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职业教育论文职校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摘要要从根源上消除职校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应从反思自身的教学问题入手,树立注重能力开发、素质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改革课程设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词职校学生;厌学;成因;对策厌学情绪是职校学生中最普遍、最具危险性的问题,也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它轻则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失去学习兴趣;重则使他们产生悲观厌世的不良思想情绪,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探讨职校学生厌学的原因,积极找出对策,对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合格劳动者和建设者,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职生厌学现象成因分析心理方面的原因厌学情绪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会起到消极的推动作用。有的学生知识基础较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次努力,学习成绩仍然不见提高,经常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在学习中无法取得成功,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品尝到的只是失败、失落和对生活的乏味。逐渐形成“学习无意义”、“自己就是学不好”等偏执观念,这种观念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又会降低其学习兴趣,致使成绩一降再降,如此的恶性循环,很快就形成了厌学情绪。学习方面的原因在小学、初中阶段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课业负担、心理负担过重,导致学生两极分化。教师只重视尖子生,对其他大部分学生持放任自流的态度。除成绩较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外,大部分学习成绩偏低、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都进入了中职学校。升入职业学校以后,由于在学习中仍然表现出一贯的厌学情绪,因此学习新知识时困难较大,这就使得职校学生更加厌恶学习。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目前,就业市场供远大于求,用人单位择才标准越来越高,学历成为学生就业的首道门槛,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中职学生被阻挡在就业大门之外。社会上这种“人才浪费”现象,对于在校的中职生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中职学生学习好坏无所谓,一样不会被社会接纳,从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同时,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也成为学生厌学心理的“催化剂”。有的学生认为,只要有钱,什么事都能办成,只有赚大钱才算有本事,认为学习没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