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环保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某环保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某环保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某环保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某环保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案编号: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 版 本 号: 2016(第一版)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发 布 令全体员工: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增强应急综合处置能力,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发生,保障本公司员工和社会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财产损失、减轻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相关环境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编制了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本应急预案阐述了我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原则、应急救援工作程序、应急救援工作处置措施等,是指导全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准则。现予发布,望遵照执行。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总经理(签名): 2016年 月 日 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目 录1 总 则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51.4 应急管理体系51.5 工作原则61.6 事件分级61.7 应急预案体系82 基本情况2.1 企业概况92.1.3 自然环境112.2 环境管理现状122.3 环境危险源情况132.4 环境敏感目标143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3.1 危险源辨识153.2 生产过程中危险性分析153.3 重大危险源辨识174 组织机构与职责4.1 组织体系194.2 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194.3 应急机构组成及职责204.4 应急能力评估224.5 应急支援235 预防与预警5.1 预防措施245.2 预警行动255.3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276 信息报告与通报6.1 事件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286.2 信息上报286.3 信息通报286.4 事件报告时限及报告内容297 应急响应与措施7.1 响应分析307.2 应急解决方案及基本程序、方法337.3 应急准备357.4 应急救援358 应急终止与后期处置8.1 应急终止468.2 善后处置488.3 保 险499 应急保障9.1 人力资源及技术保障509.2 资金费用保障519.3 物资器材保障519.4 通讯与信息保障529.5 医疗卫生保障529.6 治安保卫保障529.7 应急能力保障5210 预案管理10.1 预案宣教培训5410.2 预案演练5510.3 预案修订5610.4 预案备案5711 奖惩11.1 奖励5811.2 责任追究5812 预案实施与生效时间12.1 预案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5912.2 应急预案更改修订程序6013 附 则13.1 预案签署和解释6113.2 预案实施6114 术语和定义15 附 件附件1 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地理位置图64附件2 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行政地理位置图65附件4 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疏散线路、地点分布图67附件5 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现有应急物资70附件6 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应急机构71附件7 外部应急救援电话72附件8 突发环境事件即时报告73III1 总 则1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 总 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我公司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或由生产次生、衍生的各类环境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为我公司有效、快速地应对环境污染,保障区域环境安全提供科学的应急机制和措施。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生活垃圾收运、贮存及处置过程中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指导和规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提高应对能力,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依靠科学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和国家财产造成损失,维护社会和谐,确保公司生产正常运行,特制订本预案。我公司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及公司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从公司自身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的目标出发,组织编制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实现一旦有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公司即可按照本应急预案所提出的程序和操作方法,紧张有序的实施救援,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1.2 编制依据此次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下达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政策、文件进行。1.2.1 相关法律法规1.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05.01施行;1.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2015.01.01施行;1.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订),2014.12.01施行;1.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2016.01.01施行;1.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交通安全法(修订)2011.05.01施行;1.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2005.04.01施行;1.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01施行;1.2.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03.01施行;1.2.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2008.06.01施行;1.2.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3号: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995.08.08施行;1.2.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1995.12.27施行;1.2.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03.15施行;1.2.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05.12施行;1.2.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8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4.07.01施行;1.2.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57号: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07.07.01施行;1.2.1.16 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次会议通过,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1993.09.14施行;1.2.1.17 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10.11.01施行;1.2.1.18 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4次会议通过,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2013.01.01施行;1.2.1.19 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通过,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5年3月1日施行。1.2.1.20 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修订,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0.08.23施行;1.2.1.21 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2次会议通过,淮南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7.10.01施行。1.2.2 相关行政规章1.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号: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1989.01.03施行;1.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2号: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04.21施行;1.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5号: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2002.11.15施行;1.2.2.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11.12.01施行;1.2.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2015.06.05;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113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2010.09.28;1.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发20154号: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2015.01.09;1.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2011.05.01施行;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434号: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2014.04.03;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2号: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2013.03.01施行;1.2.2.1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006.10.23;1.2.2.11 新华通讯社授权发布: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006.01.22;1.2.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14119号: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12.29;1.2.2.13 淮南市环境保护局:淮南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5.05.10;1.2.2.14 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淮府办秘201426号:淮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4.03.25;1.2.2.15 淮南市人民政府淮府201411号:淮南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4.03.26。1.2.3 相关环境标准1.2.3.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5第5号: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 1.2.3.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10部门第5号:剧毒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1.2.3.3 危险货物品名录,GB12268-2012;1.2.3.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08.01施行;1.2.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产业2010第122号: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2010.10.13施行;1.2.3.6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2.3.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2.3.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2.3.9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1.2.3.1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1.2.3.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1.2.3.1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1.2.3.1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1.2.3.1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2.3.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2.3.16 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HJ/T352-2007;1.2.3.17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1.2.4 其 它1.2.4.1 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1.2.4.2 相关环境标准、技术规范;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日常运营,垃圾收集、堆放、处置,渗滤液处置等过程产生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等。1.4 应急管理体系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是一项全过程管理,包括:日常预防和预警、环境应急准备、环境应急响应与处置、环境应急终止后管理等。全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应急准备环境应急能力评估环境应急组织机构环境应急保障体系日常预防预警风险单元环境风险评估事故预防与预警措施与相关政府部门联动机制环境应急培训与演练应急终止后环境管理污染现场清洗与环境修复环境事件信息发布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应急响应与处置环境应急协调指挥系统环境应急处置环境应急信息报告与通报相关人员紧急撤离与疏散受伤人员救助图1-1 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图1.5 工作原则1.5.1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环境污染危险源的监测和监督管理,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和处置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5.2 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接受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使我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1.5.3 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加强环境应急培训和演练,环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公司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救援服务,在环境应急时快速有效。1.6 事件分级国家级突发环境事件:达到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事件。根据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和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通过对可能存在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危险性分析,本公司发生的环境事件最大可能在国家一般事件以下,为加强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将厂内部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一级)、重大(二级)、较大(三级)、一般(四级)四级。1.6.1 特别重大(一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由于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火灾爆炸等事件导致1人以上人员伤亡的;(2)由于污水管道破裂,导致渗滤液泄漏,流到厂区外,造成周围环境严重污染的事件;(3)由于停电等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及泵类无法正常工作,废水未经处理排到厂区外环境,严重污染周围环境,且企业无力控制的情况;(4)遇战争、地震或严重汛涝、山洪等特大自然灾害时;(5)渗滤液站主要设备故障,且备用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导致渗滤液无法正常处理;(6)垃圾填埋场火灾,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烟气,并有扩大的趋势,企业无能力处置;(7)其他事故发生后,后果有可能继续扩大的。1.6.2 重大(二级)突发环境事件(1)由于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火灾爆炸等事件导致1人伤亡的;(2)由于污水管道破裂,导致渗滤液泄漏,对厂内造成严重污染,且未流到厂区外的;(3)由于停电等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及泵类无法正常工作,废水无法正常处理,且废水量较大,但未污染厂区以外环境,企业尚可控制的情况;(4)垃圾填埋场发生火灾,产生有毒有害烟气,未出现进一步扩散的趋势;(5)遇地震或严重汛涝、山洪等重大自然灾害时;(6)三、四级事故发生后,后果有可能继续扩大的。1.6.3 较大(三级)突发环境事件(1)由于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火灾爆炸等事件导致人员出现严重伤害的;(2)由于污水管道破裂,导致渗滤液泄漏,经过紧急处理可将污染控制在小范围内的;(3)由于停电等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及泵类无法正常工作,废水无法正常处理,6小时之内来电,或经过抢修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工作的;(4)事件危害在一定范围内,经自救或组织救援能予以控制,并无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5)垃圾填埋场火灾,在企业可控范围内;(6)遇雷电、暴雨等较大自然灾害时;(7)四级事故发生后,有可能继续扩大的。1.6.4 一般(四级)突发环境事件(1)出现污水管道破裂,可能会导致渗滤液泄漏,经过处理未出现污染;(2)小型火警;(3)人员轻微伤害事件;(4)遇雷电、暴雨等一般自然灾害时;(5)渗滤液站主要设备故障,启动备用设备后恢复正常运行或短时间内可修复恢复正常生产;(6)其他小型突发事件。1.7 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本次编制了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说明、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和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本预案与淮南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7- 1 -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 基本情况2.1 企业概况 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淮南市龙王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及渗滤液站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境内龙王山南侧。其中填埋区用地北靠龙王山,总占地面积2.24105m2,最低垃圾填埋标高73m,最终垃圾填埋标高113m,总填埋库容4.05106m3,设计日处理垃圾量500t/d;渗滤液调节池紧靠填埋区一区南侧,占地1.31ha,容积22000m3;渗滤液处理站位于填埋区西侧低丘坡地,占地1.13ha,处理总规模200m3/d,站内布置有厌氧反应池,MBR反应池、加药间、风机房、控制楼及场内道路等;管理中心位于场区西侧,距填埋库区500m,占地0.7ha,区内布置有办公楼、停车场、传达室等。垃圾场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CJJ113-2007等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运营,于2010年通过环评验收,并于国家住建部组织的2013年全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无害化等级评定工作中被评为“级生活垃圾填埋场”,该荣誉为全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内最高荣誉。公司于2006年10月18日通过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淮南市龙王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评函2006676号)审批;于2007年6月10日得到淮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2007164号文批复同意工程初步设计;于2010年11月12日通过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淮南市东部生活垃圾填埋场(原龙王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A库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环评函20101058号)审批;于2012年6月7日得到淮南市环境保护局淮南市东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站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函(淮环表批201244号)的批复;于2015年2月17日得到淮南市环境保护局以淮环验20154号文对渗滤液站的环保验收。2.1.1 基本情况表2.1.1 我厂基本情况一览表公司名称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地理位置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龙王山南法人代表程新钢邮政编码联系电话(24h值班电话)0554-2.1.2 生产工艺流程1、垃圾填埋场生产工艺市东部生活垃圾填埋场采用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工艺,实行分区、分单元、分层和每日覆盖的作业方式。为防止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填埋场采用复合衬里防渗系统,选用1.5mm厚度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作主防渗材料,钠基膨润土垫(GCL)作为膜下防渗保护层。垃圾场每日均按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做好库区、场区除臭、消杀作业,各种垃圾运输、填埋机械均需定期清洗喷药消毒,减少病虫害。填埋作业流程图如下:生活垃圾垃圾运输汽车计量卸车摊铺碾压覆膜或覆土灭虫封场填埋气体(燃烧发电或导排)填埋区洒水车喷药车大气降水围网围网渗滤液调节池渗滤液处理站达标水排往城市排水管网自卸汽车铲装设备覆盖土源地表径流截洪沟清洁水(排入)场外水渠图2-1 填埋作业工艺流程图9 4 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2、渗滤液站生产工艺流程根据国家环保部最新的颁布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市政府要求渗滤液排放执行新标准规定的水污染排放浓度限值(表2标准)垃圾场启动了升级改造工作。升级改造工艺说明:厌氧池 + 膜生物反应(MBR)为渗滤液处理站原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混凝沉淀+膜分离(NF+RO)为此次升级改造增加的主要处理工艺。改造期间污水排放是按照原国家三级排放标准进行。工艺流程如下:恶臭气体恶臭气体恶臭气体恶臭气体达标排放不达标反渗透纳滤MBR生物反应池厌氧池污水混凝沉淀池回灌浓缩液储池浓缩池压滤机填埋场图2-2 渗滤液站工艺流程图2.1.3 自然环境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位于淮南市东南郊大通区孔店乡境内龙王山南。项目气候为亚热带和暖温带过度地带,年平均气温为15.6,最高气温41.2,最低气温-22.2。平均霜期227天/年,年平均降水量926mm,年最大降水量1522.6mm,年最小降水量450.3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次主导风向西北风,历年最大风速20.0m/s,极大风速29.8m/s,多年平均风速2.9m/s。历年土地冻结深度68cm,最大冻结度为11cm。地下潜水水位埋深1.52m。年平均雾日20天,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场地地貌类型属江淮丘陵,地貌单元为剥蚀岗丘,场地位于龙王山南缓坡地带,由于人工开采山石,多数地段改造形成阶状缓坡,自然填底标高为75140m,库区自然标高为76100m。场地水文条件比较简单,系单面排水坡,无明显的大范围坳谷。流域面积约1km2,只是在库区西南有一小山涧谷,平水期有少量流水,枯水期仅有0.5m3/h的山泉水。场地范围基本为基岩裸露区,广泛出露为早古生代的沉积岩。垃圾填埋区范围内除在原江淮水泥厂西侧小坳谷附近有少量210米的残坡积粘土层外,其余大部分皆为基岩裸露区。大体可分为三大工程地质单体,即第四化残坡积粘性土松散堆积层;寒武化泥质岩类为主软岩;寒武化碳酸类硬质岩类。2.2 环境管理现状2.2.1 环境管理职责环境管理基本职责为:(1)宣传、组织贯彻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和条例,搞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2)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建立的各种环境管理制度;(3)监督本项目环保设施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行,保证项目正常生产运行;(4)领导并组织项目运行期的环境监测工作,建立档案;(5)开展环保教育、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素质,推广利用先进技术和经验;(6)调查、处理项目产生的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7)对项目涉及水域要进行系统的水质监测,并协助当地环保部门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8)对进入污水管网系统的所有排污单位的废水量和水质进行登记、注册,对其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督。2.2.2 环境管理基本内容项目管理机构应严格执行污染防治措施中的相关污染防治对策。环境管理机构日常场内外基本管理内容为:(1)固体废弃物种类管理:在垃圾收集过程中,环境管理机构必须严格控制进场的垃圾种类,对可能在生活垃圾中出现的其它固体废弃物如医疗废物必须严禁进场。其它固体废弃物误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事件均认为严重的工作事故,并且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罚。(2)垃圾覆膜(或覆土)的管理:垃圾的及时覆土对填埋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到及时覆膜(或覆土),就能减少大量的恶臭污染物的逸散,减少环境空气污染的程度和范围。(3)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同类型垃圾填埋场的经验教训表明,填埋场发生污染事故具有突发性,防范不足就会造成较大的环境影响和危害。如暴雨时,污水调节池容量不够,承受不了超大量的冲击,造成溢流;若甲烷气体没及时导出,可能发生自然和爆炸,因此本工程要切实抓好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4)污废水处理的管理:垃圾填埋场较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就是渗滤液,而解决好渗滤液出路的关键在于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故本工程要管理好污水处理装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其能正常运转,确保达标排放。(5)灭蝇、灭蚊管理:垃圾填埋场各类细菌较多,如管理不善,则会蚊蝇滋生。因而填埋场要加强杀菌消毒工作,定期进行杀菌、灭蝇、灭蚊。(6)环保设施的检修:为确保各项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必须进行各种环保设施的检修工作。除场区内的设施外,还应特别注意排污管道各级泵房设施的维护。2.3 环境危险源情况2.3.1 大气污染源本项目为垃圾卫生填埋场及渗滤液处理站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恶臭(H2S、甲硫醇(CH3SH)、SO2、甲烷等气体。企业对大气污染采取的措施有:填埋场内专门设置排渗、导气沟和竖向石笼井,使垃圾填埋场产生气体顺利排出,对甲烷气体进行终端焚烧;若恶臭气体超标采取在导气孔放置活性炭等吸附降低恶臭;企业现正筹备建设一座沼气发电站,利用填埋场区产生的沼气进行再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并提高经济收入。填埋场作业严格执行分单元逐日覆膜(或覆土)制度,渗滤液调节池和处理站周围设防护林,防止填埋气体和恶臭扩散;采用随填随压、覆膜(或覆土)等措施,作业面、道路及取土场经常洒水防尘;对垃圾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和燃烧处理;对调节池和各处理池进行加盖处理,减少恶臭气体排放。使企业大气环境质量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恶臭等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2.3. 2 废水污染源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填埋场渗滤液。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洗车台废水经沉沙池尘沙后合并向北排至洞山东路市政污水管网,送淮南市第一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渗滤液站处理规模设计为200m3/d,实际达不到设计量,填埋区渗滤液由导排系统收集,从埋设在堤坝底部的HDPE管排出,并自流进入坝下调节池。然后进入渗滤液处理站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标准排放。2.3. 3 主要噪声源项目运营期主要噪声源为泵、搅拌机、压实机、推土机、运输车辆、鼓风机等,噪声源强在70-100dB(A),企业采用选择低噪声环保型机械设备,并设置绿化隔离带、安装消声器、加装减振基座及个人防护等措施,将噪声控制在接收范围内,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2.3. 4 固体废物污染源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污泥,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卫生填埋,渗滤液站产生的污泥经过脱水,进行卫生填埋,项目固体废物做到无害化处理,使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和处置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废物临时贮存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4 环境敏感目标经现场实际调查,项目周围800m范围内无居民,环境敏感目标见表2.4.1。表2.4.1 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名称方位距离/m规模联系人崇华村北820230郑礼本 方玉忠 小东山东900200从庄东南81080山承家南1000130陆家庄西南860100淮河北侧12k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3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3.1 危险源辨识根据企业生产状况、产污排污情况、污染物危险程度、周围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要求,结合企业安全评价资料,本预案对可能存在的环境危险源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确定有以下危险源,分别是: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事件;火灾、泄漏等事故向外环境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因事故停产或垃圾无法进厂事件;因自然灾害(暴雨、高温、地震、山体滑坡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3.2 生产过程中危险性分析3.2.1 填埋场1、填埋场防渗系统主要包括场底防渗系统和侧坡防渗系统,并分别由构建基底、次防渗层、主防渗层、主滤液收集层构成。若高密度聚乙烯膜HPDE破损,或未按规定的标准施工,产生漏洞,同时未严格进行监测以致未及时发现污染并处理,渗滤液泄漏可能造成当地地面水、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 地表水排水沟系统垃圾场内设置了防尘网、截洪沟、排水沟、排水管使地表水与垃圾渗滤液实施雨污分流;并设置地下水收集管使地下水不与垃圾渗滤液混合,而单独导向地下;对渗滤液以专管收集,送调节池沉淀后进行处理。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污染。若地表水未处理好,并与渗滤液混合,或地下水导流的径流与渗滤液混合,可能导致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或渗滤液污染地表水。3、 垃圾填埋场作业系统进行填埋场作业使用的主要设备有压实机、推土机、挖掘机,作业过程主要包括垃圾倾倒、垃圾推平压实、挖掘泥土装车卸车、泥土覆盖推平压实等步骤。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车辆倾倒、火灾、爆炸、中毒、污染等。(1) 车辆倾倒垃圾倾倒过程中倾倒点不实或道路下陷,车辆侧翻后倒等;无关人员进入作业现场造成人员伤害;作业车辆之间或作业车辆与现场指挥人员碰撞,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车辆损坏;垃圾未推平推匀,下雨时有雨水聚集,增加滤液,压实操作困难,车辆翻倒;车况不良,或车辆未定期检验,或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未经过特种作业培训,上、下坡时速度过快,或上下坡时横向行驶,大雾、大雨、台风等特殊天气情况时,机手视野不明,可能导致碰撞伤人或损坏设备。可能使垃圾堆场出现滑坡等事件,污染周边环境。(2) 火灾、爆炸进入填埋场的物品中含有非生活垃圾的违禁品,垃圾中含氧化剂等易燃易爆物,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垃圾车司机及随行人员抽烟并乱扔烟头,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污染周围大气环境。(3) 中毒垃圾中含医疗垃圾导致传染病传染作业人员,垃圾中含有毒物品等,作业人员易产生中毒;灰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影响,可能导致粉尘职业病或中毒。(4) 污染垃圾倾倒产生大量灰尘及渗滤液淋到地面,产生环境污染。垃圾未压实,风吹散垃圾污染周围环境;覆盖泥土或膜量不够,暴雨时泥土随雨水流失暴露垃圾,臭气污染填埋场及周边环境,蚊、蝇、老鼠、蟑螂滋生,从而引发疾病。4、自然灾害突发自然灾害天气,如大风、暴雨等情况,可能造成垃圾填埋场坍塌,造成垃圾散落周围环境,造成周围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污染。3.2.2 渗滤液处理站渗滤液处理站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出水超出设计标准、水量超过生化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主要设备故障、突发暴雨、突然停电、渗滤液泄漏突发事件等。1、出水超出设计标准渗滤液处理站运行异常等情况下导致处理效率降低,影响污水处理能力,可能会导致渗滤液处理站出水超出设计标准,污染附近水体。2、水量超过生化系统设计处理能力由于降雨等情况,使进入渗滤液处理站的水量超出其设计规模,可能会造成处理不达标等问题。3、主要设备故障渗滤液处理站系统中曝气设备、膜组件等设备,对污水处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发生设备故障,就会造成渗滤液处理不达标,严重污染附近水体。4、突发暴雨突发暴雨天气,雨量增加,可能会出现雨水管道满溢和污水处理系统水量增加,导致调节池满溢,造成环境污染。5、突然停电突发停电时,导致设备停机,无法继续进行渗滤液的处理工作,渗滤液处理站水量增加,可能造成满溢,造成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还会伴随恶臭气体污染。6、渗滤液泄漏突发事件由于暴雨、停电、设备故障或系统破裂等现象出现时,可能造成渗滤液泄漏,导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的污染。3.2.3 配电房配电房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1、 火灾电气设备和线路,如选型不当或因安装、调试、检修等原因而不符合要求,或因缺乏维修保养、老化等,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短路、接地故障、电气连接松脱、过电压放电、闪络等,都会产生电火花、电弧而引发火灾事故,造成环境空气污染。3.3 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GB18218-2009和主要危险性物质用量,识别重大危险源,企业涉及符合危险源识别的物质见表3.3.1。表3.3.1 危险源临界量和贮存量序号物质名称贮存量(t)临界量(Q/t)1工业葡萄糖3未列入重大危险源2片碱(氢氧化钠)5未列入重大危险源3纯碱(碳酸钠)5未列入重大危险源4次氯酸钠2未列入重大危险源5硫酸0.01临界量200t,未构成重大危险源6盐酸0.250临界量200t,未构成重大危险源企业未涉及重大危险化学品,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储存量与临界量的比值Q=0.0013,企业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4 组织机构与职责4.1 组织体系为了降低或避免特殊情况下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确保有组织、有计划、快速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及时地组织抢险和救援,公司建立了专业、完善的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应急职责,落实各项应急工作。在应急过程中,所有应急人员应以统一方式将事件状况、应急工作状况等报告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根据事件及其处理状况,下达应急指令。应急队伍接受指令后,立即按照职责、分工行动。在行动过程中,随时将事故状况反馈给指挥部;指挥部根据反馈情况再次下达指令,直到完成应急事件处理。4.2 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4.2.1 指挥机构组成公司应急组织体系见图4.1-1。公司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抢险救援组通讯联络组安全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应急监测组应急专家组应急办公室图4.1-1 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图4.2.2 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1) 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环境安全的方针、政策及规定;(2) 组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 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4) 负责应急防范设施(备)(如堵漏器材、环境应急池、排放口应急阀门、储罐区围堰、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活性炭等物资储备;(5) 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6) 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7) 负责组织外部评审;(8)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9)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10) 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11) 负责应急队伍的调动和资源配置;(12)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上报及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13) 负责应急状态下请求外部救援力量的决策;(14) 接受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件的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15) 负责保护事件现场及相关数据;(16) 与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培训,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特性、救援知识等宣传材料。4.3 应急机构组成及职责4.3.1 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孙夕顺副指挥长:赵旭应急指挥部职责: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配置应急救援的人力资源、资金和应急物资;向政府各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及处置情况;配合、协助政府部门做好事故的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企业日常应急管理工作。4.3.2 应急救援专家组本公司应急救援专家组由负责安全、管理、生产和技术工作的陆安、黄建清、孙夕顺、陶伟等相关专家组成应急救援咨询专家组。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为应急处置的决策和灾害评估提供咨询。4.3.3 应急抢险救援组组长:赵旭成员:陶伟、郑礼本、方玉忠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根据事故情形正确佩戴防护用具,迅速切断事故源和排除现场的易燃易爆物质;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迅速抢修设备、管道,控制事故,以防扩大;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及操作者被困,及时使严重中毒者、被困者脱离危险区域;负责现场灭火过程的通讯联络,视火灾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请求联防力量救援;负责向外来消防救援力量提供燃烧介质的消防特性、中毒防护方法、着火设备的禁忌注意事项;有计划地开展灭火预案的演习,熟悉防火重点的灭火预案,提高灭火抢救的战斗力;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预测设备、管道泄漏部位,进行计划性检修,并进行封、围、堵等抢救措施的训练和实战演习。4.3.4 通讯联络组组长:朱翠华职责:通讯联络组接到报警后,立即采取措施中断一般外线电话,确保事故处理外线畅通,应急指挥部处理事故所用电话迅速、准确无误;迅速通知应急指挥部、各救援专业组及有关部门,查明事故源外泄部位及原因,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下达按应急预案处置的指令;接受指挥部指令对外信息发布。4.3.5 后勤保障组组长:黄建清副组长:朱翠华职责:接到报警后,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准备抢险抢救物质及设备等工具;根据生产部门、事故装置查明事故部位管线、法兰、阀门、设备等型号及几何尺寸,对照库存储备,及时准确地提供备件;根据事故的程度,及时向外单位联系,调剂物质、工程器具等;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负责抢险救援物质的运输。4.3.6 安全警戒疏散组组长:陆安成员:方玉忠、郑礼本职责:发生事故后,人员根据事故情形佩戴好防护服、防毒面具等,迅速奔赴现场;根据火灾爆炸(泄漏)影响范围,设置禁区,布置岗哨,加强警戒,巡逻检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接到报警后,维持厂区道路交通秩序,引导外来救援力量进入事故发生点,严禁外来人员入厂围观;在事故发生区域封路,指挥抢救车辆行驶路线;负责公众疏散(包括厂内人员和厂外周边人员),引导消防人员或医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4.3.7 医疗救护组组长:姚燕玲成员:黄建清职责:熟悉厂区内危险物质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储备足量的急救器材和药品,并能随时取用;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做好准备工作,伤者送来后,根据受伤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当厂区急救力量无法满足需要时,向其他医疗单位申请救援并迅速转移伤者。4.3.8 应急监测组组长:胡洋洋成员:朱翠华、陶伟职责:负责对事故发展情况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同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4.4 应急能力评估我公司建立了应急指挥部和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安全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通讯联络组等。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重点培训建立一支常备不懈、熟悉环境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措施的应急队伍,保证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险、医疗救援、安全保卫、信息传输等现场处置工作。内部各部门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准备水平,提高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素质和能力。根据现场调查及对企业可能突发环境事件分析,企业虽然建立了应急组织机构,但不足以满足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处置需求。在企业发生火灾事件时,需要寻求大通区消防大队的人力、消防器材、设备等的消防协助。在企业发生渗滤液泄漏或有毒有害气体污染时,需要得到监测部门(合大监测公司及市监测站)协助进行必要的监测工作。在企业发生特大和重大环境事件,需要进行人员疏散和现场保卫警戒工作时,需要得到公安部门的协助,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和污染区。当发生人员受伤、中毒等情况,企业需要寻求医疗机构(新康医院)的医疗救助。4.5 应急支援当发生应急状况,由应急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决定申请应急支援,应急支持保障部门:淮南淮清环保有限公司值班电话:0554-淮南市医疗救援:120淮南市消防救援:119淮南市应急值班电话:0554-淮南市报警电话:110大通区环保局:0554-淮南市安监局应急电话:0554-12350淮南市环保局值班电话:0554-12369第三方监测单位:郑娜 新康医院:0554-215 预防与预警5.1 预防措施5.1.1 风险源的监控5.1.1.1 完善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制;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素质;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监督;狠抓习惯性违章;完善生产现场安全设施。5.1.1.2 提高对高空坠落事件的防范,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扣好安全滑锁;检查高空作业的平台或架子牢固可靠,架板坚固且稳定可靠;高空作业人员应经医疗部门体检合格,方可进行高空作业。5.1.1.3 提高员工的工作认识,从思想认识到触电事故带来的危害,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加强员工的紧急救护意识培训,进行预防触电培训和触电紧急救护法培训。5.1.1.4 建立风险源监控制度,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