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及调适.doc_第1页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及调适.doc_第2页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及调适.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及调适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及调适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对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人际交往出现障碍。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认知方面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调适措施。 关键词认知;人际交往;障碍;调适 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一个现代人能否适应开放社会的标准之一。不善交往、缺乏交往能力就有可能人为地在自己与社会、自己与家庭之间筑起一道屏障。在校大学生生活在一个较为单纯的环境中,据一项调查显示:48.06的大学生人际敏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近年来,在校大学生患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人数增多,有的甚至因为人际关系不和而导致轻生。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心理方面表现出的无奈和消极情绪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一、问题分析 认知是感知交往对象的行为,推知其心理状态,而后采取相应的交往方式的心理认识过程。非理性认知支配交往行为会严重地干扰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许多学生认为,人际交往中激化的矛盾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对方不理解或其他原因。有这种心理认知的学生在交往中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想法来衡量他人,别人做的和说的稍不符合自己的意思,就认为无法交往下去。这些障碍主要表现为: (一)关注自我有余。关注他人不足 自我关注的实质是想受人关注,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心,这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也是人际交往的功能之一。但是当自我关注这种原本是非常自然的需要变得过度时,就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过分关注自我,在交往中过多地考虑自己的需要,过分注重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而忽视了他人的需要、他人的存在,变成了自我中心者,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自我中心是自我关注的必然结果,而在人际交往中,越是以自我为中心,越是想要别人成为满足自己的工具,其结果越会适得其反。现在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例较高,相当一些人难以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难以协调人际关系,长期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一个主要原因。有些大学生过分注重人际交往中自我的需要和形象;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被重视,不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变得自卑;有一些大学生因为过分关注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表现,对自己的交往行为过分挑剔和敏感,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不能表现自如,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旁人随时都在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于是变得十分紧张、不自在。这些人原本自我关注欲望很强,由于自信心不足、自卑或人际交往的挫折,变得害怕被他人关注,难以与人正常交往。 (二)极度追求完美。难容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然而,现实中却有不少大学生在用完美的尺度衡量交往中的自我和他人,从而总是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一种尴尬、被动甚至孤立的境地。过分追求完美的认知表现在对自我的评价上,就是不少大学生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一些大学生或因外貌、身材、家庭、专业等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或因自己的某些能力和知识稍有欠缺而不敢与人交往;并因此贬低自我价值,在人际交往中变得萎萎缩缩或敏感多疑。笔者在对广西工学院24名在校大学生的访谈中,80的同学有过因为一次考试失败,或当众说错了一句话,就以为别人瞧不起自己的感受。自我的不完美使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踌躇不前,不敢尝试,陷入一种假想的失败困境之中。 过分追求完美还表现在对他人的认知态度上。在访谈中,当让24位同学写出最不喜欢交往的一位同学的缺点和优点时,所有的同学都列举出至少三个缺点,只有1个同学写出了一个优点,其他23位同学没有看到对方的优点。从这个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交往对象既挑剔又缺少宽容和理解。他们或者因对方的某些缺点而不愿与其交往,或者因对方的某些观点与自己不和而产生排斥心理。即使是很好的朋友,当对方的某一点失误不令人满意时,要么上纲上线,全盘否定,认为对方一无是处,不值得交往;要么一味地责备他人,乃至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彼此之间变得冷漠疏远,关系僵化,人际交往中断。 (三)过分关注理想,忽视现实 理想化色彩较浓是青年所共有的心理特征,而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大学生理想化的人际交往认知主要表现为对人际交往的期望值较高和用理想化的尺度来衡量现实。许多同学将心目中的大学校园描绘成一方净土、一方乐园,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理想化的憧憬包括了大学里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他们赋予大学人际关系以理想、完美的色彩,这使得他们对校园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接触到大学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或不足,就感到与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产生了失望与不满的情绪。把本属于正常的矛盾视为异常,把自己交际能力的不足、处世的单纯所带来的人际不适也归因于人际关系的复杂,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积压在心里,导致心理障碍的出现。其次,过分理想化的认知,也把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了,“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成了衡量人际关系的标准。在人际交往顺利的时候,认为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周围都是好人,大学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