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doc_第1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doc_第2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doc_第3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doc_第4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成果,同时又是人类社会文明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只有深入分析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矛盾,正确处理政治文明建设的若干辩证关系,才能顺利推进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程。【关键词】全球化/初级阶段政治文明/高级阶段政治文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成果,同时又是人类社会文明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不可能脱离人类整个文明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而发展和进步。因此,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剖析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明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对策与举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跨越民族和国家界限,超越制度和文化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的交流、对话、协调和沟通的客观过程和趋势。尽管全球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但是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分析:“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政治上的成就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定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上的任何变化都会从政治上表现出来,特别是通过政治文化率先表现出来。全球化以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具有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性。但自从资本主义开启全球化进程至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处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当代全球化被深深地打上了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的烙印。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将资本主义文明模式作为普适标准规范全球,排斥异己,另一方面又在全球化进程中推动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的发展。因此,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效应。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第一,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全球化以新科技革命为根本动力,通过信息技术、网络经济等形式,推动当今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促使我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经济体制,这给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动力。第二,有助于推动社会民主进程。与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相适应,民主政治在全世界的发展也是必然的趋势。诚然,政治是有阶级性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并没有过时。但必须同时懂得,政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领域,它的产生、发展又有共同规律可循。换言之,政治不仅要求人们从阶级政治的角度去把握,还要求人们从政治现象的整体去把握。这样,我们看到的就不仅是阶级政治中的特殊表现及规律,而且会在对立现象的背后,抽象出人类政治生活的共性,从而增强政治活动的自觉性,减少不必要的政治失误和挫折。例如,共和制、代议制、选举制、制衡机制、文官制度等绝非资产阶级国家的专利,而是人类政体长期演化、选择的结果。第三,有助于增强公民的民主理念,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全球化倡导开放、多元化发展的世界文化,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扩展,这就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政治文化资源和国际文化环境。全球化也给包括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一类政治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十分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可以形成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但是,全球化进程决不是田园牧歌般一厢情愿的浪漫过程,它在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影响,带来了挑战。这表现为如下几方面:第一,对社会主义制度提出挑战。在全球化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经济上虽然彼此依存,但这两种制度的对立还存在,而且二者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调和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条件,试图把他们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在“苏东剧变”之后,又集中对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加紧“西化”战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西化进程,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基本制度的挑战。第二,对政治文化产生负面影响。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西方传媒可轻而易举地进入任何一个国家,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推行他们的全球战略。第三,影响国家政治稳定。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发展的世界市场推动了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配置,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宏观调控,从而使国家的主权受到削弱。全球化把各国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推进到“地球村”的地步,不可避免地使部分国内政治问题国际化,如在全球加强人权、反恐怖、扫毒等方面的对话与合作等。这些趋向使国内政治问题处理更加复杂化,从而可能危及国内政治的稳定。二从一定意义上看,全球化是阶级矛盾、集团矛盾、民族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的过程。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离不开对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内在矛盾的解析。只有实事求是地深入分析各种现实矛盾,正确处理政治文明建设的若干辩证关系,才能顺利推进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第一,正确处理初级阶段政治文明与高级阶段政治文明的辩证关系。政治文明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体现为从初级阶段政治文明向高级阶段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初级阶段政治文明即资本主义以及前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形态,高级阶段政治文明则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文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欧洲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黑暗之后,文艺复兴拉开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发展的序幕,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大机器生产、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摧毁了封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正义”、“人道”、“独立”等政治理念;提出了“人民主权”的观点和权力制约的理论,否定了封建的等级观念、专制观念;建立了由“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代议制度、人权保障制度、政党制度、普选制度等构成的一整套政治体制,这些政权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以及机构设置,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积极成果。“资产阶级共和国、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民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文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54页。)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远远超出了马克思当年的预估。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大飞跃,包括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在内的制度创新使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但是,在剥削制度下,不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直接创造社会财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总是处于被少数剥削者和富人压迫和统治的境地,他们对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的向往和追求,在现实生活中总是难以真正实现。恩格斯早就揭露出:“现代资本家,也像奴隶主或剥削农奴劳动的封建主一样,是靠占有他人无偿劳动发财致富的,而所有这些剥削形式彼此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占有这种无偿劳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这样一来,有产阶级的所谓现代社会制度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公道、正义、权利平等、义务平等和利益普遍协调这一类虚伪的空话,就失去了最后的根据,于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就像以前的各种社会一样被揭穿:它也是微不足道的并且不断缩减的少数人剥削绝大多数人的庞大机构。”(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文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60页。)在当代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政治文明面临着深刻的危机。正如乌尔里希贝克和约翰内斯威尔姆斯所说:“随着各种形式的个人主义把整个政治制度(特别是政党以及工会)销蚀成僵死之物,政治上的倒退趋势很有可能日益加剧,随即吞没新的局面。与此同时,还有这样一种想法会产生越来越大的诱惑力,即借助这种倒退行动赋予被蚀空的制度空壳以新的内容。”(注:德乌尔里希贝克和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西方传统的民主制度发展到当代,暴露了许多固有的弊端,出现了西方学者所说的“民主的危机”。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尽管在形式上不断趋于完美,但与生俱来的弊端决定了它仍然是不合理、不公正的政治文明,总是表现着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与初级阶段的政治文明不同,高级阶段的政治文明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文明否定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政治制度,使被剥削、被奴役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上升到了统治阶级的地位,将人类政治文明推进到了更高层次。政治制度以及反映这种制度本质的阶级关系的变化,是任何社会形态下政治文明演进中的核心问题,因为“这一特殊物(即政治制度)具有规定和管辖一切特殊物的普遍物的意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卷第282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政治制度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舞台,它否定了那种崇尚强权、表现剥削、张扬两极分化的政治理念,以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共同富裕的鲜明价值倾向,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价值选择步入体现社会进步和时代要求的道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否定了社会政治生活中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专政,第一次实现了由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体所包括的政治个体、政治组织、政治群体,都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都体现或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把身份、血缘、特权、财产等关系排斥于政治参与进程之外的同时,使广大人民群众进入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真正成为当家作主的主人。社会主义社会还使个人逐步获得全面发展的条件,产生更进步的政治意识。私有制的消灭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必然使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不再分裂,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力量。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不再是专门的职业,从而使更广泛的民主政治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因为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将消除财富的不平等,因而将消除强权、剥削、张扬两极分化的政治理念的根源,确立起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理念,产生集体主义意识、自主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进步的政治意识,培育社会公正、社会平等和社会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从而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当然,高级阶段的政治文明是对初级阶段政治文明的扬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取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一种更高阶段的文明,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以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为代表的初级阶段政治文明的同时,克服它的种种弊端,创造出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新的政治文明成果,才能获得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第二,正确处理政治文明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面对全球化浪潮,有人过于强调中国政治文明的个性特征和阶级属性,否定中国政治文明与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有人则将西方政治文明看成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全部,主张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政治的政治制度,也即“全盘西化”。事实证明,上述观念有碍于中国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会导致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步入歧途。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在政治文明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克服忽视政治文明的世界性与忽视政治文明的民族性的认识误区。在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今天,民族国家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社会形态,都必须以民主、平等、和平、人权、法治、权力制约等普适性价值为取向,并将其体现在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之中。离开人类政治文明的基本法则,以自己国家、民族的特殊性、特色为理由,拒斥这类普适性价值,就会远离全球化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曾经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随着改革的深入,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并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与人类政治发展的总趋势相一致,不能自立于人类政治文明大道之外。要站在全球化、现代化的高度,用人类历史发展的眼光和世界的标准来审视,从而确定自身目标和任务。同时,也不能将全球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或西方化、美国化,从而否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民族性。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历史”,但“世界历史”的出现并非意味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同样,全球化虽然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其实质并不就是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由于植根于不同的生产力条件、阶级关系和文化传统之中,因而具有较强的阶级性、地域性和民族性。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提出:“我不认为通往民主的道路只有一条,也不认为只有一种民主。”(注:转引自杨建平:法治民主:后发国家的政治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