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它相关论文-新世纪多党合作的新发展.doc_第1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新世纪多党合作的新发展.doc_第2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新世纪多党合作的新发展.doc_第3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新世纪多党合作的新发展.doc_第4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新世纪多党合作的新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新世纪多党合作的新发展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纳入了政治文明建设的范畴,提升了多党合作的发展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党中央、国务院积极推进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多党合作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时期。关键词:多党合作政治文明制度化经过改革开发20多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不断成熟。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一、从政治文明的高度推进多党合作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党在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体到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大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六大报告指出,首先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而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支柱之一,因此十六大报告要求“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在随后的中共十六大二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也讲话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根据中央精神,我党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完善程度作为衡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这就深刻揭示了政党制度与政治文明的内在联系。政治文明的内涵非常的丰富。政党的出现本身也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近现代社会中,政党是连接公民与权力之间的桥梁,公民通过政党参与政治,组建政府等。正是政党政治的出现和广泛发展,才代替了以血缘为基础的专制政府,大大推动了民主的发展。当今世界,政党政治是绝大多数国家所采取的政治运作方式。因此,政党制度的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现实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核心是党的领导。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保证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党始终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执政党目标之一。因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必要条件。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对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新概括。”因此,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多党合作,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为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更加成熟、完善的政党制度,这必然从多方面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提出了更高度要求,从而将推动多党合作的进一步完善。第一,完善多党合作,必然要求加强政党自身建设。这既包括执政党的建设,也包括参政党的建设。就执政党建设而言,目前为了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必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共产党内的民主程度,关系到整个政党制度内的民主程度。除了执政党建设外,加强民主党派的建设也是完善多党合作的必要条件。当前民主党派的建设有两个方面需要重点加强。一是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问题。没有适当数量的党员,就很难组织起力量,也就不能在多党合作中发挥应有的力量。二是民主党派的理论建设要加强。近年来,各民主党派在吸收共产党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自身理论建设日益薄弱,这就导致各民主党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趋同的倾向。这是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第二,完善多党合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党际之间的沟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法律上有平等的地位,组织上各自独立。在纯粹基于政党的这一点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可以平等的就新时期各自党内的民主建设、组织发展、理论建设等问题开展广泛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也就是说,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应该在政权运作机制之外建立起更多的联系和沟通。这种沟通,能够更加有助于增强民主党派的组织独立意识,有助于提升多党合作的民主化程度。二、党中央加快多党合作制度化建设的探索中共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后,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和政府根据九十年代以来多党合作的实践经验,经过调查研究,在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进程上迈出了新的步伐。2004年初,胡锦涛同志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指出,要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着手,认真总结多党合作实践的经验,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扎扎实实地把我国多党合作事业推向前进。随后,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各地统战部分别组织调查1989年意见的执行落实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在多方努力下,在经过一年多调查、研究、起草、讨论和修改之后,2005年2月18日,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与1989年意见相比,2005年意见做出了更多的突破。第一,完善了政治协商的原则、内容、形式和程序。“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内容和程序的具体化,加大了多党合作在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第二,为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与1989年意见相比,进一步明确了党外人士在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具体规定:“在全国和省级人大常委会中应有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代表人士担任副秘书长。重点在涉及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专业知识性强的政府部门领导班子中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符合条件的可以担任正职。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班子中要注意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各自政府机构设置情况,明确需要配备的工作部门的适当比例。各级法院、检察院要逐步选配符合任职条件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重点做好省级法院、检察院的选配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在政协中的安排,新文件提出:“要保证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等在各级政协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在换届时政协委员不少于百分之六十,政协常委不少于百分之六十五,政协副主席不少于百分之五十(此项要求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负责人中应有适当数量,在委员中应占适当比例,政协机关中要有一定数量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专职领导职务。其中在全国政协至少有一位专职副秘书长。”新文件还提出了要加强政府与民主党派联系的要求:“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需要召开有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就拟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重大政策措施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征求意见,通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此外,新文件还具体规定了加强政府与民主党派联系的许多渠道。第三,新文件重点就民主监督做出了规定。民主监督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互相监督。这种监督是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文件还就民主监督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做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同时,还提出了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的要求。第四,在加强民主党派建设上,新文件把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到了党的政治责任的高度。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特别是制度建设方面,新文件提出:“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民主党派自身特点、有利于促进民主党派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运行的制度,健全参政党的工作机制。”第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新文件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就如何改善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新文件做了许多具体规定:“要善于通过广泛深入的协商和讨论,使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共识。党委要把多党合作和民主党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同志要带头做民主党派工作,模范贯彻执行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政策。切实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充分体现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思想。与1989年意见相比,在保持连续性的基础上,认真总结15年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做出了许多操作性很强的具体规定,推动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关系而言,这个文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政府为加快多党合作制度化建设而进行的努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报告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十七大闭幕后不久,1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白皮书从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关于政党制度中的政治协商即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关于多党合作制度与国家政权建设、关于多党合作制度与人民政协、关于多党合作制度与现代化建设这七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政党制度。就政党制度白皮书发表所带来的影响而言,是非常巨大的。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长期以来,由于西方一直用他们的政党制度标准来评价其他国家的政党制度,因而国际上一直存在着中国是一党专政,一党独裁等之类的污蔑的声音,加上不少国外反华势力的宣传,加深了人们的误解。政党制度白皮书的发表,使得全世界都能通过官方的文件了解真实的中国政党制度,能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的情况出发去理解中国的政党制度。“这就有利于国际社会准确理解中国政党制度的民主性和民族性,有利于引导国际舆论正确地理解中国的民主制度和政治发展。”就国内而言,这个白皮书的发表,进一步提升了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增加了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感,从而促进了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团结与合作。这个白皮书还加深了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认识。由于政党制度白皮书是政府第一次发表的关于政党制度的官方文件,向全国人民揭示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揭示了多党合作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帮助人们认识了这个制度的特色和优越性,从而有利于凝聚人心,加强团结。政党制度白皮书的发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多党合作的制度化工作日益受到重视。1989年党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是多党合作制度化的开端。1993年,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入宪法,使中国的政党制度有了法律的保障,是政党制度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进步。到2005年,中共中央又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比较好的总结了1989年以来的实践经验,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制度化建设得以更加的健全。但回顾二十多年的制度化建设历程,我国的政党制度缺乏政府方面的权威文件。这对于政党制度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而言,都是一个不足。2007年这个白皮书的发表,就弥补了这个不足。因而,这个白皮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