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纲要.doc_第1页
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纲要.doc_第2页
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纲要.doc_第3页
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纲要.doc_第4页
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纲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觅渡桥小学校本课程资料 数学文化 2004“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纲要一、 课程背景: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数学决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数学是空间,是图形,是语言,是游戏,是故事,是问题,是发现和发明,是科学,是历史,是一座艺术的宫殿,更是一把金钥匙,让学生们用这把金钥匙去打开人生旅途上每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数学文化”校本课程从一年级起开设,六年逐步滚动,通过六年的学习,初步了解数学发展史,了解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了解具有里程碑作用的数学成果及重大事件,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数学游戏,感受数学好玩、数学有用、数学是美的。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养成品德,健全人格。二、 课程目标:1、 了解数学的发展史,知道一些重大的数学事件。2、 熟悉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会讲数学家的故事,感悟数学家的人格魅力。3、 通过数学游戏、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 渗透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5、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三、 课程内容:1、来源:(1)网上下载;(2)选自教材(3)自编2、课程内容包括: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数学谜语、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美等。3、性质:(1)预设性;(2)生成性。四、 一年级课程安排序号教学内容资源1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图书、网上2数学家的故事:陈景润的故事图书、网上3数学家的故事:张广厚的故事图书、网上4数学界大事件: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介绍自编5数学游戏:过河自编6数学游戏:有趣的七巧板自编7数学游戏:排顺序图书、网上8数学游戏:玩数字卡图书、网上9数学与生活:同样多图书、网上10数学与生活:贴邮票图书、网上11数学与生活:巧妙计算图书、网上12数学与生活:购物中的数学问题图书、网上13数学与美:搭火柴棒自编14数学与美:对称图形自编15数学思想方法:分类与比较图书、网上16数学思想方法:找规律图书、网上17数学家的故事:钱学森的故事图书、网上18数学家的故事:高斯的故事图书、网上19数学家的故事:江泽涵的故事图书、网上20数学家的故事:毕达哥拉斯的故事图书、网上21数学游戏:得红旗图书、网上22数学游戏:传口令图书、网上23数学游戏:抢100分图书、网上24数学游戏:登山得红旗图书、网上25数学与生活:人身上的“尺子”自编26数学与生活:对奖游戏图书、网上27数学与生活:聪明棋图书、网上28数学与生活:灵活地运用人民币自编29数学与美:拼图游戏图书、网上30数学与美:数字塔游戏图书、网上31数学思想方法:植树节里学问多图书、网上32数学思想方法:兔妈妈开店图书、网上五、 课程评价:1、 以学生自评为主;2、 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如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积极性、参与度。3、 联系学生的内化情况,如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问题。课题:数学家的故事教学目标:通过说故事、演故事、编故事,知道华罗庚等数学家的动人故事,了解他们对中国数学界乃至世界数学界作出的杰出贡献。学习他们刻苦专研、为数学奉献一生的精神。课堂资源:校本资料“第二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演讲比赛材料汇编”课时安排:三课时第1课时:华罗庚的故事教学过程:1、 故事激趣(1)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2) 埋在泥沙中的黄金(3) 华罗庚的故事(4) 小书呆子华罗庚(5) 创造生命奇迹的数学家华罗庚(6) 与书为伴,自学成才(7) 华罗庚回祖国2、 联系实际(1) 听了华罗庚的故事,你认为华罗庚是一个怎样的人?(2)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3) 学生交流。3、课后作业自编自演一个华罗庚的故事,下一节课交流。 第2课时:陈景润的故事教学过程:1、学生汇报自编自演的华罗庚的故事2、谈话引入师:华罗庚为我国的数学作出了巨大贡献,那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陈景润这个名字?师:你能谈谈对陈景润有哪些了解?3、陈景润的故事(1)立志摘取明珠(2)歌德巴赫猜想与陈氏定理(3)时代的楷模陈景润2、联系实际(1)听了陈景润的故事,你认为陈景润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4) 学生交流。3、小组互动和你的互讲一个陈景润的故事 第3课时:张广厚的故事教学过程:1、故事激趣(1)爱数学的张广厚(2)只要功夫深2、联系实际(1)听了的张广厚故事,你认为张广厚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3)学生交流。3、 做数学故事报(1) 收集数学家的故事(2) 小组合作制一张关于数学家的故事的小报第4课时: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介绍(附教材)教学目标:1、介绍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的情况。2、了解我校师生参与数学家大会的情况。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课程资源:(1) 校本资料杨俊伟校长带队参加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资料。(2) 光盘: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教学过程:一、我校参与国际数学家大会前期的工作。1、 马志明院士致杨俊伟校长的信。2、 觅小全体少先队员倡议书。3、 全国各地的响应书。二、介绍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情况1、介绍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相关活动。2、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入场券等介绍。3、介绍觅小与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相关报道。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1、介绍我校参与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五位学生。2、观赏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光盘。3、学生谈体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第5课时:数学游戏:过 河教学目标:学生在游戏中理解事物间的联系。 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找的关键的切入点。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学习品质。教学准备:进入网址/hef/maths/ReadNews.asp?NewsID=149一、情景导入1 小朋友你知道小羊最喜欢吃什么吗?(青草)2 那大灰狼也喜欢吃什么呀?(小羊)3 对呀,它们三个中,小羊会吃青草,大灰狼会吃小羊,它们能碰到一起吗?(不能)二、设置问题:有个猎人碰到了个难题。 他捉到了一只狼和一只羊,又割了一筐青草,准备回家,可是要过一条河, 一条船上最多只能运两样,想一想要怎样过河?进入网址/hef/maths/ReadNews.asp?NewsID=149三、探讨方法4学生讨论,尝试方法。5师生共同找出一定要先把羊先过河,羊放在岸上,再把草运过去羊运过来再把狼运过河,最后运羊。 第6课时:数学游戏:有趣的七巧板一、教学目标:1、 认识七巧板,知道七巧板的由来。2、 经历探索七巧板的拼摆活动,丰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有关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之间的关系、变化。3、 在图形的变换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直觉;并在拼图活动中能适当用图形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从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力。二、教学准备:七巧板、电脑三、教学过程(一)认识七巧板1、 师:今天,钱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一个画廊,我们一起来欣赏好吗?(多媒体演示) 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生:我看到了船、狐狸、鸟、小兔子、小狗师:你们知道他们是由什么拼成的?生:七巧板。师: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多媒体演示船、狐狸变成七巧板拼成正方形的过程。师:噢!原来真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呢!2、 师:那七巧板你见过吗?玩过吗?学生自由畅谈对七巧板的认识。(1、 七巧板的组成;(2、 七巧板的由来上网)师:看来,小朋友对七巧板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钱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用七巧板开展有趣的活动。(二) 拼图活动活动一:师:首先进行第一个活动,用七巧板拼我们曾经见过的平面图形。听好老师的要求:你可以用二块、三块或更多的板来拼,自己先考虑考虑,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拼,听明白了吗?活动二:用七巧板拼你喜欢的图案。学生拼,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愿意让大家来分享你拼的图案。(4个)师:你们拼的是什么暂时不要告诉他们,让下面的同学来猜猜看。你们猜的出吗?学生齐猜。师:同学们个个是能工巧匠,拼的图案真漂亮。其他同学也想让大家欣赏你拼的图案吗?那把你拼的图案在小组里猜一猜,说一说吧。活动三:师:看来,同学们要学会合作,并且要善于合作,善于思考,这样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还要请同学们合作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相信这一次同学们合作的更好。你们看,钱老师也拼了一幅图,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童话故事?生: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师: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生:乌鸦衔着一块肉站在大树上,狡猾的狐狸想吃那快肉,于是他赞美乌鸦:“亲爱的乌鸦,您唱的歌真动听。”乌鸦张开嘴唱歌,肉就掉下去被狐狸抢走了。师:我想小朋友的心目中都有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老师很想知道,这样吧,每个小组商量一个故事,合作把这个故事用七巧板拼出来。师:哪一组的同学先愿意把你们的故事介绍给大家。(二) 小结延伸师:拼图板的学问可大着呢,七巧板只是其中的一种。老师在网上找到了两副拼图板,我们一起来欣赏。师:有兴趣的同学课后也创造一幅拼图板,拼出你喜爱的图形,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第7课时:数学游戏:排顺序目标:通过排顺序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结合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活动过程:一、 看图说话。出示图:图中小朋友认真学习,相互讨论,按时完成作业,专心听讲。问:谁能说说他们是怎样学好数学的?(按一定的顺序说)二、 排数序。1、 师生拍手对儿歌。师:我说1,生:像根小棒1、1、1。(老师无序说九个数字)2、 学生拿数字卡片上下同练,给九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三、 给图画排顺序。1、 出示三幅小鸟图,其中第三幅图左上角“飞来的1只小鸟”是活动的,要求“观察分析调整说图意”。2、 把飞来的小鸟移到右上角,表示飞走,学生重新给三幅图排序。3、 出示“小红起床图”四幅。学生同桌讨论后排序。四、师总结:我们今后不论做什么事,想问题,都要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有根据进行,才能把事情做好。第8课时:数学游戏:玩数字卡教学目标:在数序的掌握中渗透数与数的大小比较。 在拼数时要求有多样性和规律性,使学生感受到数与数组合的规律及数感。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0-9十张数卡一、比一比1 小朋友今天我们每人都带来了什么?(数字卡)2 分别是几呀? 把它们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你是怎么排的?(从大到小9-0, 从小到大0-9)3 我们今天先来玩数字卡比大小的游戏。规则 同桌每个小朋友每次拿一张数字卡,比一比谁大就要说几几,说对了,数字卡就归这个小朋友。说错了由另一个小朋友说几几,对了,就归另一个小朋友。 看哪个小朋友赢的多。二、拼一拼 4数字卡还有其它玩法,我们再做个拼数游戏。规则: 先拿出一个数,再拿出一个数,拼起来成了一个新的数。 想一想可以是几,有什么特点? 如果要是大的数该怎么拼? 同桌学生活动,先拼数,再每人说一个数。5小结:两张不同数卡可拼成两个大小不同的数。 那三张、四张呢?我们一起来拼一拼,找找规律。6师生共同探讨三张数卡,如3、4、5 二张二张拼能拼几个数? 学生答,师板书,找出规律。7共同探讨4张等规律。第9课时:数学游戏:同样多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初步了解递等原理以及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一、故事导入有位小朋友妈妈让他看一看杯和盖是不是同样多,可他却把杯和盖弄得一团糟。小朋友,你能帮助他吗?二、观察思考(出示图)1、 数一数2、 连一连 同样多。多个学生说。3、 小结。略。4、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按老师要求进行比较。苹果和梨比,他们的只数谁多谁少?梨和桃比,他们的只数怎样?苹果和桃比,它们的只数又怎样?5、 仿练。老师指名四位学生说。三、巩固练习。6、 出示卡片:1+3=2+2=6-2 4+1=7-( )=()+3。问:你能读读填填吗?同桌讨论后填写。四、总结。略。第10课时:数学与生活:贴邮票目标:初步形成枚举思想,培养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合理地思考问题。活动过程:一、 引入。1、我们向远方的亲人问候,可以用什么方式呢?(写信,)7、 封上有什么要求吗?(贴邮票,)有几种贴法?学生操作。回答。师贴。(1) 我们先贴1元几张。(2)(2) 我们再想全拿5角的贴要几张?(4)(3) 如果我们1元的和5角的都要贴,它们各要几张?二、 训练。我们现在身边只有5角和2角的邮票,那该怎样贴出2元来呢?有几种贴法呢?试一试。问:摆的时候怎样想呢?引导学生说出先想一种的有几种方法,再想两种全摆的有几种。总结:略。第11课时:数学与生活:巧妙计算目标:1、初步认识“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 2、会对排列有规律的数列进行巧妙计算。活动过程:一、引入爸爸妈妈曾经给你们讲过西游记的故事吧!里面都有些什么人?孙悟空采满了满满一布兜橘子,他对大家说:“在吃橘子前,我想考大家一个问题,我在第一棵树上采了1个桔子,在第二棵树上采了2个,在第3棵树上采了3个,在第4棵数上采了4个,在第5棵数上采了5个。你们算算看,我一共采了多少个?二、探索。 学生小组讨论。一学生上来移。(左边摆3个图片,右边摆7个图片)思考:怎样才能变成两边同样多呢?它的加数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师:我们分三步思考:先请小朋友看看这里的加数?(5)那中间的一个加数是几?(3)用笔圈,我们第一步找中间数。我们能不能把前后的数都变成3呢?用什么方法呢?怎样移呢?相互讨论。把1+2+3+4+5变成3+3+3+3+3。三、训练a) 1+3+5+7+9b) 10+8+6+4+2c) 同桌讨论,说过程。d) 师生交流。四、总结。略。第12课时:数学与生活: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超市的各类物品摆放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分类这一数学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展示照片,发现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去逛过超市了么?你们在超市看到了什么?请看老师这儿提供的一组超市里的照片。那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逐个谈一谈自己所发现的数学问题。二、 揭示分类思想,体会生活中的分类现象超市里的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那么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里的物品也是这样分类摆放的呢?三、 结合提供的照片,体验分类需要一定标准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老师有一件急事要去做,想请你帮忙去超市买一只订书机,你能很快就帮老师买到么?超市里有那么多的东西,你是怎么这么快就能找到的啊?原来超市里的东西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摆放的。2、学生讨论你有没有观察过,分了哪些类别呢?(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以后,有那些好处啊?你还能举一些这样分类的例子么? 四、实际应用,拓展思维活动一:1、小朋友的桌上有些什么东西呢?向你旁边的小朋友介绍一下。(学生把自己桌上的文具向旁边小朋友介绍一下)2、你能自己把这些东西来分一分,并分别摆放好,让你的桌子变得整整齐齐的吗?并且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学生自己动手分,并分别摆放好,然后向同桌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分。学生都完成以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3、教师小结:刚才桌上的东西按用途来分类的,分成了两类,文具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学具应该放在学具盒里。这样,我们平时就应该养成良好的整理物品的习惯,使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活动二:1、如果我们把全班小朋友分一分,可以怎么样来分呢?(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出现这样一些分法:男生、女生;长发、短发;座位的排数;高矮;穿的衣服的颜色等等)2、你还想把什么分一分吗?请把生活中你认为需要整理的东西用“分一分”的方法分类整理。(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并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分一分。课上说想法,课后去实施,下节课再交流。)3、请同学课后调查一组小朋友家里的手机、电视、电脑、音像,自己进行整理,让老师和同学能比较迅速地数出各有多少。第13课时:数学与美:搭火柴棒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研究。 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美。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9根火柴一、展示1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是什么呀?(火柴搭、蝴蝶图 金鱼图)2 小火柴能搭图形,你想试试吗?二、学生活动3 请拿3根火柴你能搭什么图形?(三角形)4 想一想搭一个三角最少需几根火柴?(三根)5 为什么?6 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搭二个,最少用几根火柴?7 学生尝试 8 分别说说是怎样搭的,比一比谁用的火柴最少。9 小结:最少用5根。为什么?因为有一根是两个三角共有的边。10 7根火柴能搭几个三角形?9根呢?找找规律? 师板书 3根 1 5根 2 7根 3 9根 4 11 请小朋友搭一个正方形,最少要几根小棒?搭2个,最少几根? 3个呢?10学生自己找出规律 第14课时:数学与美: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 观察和动手操作的体验中,了解图形的对称性。2、 学会辨认对称图形,提高判断力。3、 感受数学美。教学过程:一、 展示民族音乐,创设愉悦情景1、 播放“梁祝化蝶”音乐选段,欣赏蝴蝶。2、 引导学生观察蝴蝶的特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讨论描述画面。3、 老师启发:我们今天要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它。4、 老师演示蝴蝶(翅膀张开、合拢),让学生感受左右两边一样,翅膀对折完全重合的特点。二、 多种学习方式,认识对称图形1、 观察一组图形,能不能给它们分类?2、 按形状分,有的按大小分。3、 拼一拼从上面的图形中,选两个拼成下面的图形。学生操作。4、 组织学生展示作品。5、 还能拼出同类型的其他图形吗?6、 引导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两边都是一样,两边对折会重合)7、 讨论,有没有不是同一类型的呢?8、 得出名称象这样的图形,叫对称图形。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9、 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剪刀,门,双面胶,衣服,裤子)三、 动手操作,制作对称图形师:生活中对称图形真多,现在我们就来制作一个对称图形。制作一棵小松树。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1) 对折 (2)画一画 (3)用手撕 四、 观察比较,判断对称图形出示一些常见图案,判断是不是对称图形。五、 多种形式,学生自主练习。1、 连一连2、脸谱欣赏,剪纸欣赏第15课时:数学思想方法:分类与比较教学目标:1、在整理、排列图形的过程中巩固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2、在比较物体多少的学习活动中体会分类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和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过程:一、提供场景,设疑激趣1、投影(各种图形整体无序地一次呈现)问:(1)这里有哪几种图形?(2)老师很想知道什么图形多?什么图形少?你有什么办法?(3)小组讨论方法(4)汇报交流设想:(1)数一数的方法知道谁多谁少。(2)整理排列比较谁多谁少问:数的方法快还是一一对应比较快?二、画图体验师说要求,学生画图(1)先画6个圆,三角画得和圆一样多,你会怎样画?(2)正方形比圆多2个,五角星比圆少3个,比一比谁画得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三、交流互动,学生画图1、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分类整理和一一对应的方法?2、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分类整理和一一对应的方法?3、小组先说,大组交流四、游戏体验,分类比较(1)不用数怎么知道班上男生多还是女生多?(2)实际排队五、总结第16课时:数学思想方法:找规律教学目标1、 以生活中有关“规律”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让学生在观察、推理和动手中感受数学的排列美。教学过程:一、 认识规律新年快到了,同学们把校园装饰得多美好。请小朋友们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师:象这样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它就有了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二、 找规律1、 找生活中、学习中的规律。师:“我们认识了规律,你能说一说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吗?2、 找一组全体图形的规律师:认识了规律就应该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出示一组图形,指明说接下去是什么图形。 3、找动作规律打拍子 : 碰嚓嚓、碰嚓嚓、碰嚓嚓举手:举左手、举右手、举双手4、 找几组平面图形的规律-5、 这组图形有规律吗?帮老师找一找。(1)(2)你能重新画一画,画出规律来吗?6、 你还能说出这些图形的规律吗?7、 用色笔或用图案,创造一组有规律的图形。8、 总结:师:正是因为物体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如此丰富多彩。我相信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多动脑筋,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新的规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第17课时:钱学森的故事教学过程:1、感知故事内容:(1) 配乐朗诵: 钱学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市,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他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于1935年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学习航空工程理论。钱学森学习十分努力,三年后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冯卡门的指导下,钱学森对火箭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高速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研究领域中突飞猛进。不久,经冯卡门的推荐,钱学森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从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间,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钱学森想回国报效祖国的愿望落空了,钱学森因为是中国人而遭到了迫害。直到1955年6月,钱学森写信给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同志,请求党和政府帮助他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周总理得知后非常重视此事,并指示有关人员在适当时机办理此事。经过努力,1955年10月18日,钱学森一家人终于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不久,他便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 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防能力,保卫我们国家的安全,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在钱学森的指导下,经过艰苦的努力,1960年10月,我国第一枚国产导弹终于制造成功。2、理解故事内容:看投影学习朗读故事内容,进一步理解其内涵。 3、联系实际消化故事内涵(1)、听了钱学森的故事,你认为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贡献和数学有没有联系?为什么?(2)、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3)、小组交流,大组汇报。3、课后作业学讲编演钱学森的故事,下一节课交流。第18课时:高斯的故事教学过程:1、 学生学讲编演钱学森的故事:每组指派一名小朋友上台演讲。思考:(1)如果计算不精确,导弹实验还能成功吗? (2)理解“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道理。2、谈话引入师:钱学森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因为从小数、理、化基础打得好。同学们应不应该向他学习?那同学们还想不想听外国数学家的故事呢?听说过高斯这个名字吗?师:你能谈谈对高斯有哪些了解?3、 高斯的故事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1) 欣赏故事:老师讲学生听。(2)学习故事:轻声读故事进一步了解内容2、联系实际(1)听了高斯的故事,你认为高斯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3)学生交流,大组汇报。3、小组互动和你的同桌互讲一段高斯的故事。第19课时:数学家的故事:江泽涵的故事教学过程:1、 感知故事内容:(老师配乐朗读)江泽涵,中国人。1902年10月6日生于安徽省知旌县。1922年至1926年在南开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厦门大学工作了一年。192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接着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了一年。1931年回国,受聘在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授,1934年起任系主任。1936年至1937年再次赴美。1947年至1949年赴瑞士做研究工作。1949年回国,并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改任几何代数教研室主任。中国数学会成立后,他任副理事长。1962年起任北京市数学会理事长。1982年改任名誉理事长。1955年江泽涵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还是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数学学科组成员。 江泽涵在数学上的贡献主要在拓扑学方面。 江泽涵最先将拓扑学的临界点理论直接用到分析中去,得到了关于调函数的重要结果:在三维欧几里得空间中总质量不为零的S个质点(每个质点的质量可正、可负)所产生的牛顿位势函数,若无退化临界点,则至少(S-1)个临界点且超额的个数一定是偶数.江泽涵就各种分布类型(体分布、面分布、点分布),总质量为正、负、零的情况,系统地研究了区域的拓扑特征与牛顿位势的临界点的型的关系。证明了存在一个内胚于球体的区域,它的以一个内点为极点的格林函数在它内部确有临界点。他还证明了:在平面上,如果单连通区域是一个具有光滑边界的m重连通的区域,的以任一内点为极点的格林函数在内恰有(m1)个临界点。 江泽涵在复迭空间和纤维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证明了不可定向流形的任一可定向复迭必是可定向二叶复迭形的复迭形,且有一个周期为2的、无不动点的、反定向的自同胚。他计算了n维球面的有线素流形的同调群。 江泽涵对不动点理论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利用曲面基本群的既约母元叙列,成功地定义了曲面万有复迭形用圆周紧化,还证明它与非欧几何得紧化是同胚的。从1961年起,他与他的学生姜伯驹出了自映射的伦型的概念,证明了尼尔生数的伦型不变性以及尼尔生数等于具有相同伦型的自映射的最少不动点数。不动点理论方面的成果集中写入了其专著不动点类理论(科学出版社,1979年)中。 江泽涵已发表学术论文15篇,专著有不动点理论、拓扑学引论(上海科学出版社,1964、1978)等,还有普及读物多面体的欧拉定理和闭曲面的拓扑分类(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0)等。另外还有译著8部。 江泽涵是一位数学教育家,培养了一大批数学家,如姜伯驹等。2、 理解故事内容:看投影学习和阅读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涵。了解江泽涵在数学方面的贡献。3、 联系实际内化故事:(1) 听了江泽涵的故事,你认为江泽涵是一个怎样的人?(2)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打算以后怎样做?(3) 学生交流。4、 课后作业(1) 收集数学家的故事。(2) 读下节课交流。第20课时:数学家的故事:毕达哥拉斯的故事教学过程:1、听老师介绍故事内容西方理论数学的创始人毕达哥拉斯 在古希腊数学家之中,毕达哥拉斯是最为人们所熟悉、出类拔萃的大数学家。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年出生于爱琴海中临近小亚细亚的萨摩斯岛。毕达哥拉斯生活的年代,在东方正是印度的释迦牟尼传佛教、中国的孔子授业讲学的鼎盛时期,这与他的学术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毕达哥拉斯幼年好学。青年时离开家乡,慕名拜访当时古希腊最伟大的数学家泰勒斯。此时,泰勒斯已经年迈,不再收徒。毕达哥拉斯只好拜在泰勒斯的门徒爱奥尼亚学派的阿那克西曼德门下学习几何学与哲学。后来又拜在自然知识渊博的费雷居德门下学习自然科学。再后来又到埃及、巴比伦、印度去留学。所有这一切,对于毕达哥拉斯的自然科学(包括数学)思想、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公元前年左右,学成业就的毕达哥拉斯,返回萨摩斯岛。然后在意大利南部的克罗通创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在政治上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反对民主派的活动,其影响巨大,遍及整个南意大利。他们的的宗旨是:万物皆数,即数是宇宙的本源。 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论的研究有着强烈的兴趣。其中完全数、盈数、亏数、亲和数等著名的发现,都是该学派的研究成果。同时,毕达哥拉斯在西方首次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即中国的“勾股定理”。在当时的西方上引起了轰动,并为此举行了一个“百牛大祭”以表庆贺。 在几何学方面,毕达哥拉斯学派也有着超凡的成就。他们证明了泰勒斯提出的“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等于两直角”的论断,并推证了多边形内角和的定理;还证明了平面可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填满,空间可用立方体填满;研究了黄金分割;发现了正五角形和相似多边形的作法;在埃及人已经知道的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的基础上,发现了以正五角形构成的正十二面体和以正三角形构成的二十面体,并证明了正多面体只限于这五种“宇宙体”。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几何学方面不仅仅是这些,他们还把几何知识运用到天文学上,认为地球、天体和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关于“无理数”的发现。据说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希帕索斯在研究正方形时,发现对角线的长既不是整数,也非有理数,不能用整数或整数比来表示,而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希帕索斯的这一新数的发现,打破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宇宙间的一切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引起了该学派的恐慌。后来,希帕索斯违背诺言公布了这一发现,因而被毕达哥拉斯学派投向大海,葬身鱼腹。后来把希帕索斯发现的新数称之为“无理数”。而“无理数”并非“无理”,而为“不可通约”之意;“无理”二字,在数学史上有可能是毕达哥拉斯为维护“神权”,惧怕存在着不可通约的数的真理,迫害数学人才的无理。但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毕竟发现了新数,这引起了所谓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建立了无理数,扩大了数域,为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学习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故事人物。看投影朗读故事,感知体会毕达哥拉斯为数学发展做出的贡献。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问: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大组汇报。4、介绍课前收集的数学家的故事资料。比一谁准备的好培养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兴趣。第21课时:数学游戏:得红旗游戏教学目标:数学游戏,可以通过游戏使我们学习数学,激发我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同学们可以多做些这种小游戏。这个游戏由同桌共同参与,相互合作。教学过程:1、师出示数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把120按顺序排成三座山,1、10、20,分别在三座山的山顶,10在中间。 1和20在两座山顶上,分别属于两个小朋友,小红旗开始在10处。两位小朋友轮流把红旗向自己的山顶移动,谁先把小红旗插到山顶,谁就获胜。2、移动小红旗的规则是:两人轮流掷点字数,得到点数,向1移动的做减法,向20移动的做加法。如:小明和小华两位小朋友做游戏,小明向1移动,小红向20移动。小明先掷点字,得3点,算出10-3=7,小明把小红旗从10移到7。接下去,小红掷点字,得到5点,算出10+5=15,小红把小红旗移到15这样继续下去。3、看谁先得到红旗就获胜?然后交换做加减法。4、小结:我们这节颗做了什么游戏?你知道了什么?回家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做这个游戏。第22课时:数学游戏:传口令教学目标:通过活动不但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1、老师把学生分成几组,发给每组第一个同学一道题。如下:6+9 7+8 9+4 8+5 13-7 11-4 15-9 12-3 四人小组做好准备。2、传悄悄话(1)游戏规则老师说开始,每组第一个同学要把题目悄悄地用话传给第二个同学,并自己写出结果,第二个同学听清题目后要把题目悄悄地传给第三个同学,并自己写出结果,像这样一个一个,一直传到最后一个同学,最后一个同学把题目和结果写在一张纸上,迅速交给老师。(2)汇报评比。组长演示过程并说出结果。(3)老师根据传口令的情况平分,然后确定获胜名次。3、小组各自出题。讨论怎样才能获胜。4、小结:这次活动我们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想法。第23课时:数学游戏:抢100分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1、揭题导入:小朋友都想得100分,让我们做个抢100分的游戏,看谁先抢到100分?2、游戏规则:参加人数;2-3人一组,也可更多的人参加。3、游戏方法:先有一个人报一个一位数,例如8,第二个人也报一个一位数,例如4、接下去的人,必须先报出前两个数的和,例如12,然后再任意报一个一位数,这样继续下去,凡接着做的人,必须先报出上面两个数的和,然后再自己报一个一位数,一直到相加的和是100为止。谁先报到100谁就获胜。还可以约定有些数如1、2不能报,这样可以使游戏更有竞争性。 4、学生开展游戏5、小结:通过游戏活动,我们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第24课时:数学游戏:登山得红旗 教学目标:加强口算训练,增强心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1、准备:把人数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等,组成“登山队”。2、出示一幅小山图。 17+9 34-8 86-60 76+6 34+17 40-21 50-31 23+18 59+9 97-70 26-7 18+53、登山方法:各队在队长的指挥下沿着山的两侧同时接力登山,看哪队先到山顶,夺的红旗者就是胜利者。4、游戏规则:(1)把粉笔当作接力棒,第一个队员算完一道题后,才能把接力棒递给第二个队员,在传递过程中,如果接力棒掉了,应先把棒拾起后再继续登山。(2)发现登山队员算错题时,队长可以提示,但必须由队员本身订正后才能移交接力棒;(3)必须用口算。5、小结:通过活动你学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第25课时:数学与生活:人身上的“尺子”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一些长度单位2、教学生发现人身上有的测量工具学会用人身上有的测量工具估测一些物体。二、教学重点 认识一些长度单位三、课前准备一把米尺,一些文具用品四、教学过程(一)、认识一些长度单位1、出示一把米尺,认识 “米”“厘米”2、用米尺量一量身体各部分3、找到一米、一厘米在自己身体哪部分(二)用自己身体找到尺子量教室中的物体教师讲述:你知道吗?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假如你“一拃”的长度为8厘米,量一下你课桌的长为7拃,则可知课桌长为56厘米。如果你每步长65厘米,你上学时,数一数你走了多少步,就能算出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身高也是一把尺子。如果你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你抱住一棵大树,两手正好合拢,这棵树的一周的长度大约是150厘米。因为每个人两臂平伸,两手指尖之间的长度和身高大约是一样的。要是你想量树的高,影子也可以帮助你的。你只要量一量树的影子和自己的影子长度就可以了。因为树的高度树影长身高人影长。这是为什么?等你学会比例以后就明白了。你若去游玩,要想知道前面的山距你有多远,可以请声音帮你量一量。声音每秒能走331米,那么你对着山喊一声,再看几秒可听到回声,用331乘听到回声的时间,再除以2就能算出来了。学会用你身上这几把尺子,对你计算一些问题是很有好处的。同时,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它也会为你提供方便的。你可要想着它呀!2、学生活动用自己身体找到尺子量教室中的物体(三)、小结第26课时:数学与生活:对奖游戏设计意图:1、力求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意识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一方面,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让学生在“用数学中学数学”;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从实践到理论的概括和验证,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认知过程,体验“数学为之用”的道理。2、采用游戏的形式,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验数学这门科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3、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意识。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发现奇数、偶数间和的一些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2、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为之用”的道理。活动准备:1、拾圆、壹圆、伍角人民币数张;2、制作如图转盘九个。活动过程:课前:师:同学们,请转过身去,仔细观察,看看与平时上课有什么不同?生:有许多老师听课。师:观察得真仔细,对,有这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