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摘要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技术性及其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目前,高职院校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认识不准确、对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的规划、对紧缺人才的引进渠道单一、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等现象,笔者以会计专业为例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内涵1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界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几种解释(1)“双证书型”,认为是既具有某种职业从业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律师等)又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并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人员。(2)“双职称型”,认为是在获得高等院校教师系列职称(讲师、副教授、教授等)之外还取得其他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人员。(3)“双能力型”,认为是既能胜任高职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高职院校教师。(4)“双融合型”,认为是既持有“双证书”或既具有“双职称”又具备“双能力”的高职院校教师1。2笔者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理解(1)并非拥有“双证书”或者获取“双职称”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是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与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相对应的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院校提倡和鼓励专业教师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其他专业技术职称)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认为拥有“双证书”或者获取“双职称”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是违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笔者认为对于拥有“双证书”或者获取“双职称”的教师是否认定为“双师”,要看是否符合下列条件:一是要看教师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专业技术职称是否与其所施教的专业相关。比如会计专业教师就应当获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获得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职称。二是要看教师是否具备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的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如果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却看不懂企业财务报表,拥有注册税务师资格证书却不能进行纳税申报,其职业资格证书纯属通过考试获得并不具备执业经历,不能指导相应专业的实践教学,也不能将其作为认定“双师型”教师的条件。所以笔者认为拥有“双证书”或者获取“双职称”只是“双师型”教师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是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完成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2)“双师型”教师并非“全能型”教师。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单项实训、综合实训,修订实训教学大纲,编写实训指导书,主持实训中心建设,主持确立完善本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高职院校要想把所有的专业教师都培养成能够承担以上6项实践性教学任务的“全能型”的“双师型”教师是不太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只需要能够独立指导所授课程的单项实训和参与指导综合实训,而主持实训中心建设和确立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应当是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的工作。(3)“双师型”师资队伍应该是按专业组成的教师团队,既包括专业教师也包括兼职教师。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任务重、教学改革压力大、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越来越不可能全部由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校内“双师型”教师个体来完成,而是要由一个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具备完整育人功能的校内教师团队来共同完成。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对专业教师的培养、紧缺人才的引进以及聘用兼职教师来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分析1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认识不准确,没有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制定合理的标准准确理解和把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是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性和关键性问题2。目前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主要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是把“双师型”教师等同于持有双证书的教师,不管该证书是否与专业相关以何种方式取得,也不管该教师是否具备与所持证书相对应的职业能力。这样虽然便于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而且可以在短期内增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但是却会导致高职院校教师获取证书的功利性和盲目性,这显然不利于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二是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有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参加实践工作经历的教师。这样可能会导致出现部分高职院校某些专业的教师都到同一单位相同岗位参加实践锻炼,甚至出现个别教师为开具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参加实践工作经历的证明而弄虚作假的情况。三是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能够完成所有实践性教学任务并且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师,这种全能型的要求对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由于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存在误区,就必然导致无法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制定合理标准。2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缺乏科学规划,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由于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要求较高,致使部分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比较盲目,集中体现在只注重专业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其他专业技术职称)的取得和实践经历的证明上,忽略了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注重对“双师型”教师个体的培养,而不是把“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团队来进行建设,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比如高职会计专业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出纳、纳税申报等岗位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指导学生的实践性训练。如果本专业教师都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进行实践,教师返校后能胜任会计核算岗位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同样也可以将其认定为“双师”,但是如果没有其他专业教师能够完成出纳、纳税申报等岗位的实践性教学任务,这样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不够完善的。3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上途径单一,而且存在重学历轻实践的现象,这种人才引进上的矛盾不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质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结构中,40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不含在读)的比例要达到40为优秀标准,合格标准(含在读)要达到203。为了达标,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把主要的精力和财力都放到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上。对于高职院校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和较大的财力,而在人才的引进上优先考虑高等学校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无疑是高职院校在短期内提高师资队伍学历结构的捷径。对于高职院校已经引进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往往只强调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而没有对实践动手能力提出明确的要求,由此形成了高学历和“双师型”不能有效地融合。如果为了提高学历结构而占用过多的编制,就必然会限制对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的引进,也会影响到校内分配机制的建立。4没有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尤其是优秀的“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中指出:“聘任兼职教师是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各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兼职教师是指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兼职教师主要应从企业及社会上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由此可见,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高职院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在国外的高职院校中,兼职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兼职教师占到63.9,而加拿大占88,德国更是大部分都是兼职教师4。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兼职教师的聘请和管理上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多数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聘请偏重于基础理论课教师,专业实践课兼职教师数量相对不足。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拥有外聘教师6.8万人,其数量占专任教师数的25.3%。在外聘教师队伍中,有1.6万人为“双师型”,占外聘教师总数的23.45。二是不了解兼职教师的学历、职称、职业素质和授课能力,聘请比较盲目,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三是兼职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四是兼职教师的上课时间难以保障,缺乏和专职教师的交流与沟通,难以保证教学的连续性。这些都是由于兼职教师队伍不够稳定造成的。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1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具体的专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原国家教委1998年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教学,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关键是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所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所以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必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按照高等教育法规定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二是能够独立完成所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至于是否必须取得与其所授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是否必须具备与其所授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经历以及是否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可以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2以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为主要培养对象,按先急后缓、按需培养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规划,对专业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落到实处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虽然任务重、难度大,但是却不能盲目进行,更不能流于形式。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建立在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师队伍结构的认真分析基础之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规划,有计划地对专业教师进行培养,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落到实处。比如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确定会计核算、出纳、税务处理等岗位为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这些岗位所应当具备的实践动手能力就是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内容。然后应当对本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状况和专业教师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分析,检查专业教师是否具备胜任上述职业岗位的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是否能承担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如果不能胜任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即使其持有会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职称)拥有实际工作经历,也不能认定其为“双师型”教师,而应当将其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象。比如通过分析发现,高职会计专业税法教师应当具备纳税申报和税务筹划的能力,如果本专业所有教师都不具备这些能力,就应当制订计划,把相应教师送到税务师事务所进行培养。3拓宽进人途径,加快对在生产管理一线工作的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职业技能的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优秀人才的引进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引进主要是通过高校毕业生招聘,这种方式既可以迅速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而且人事关系办理相对简单,但是现在高职院校最急需的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的能承担实践性教学任务的教师。这种类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基本都工作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对于这些人才的引进,人事关系办理相对复杂,但这却是改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职业素质,保障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捷径。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人事部门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对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于引进的教师,应该要求他们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对于理论知识欠缺的教师还应该要求他们到相关高校进修学习以提高理论水平。4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主要对象考察和聘用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注意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笔者认为可以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建设结合起来。首先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建设23个校外实训基地,然后通过沟通和了解,聘请校外实训基地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邀请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建设与改革和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彼此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聘请具备教师素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从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另外,对于兼职教师的聘请不能盲目,应该建立在对本院专业教师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如果没有专业教师可以胜任的,一定要聘请兼职教师来承担;如果有些实践性教学任务本专业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