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探索规律_第1页
说课稿探索规律_第2页
说课稿探索规律_第3页
说课稿探索规律_第4页
说课稿探索规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6节探索规律第一课时说课稿江西省瑞昌市第四中学 周小明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的第6节“探索规律”第一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学生状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天真、 活泼、 喜欢张扬个性,具有好动、 好奇、 好胜等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有较高的参与热情。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之后,有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具体问题中容易发现一些规律。但受小学算术中思维定势的影响,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不深,运用不透,用符号表示规律还有一定的困难。因而教学中要留给学生相应的思考与讨论时间,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二、教学任务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没有介绍新的知识内容而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活中日历的观察与分析,从不同角度去探索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对这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为以后学习函数打下了基础,对学生体会数学建模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分析、联想转化、猜想论证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同时通过生日礼物的问题情境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培养道德情操。(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教学难点: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一般规律。(四)教学方法 (1)情境引入法。 (2)自主探究式教学法。(五)学习方法(1)动手实践法。 (2)分组合作交流法三、教学过程分析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 4个人组成一个小组; 不同月份的日历; 较长的纸; 计算器。具体过程如下:(一)情境引入师:最近班上有没有同学过生日? 生:某某某师:是哪一天过生日?(在黑板上写下来为后面的探索规律作准备)祝同学生日快乐!(这时可以让所有的同学唱生日快乐歌祝这些同学生日快乐。)这时插入音乐。师: 请问你有没有收到同学送给你的礼物?有几份? 某生:有。X份。(1)我们班有50个同学,每个同学过生日你都要送礼物,那么一年你一个人要送多少份礼物? (49份)(2)50人互相送生日礼物,共有多少份礼物? (5049=2450)趁热打铁抛出字母,让学生去探讨规律。(3)我们班有n 个同学互送礼物,要份礼物。(4)如果每份礼物要10元,一年我们班的同学买礼物要花多少钱?(24500元)(5)我校有56个班级,假设每班均50人,照这样算一年全校学生买礼物要花多少钱?(2450056=1372300元)师:这么多钱能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可以为汶川地震灾区建一所小学了!这时候不需要老师的大道理,同学们也意识到过生日大肆互赠礼物不对了。同时这一连串的问题,不用老师去逼,他们也会很主动的去完成,因为感兴趣。设计意图“唱生日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赞可夫说过:“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老师总是吝啬上课的时间,总想多讲一些题目,可是这样让许多学生觉得数学更加枯燥,就不愿去学数学了。我并不怕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我最怕的是学生不愿去学数学了。我用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唱生日歌,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快速进入情境问题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自己设计情境,改变“数学枯燥”的局面。 以前马复教授到我校调研时曾说过,教材上的设计是给我们一个指路方向,但我们一线老师不能一味照搬教材,你应结合实际自己设计各种不同情境,即能达到新课标要求,又能让学生轻松学数学。教材中只提供了一个探索规律的例子,这就要求教师要自己挖掘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北师大版教材给教师留下的自由空间。所以我在平时教学时经常动脑子设计一些学生易接受,感兴趣的情境来改变“数学枯燥”的局面。设计灵感来源于班主任工作。我设计“生日快乐,送礼物”这一系列情境,灵感实际上是来源于班主任工作中的思想教育。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有一股生日风,一有同学过生日就有许多同学送礼物,而且价格不菲,还有的同学开生日party,这样你来我往,不仅浪费金钱,而且耽误时间,影响班风。我在班会上也讲过,但有的学生不屑一顾,觉得你在讲大道理。于是我就把这些设计到数学课堂里,即起到了教育作用,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激励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规律。许多人误认为只有文科老师善于做班主任,其实我们数学老师也很善于教育学生的。(二)模型建立 刚才那些同学的生日已写在了黑板上了。让同学们猜测,日历上他生日的前一天后一天是几号,生日的上方与下方是什么日期?学生带着疑问与好奇,积极的去找规律。(1)观察日历中的数字,探索其中的规律,老师不必去限制学生的思维。(2)用字母表示其中某一个日期,相应的其他日期也可以表示出来,老师先不必规定设中间的日期为未知数,通过比较之后发现设中间的日期为未知数要简便一些。(3)十字型的。“刘谦”有一种“特异功能”,在你的日历上任意框出一个有九个日期的方框,你只要把正中间的那个日期告诉我,就可以很快的告诉你这九个日期的数字之和。可能有同学也有“特异功能”,不妨也“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若成功,则也给“十秒的掌声”。之后让学生讨论破解其中的“奥妙”。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用a表示正中间的日期,用代数式表示其他九个日期,后探究出九倍的关系。老师可以通过电子日历,学生可以通过手中准备好的日历来验证规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思考态度,对他们的所有合理猜测给予鼓励,并要求他们说明理由。同时,对学生在解释过程中使用的数学表达式的准确性、规范性提出必要的要求。设计意图:(1)开放教学,学生的创造性得到释放。(2)巧设“玄机”,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3)由易到难,分层设计。课本上直接探讨日历上九个数之间的关系,这样难度可能大了些。考虑数学的自身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及其认知水平。所以我先让学生观察横行与竖列的数与数的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再从5个数到九个数。让学生亲身经历从特殊到一般,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认识过程,也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4)探究交流,攻克难点。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师生共同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计算验证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其符号感;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有不同设法,分别尝试比较,得出最佳方案,体现优化价值观,还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三)拓展训练变式一 数形结合,巩固练习。 用当今学生喜爱的动画明星摆图,让学生找规律。设计意图通过数形结合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体会到探索规律方法的多样性,而且为下一个探究打基础。变式二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右图所示可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n次后,可以得到多少条折痕?有人说一张足够大的纸连续折30次的厚度比珠穆朗玛峰高许多,你相信吗?(一张纸大约厚0.1毫米。)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及良好的思维品质。折纸30次的厚度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比较,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热情,快速破解疑团的激情。(四) 归纳小结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包括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归纳学习方法,提升其思维层次。另一方面是给学生准确、全面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并培养学生及时总结、归纳的良好习惯。(五)布置作业。 A组:117页 B组2、3 B组(开放性作业):在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其实我国早在宋代就有记载,用“一传十,十传百”来形容传染疾病的传播速度快。假设开始只有一人患病,一人一次可以传给十个人。比如传播后的患病总人数为: 第1次: 1110=11;第2次:11 1110=121;第3次:121+12110=1331 请问:第4次,第10次,第n次分别患病总人数有多少人?通过计算后,面对甲型流感你有些什么想法吗? 设计意图:设置两组不同层次的习题,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B组题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开放题。一堂课结束了,但学生的思绪没有结束,带着问题与兴趣回去,也许会与同学讨论,也许会与家长探讨,也许会在网上查阅资料,始终让他们享受着数学的快乐!五、课后反思与点评1、反思皮亚杰说过;“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从课堂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目标。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探究欲望高,时常有精彩的表现。结合生活巧妙设计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突出以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建构新的数学模型。2、点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整体上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渗透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实践了“问题情境-数学建模-解释运用联系拓展”的模式。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情境引入新颖 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又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日至送礼物,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2)教学主体突出 在整节探索过程中,教师始终凸显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