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论党的三代领导人对科教兴国战略的探索摘要科教兴国战略是新时期我党的治国方略,它的形成是建国后党的三代领导人艰苦探索的结果。其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奠定了新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构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践与创新,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化作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关键词党的三代领导人,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教育;人才科教兴国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是在1995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的,而它的形成却是经过了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共同奋斗。其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从而为我国科技发展扫清障碍的同时,开始奠定新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基础,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各方面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从而构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正式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党的治国方略,化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1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的开拓纵观历史,中国古代科技可谓灿烂辉煌,一度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近代却落伍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独立自主,于是恢复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任务接踵而来,鉴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党对科学技术予以高度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发展科学技术。首先。组建国家科研机构,制定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方面组织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工作,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一方面按苏联模式组建中国科学院,提出科学研究的方针是发挥科学的功能,使之成为思想改革的武器,密切配合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使科学做到能服务于国家的各种建设,并提高中国的学术水平,1956年3月,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成立了我国科学规划委员会,集中了我国优秀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几百名,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制定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奋斗目标,在中央的号召下,广大知识分子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使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出现繁荣发展的景象。第二,改革旧的文化教育制度,旧中国的教育事业,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