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淡水鱼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安全性初步研究.doc_第1页
武汉淡水鱼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安全性初步研究.doc_第2页
武汉淡水鱼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安全性初步研究.doc_第3页
武汉淡水鱼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安全性初步研究.doc_第4页
武汉淡水鱼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安全性初步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档下载自乐档网,更多免费文档请访问网址/doc/info-0c42672a4b73f242336c5f44.html武汉淡水鱼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安全性初步研究第卷第期年月文章编号:()卫生研究?论著?武汉淡水鱼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安全性初步研究董绪燕孙智达戚向阳谢笔钧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武汉摘要:以中国南方湖泊中的淡水鱼及其生活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法对主要经济鱼种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对象选择了武汉市周边具有代表性的湖泊南湖、东湖和野芷湖,对湖泊底积物、湖水和主要淡水鱼采用法分别测定锌、铜、铅、铬、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野芷湖和东湖湖水中铜和镉含量分别为和,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淡水养殖水域的水质标准。三个湖底泥中的镉含量分别为、,均超过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鱼类不同组织器官对各种重金属积累能力明显不同,主要分布于鳞片、鳃中,其食用部分各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人体卫生消费标准。关键词:湖泊淡水鱼重金属安全评价中圈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威,弧,。:,重金属是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它会被湖泊或海洋中的沉积物或悬浮物所吸附,并在生物体内富集,成为持久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水体一旦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生物的食用卫生质量就会受到影响。目前,我国已对食用水产品质量提出了“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的无公害要求。本文通过以武汉主要湖泊南湖、东湖和野芷湖中淡水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鱼体中锌、铜、铅、铬和镉的含量;进而评价其食用卫生质量;并通过分析不同重金属在鱼体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初步探讨了重金属在鱼体内的富集规律,评价淡水鱼的食用安全性。浓盐酸、浓硝酸、高氯酸(均为上海产分析纯)、高纯度()锌、铜、铅、铬、镉等(上海产),所用水为双蒸水,型光谱仪。本实验材料的采集时间为年样品预处理样品的采集月,采集地点为武汉市南湖、野芷湖、东湖,采用梅花布点法采样,每个采样点取个平行样,表层水直接放入水面下或距水底以上各处直接采集水样,深层水需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旧。每次采水量为,用细口玻璃瓶装取带回,底泥采样量为。实验所用鱼类为鳊、鲫、鲢、鲤和青鱼,均来自采集地鱼塘。样品预处理()湖泊水样:分别取各地水样,置于烧杯中加热浓缩至,而后采用浓硝酸和高氯酸(:)进行消化,定容至容量瓶中,待测。()底泥的处理:取材料与方法仪器与试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董绪燕,女,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回的底泥样放置通风橱中进行自然风干,研细过目筛,按八分法取样,准确称取于凯氏定氮瓶中,用少量双蒸水润湿,缓慢加入王水,盖上小漏斗于。沙浴微沸加卫生研究第卷热,当激烈反应完毕后,冷却,添加高氯酸,使之加热分解至高氯酸冒白烟,内溶物成浆状,降低温度,加热至白烟几乎冒尽,样品发白近干。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的硝酸加热溶解,过滤并用硝酸淋洗定氮瓶和漏斗,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待测口。()鱼样预处理: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青鱼、鲤、鲢、鲫、鳊,用双蒸水清洗,纸巾吸干,测其体重和体长,然后用不锈钢刀解剖,分别取其鳞片、肌肉(肌肉取其背部肌肉)、鳃、肝脏、肾脏。冷冻干燥,将干燥样品准确称重,计算干湿重比例。干燥后充分粉碎,置于密封瓶中保存。准确称取干燥后样品进行消化,消化后的透明溶液用定量滤纸过滤,再用双蒸水定容至,待测。同时做试剂空白实验。加标回收率实验为了检验测试方法的可靠性,待测样品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锌、铜、铅、铬、镉标准溶液,分别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样品测定与数据统计采用直接测定和分析样品中、和含量。仪器主要参数:等离子体发生器功率,等离子体气流量,辅助气流量,喷雾器压力。测定数据在置信度的水平下,用软件分析各数据间的差异。著。各种水体中均以锌的含量最高,其次是铜。通过与淡水养殖水域水质标准对照,可以看出野芷湖的铜含量和东湖的镉含量分别超过国家淡水养殖水域水质标准。表样品加标回收率表湖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底泥测定结果由表可以看出,个湖泊底泥中重金属元素差异不显结果与讨论加标回收率实验由表可见,在实验条件下,实验回收率均在一之间。符合分析方法规定的要求。水样测定结果著。锌、铜、铅的含量都比较高,锌的含量仍以东湖最高,达到,野芷湖的铜含量还是比较高,铅、铬的含量个湖泊相差不大,而个湖泊中镉的含量比较高。与国家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婶。比较可以看出,其中个湖泊中镉的含量均超过标准,东湖锌的含量已经接近于标准。由表可知,个湖泊湖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表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疗,)鱼样测定结果鱼类对重金属离子都有较强的吸收和蓄积能力,由表可以看出,重金属在鱼体不同部位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以肌肉中的含量最低,肝脏中的含量普遍偏高,但不同部位的含量与重金属的种类有关。鱼类生活在水体中,鱼鳞直接受水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锌的含量最高。鱼类通过它们的鳃不断吸收溶解的氧,从而使溶解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不停地经过鳃。由于鳃的特殊结构有利于水中离子穿过,鳃就成为直接从水中吸收重金属的主要部位。重金属在肝脏中的积累主要与金属硫蛋白的诱导作用有关,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调节鱼体内自由金属离子的浓度,减少重金属离子特别是、这两种非生物必需元素的毒疗作用。因为肝的解毒作用,组织内可诱导产生大量束缚重金属的,使肝成为体内蓄积重金属的主要部位旧。与表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鱼肉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属于安全食用的范围。由于不同金属对生物体生命作用的差异,同一类组织器官中重金属的含量存在着显著差异,由于鱼体内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代谢水平存在差异,对同一种金属而言,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也存在着显著差异()。生物必需元素铜、锌在其体内的含量较高,且主要存在于肝脏、肾脏中,这主要与它们的生理作用有关。生命非必需元素在其体内的含量较低,且主要积存于鳞片、鳃中,这主要是由于重金属进入鱼体内的重要途径是通过饵料的摄食、体表渗透和鳃膜的吸附。第期董绪燕,等武汉淡水鱼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安全性初步研究肌肉鳞鳃肝肾士表鱼类重金属含量评价标准与水体中重金属含量相比较,各种鱼类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是含量很低的肌肉中富集系数都有几百倍,鳃、肝、肾的富集能力又是肌肉的几十倍。不同鱼类中鲢和鲫对重金属的富集程度比较大(见表),鲤、青鱼和鳊的富集相对小一些,这可能与它们的食性有关。鲫个体大,生长快,属杂食性鱼类,受水中各种物质的影响很直接,通过对鲫的研究或分析可以较好地反映淡水鱼的污染淡水鱼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富集程度状况“。表不同鱼肉中重金属含量丘曲嚣(。;)孙焕冬,梁军水中铅的测定方法中国公共卫生,():结论依据本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南湖、东湖和野芷湖水体中锌柳培文,王玉萍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底质中总铜、铅、锌、镉、铬的探讨化工环保,():卢玲,吴伟峰原子吸收测定鱼体中的铜、铅、镉黑龙江水产,():的含量最高,其次是铜的含量。铜含量野芷湖、东湖和南湖普遍偏高,而且都近于水质标准,特别是野芷湖已经达到肛,野芷湖的铜含量和东湖的镉含量已超过淡水养殖水域水质标准。根据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个湖泊底泥中镉的含量已经超过标准,东湖锌的含量已经接近于允许不得超过的标准。湖水和底泥的污染比较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监测,同时控制污染来源有关情况及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有待进一步研究。调查的常见鱼类中锌的含量比较高,鲫中镉含量比较高,达到,也低于国标规定的,鱼类不同组织器官对各种重金属积累能力明显不同,反映了鱼体内不同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及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代谢水平存在着差异。根据评价标准,淡水鱼类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至目前,有关重金属食用价值未受到威胁。总的来说武汉地区这个湖泊生产的鱼类食用部分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娄元礼,李明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肉类样品中微量的铜、铅、锌、镉河南地质,():王水锋,赵承易,刘培斌,等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官厅水库底泥中的多种元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汇编(环境保护卷)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甘居利,贾晓平中国浅海经济鱼类重金属的卫生质量状况海洋通报,():谢黎虹,许梓荣重金属镉对动物及人类的毒性研究进展浙江农业学报,():周秀艳,王恩德,朱恩静辽东湾河口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环境化学,():,王化泉,林燕棠,石丽莲,等珠江口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文集()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参考文献杨美兰,林钦,王增焕,等大亚湾海洋生物体重金属含量与变化趋势分析海洋环境科学,():杨丽华,方展强,郑文彪,等广州市场食用鱼和贝类重金属含量及评价环境科学与技术,():(收稿)武汉淡水鱼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安全性初步研究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董绪燕, 孙智达, 戚向阳, 谢笔钧, Dong Xu-yan, Sun Zhi-da, Qi Xiang-yang,Xie Bi-jun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武汉,430070卫生研究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2006,35(6)4次 参考文献(13条) 1.杨美兰.林钦.王增焕 大亚湾海洋生物体重金属含量与变化趋势分析期刊论文-海洋环境科学 2004(01)2.孙焕冬.梁军 水中铅的测定方法期刊论文-中国公共卫生 2002(04)3.柳培文.王玉萍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底质中总铜、铅、锌、镉、铬的探讨 1997(09)4.卢玲.吴伟峰 原子吸收测定鱼体中的铜、铅、镉期刊论文-黑龙江水产 2001(02)5.娄元礼.李明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肉类样品中微量的铜、铅、锌、镉 1997(04)6.王水锋.赵承易.刘培斌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官厅水库底泥中的多种元素期刊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7.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汇编(环境保护卷) 19948.甘居利.贾晓平 中国浅海经济鱼类重金属的卫生质量状况 1997(04)9.谢黎虹.许梓荣 重金属镉对动物及人类的毒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浙江农业学报 2003(06)10.周秀艳.王恩德.朱恩静 辽东湾河口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期刊论文-环境化学 2004(03)11.Anon G Report on revised standard for metals in food.Appendix 197912.王化泉.林燕棠.石丽莲 珠江口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文集(2) 198413.杨丽华.方展强.郑文彪 广州市场食用鱼和贝类重金属含量及评价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06) 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 张晖.孔繁翔.王世和.于洋.张民.陈美军.谭啸.ZHANG Hui.KONG Fanxiang.WANG Shihe.YU Yang.ZHANG Min.CHEN Meijun.TAN Xiao 多种环境雌激素对淡水鱼联合毒性作用的预测和评价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6)为预测和评价多种环境激素对生物的联合毒性效应,通过对雄性鲫鱼卵黄蛋白原诱导作用探讨了17-雌二醇、17-乙炔基雌二醇、双酚A、辛基苯酚等几种环境雌激素联合作用的环境影响.确定了每种化合物的剂量-效应曲线,混合物由单个化合物等毒性固定浓度比例混合而成,实验得出的混合物效应与通过浓度相加或反应相加作用模型计算得出的混合物效应比较.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上述结果证明了类雌激素化合物呈现相加作用方式,即使在单独作用无显著效应的较低浓度下也可产生显著的混合物效应,混合物效应可通过两类模型预测.由于环境污染物组成往往不明确,通过浓度相加作用模型预测的结果较为保守,在环境风险评价中更加实用.2.期刊论文 青云 全球追踪巨型淡水鱼 -知识就是力量2009(6)在各地一些神秘的江河湖泊中,在人们的传说中常常有巨型水怪出现.科学家表示,这些水怪不过是一些巨型鱼而已,由于巨型淡水鱼数量稀少且很难被捕捉到而显得神秘.为了探索那些神秘的巨型鱼,也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鱼,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泽博霍甘教授牵头组织了一个"全球大鱼项目",并评选出了哲罗鱼、巨鲶、白鲟等十大巨型淡水鱼.3.期刊论文 刘庆营.王向阳 淡水鱼美味巧处理 -河北渔业2007(4)淡水鱼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但烹调出来常常会有很重的土腥味,口感不如海水鱼.笔者从有关水产专家处了解到,淡水鱼的生长环境往往是腐殖质较多的池塘、河川、湖泊,其中繁殖有较多的放线菌,它们会通过鱼鳃浸入鱼体血液,分泌一种具有恶臭(即土腥味)的褐色物质,从而导致淡水鱼腥味重.4.期刊论文 王赛时 唐代饮食中的淡水鱼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唐朝版图辽阔,其水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密布,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水产食用资源.唐人食用的淡水鱼种类非常丰富,凡水族精华无不网罗于食案之间,从而构成了水产类的丰足肴馔.概括起来,唐代最为流行的淡水鱼大体有以下品种:5.期刊论文 乔胜英.蒋敬业.向武.唐俊红.QIAO Sheng-ying.JIANG Jing-ye.XIANG Wu.TANG Jun-hong 武汉市湖泊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水资源保护2007,23(1)鉴于重金属元素的生理毒害作用,选择武汉市区、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