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 .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 .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 .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 .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摘要: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应遵循一条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即从职业分析开始,在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专业及课程目标,然后将课程目标分解,并借用DACUM表进行分项能力模块化整理;以DACUM表为基础,再进行课程的模块化分类;安排课程模块的进程,并根据专业特点进行适当变式。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技术路线;模块化;模块结构;变式如何进行高职课程设计,如何在课程设计中灵活运用已有课程模式,如何在课程设计实践中保持正确的方向,如何在课程设计中表达本专业的特殊性,是课程设计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高职课程建设长期面临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课程设计技术路线。一、准备工作职业分析(一)职业分析的内涵及定位职业分析不但是课程设计的前提条件,而且制约着课程设计、课程模式能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所谓职业分析,是指确认、定义和描述各种职业或各项工作所含任务及其构成要素(作业项目)的科学分析过程,也是利用行为科学方法掌握相应从业人员的现场行为与行为方式的素材搜集过程。这种方法来源于美国学者博比特(FranklinBobbit)的“活动分析”理论,即通过对人们从事某项特定活动的调整分析来找出完成这些活动所需的能力、态度、习惯以及各种形式的知识,并以此作为课程目标,然后据此选择一套相应的教育经验来达到这些目标,从而为学习者进入社会生活后的活动作准备。因此,通过职业分析,即从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各种技能、知识和职业特征出发,经综合、提炼、总结编制出某些专业工种的具体课程内容。考察CBE、MES、“双元制”以及“宽基础、活模块”等课程模式中的有关职业分析,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特殊规律,可以把高职课程设计的职业分析定位在“必要的职业技能和充分的发展潜力”上。(二)职业分析的步骤1.组成职业分析调查小组,分析实际工作状况,确定专业课程目标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分析实际工作状况时所采取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不必拘泥于某一种特定模式,如可以吸收社会、企业、学校等多方面的人士组成考察小组,深入实际工作进行了解;可以召开专门的座谈会,邀请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可多可少,以工作效率最大化为原则。总之,必须保证参与职业分析初期工作的人员体现各方面的优势,把企业家追逐经济利益的需要、政府官员参与社会管理的要求、毕业生的亲身体验以及课程专家的理论构想充分考虑进去,保证职业分析的全面性。从总体上把各方面意见和想法统合起来,由课程专家形成书面文件,初步确定专业以及课程目标。同时,把意见反馈给职业分析调查小组有关人员,民主听取不同观点和批评。最后,把反馈意见进步提炼、总结,形成现阶段的课程目标。此过程可用图1表示。2在既定课程目标基础上,以知识、能力与态度作为总模块进行目标分解,形成可量化的分模块这是社会愿望与学校目标能否转化为具体的课程设置的关键环节,也是课程考核标准的基本依据。职业分析调查小组的成员必须对此慎重考虑,仔细研究,科学组合。首先,明确知识、能力和态度3模块所具有的分目标并使其达到表述行为化的程度。即把学生应该学会的技术、思维、情感方面的内容,用可观察的行为予以说明,在文字上应该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和简明扼要的。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床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定位是:具有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和调整的能力以及典型数控系统的连接、参数调整和维修的能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行政管理(外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定位是: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外语方面要有一定的听、说、读、写和商务英语会话能力,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巧。其次,把知识、能力与态度3模块进一步分化,形成更加具体的子目标,即子模块。由于专业的不同,各子模块的分类也不尽相同,但大体可分为:公共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核心能力模块、一般能力模块;职业态度模块、公共道德模块等。当然,各专业也可以在此基础上逐层细化,把专业知识模块分为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与专业技术知识模块,把核心能力模块分为创造能力模块、学习能力模块以及自我发展能力模块等。如北京联合大学“广告策划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被分解为摄取能力、策划能力和表现能力。3借用DACUM表进行分项能力模块化整理DACUM作为“能力本位”课程设计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即通过DACUM表的制定,学生可以具体、详细地掌握每一项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顶岗能力。与第二步相连贯,在得到各分项能力(或专项模块)之后,可以继续进行目标分解,写出最终绩效目标和分步能力模块,这是DACUM表得以成型的基础,也是形成“学习单元”的工作环境。传统DACUM表的制定,要求对每一项专项能力写出最终绩效目标,即用文字表述这项能力模块需要“通过什么,使用什么,达到什么”,使其成为可实现的要求。如培养电气技术员,其综合能力模块内容之是电气设备安全,其中包括一项专项能力模块,即检查、落实安全措施,就此而设定的最终绩效目标表述为:能使用欧姆表和其他有关测试仪器,在车间现场某一设备上,用规定时间检查保护接地电阻值。然后,根据所定目标,按步骤、工具、知识、态度、标准等模块项目,写出分步能力模块:步骤准备工作、检查工具、实地测量接地电阻;工具兆欧表、万用表、电桥、螺丝刀、防护工具;知识电路基本定律、测量原理、安全技术、接线工艺;态度认真、细致、严守工艺规程、注意工作环境整齐卫生;标准受训者能在10分钟内,根据要求选定工具,并进行仪器校正,达到精度标准。这些分步的能力模块每一项还可再分解,一个主要的综合能力模块之下可以分解到50-100个分步能力模块。虽然这是DACUM表便于操作、考核的一大优势,但它过于烦琐,分类过细,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许多既定的分项模块的要求限制了学生与教师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所定目标,把步骤、工具、知识、态度、标准按知识、能力和态度进行模块化概括,同时赋予三者更加广泛的内容。把分目标归结为3个模块,从表面看,任务似乎减轻了,实则难度增加了很多,因为它考虑了更加广泛的要求,是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的设计。这就要求职业分析调查小组的成员应当包含教学或课程专家,这与传统的DACUM委员会的人员组成要求是不同的(传统的DACUM委员会不允许教学人员参加)。二、核心工作模块化课程内容的分类由职业分析而得到的模块化DACUM表,其主要内容体现了职业化、技术化、技能化倾向,其形态从职业工作的角度看是具体的、便于操作的,但从课程教学的角度看,则是笼统的、抽象的,因为很难找到同各分模块完全对应的课程和教材。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者在制定出DACUM表之后,必须结合实际的教学与课程设置规律再进行一次课程的模块化分类,以确定何种课程模块与知识、能力、态度模块相对应,并据此选择相应的教材。按照知识、能力和态度模块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基本上可以概括分为5个模块:(一)公共知识模块公共知识模块代表的是所有或多数专业均要开设的课程模块。目前,我国高职课程的公共知识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法学基础、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思想品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自然科学概论、大学英语、口才与写作、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等组成。当然,每一具体的专业不可能同时包括以上所有内容,只是攫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本专业公共课内容。但是,马克思主义、公共外语、计算机基础和体育则是必须向每一个高职生传授的课程内容。其他课程可从专业大类上予以把握,如工科类专业,高等数学是必不可少的;口才与写作、应用文写作则可作为市场营销、社区服务、企业管理等专业考虑的对象。这类课程模块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工具,也是国家和社会确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载体。因此,它在整个高职课程体系中起到了导向作用,占有总课时2230的比重。(二)职业基础知识模块这是高职生形成完备的专业技术必须掌握的课程模块。它虽然属于理论课的范畴,但与普通高校的理论课是有区别的。普通高校的理论课是从学科体系出发,注重理论的科学逻辑性以及内在结构的完整性,在教学实践中把原理的论证和公式的推导置于突出的位置。而高职院校的理论课则突出强调它的职业性,即根据职业分析的结果,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选择理论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虽然也有抽象的概念、空洞的数据,但这些理论知识是经过加工之后的产物,它更加注重教学小逻辑与学科大逻辑之间的统一。因此,这些理论知识普遍偏重于实用理论而非思辨式的“经院”理论。当然,为了促进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也不能把这些经典科学全部否定掉,其中有些内容还是应该保留下来的。必须努力寻找甚至大胆组合出高效率的课程用最少的理论课程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当然,此项工作异常艰巨,需要大量教学实践总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有助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内容。以此为前提,在1015的课时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基础知识模块的教学。(三)职业技术能力模块与职业基础知识模块不同的是,职业技术能力模块可以从职业分析、DACUM表中找到特定的设置依据,因为各专业的职业分项模块一般直接在此类课程模块中表现出来。另外,这类课程模块的内容与技术操作息息相关,因此在实际课程设置中,它往往是与职业训练模块结合进行的,技术能力的课堂学习与技术能力的实战演练共同发展,互相促进。这类课程模块占总课时1825的比重。(四)职业训练模块加大职业训练模块的比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个明显特色,它应占总课时25-45比重。由于职业训练课程是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把分项职业能力模块具体化为实际应用技术模块的内容。因此,职业训练模块能够直接促进学生就业顶岗能力的提高。(五)综合能力模块安排综合能力模块,使学生拥有自己选择和支配一定课程和课时的权利,这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措施。目前,各高职院校的综合能力模块主要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的主要是围绕职业基础知识模块、职业技术能力模块、其他相关专业开设课程。这些课程在促进学生掌握职业基础理论知识、职业技能以及就职方面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学生综合素质的长远发展看,这些有限的选修课(综合能力模块)似乎略显单薄。主要是可选科目种类不多、类型太窄,基本限于同本专业有关课程内容。如认为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不能脱离机械或制造专业去选课,而只能选修制造或机械类课程。实际上,应以更加宽广的视阈去重新审视综合能力模块,精心设计选修课内容。现代教育研究表明,人文素养的高低与理工能力的强弱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因此,大可不必为理工类学生选修文科类课程、文科类学生选修理工类课程而担心影响正常专业课的学习。况且,学生仅有的这点自主权只占总课时的5左右。5种课程模块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门专业的总课程。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所提出的各项课时比例,在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是可以变动的。三、具体工作课程模块的进程安排及变式(一)课程模块进程安排的基本结构设计课程结构时,5种课程模块并非盲目地堆砌在一起,而是严格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散到系统地进行编排的。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三年制为主,因此在对课程模块进行结构安排时,应以此为范围,以学期为单位进行高职课程模块的进程设计,见表1。由图可知,一年级所开设的课程主要以公共知识模块和职业基础知识模块为主;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接触职业技术能力模块,同时继续保留公共知识模块与职业基础知识模块的内容;二年级下学期引入职业训练模块与综合能力模块;三年级上学期职业技术能力模块与职业训练模块占据主要位置,同时公共知识模块、职业基础知识模块与综合能力模块在学期末结束;三年级下学期职业训练模块占据主流,同时辅以职业技术能力模块。这个基本结构与课程模块的比例构成相结合,作为课程大纲的基本设计依据。(二)课程模块进程安排的变式课程模块进程安排的基本结构不可能完全适合所有专业课程设计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