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它相关论文-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doc_第1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doc_第2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doc_第3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doc_第4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摘要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这是我国地方政府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举措与行为。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开始逐步生成。文章以长三角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行为为研究对象,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制度困境,提出构建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措施。关键词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路径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问题凸显出来。各地方政府深刻意识到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消除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才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从而形成整体竞争力达到共赢的局面。正是在这种潜在利益的刺激下,一种由地方政府自发倡导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正在逐步形成。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形成是区域内各政府在长期的经济交往中所达成的一种共识,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看,这种合作的生成是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即各地方政府在长期的经济来往中逐渐意识到,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已无法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而区域合作的潜在预期收益大于成本,因此彼此都意识到必须打破现有的制度均衡,进行制度创新以获得潜在的制度收益。在这种条件下,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无疑是一种适应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而生成的新的制度安排。一、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现状长三角由于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均质化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的产业集群等众多因素,近年来经济增长迅猛,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区。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甚至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已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文化各个领域;从企业层面发展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部门及个人等各个层面;从单向往来提升到双向、多向的互动合作,初步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局面,并确立了高层领导的会晤机制,就一些政府间的合作进行磋商。目前,长三角各城市已基本完成各自的市场体系建设,并且在交通连接、旅游联动、生态环境治理协调、信息资源共享、人力资源流动等领域的合作正在逐步深入。长三角各城市在区域政府合作背景下进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区域经济协作,将为长三角未来的长期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一个新的、更为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市场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地方政府应基于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开展区域政府合作,长三角地区则顺应了这一趋势。长三角地区的各城市间,虽然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但由于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各城市通过紧密合作,整合区域优势,互利共赢,加快经济互动发展,特别是政府间合作的内容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种种迹象表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步伐明显提速,政府间的合作更加密切。期望通过行政区划的政府合作、经济协作和互动关系,来共同分享合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促进长三角地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二、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困境长三角各地方政府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所推行的一系列政府合作行为,实质性地推动了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立,从而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新兴的合作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制度困境,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一)缺乏完善的合作协调机制制度化的程度相对较低,准确地说只是一种地方政府倡导式的非制度性合作协调机制。政府间许多共识的达成是靠领导人作出的承诺来保障的,缺乏法律效力,使得这种共识的达成缺少稳定性,一旦地方领导调动便容易使合作机制架空。各政府间合作一般采取集体磋商的形式,而没有形成像欧盟那样的谈判机制。这种形式容易在涉及到实质性利益的问题上,由于分歧太大而无法达成共识。特别是在行政力量过强的条件下,这种合作机制相当程度上还难以摆脱地方政府的控制,或者某些方面还得借助于地方政府的政治权威来推进。因此,缺乏完善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使得较大规模的跨区域合作项目的实现有些难度。(二)地方利益割据,政府间关系松散区域合作的组织形式相对较为松散,没有一套制度化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功能性的组织机构,大大增加了区域政府间的合作成本。长三角地区有16个城市,行政隶属关系复杂,许多方面政策不统一,利益不一致,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地区之间的协调难度很大。条块分割,恶性竞争,甚至以邻为壑的不良风气导致一些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工程因各地政府之间缺乏协调而进展缓慢。更为严重的是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本地企业采取保护,以政府行为介入市场竞争,阻止资源流出,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对异地投资企业实行双重征税政策。这种市场分割、恶性竞争和地方保护严重干扰和制约了区域内企业之间的正常市场运作,形成了所谓的“条条经济”、“块块经济”以及“诸侯经济”。各自为政的行政体制和行政摩擦,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最大“绊脚石”。(三)缺乏统一的合作战略规划区域内各政府间合作共识已经确立,但缺乏统一的合作战略规划。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将融入大上海、共享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收益作为自身的发展战略。从各地方的城市发展规划来看,将分散的城市聚合成为整体,不仅有共识,而且有行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这种共识是没有统一方案的共识,因而,在这种共识下,各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按照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实际需要来展开的,而不是从整个区域发展的要求出发的。从整个长三角出发,现存规划缺乏整体性,而且在目前的地方管理体制下,这种新的城市聚合,将有可能形成新的“块块结构”,以及由此必然导致的新的“块块竞争”和“块块封锁”。(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非均衡制约由于各城市在各个行政区的地位不同,造成政府的政策倾斜不同,政府的投资、扶持力度不一样,导致了一些城市总体实力及竞争力要强于其他城市。此外,由于地理因素以及后天的发展使得一些城市的潜力逐渐发挥出来,这都造成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长三角各个城市的投资环境、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存在着非均衡性,这给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带来了挑战,也影响了合作机制的构建。现实的不均衡是不争的事实。(五)缺乏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协调能力长三角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地方政府的市场主体地位意识不断加强,进而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化。虽然地方政府的自主权日益增大,但我国毕竟是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仍然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地方政府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立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相关的改革和制度保障。然而中央政府角色缺位,未能及时提供有效的政策或制度保障。强调中央政府协调作用,是因为中央政府可以作为超脱于地方利益争端的公正裁判,从而在地方政府的博弈结构中充当信息沟通与冲突裁判的作用,这就需要不断强化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而要强化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就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提高中央政府的财政能力,加强宏观政策的执行监督、集中管理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公共事务。三、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区域政府合作的目的,就是通过行政性力量基于对市场规范的共识,扫除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内部要素的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域经济组织,即区域经济共同体。这一合作机制与传统体制下的地区合作与发展不同,它必须是建立在分享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合作行为。因此,从追求区域共同利益这一合作原则出发,在区域政府全作制的建构上应考虑以下几点关键因素。(一)构建一个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规则区域政府合作的关键是市场竞争规则的一体化,一个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规则对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来说至关重要。缺乏它的支撑,就无法在区域大市场范围内协调各地方的政府行为,无法限制地方政府主导的盲目重复建设的冲动,无法使区域内市场主体进行充分有效的公平竞争,无法防止市场竞争被各地区行政权力和垄断势力扭曲,无法实现区域范围内的资源有效配置。因此,应实行统一的非歧视性原则、市场准入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清理各类法规文件,逐步取消一切妨碍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制度与政策规定,取消一切妨碍商品、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壁垒和歧视性规定,促进市场的发育与完善。(二)建立跨行政区的制度性组织协调机构由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建立在跨行政区基础之上的,为了消除局部利益对区域共同利益的侵蚀,必须在分立的行政区基础上形成共同的内在机制,并在保证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共同政策和制度规范,实现组织体系内的跨行政区的协调与管理。没有统一的跨行政区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区域合作就很难进入到真正的实质性阶段;没有明确的协议或制度,就很难保证地方政府在追求地方利益的同时不会对共同利益产生消极影响。(三)实现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基本架构,交通、港口、通讯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也应该是区域整体规划的核心。没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不仅使现有的资源与设施空置与浪费,而且极大地影响地区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了区域内的交易成本。目前,由于受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跨区域基础设施很难实现“无缝隙”衔接,甚至地区之间竞相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严重影响了区域整体形象,制约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四)培育区域经济特色,发挥产业竞争力区域整体竞争力归根到底在于产业的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区域特色优势的形成。因此,区域内各地必须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出发,统一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区域产业政策。政府要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努力为企业的跨地区扩张和竞争创造更为宽松的条件和环境,在竞争中进行产业整合,在竞争中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区域优势。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必须形成统一的区域产业政策,加强与各地方政府间的协调。为企业间的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通过竞争实现整合,逐渐形成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区域性产业网络,进而形成整体优势和网络。(五)建立“双赢”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同时加强对话磋商利益关系是政府间关系中最根本、最实质的关系。当利益调节机制运作良好时,地方政府间关系发展就比较顺利;反之,当利益调节机制失灵或激励乏力时,地方政府间关系发展就比较缓慢,甚至还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构建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是必然趋势,区域间价值的分配要体现不同参与者各自的利益,才能建立信任关系。如果在利益分配时不考虑对方的因素,就会失去合作的互信基础,从而长期失去创造共同价值的可能。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双赢的利益协调机制。由于长三角地方政府间关系呈现为纷繁复杂的多边多级关系,并且还存在着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以及各种区域性重大问题,如环境污染等,这就迫切需要长三角多边多级政府能切实建立及时高效的问题磋商机制,加强对话。毕竟这不是某一个城市的问题,这需要整个长三角地区政府共同努力,互相协作,建立“双赢”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同时加强对话磋商。(六)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交流协调作用要发挥长三角地区的非政府组织以及民间组织的作用,这些组织具有非官方性和灵活性,在促进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中可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是市场机制中不可缺少的理想媒介。此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