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第2章.ppt_第1页
数字信号处理第2章.ppt_第2页
数字信号处理第2章.ppt_第3页
数字信号处理第2章.ppt_第4页
数字信号处理第2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课程邮箱 E-mail: auto_redsp_2013163.com Password: dsp2013,本章主要内容及重点,2.1 引言 2.2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及性质(重点) 2.3 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及傅里叶变换表示式 2.4 时域离散信号傅里叶变换与模拟信号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2.5 序列的Z变换(重点) 2.6 利用Z变换分析信号和系统的频域特性,2.1 引言,信号和系统的分析方法有两种,即时域分析方法和频率分析方法。 在模拟领域中,信号一般用连续时间变量t的函数表示,系统则用微分方程描述。 为了在频率域进行分析,用拉普拉斯变换和傅里叶变换将时间域函数转换到频率域。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信号用序列表示,其自变量仅取整数, 非整数时无定义,而系统则用差分方程描述。频域分析是用Z变换或傅里叶变换。 数字信号处理的傅里叶变换指的是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它和模拟域中的傅里叶变换是不一样的,但都是线性变换,很多性质是类似的。 本章学习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和Z变换,以及利用Z变换分析系统和信号频域特性。本章内容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2.2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及性质,2.2.1 序列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定义 为序列x(n)的傅里叶变换,可以用FT(Fourier Transform)缩写字母表示。 FT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序列x(n)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即满足下式:,(2.2.1),(2.2.2),序列的傅里叶反变换(IFT,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定义为:,(2.2.3),(2.2.1)和(2.2.3)式组成一对傅里叶变换公式。 (2.2.2)式是FT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如果引入冲激函数,一些绝对不可和的序列,例如周期序列,其傅里叶变换可用冲激函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后面的章节会介绍)。,例 2.2.1 设x(n)=RN(n), 求x(n)的FT,解,(2.2.4),设N=4, 幅度与相位随变化曲线如图2.2.1所示。,图 2.2.1 R4(n)傅里叶变换之后频域的幅度与相位曲线,2.2.2 序列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1. FT的周期性 在定义(2.2.1)式中, n取整数, 因此下式成立,M为整数 (2.2.5),因此序列的傅里叶变换X(ej)是频率的周期函数,周期是2。,图 2.2.2 cosn的波形,序列的傅里叶变换的高频与低频: =0,2 ,4,表示低频 =0, ,3,表示高频 由于周期性,一般只分析- + 或者 0 2 之间的频谱就行了,变化小,序列有低频分量,变化大,序列有高频分量,2. 线性,那么,设,式中a, b为常数 3. 时移与频移 设X(e j)=FTx(n), 那么,(2.2.6),(2.2.7),(2.2.8),* 4. FT的对称性(了解) 在学习FT的对称性以前,先介绍什么是共轭对称与共轭反对称以及它们的性质。设序列xe(n)满足下式: xe(n)=x*e(-n) (2.2.9) 则称xe(n)为共轭对称序列。,5.时域卷积定理 设y(n)=x(n)*h(n), 则 Y(e j)=X(e j)H(e j) (2.2.32) 该定理说明,两序列卷积的FT,服从相乘的关系。 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输出的FT等于输入信号的FT乘以单位脉冲响应FT。 因此求系统的输出信号,可以在时域用卷积公式(1.3.7)计算,也可以在频域按照(2.2.32)式,求出输出的FT,再作逆FT求出输出信号。,6. 频域卷积定理 设y(n)=x(n)h(n) ,则 (2.2.33) 证: 交换顺序:,7.帕斯维尔(Parseval)定理 证: 帕斯维尔定理告诉我们,信号时域的总能量等于频域的总能量。要说明一下,这里频域总能量是指|X(ej)|2在一个周期中的积分再乘以1/(2)。,(2.2.34),一致收敛,表 2.2.1 序列傅里叶变换的性质,2.3 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及傅里叶变换表示式,2.3.1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 设 是以N为周期的周期序列,由于是周期性的,可以展成傅里叶级数,(2.3.1),式中ak是傅里叶级数的系数。为求系数ak,将上式两边乘以 ,并对n在一个周期N中求和,因此 上式中,k和n均取整数,当k或者n变化时, 是周期为N的周期函数: 即ak也是周期序列:ak=ak+lN,(2.3.2),(2.3.3),上式中 也是一个以N为周期的周期序列,称为 的离散傅里叶级数,用DFS(Discrete Fourier Series)表示。如对(2.3.4)式两端乘以 ,并对k在一个周期中求和, 得到 将(2.3.4)式和(2.3.5)式重写如下:,(2.3.5),(2.3.6),(2.3.7),(2.3.6)式和(2.3.7)式称为一对DFS。(2.3.5)式表明将周期序列分解成N次谐波,第k个谐波频率为k=(2/N)k,k=0,1,2,N-1。一个周期序列可以用其DFS表示它的频谱分布规律。,例 2.3.1 设x(n)=R4(n),将x(n)以N=8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得到如图2.3.1(a)所示的周期序列 ,周期为8,求 的DFS。 解 按照(2.3.4)式 其幅度特性如图2.3.1(b)所示。,图 2.3.1 例2.3.1图,2.3.2 周期序列的傅里叶变换表示式 在模拟系统中, ,其傅里叶变换是在=0处的单位冲激函数, 强度是2,即 对于时域离散系统中, ,2/0为有理数,,(2.3.8),(2.3.9),上式表示复指数序列的FT是在02r处的单位冲激函数,强度为2,如图2.3.2所示。 对于一般周期序列 的FT如下式,图 2.3.2 的FT,表 2.3.2 基本序列的傅里叶变换,例2.3.2 求例2.3.1中周期序列的FT。 解 将例2.3.1中得到的 代入(2.3.10)式中得到 其幅频特性如图2.3.3所示。,图 2.3.3 例2.3.2图,分析: 对比图2.3.1,对于同一个周期信号: 其DFS和FT分别取模的形状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FT用单位冲激函数表示(用带箭头的竖线表示)。 因此周期序列的频谱分布用其DFS或者FT表示都可以,但画图时应注意单位冲激函数的画法。,例 2.3.3 令 ,2/0为有理数,求其FT。 解:将 用欧拉公式展开 按照(2.3.9)式,其FT推导如下: 上式表明cos0n的FT,是在=0处的单位冲激函数,强度为,且以2为周期进行延拓,如图2.3.4所示。,(2.3.11),图 2.3.4 cos0n的FT,2.4 时域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模拟 信号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模拟信号xa(t)的一对傅里叶变换式用下面公式描述: 这里t与的定义域均在之间。从模拟信号幅度取值考虑,在第一章中遇到两种信号连续信号和采样信号,用(1.5.2)式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1.5.2),采样信号 和连续信号xa(t),由采样定理(1.5.5)式描述它们各自傅里叶变换间的关系: 如果时域离散信号(或称序列)x(n),是由对模拟信号xa(t)采样产生的,即: x(n)=xa(nT) (2.4.3) 上式中n取整数,否则无定义。x(n)的一对傅里叶变换用(2.2.1)式和(2.2.4)式表示:,(2.2.4),(1.5.5), X(ej)与Xa(j)、数字频率与模拟频率(f)间关系分析,已知x(n)=xa(nT) ,将t=nT代入(2.4.2)式中,得到,(2.4.4),(2.4.5),(2.4.6),(2.4.7),x(n),FT,X(ej),(2.4.1)上面的推导,X(ejT),FT,xa(t),采样,(1.5.5)抽样定理,用采样信号频域表达式来表示X(ej),FT,令=T,模拟采样信号 的FT 和离散信号x(n)的FT相似,(2.4.7)式就是序列的傅里叶变换X(ej)和模拟信号xa(t)的傅里叶变换Xa(j)之间的关系式,与(1.5.5)式对比得到以下结论: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和模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与采样信号、模拟信号分别的FT之间的关系一样,都是Xa(j)以周期s=2/T进行周期延拓,频率轴上取值的对应关系用(1.2.10)式= T表示。 *在一些文献中经常使用归一化频率: 各归一化频率皆无量纲,刻度相同。模拟频率与数字频率间的定标关系如图2.4.1所示。,图 2.4.1 模拟频率与数字频率之间的定标关系,2.5 序列的Z变换,2.5.1 Z变换的定义 序列x(n)的Z变换定义为 Z变换可记为ZT(Z Transform),(2.5.1),式中z是一个复变量, 它所在的复平面称为z平面。 注意在定义中, 对n求和是在之间求和, 可以称为双边Z变换。 还有一种称为单边Z变换的定义, 如下式,(2.5.2),使(2.5.3)式成立, Z变量取值的域称为收敛域。一 般收敛域用环状域表示,这种单边Z变换的求和限是从零到无限大, 因此对于因果序列, 用两种Z变换定义计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如不另外说明,均用双边Z变换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变换。,(2.5.3),(2.5.1)式Z变换存在的条件是等号右边级数收敛, 要求级数绝对可和, 即,图 2.5.1 Z变换的收敛域,常见Z变换的结果是一个有理函数,用两个多项式之比表示 分子多项式P(z)的根是X(z)的零点,分母多项式Q(z)的根是X(z)的极点。在极点处Z变换不存在,因此收敛域中没有极点,收敛域总是用极点限定其边界。 对比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定义(2.2.1)式 很容易得到FT和ZT之间的关系,用下式表示:,(2.5.4),式中z=ej表示在z平面上r=1的圆,该圆称为单位圆。(2.5.4)式表明单位圆上的Z变换就是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如果已知序列的Z变换,可用(2.5.4)式,很方便的求出序列的FT,条件是收敛域中包含单位圆。 例 2.5.1 x(n)=u(n),求其Z变换。 解 X(z)存在的条件是|z-1|1,,|z|1,由x(z)表达式表明,极点是z=1,单位圆上的Z变换不存在,或者说收敛域不包含单位圆。因此其傅里叶变换不存在,更不能用(2.5.4)式求FT。 该序列的FT不存在,但如果引进奇异函数(),其傅里叶变换可以表示出来(见p43表2.3.2)。 该例同时说明就算一个序列的傅里叶变换不存在,但是它的Z变换在一定收敛域内是存在的。,2.5.2 序列特性对收敛域的影响 序列的特性决定其Z变换收敛域,了解序列特性与收敛的一些一般关系,对使用Z变换是很有帮助的。 1. 有限长序列 如序列x(n)满足下式: x(n) n1nn2 x(n)= 0 其它,即序列x(n)从n1到n2序列值不全为零,此范围之外序列值为零,这样的序列称为有限长序列。 其Z变换为,设x(n)为有界序列,由于是有限项求和,因果序列,n10时, 00时, 0|z|,除0与两点是否收敛与n1、n2取值有关外,整个z平面均收敛。注意z-n项对收敛域的影响 如果n10,则收敛域不包括z=0点; 如果是因果序列,收敛域包括z=点,不包括z=0点。 具体有限长序列的收敛域表示如下:,这是一个因果的有限长序列,因此收敛域为0z。但由结果的分母可以看出似乎z=1是X(z)的极点,但同时分子多项式在z=1时也有一个零点,极零点对消。因此z=1并非极点。,例 2.5.2求x(n)=RN(n)的Z变换及其收敛域 解,2. 右序列 右序列是在nn1时,序列值不全为零,而其它nn1,序列值全为零。,第一项为有限长序列,设n1-1,其收敛域为0|z|。 第二项为因果序列,其收敛域为Rx-|z|,Rx-是第二项最小的收敛半径。 将两收敛域相与,其收敛域为Rx-|z|。 如果是因果序列(即n10),收敛域定为Rx-|z|。,例 2.5.3求x(n)=anu(n)的Z变换及其收敛域 解,必须满足等比|q|=|az-1|a|。 3. 左序列 左序列是在nn2时,序列值不全为零,而在nn2, 序列值全为零的序列。 左序列的Z变换表示为,如果n20,则收敛域为0|z| Rx+。 例 2.5.4 求x(n)=-anu(-n-1)的Z变换及其收敛域。 解,X(z)存在要求|a-1z|1, 即收敛域为|z|a|,4. 双边序列 一个双边序列可以看作一个左序列和一个右序列之和, 其Z变换表示为,X(z)的收敛域是X1(z)和X2(z)收敛域的公共收敛区域。 如果Rx+Rx-,其收敛域为Rx-|z|Rx+,这是一个环状域,如果Rx+Rx-,两个收敛域没有公共区域,X(z)没有收敛域,因此X(z)不存在。,例 2.5.5 x(n)=a|n|,a为实数,求x(n)的Z变换及其收敛域。 解,第一部分收敛域为|az|a|。如果|a|1,两部分的公共收敛域为|a|z|a|-1,其Z变换如下式:,|a|z|a|-1,如果|a|1,则无公共收敛域,因此X(z)不存在。 当0a1时,x(n)的波形及X(z)的收敛域如图2.5.2所示。,图 2.5.2 例2.5.5图,注: 1. x(n)的Z变换及其收敛域是“捆绑”的整体 2. 收敛域中无极点,收敛域总是以极点为界,2.5.3 逆Z变换 已知序列的Z变换及其收敛域,求序列称为逆Z变换。序列的Z变换及逆Z变换表示如下:,(2.5.5),积分路径c: 1. X(z)收敛域中; 2. 包围原点; 3. 逆时针围绕;,1. 用留数定理求逆Z变换 逆Z变换 根据留数定理,(2.5.6),逆Z变换则是围线c内所有的极点留数之和。 式中 表示被积函数X(z)zn-1在极点z=zk的留数。 (1) 如果zk是单阶极点,则根据留数定理,(2.5.7),由(2.5.8)式表明,对于N阶极点,需要求N-1次导数,这是比较麻烦的。 如果c内有多阶极点,而c外没有多阶极点,可以根据留数辅助定理改求c外的所有极点留数之和,使问题简单化。 留数辅助定理:设被积函数用F(z)表示, 即,(2) 如果zk是N阶极点,则根据留数定理,(2.5.8),留数辅助定理: F(z)在z平面上有N个极点,在收敛域内的封闭曲线c将z平面上极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c内极点,设有N1个极点,用z1k表示;另一部分是c外极点,有N2个,N=N1+N2,用z2k表示。根据留数辅助定理下式成立:,(2.5.9),注意:(2.5.9)式成立的条件是F(z)的分母阶次比分子 阶次必须高2阶以上。设X(z)=P(z)/Q(z),P(z)与Q(z) 分别是M与N阶多项式。(2.5.9)式成立的条件是,N-(M+n-1)2 因此要求 N-M-n1 (2.5.10) 如果(2.5.10)式满足,c圆内极点中有多阶极点,而c圆外极点没有多阶的,可以按照(2.5.9)式,改求c圆外极点留数之和,最后加一个负号。 例2.5.6 已知X(z)=(1-az-1)-1,|z|a,求其逆Z变换x(n)。 解,分子阶次,分母阶次,z=a; z=0;(当n0时)共二个极点 其中z=0极点和n的取值有关。n0时,n=0不是极点;n0时,z=0是一个n阶极点。因此分成n0和n0两种情况求x(n)。 (1)n0 时,,为了用留数定理求解,先找出F(z)的极点,极点有:,n0时,增加z=0的n阶极点,不易求留数,采用留数辅助定理求解,检查(2.5.10)式是否满足,此处n0, 只要N-M0,(2.5.10)式就满足。圆外无极点,x(n)=0。 综合n0 和n0 两种情况的结构,有x(n)=anu(n),图 2.5.4 例2.5.6中n0时F(z)极点分布,2. 求逆Z变换:部分分式展开法 对于大多数单阶极点的序列,常常用这种部分分式展开法求逆Z变换。 设x(n)的Z变换X(z)是有理函数,分子多项式是M阶,分母多项式是N阶 方法: 1.将X(z)展成一些简单的常用的部分分式之和 2. 通过查表(参考p54表2.5.1)求得各部分的逆变换 3. 再相加即得到逆Z变换结果-序列x(n),表2.5.1 常见序列Z变换,补充:一些序列的Z变换,观察上式,X(z)/z在z=0的极点留数就是系数A0,在z=zm的极点留数就是系数Am。,(2.5.11),(2.5.12),(2.5.13),(2.5.14),求出Am系数(m=0,1,2,N)后,查p54表2.5.1很容易示求得x(n),部分分式展开方法:利用留数进行分解 设X(z)只有N个一阶极点,可展成,例2.5.10 已知 ,求逆Z变换。,解,收敛域为22 |z|3,第一部分极点是z=2,因此收敛域应取|z|2。 第二部分极点是z=-3,因此收敛域应取|z|3。 查表2.5.1得到 x(n)=2nu(n)+(-3)nu(-n-1),二者的交集,2.5.4 Z 变换的性质和定理 Z变换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定理,下面进行介绍。 1.线性 设 X(z)=ZTx(n),Rx-|z|Rx+ Y(z)=ZTy(n), Ry- |z| Ry+ m(n)=a x(n) +b y(n) 则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