产,例如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力,有的则用于经营管理,例如行政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力。这些动力费用的分配,在有仪表记录的情况下,应根据仪表所示的耗用动力的数量以及动力的单价计算,在没有仪表的情况下,可按生产工时的比例或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3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1)职工薪酬的归集职工薪酬是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而支付或放弃的所有对价。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按照规定交纳的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进行直接职工薪酬的核算,必须以准确的原始记录为依据。职工薪酬核算的原始记录,主要有考勤记录、产量记录和工时记录等。(2)职工薪酬的分配按照领用职工工作的地点进行分配;按照生产某产品的职工进行归集按照几种产品的职工的薪酬,采用某一个分配标准进行分配职工薪酬分配标准一般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 4折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需要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车间、部门进行汇总,然后按照其受益对象分5利息的归集和分配利息费用,属于期间费用中的财务费用,不是产品制造成本的组成部分,所以利息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财务费用,期末结转入当期损益。6税金的核算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包括印花税、车船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是期间费用的组成部分,作为管理费用进行核算。7其他费用的核算其他费用包括修理费、差旅费、邮电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运输费、办公费、水电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等。这些费用有的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有的则属于期间费用。归属于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的其他费用,由于数额较小,不专设成本项目,而是直接根据有关的付款凭证,按照费用的用途归类,在费用发生时,分别记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账户即可。(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费用,根据有关的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通过登记,把所发生的费用都归集起来从“辅助生产成本”的对应科目来看,应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按费用的项目,分别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1)直接分配法借: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辅助生产成本A车间B车间(2)交互分配法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2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制造费用,需要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常用的标准有: 生产工人工时比率法机器工时比率法计划分配率等。生产工人工时比率法机器工时比率法计划分配率等。(四)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1废品损失的涵义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复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和入库后发现(由于生产加工过程造成)的废品。2废品损失的分类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能够修复,而且所耗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两个条件均需同时具备)。不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不能修复,或者虽可修复但所耗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两个条件只需具备其一)。3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在修复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修复费用(一般包括修复期间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应分摊的制造费用),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净损失。可修复废品返修以前发生的费用,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相应明细账中,不必转出,因为它不是废品损失;修复完成继续正常加工发生的费用也不是废品损失应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相应明细账。借:基本生产成本贷:废品损失4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的归集和分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净损失。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与同种合格产品成本是同时发生的,并已归集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账中。为了归集和分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必须首先计算废品的成本将其从该种产品总成本中分离出来。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借:废品损失某车间贷: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借:原材料贷:废品损失某车间借:基本生产成本某车间贷:废品损失某产品(五)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2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制造费用,需要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常用的标准有: 生产工人工时比率法机器工时比率法计划分配率等。生产工人工时比率法机器工时比率法计划分配率等。(四)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1废品损失的涵义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复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和入库后发现(由于生产加工过程造成)的废品。2废品损失的分类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能够修复,而且所耗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两个条件均需同时具备)。不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不能修复,或者虽可修复但所耗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两个条件只需具备其一)。3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在修复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修复费用(一般包括修复期间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应分摊的制造费用),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净损失。可修复废品返修以前发生的费用,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相应明细账中,不必转出,因为它不是废品损失;修复完成继续正常加工发生的费用也不是废品损失应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相应明细账。借:基本生产成本贷:废品损失4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的归集和分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净损失。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与同种合格产品成本是同时发生的,并已归集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账中。为了归集和分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必须首先计算废品的成本将其从该种产品总成本中分离出来。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借:废品损失某车间贷: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借:原材料贷:废品损失某车间借:基本生产成本某车间贷:废品损失某产品(五)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五)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制造企业可以选择原材料消耗量、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原材料扣除法、完工百分比法等方法,恰当地确定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成本,并将完工入库产品的产品成本结转至库存产品科目;在产品数量、金额不重要或在产品期初期末数量变动不大的,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原理:在产品成本=0;产成品成本=本月费用适用范围: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2原材料扣除法:原材料扣除法,是指期末在产品只计算应承担的材料成本,其他成本全部由产成品承担的方法。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产成品成本=产成品负担的材料费用+本月发生的工资费用+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3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原理:在产品成本=固定成本;产成品成本=本月费用适用范围: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多,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4在产品视同产成品计算法:原理: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数量单位产成品成本;产成品成本=产产品数量单位产成品成本适用范围:在产品的加工程度几乎接近于完工。5约当产量法(1)约当产量及约当产量法的概念适用范围: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末在产品的数量变化较大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和各项加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采用。(2)单工序生产约当产量法的应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一)品种法1品种法的含义: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品种法是基本方法中最基本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2品种法的特点(1)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2)成本计算定期按月进行(3)月末在产品费用的处理3品种法的适用范围(1)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2)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中,如果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而且成本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时,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3)企业的辅助生产(如供水、供电、供汽等)车间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其劳务的成本。(二)分批法1分批法的含义: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小批生产和单件生产。2特点:3适用范围:根据购买者定单生产的企业产品种类经常变动的小规模制造厂专门进行修理业务的工厂新产品试制车间4核算程序(1)适用范围:在投产批数繁多而且月末未完工批数较多的企业,多采用此法。(2)成本帐户的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批别成本计算单”(3)费用登记方法:将车间发生的所有费用计入“基本生产成本二级明细账”(包括生产工时”)将各个批别的原材料费用,生产工时计入“各个批别成本计算单”在出现完工产品批别的时候,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计算各个批别产品成本第二节农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一、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一般按照生物资产的品种、成长期、批别(群别、批次)、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劳务作业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二、产品成本核算项目一般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机械作业费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等直接材料:是指种植业生产中耗用的自产或外购的种子、种苗、饲料、肥料、农药、燃料和动力、修理用材料和零件、原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等;养殖业生产中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苗种、饲料、肥料、燃料、动力、畜禽医药费等。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职工薪酬。机械作业费:是指种植业生产过程中农用机械进行耕耙、播种、施肥、除草、喷药、收割、脱粒等机械作业所发生的费用。其他直接费用:是指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机械作业费以外的畜力作业费等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应摊销、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运输费、灌溉费、固定资产折旧、租赁费、保养费等费用。三、产品成本核算程序(一)种植业生产成本的核算1成本核算对象主要产品确定为小麦、水稻、大豆、玉米、棉花、糖料、烟叶、草、剑麻纤维等。2成本计算期企业应与其生产周期相一致,在产品产出的月份计算成本。3成本计算参考公式某种作物单位面积(公顷)成本=该种作物生产总成本/该种作物播种面积某种作物主产品单位产量(千克)成本=(该种作物生产总成本-副产品价值)/该种作物主产品产量某种蔬菜应分配的温床(温室)费用=温床(温室)费用总额/实际使用的格日(平方米日)总数该种蔬菜占用的格日(平方米日)数草场单位面积(公顷)成本=种草生产总成本/种草总面积干草单位产量(吨)成本=种草生产总成本/干草总产量(二)畜牧养殖业生产成本的核算1成本核算对象畜牧养殖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是畜(禽)群及其产品。2成本计算参考公式(1)混群核算的成本计算参考公式某类畜(禽)本期生产总成本(元)=期初存栏价值+本期饲养费用+本期购入畜(禽)价值+本期无偿调入畜(禽)价值-期末存栏价值-本期无偿调出畜(禽)价值某类畜(禽)主产品单位成本(元)=(某类畜(禽)生产总成本-副产品价值)/该类畜(禽)主产品总产量(2)分群核算的成本计算参考公式畜(禽)饲养日成本(元/头(只)日)=该群本期饲养费用/该群饲养头(只)日数离乳幼畜活重单位成本(元/千克)=(该群累计饲养费用-副产品价值)/离乳幼畜活重(2)分群核算的成本计算参考公式幼畜或育肥畜增重单位成本(元/千克)=(该群本期饲养费用-副产品价值)/该群增重数某畜群增重量(千克)=该群期末存栏活重+本期离群活重(不包括死畜重量,下同)-期初结转、期内购入和转入的活重某群幼畜或育肥畜活重单位成本(元/千克)=(期初活重总成本+本期增重总成本+购入、转入总成本-死畜残值)/(期末存栏活重+期内离群活重)主产品单位成本(元/千克)=(该畜群累计全部饲养费用-副产品价值)/该畜群主产品总产量(三)林业生产成本的核算1成本核算对象林木生产包括种子、苗木、木材生产等,其主要产品有种子、苗木、原木、原竹、水果、干果、干胶(或浓缩胶乳)、茶叶、竹笋等。2成本计算期各阶段林木及林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育苗阶段算至出圃时;造林抚育阶段,消耗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林算至郁闭成林前;采割阶段,林木采伐算至原木产品,橡胶算至干胶或浓缩胶乳,茶算至各种毛茶,其他收获活动算至其他林产品入库。3成本计算参考公式某树种苗木单位面积培育成本=该树种生产费用/该树种苗木面积(公顷)某树种出圃苗木单株成本=该树种出圃苗木总成本/该树种苗木产量(株)3成本计算参考公式经济林木的培育成本=成熟前经济林木造林抚育成本+成熟前经济林木管护费用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培育成本=郁闭成林前消耗性林木资产造林抚育成本+郁闭成林前消耗性林木资产管护费用消耗性林木资产的木材生产成本=采伐的消耗性林木资产账面价值+木材采运成本(四)水产业生产成本的核算1成本核算对象水产业一般以水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水产养殖的主要产品有鱼、虾、贝类、藻类、鱼种、鱼苗等。2成本计算公式每万尾鱼苗成本=育苗期的全部生产费用/育成鱼苗万尾数每万尾(千克)鱼种成本=育种期的全部生产费用/育成鱼种万尾(千克)数多年放养成鱼单位(千克)成本=(捕捞前各年发生的生产费用+本年生产费用)/成鱼总产量逐年放养成鱼单位(千克)成本=本年成鱼放养的全部费用/本年成鱼产量海水养殖成鱼单位成本=(捕捞前各年结转的生产费用+当年发生的生产费用+捕捞费用)/海水养殖成鱼总产量第三节批发零售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一、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一般按照商品的品种、批次、订单、类别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二、产品成本核算项目一般设置:进货成本相关税费采购费等进货成本:是指商品的采购价款。相关税费:是指购买商品发生的进口关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等。采购费:是指运杂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整理费、合理损耗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商品采购成本的费用。采购费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销售费用。(一)进价成本归集与分配1批发企业进价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商品购进业务包括辆采购、国外进口等。商品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有发票的运费可以按7%计算增值税进项税进行抵扣。对于采购过程中发生的采购费用,如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行进行归集(可以增设“进货费用”账户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2零售企业进价成本的归集和分配零售企业购进成本的计算与批发企业的区别在于商品按照含税零售价计算,其采购成本与售价的差额进入商品进销差价。(二)销售成本的分配与结转1数量进价额核算的企业数量进价金额核算的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是同时以数量和进价金额记录、反映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一般适用于商品、农副产品的批发企业,以及某些专营商店和零售企业的贵重商品等。(1)“库存商品”总账以商品进价反映商品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2)一般按商品各类、品名、规格及存放地点等设置“库存商品”明细账,并以数量和进价金额反映商品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3)商品品种较多时,可在库存商品总账与明细账之间,按商品大类设置库存商品二级账,并只按进价金额反映商品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4)随时或定期结转已销商品进价成本。企业可选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毛利率法计算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但企业一经选定某种方法后,年度内一般不得变更。2采用进价金额核算的企业进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只按进价金额核算库存商品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核算方法,适用于经营鱼、肉、瓜果、蔬菜等鲜活商品的商品零售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1)“库存商品”的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或柜级)设置;“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账一律以商品进价登记。(2)平时“库存商品”账户只登记商品的增加,不记录库存商品的减少,即平时不结转商品销售成本。(3)在经营过程除发生重大损失需要按规定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外,平时发生损溢、商品等级变化及售价变动等情况,一般不进行账务处理。(4)月末或定期通过实地盘点,按盘点时最后进货的商品单价,计算结存商品的进价金额,再采用倒挤方法计算销售商品的进价成本。3采用零售价金额核算法的企业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按售价金额核算库存商品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核算方法。(1)“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或柜组)”设置;“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账一律以商品售价记账,不记数量。(2)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核算库存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它与“库存商品”明细账一样,按实物负责人(或柜组)设置;企业在购入、加工收回等库存商品增加时,贷记“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月末分摊已销商品差价时,借记该账户。(3)加强库存商品的实地盘点。由于“库存商品”明细账不反映数量指标,因此应加强库存商品的实地盘点,及时查明实物数量,防止差错发生。(4)商品销售后,按一定方法计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并根据已销商品的售价及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年度内各月末可以采用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