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检测试卷(一)必修.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检测试卷(一)必修.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检测试卷(一)必修.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检测试卷(一)必修.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检测试卷(一)必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检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轴心时代”对应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诸子百家互相辩驳、争鸣斗胜的盛况,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思想解放,符合题干要求,故选A项。2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严刑峻法C道法自然D以民为本答案D解析材料的大意是“人,不要把水当作镜子,而应当把人民当作镜子”,体现了作者强调统治者制定统治措施要把“民”的反应作为政策好坏的衡量标准,即“当于民监”,反映的是儒家的民本思想,故选D。A是墨家的主张;B是法家思想;C是道家的思想,与题意不符。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A解析孔子兴办私学,不分贵贱招收学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也就是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故选A。4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A君主意志B“爱人”之心C内心自省D礼乐规范答案D解析孔子主张使用礼乐制度使人的行为、道德达到规范。A不符合孔子的思想;B在材料中没有反映;C属于陆王心学的体现且不属于“他律”。5“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子庄子,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答案B解析论述儒家思想的著作是春秋,题干中信息“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特点是注重研究社会现实,故选B。6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答案A解析“浩然之气”是指“浩大刚正的精神”,与个人修养有关;“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指外部因素不能改变个人的意志和情操,还是与个人修养有关;孟子在这里强调的是“个人品德”和“个人修养”的问题,故选A。7牟复礼在中国思想之渊源中论述战国某学派时指出:“嘲讽礼仪和正名,申谴俗例,它呼吁一种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这一学派应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答案D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战国某学派嘲讽礼仪和正名呼吁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可知这应为先秦时期的道家学派,主张放弃差别观念,获取精神自由的思想。故选D。8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A法家、道家、儒家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D儒家、法家、墨家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帝道”指的是上古帝王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王道”指的是遵循礼义的儒家思想,“霸道”指的是在诸侯争霸的乱世主张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故答案为B项。9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群体的仁”。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老子B墨子C荀子D韩非答案B解析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他的学说不涉及仁,故A错误;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他所提倡的“兼爱”思想体现了“群体的仁”,故B正确;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提倡仁义、王道,但未从群体的角度看待仁,故C错误;韩非主张以法治国,不涉及仁,故D错误。10“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材料主要论述()A大一统思想B万物的本原是道C“天人感应”思想D“君权神授”理论答案C解析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可知,天与人有相通之处,这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选C。A、B、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11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强调“春秋大一统”B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C趋向“三教合一”D糅合了多家学派的思想答案D解析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阴阳家、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学确立了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据材料可知,董仲舒的思想包含着儒家、道家、法家思想,故答案为D项。12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答案B解析董仲舒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糅合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并没有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故A错误;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天人感应”等理论为君权辩护,符合题意,故B正确;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认为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并没有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故C错误;宋代确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理学体系,时间不符,故D错误。13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君轻民贵,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答案B解析材料并没有涉及“仁爱”“德治”,排除C、D两项;孟子主张君轻民贵,将民放在中心,而董仲舒是将君主放在中心,这就违背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故答案为B项;A项错在“全部”,排除。1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B黄老之学被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宗法制度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要求回答汉代“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是在秦朝,因此A项错误;“黄老之学被推崇”和士人政府无关,因此B项错误;“宗法制度的形成”是在西周时期,因此D项错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这为士人政府的形成准备了思想条件,故答案为C项。15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答案D解析A项指理学的核心即理是世界的本原,B项体现的也是世界本原问题,C项体现的是天理道德与人之本性的关系,故A、B、C三项排除;从D项可以得出,理学强调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故D项正确。16(2018山东潍坊高二期中)宋代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这说明宋代理学()A改造儒学的天命思想B弘扬关怀现实的传统C重视儒学思想思辨化D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答案C解析C项与材料中“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相符,故C项正确。17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答案B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A、C、D三项体现的是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B项“格物致知”强调通过读书、学习、考察等方法探究理,体现了认识方法上有一定的科学性。故答案为B项。18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答案A解析“敬天”“德治”“仁政”“民之师帅”“正君心”表明要以德治国,故答案为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故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是百家中的一家,汉武帝“罢黜百家”,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故排除C项;“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的观点,表述不全面,故排除D项。1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思想主张吻合()A孔孟之学B程朱理学C陆王心学D格物致知答案C解析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也”“发明本心以求理”,与佛偈意境相近。20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尔辈小人,将一点爱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际上说明了()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B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D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答案B解析对联是在强调家庭和睦,没有涉及忠君、孝悌是家庭和睦的前提,故排除A项;城隍庙把倡导家庭和睦的对联立在庙门两侧,说明家庭和睦才能使社会稳定,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强调血缘关系,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祖宗家法等宗法观念,故排除D项。21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B“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答案D解析“二程”是理学的开创者,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宣扬“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A、B是孔孟儒学,C是心学。22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这说明他们()A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B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C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D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得出两人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倡导个性自由,故A项正确。23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挑战,“工商皆本”的学说被广泛地提出。出现上述思想转变的根源是()A土地兼并严重B对外贸易发达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D社会性质的变化答案C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挑战,黄宗羲等人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A项不利于商业发展,因此不会导致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故排除B项;明清时期中国仍是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D项。故答案为C项。24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答案A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种族之奇耻”“兴亡之要因”“批评专制”,可知三位思想家都从明朝灭亡中反省君主专制,进一步提出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故选A。25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藩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中所说的“异质”()A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B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C是封建社会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答案B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在经济上的因素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阶级上的因素是新兴市民或城市工商业者阶层的壮大,因此B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26题25分,27题13分,28题12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一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二千年迄今之中国梁启超世界伟人材料三下面图片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1)材料一中,“仁”在孔子思想中有何地位?在孔子看来,“礼”是指什么?(8分)(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12分)(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仁”还寄托着现代国人怎样的期盼?(5分)答案(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准则。“礼”是指周礼。(2)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3)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崇尚正义,社会有序,和谐发展。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2)问,注意材料二中的三个关键词“教主”“教育家”“政治家”。第(3)问是开放性问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7(2018山西运城康杰中学高二期中)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统治阶级生活奢侈无度,官员以“受贿为生,往往致富”,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以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他认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的正常的“欲”,他要灭的是“物欲”或“嗜欲”。朱熹还根据当时国家和朝野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之说。摘编自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种主张在当时的遭遇及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4分)(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儒家思想能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的原因。(3分)答案(1)孔子主张“仁”。被冷落。因为其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被汉武帝采纳,并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因为其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2)进步: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强调实践,具有务实倾向。(3)原因:儒家能不断吸收其他学说,丰富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