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眩晕资料.ppt_第1页
课件:眩晕资料.ppt_第2页
课件:眩晕资料.ppt_第3页
课件:眩晕资料.ppt_第4页
课件:眩晕资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眩 晕,一 概 念,眩晕 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主症: 头晕、眼花为主症 轻重不一:轻者闭目可止 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 或伴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 更重者可突然仆倒,二 文献摘要,(一)病名 眩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称为“眩冒”。 (二)病因病机 1、属肝所主 “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2、因虚致眩:与髓海不足、血虚因素有关 内经以上虚为主 张景岳,下虚致眩 阳气虚而致眩,3、无痰不作眩 痰饮致眩,张仲景提出以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 痰火致眩 元代朱丹溪提出:“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 “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 4、六淫、七情致眩 宋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 5、其它 素问玄机原病式认为风火致眩:“风火皆属于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博,则为之旋转!”风火立论 肝风、虚、痰、火皆能致眩,血瘀致眩(现代),二 文献摘要,三 范围,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 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 高血压病 美尼尔氏综合症 低血压 脑动脉硬化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贫血 神经衰弱等,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症者, 均可参考本节有关内容辨证论治。,年老体虚 肝肾阴虚 阴精亏虚 脑海失养 久病伤肾 素体阳盛或阴虚 阴虚阳亢 肝阳化风 恼怒忧伤气郁化火 风阳上扰 久病失血 气虚清阳不展,血虚脑失所养 脾胃虚弱 饮食失调 损伤脾胃 痰浊中阻 劳 倦 痰浊内生 跌仆损伤 瘀血阻窍 脑络闭阻 脑失所养 久病血瘀 气血不通,【病因病机】,眩晕,病因 病位 脑,病变与肝、脾、肾三脏相关 基本病理 脑海空虚,清窍失养 清阳受扰,瘀血阻络 (风火痰瘀虚) 病性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为病之本 风、火、痰、瘀为病之标 临床见证往往标本兼见,虚实交错 病变过程证候之间常相互兼夹或转化 肝风夹痰火上蒙清窍,阻滞经络 中风 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 晕厥,病机小结,虚,气,血,阴,阳,痰浊,瘀血,风阳,实,三 诊断,(一)诊断要点 1.主要依据: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甚则仆倒。 2.伴随症:可见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等病史。 其他: 起病方式: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压,心电图,脑干诱发电位,眼震电图、颈椎X线片,经颅多普勒、CT、MRI。 应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四 鉴别诊断,1 眩晕须与中风相鉴别,2 眩晕须与厥证相鉴别,五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1 辨病位脏腑,2 辨虚实,3、辨标本 本:肝肾阴虚,气血两虚 标:风、火、痰、瘀。,(二)治则治法 1 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2 从阴阳论阴虚阳亢者居多,注意滋阴潜阳 3 从虚实论 虚者以精气虚居多 精虚者填精生髓,滋补肾阴 气血虚者益气生血,调补脾胃 实证痰火常见。 痰湿中阻者宜燥湿祛痰 肝火偏盛者,则宜清肝降火 虚中夹实,因实致虚者,临证或扶正以祛邪 或祛邪以安正,权衡标本缓急,因机应变,1 肝阳上亢 【主 症】眩晕耳鸣,头胀头痛 【次症舌脉】面色潮红,急躁易怒 少寐多梦,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 头痛加剧,口干口苦 舌质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 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主 方】天麻钩藤饮,2气血亏虚 【主 症】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 【次症舌脉】神疲懒言,乏力自汗 面色无华,唇甲淡白 心悸少寐 舌质淡嫩,苔薄白 脉细弱 【治 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主 方】八珍汤加减,归脾汤加减,分证论治,3 肾精不足 【主 症】头晕而空 【次症舌脉】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耳鸣,腰 酸遗精,齿摇发脱。 偏于阴虚者 颧红咽干,烦热形瘦 舌嫩红,苔少或光剥 脉细数; 偏于阳虚者 四肢不温,形寒怯冷 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治 法】补肾养精,充养脑髓 【主 方】河车大造丸,4 痰浊内蕴 【主 症】眩晕不爽,头重如蒙 【次症舌脉】胸闷恶心而时吐痰涎 食少多寐 舌胖,苔浊腻或白腻厚而润 脉滑或弦滑,或濡缓 【治 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主 方】半夏白术天麻汤,5 瘀血阻窍 【主 症】眩晕时作,反复不愈,头痛如刺 【次症舌脉】面色黧黑,唇甲紫黯,肌肤甲错 伴有善忘、夜寐不安 心悸、精神不振等 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 脉弦涩或细涩 【治 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络 【主 方】通窍活血汤,2019/8/26,19,可编辑,【预防调护】,预防 1、避免和消除能导致眩晕发生的各种内、外致病因素,如: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等因素。 2、适当的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适当的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3、保持心情舒畅, 情绪稳定, 防止七情内伤; 4、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 6、饮食有节, 防止暴饮暴食, 过食肥甘醇酒及过咸伤肾之品, 尽量戒烟戒酒。 调护:眩晕发病后要及时治疗, 注意休息, 严重者当卧床休息; 注意饮食清淡, 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突然、剧烈的体位改变和头颈部运动, 以防眩晕症状的加重, 或发生昏仆。有眩晕史的病人, 当避免剧烈体力活动, 避免高空作业。,【结语】,眩晕是以目眩、头晕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 病因: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体虚年高、跌仆损伤等多种因素。 基本病理, 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 或气血亏虚, 清窍失养; 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病变部位:主要在清窍 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病性:本虚证或本虚标实之证 证型: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痰浊内蕴、 瘀血阻络五种 各证候之间又常可出现转化, 或不同证候相兼出现。如肝阳上亢可兼肝肾阴虚, 气血亏虚可夹痰浊中阻, 血虚可兼肝阳上亢等。针对本病各证候的不同 治疗可根据标本缓急分别采取平肝、熄风、潜阳、清火、化痰、化瘀等法以治其标, 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法以治其本。,病例分析,病例 一,某男,37 岁。因工作紧张,熬夜致头晕头痛2周 两眼发红,烦躁易怒,大便干燥2 3 日1 次,舌苔黄腻 少津,脉弦数。测血压160 /90mmHg,此前未发现过高血压 其母患高血压。中医诊断:眩晕 辨证:肝经实火,上扰清窍 治法: 清肝泻火,平肝潜阳。处方: 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5,钩藤15,栀子15,菊花15,天麻10,石决明15 生地黄12,赤芍、白芍各12,麦冬15,车前子(包)12 泽泻12,川楝子15,大黄10,服用7剂 复诊时,头晕头痛症状明显减轻,大便已不干,每日1次 舌苔薄微黄,脉弦,血压130/80mmHg,上方去大黄再进7剂 三诊时,头晕头痛消失,眼不红,无分泌物,大便正常 舌苔薄白,脉弦,血压120/80mmHg,分 析,肝主疏泄,恶抑郁,肝气不疏,郁而化火 则出现“气有余便是火”的肝火上炎,上扰清窍 症状: 头晕头痛,烦躁易怒,两眼发红等 本例为肝经实火上扰为患,治以龙胆草、炒栀子 大黄等苦寒泻热之品。因热邪易灼津伤阴,故在泻 火同时必注意补养阴血,故方用生地黄、白芍。龙 胆泻肝汤中柴胡疏肝而此案为肝火所致,故以性寒 凉的川楝子所代替;肝火自二便清除,则头目清利 血压降为正常,病例二,某男,74 岁。头晕反复发作10 多年。被确诊为 高血压病后,未正规服用降压药,症状加重时才服用。近1 个月来头晕伴沉重感,昏蒙如有物包裹,食欲不佳,恶心 食后胀满,乏力,便溏( 每日2 3 次) ,舌淡胖有齿痕 苔白腻脉濡。血压170 /90mmHg。近1个月来坚持服硝苯地 平缓释片,每次1 片,每日2 次倍他乐克12. 5mg,每日2 次 辨证: 脾虚失运,痰湿中阻,蒙闭清窍 治法: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处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天麻10,法半夏12,白术15,党参15,茯苓15,泽泻15 厚朴10,苍术10,川芎15,竹茹10,陈皮15,莱菔子15 砂仁15。服用7 剂,复诊时,头晕减轻,恶心消失,仍头昏 食欲不佳 食后胀满,乏力,便溏( 每日1 2 次) ,舌胖有齿痕 苔腻略变薄,脉沉,血压150 /80mmHg。上方去竹茹,加黄 芪15g,车前子( 包)15g,补骨脂10g。继进7 剂 三诊时,药后头晕消失,乏力,胀满减轻,食欲略增 大便仍不成形(1 2 次/日) ,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 脉沉。血压140 /80mmHg,原方继服7 剂,分 析,痰湿中阻,属实证者,多为肥甘厚味太过或 暴饮暴食所致;属虚证者,多为脾虚失于运化,水湿 停留所致。二者共同点为均可见湿浊中阻、清阳不 升、浊阴不降而致眩晕、头重、恶心等浊阴上扰之 症状。二者的治疗上,前者以消导为主,化湿和胃 而后者则应以补虚为主,健脾化湿 本例属脾虚痰湿中阻所致,虽无脘腹疼痛,但舌 苔白腻,大便溏薄即为脾阳虚所致,故在益气健脾 基础上加以温阳散寒。复诊时,仍感头重、食欲不佳、食后胀满,又加用补骨脂,通过补肾阳以助脾胃之阳气,病例三,某男,62 岁。头晕头痛血压增高3年余 诊见头晕、视物旋转,如坐舟车,伴有搏动性头痛,持续不 缓解,口气秽浊,大便干结,无恶心、呕吐、肢体无力等不 适,测血压:180/120mmHg,舌质紫黯,苔黄腻,舌下脉络迂曲 脉弦,血脂总胆固醇:9.2mmol /L,甘油三酯:5.4 mmol/L 辨证诊断: 痰瘀互结,闭阻脑络 治则:化痰祛瘀,活血通窍 处方:通窍活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炒白术15,天麻10,法半夏12,陈皮12,茯苓15,川芎15 赤芍15,桃仁12,红花10,大枣5 枚,白芷15,甘草6。服7剂 复诊时,头晕症状减轻,仍感头痛,以头顶部为主,血压 150 /80mmHg。上方加藁本15,继进7剂 三诊时,头晕头痛及兼症均消失。原方继服5 剂,以固疗效,分 析,痰浊中阻,阻塞脉道,瘀血内生,涩滞血脉 遏伤脏腑,痰瘀互结,蒙闭清窍,故可见:头痛伴眩晕 重则头跳痛,由于津液与血液在生理上同源而生,在病理上 二者常相因为患,瘀血不除,痰浊不清,缠绵日久,阻碍气 机和气化的功能形成恶性循环,故在治疗上须涤痰活血并举 本例属痰瘀互结,闭阻脑络,不通则痛所致,故方用半夏 陈皮、茯苓、白术涤痰散结,健脾祛湿;同时加以红花、赤 芍、川芎等行气活血之品,痰瘀并治;根据疼痛部位不同 加入藁本等引经药,以引药直达病所,病例四,某男,55 岁,教师。主诉:头晕、目眩反复发作2 年余,加重1 周。患有高血压病史2 年余,经服开搏通、速尿 等西药后,血压有所下降,但头晕缓解不明显,曾服补气养血 平肝潜阳方药,效果不佳。平素血压:160190/90110 mmHg。现证:头晕目眩,轻时眼花,头重脚轻感,重则如坐车 船,走路不稳,兼有畏寒、肢厥、困倦乏力,胃纳欠佳,胸闷作 恶,舌黯红,苔白腻,脉沉弦。西医诊断:高血压病级(极高 危组)。中医诊断:眩晕(阳虚水饮上泛夹痰瘀) 治疗维持原有降压药,但应逐渐减量。中医以温阳利水为法 方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加减:茯苓30,桂枝10,白术20,甘草6 泽泻15,熟附子(先煎)10 ,干姜6,党参15,法半夏12,蔓荆子10 砂仁(后下)6 ,川芎10 。4 剂,水煎服,日1 剂,分2 次服,复诊:眩晕、纳差、困倦乏力 畏寒症状好转,但肢端触之仍冷,有少许胸闷 作恶,白腻苔略化守前方,熟附子量增至12,加田七片 (先煎)10,黄芪30。续服4 剂 诸症明显好转,腻苔渐化,弦脉转缓。共服16 剂后 患者眩晕愈,四肢渐温,精神可,纳佳,舌黯红,苔薄白 脉沉微涩 血压趋于正常:130140/8090 mmHg 以健脾滋肾,兼活血为主调理善后,分 析,本案易被误认为是气血亏虚、肝阳上亢之证前医 曾用补气养血、平肝潜阳方药,效果欠佳 缘患者头晕目眩,走路不稳,肢厥怕冷,舌苔白腻,脉沉 四诊合参,当辨为阳虚水饮上泛。阳虚水湿不化,湿阻清窍 故见以上诸症。治宜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加减 方中熟附子、桂枝、干姜温阳散寒;用大剂量茯苓、白术 泽泻、党参健脾行水;法半夏、砂仁健脾理气化痰;蔓荆子 川芎熄风活血止眩 此与仲景健脾温肾利水治眩相类。阳气温复,运化之力 复职,则水湿之邪得以消除,诸症也随之消失,病例五,某男,47岁,公务员。初诊主诉:眩晕反复发作 10年加重4d。10年前因工作劳累而致眩晕,西医诊断为 高血压10年来眩晕时有发作,伴胸闷、心悸、眠差,一直服 用降压药控制血压,4d前因生气而突感眩晕加重,自测血压 140/105mmHg,服用降压药效果不明显,为求进一步治疗而 前来就诊。现眩晕欲仆,偶感胸闷、心悸,口干欲饮,眠差 纳可,大便干、日1行,尿黄。舌红、苔黄腻、舌下青紫 脉弦滑。既往有颈椎病史 辨证:肝阳上扰 痰浊瘀血阻窍。治法:平肝潜阳 化痰祛 瘀通络。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处方:石决明30g(先煎)天麻10 钩藤20(后下)白蒺藜12 菊花10 赤芍15 丹参30 珍珠母30(先煎)决明子30(打碎) 怀牛膝15 益母草30 泽泻15 黄芩10 夏枯草15 玄参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