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采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不是最佳选择 .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采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不是最佳选择 .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采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不是最佳选择 .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采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不是最佳选择 .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采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不是最佳选择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采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不是最佳选择摘要:工程教育采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曾发挥重大作用,但高等职业教育采用这种学制存在不少缺点,不是最佳选择。主要缺点有:只能培养中级人才,劳动力成本太高,职业技术能力不强和教学效益差。与此相联系,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效益的学制出现萎缩,甚至停办;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学制没有落实;从高效益滑向低效益,劳动力成本提高。关键词:普通高等专科学制;ISCED;职业技术能力:衔接:效益工业革命后,19世纪20年代创建的工程教育,最初采用的就是招收普通高中生的高等专科学制。此后,虽然发展了工程教育的本科学制,这种专科学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直到20世纪中叶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工程教育的学制迅速高移,发达国家纷纷举办工程教育的研究生学制,并将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学制起点高移到高等本科。世界各国的工程教育普遍采用过普通高等专科学制,我国解放前也有不少工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由于是发展中国家,解放后专科毕业的工程型人才仍然受到企业欢迎,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工程教育的学制起点才高移到高等本科。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的一个半世纪中,普通高等专科学制对培养工程型人才曾经作出重大贡献。20世纪中叶,世界各国开始举办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教育。多数国家用高中阶段的技术高中培养技术员,并采用与技术高中衔接的专科学制培养高级技术员。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培养技术员,而以本科学制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实践证明,技术教育采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不是最佳选择。一、技术教育采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的主要缺点1学制层次虽比技术高中提高了但所培养的仍是中级技术型人才这个问题在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关于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中已经明确表述:“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高中毕业生学制二至三年的中专,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培养目标上没有太大区别。”这种情况在普通教育不可能存在,但反映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职业技术人才层次的区分主要不在所掌握理论程度的高低而在所掌握职业技术能力的强弱;学生在学习职业技术教育所提供的专业技术课程中,逐步养成职业技术能力。在普通教育,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在文化程度上存在层次差别;而在职业技术教育,不论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都不具备任何职业技术能力,学习专业技术课程,都是从头学起,因此,采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进行技术教育和技术高中的培养目标相同。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中。3A、3B和3C分别代表普通高中。培养技术员的技术高中和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高中,5A和5B分别代表普通高等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高等技术教育;ISCED中第66条说:“3A,完成了3级计划者可直接进入5A;3B,完成了3级计划者可直接进入5B;3C,完成了3级计划者不能直接进入ISCED的5A或5B。因而,完成这些计划者可直接进入劳务市场或进入ISCED的4级计划或其他的3级计划。”同理,招收3A毕业生也不能直接进入5B,在欧洲国家,招收3A的高中后学制,作为4B,属于高中后非高等教育;进一步提高后才可能达到5B。2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培养技术员的劳动力成本太高在美国,采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培养技术员高等本科学制培养技术师(高级技术型人才),实践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太高,缺乏国际竞争力。1993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经济和公共政策教授雷马歇尔和国家教育与经济中心主任马克塔克两人联合在美国潮流杂志上发表文章培养高技术雇员的职业教育(译文载教育部教育参考资料1993年第19-20期)称:“遗憾的是,美国的高效率产业依附的是一支具有高学历的劳动大军。”“美国经济的未来主要取决于第一线劳动力的技术高低;但这些劳动力的工作岗位并不要求劳动者持有学士学位。美国企业界的成功要我们制定一种计划,这种计划要能培养出近34的劳动力来承担目前主要由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所担负的生产任务。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想法是幻想,然而在许多欧洲国家,这种情况却越来越普遍。如果在我们这里做不到这一点,那么,美国就不可能保持现有的生产增长率也不可能保证达到必须达到的产品质量。”“形势逼人,如果我们继续走低效率的老路,在未来20年内实际工资的下降速度将比过去20年还要快。”3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职业技术能力不强二次大战后美国占领日本期间,美国专家曾建议日本效法美国,用二年制普通高等专科(日本称短期大学)培养技术员,但遭到日本教育界、产业界的普遍反对。日本经营者同盟表示:产业界痛感今日之日本急需战前旧工业专门学校所培养起骨干作用的技术员,现在的短期大学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要求。在技术教育的教学计划中,包含文化课和专业技术课两类课程。培养职业技术能力依靠理论的和实践的专业技术课程,但这类课程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如果要提高专业技术课的程度往往需要同时提高文化课的程度;因此,所有培养各级技术型人才的教学计划都包含文化课和专业技术课两类课程。专业技术课时数和所能培养的职业技术能力正相关,时数愈多,可能养成的能力愈强。美国培养技术员的二年制专科,教学计划中文化课占14,专业技术课共约学习15年;培养技术师的四年制本科中,专业技术课共约学习3年。如与国际培养同样人才的学制相比较,不论所学习的专业技术课时数和总的学习年限都是比较少的,因此日本方面认为美国的技术教育学制所培养的人才能力不强。1961年,日本用招收初中生的五年制专科培养技术员。在5年中,文化课占54,专业技术课占46,合23年,比美国的二年制增加08年;在5年中,文化课和专业技术课交叉开设,可以有三、四年时间培养职业技术能力,因此,这种学制与美国的二年制相比较,所培养的职业技术能力强得多。在日本的短期大学(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中,极少实施技术教育。据1990年度日本教育白皮书(译文载教育部教育参考资料1991年第15-16期)对短期大学的介绍:“一般来说,短期大学是主要对女性进行教养型高等教育的机构。”“从学生的男女比例来看,男生4万人(9)女生433万人(91)。女生所占比例非常高。”白皮书也介绍了进行技术教育的五年制高等专科学校:“由于学生可以掌握较多的专业技能而受到产业界高度评价,企业对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的需要量很大,1989年企业单位需求人数是毕业生人数的19倍。”4教学效益低,达到同样培养目标采用普通高等专科的学习年限最长我国台湾地区有三种培养技术员的专科学制。(1)、五专,1962年仿照日本设立的招收初中毕业生五年制。(2)、三专,1950年就已设立的招收高中毕业生三年制。(3)、二专,招收职业高中(当地称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二年制。这三种学制虽然招生对象不同,学习年限不同,但所学习的专业技术课程总时数大体相等,因而所培养的职业技术能力也大体相同。在五年制,由于仿照日本模式,学习职业技术课程的总时数大体是23年;在三年制因已学过高中文化课,所安排的专业技术课程总时大体也是23年;在与职业高中衔接的二年制,虽然在高中阶段已经学过较多职业技术课程,因教学类型不同,不能直接衔接;但在专业技术方面有某些课程是共同的,因此,这些共同的专业技术课程部分,加上二年专科阶段可以安排专业技术课程15年大体也可达到23年。这样,三种专科的培养目标是相同的。实践说明,在这三种专科中,二专发展最快而学习三专的学生越来越少;因为三专的学习总年限(高中3年加专科3年共6年)比其他学制长,比大学本科只差一年。据台北科技大学校长张天津文章,“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与挑战”(载教育部教育参考资料2001年10期)“在高等技职教育的学生方面,1999年年度技职司的统计显示:科技大学及大学部共有学生105633人,研究生4429人,五专部学生195101人,二专部学生261891人,至于三专部学生仅28人。”说明,效益高的学制发展最快,效益低的学制在逐步淘汰。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晚,比发达国家迟了三四十年,比台湾地区也迟了二三十年,参照他们的办学经验,对照我国情况,可以发现三个问题。1近年来,我国高效益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制出现萎缩、停办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专科阶段都有三种学制,即:招初中生的五年制,招高中生的二三年制,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学制;实践结果,台湾地区发展得最快的是衔接学制二专,招高中生的三专正在萎缩、淘汰。而我们这里,却是招高中生的专科顺利发展,五年制一度发展,最近正在萎缩,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学制更处于办不下去的地步,上海市已在2003年决定停办“3+3”学制,与台湾地区的发展情况截然相反,这是为什么?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政策不合理。前已说明,台湾地区的三种专科培养目标是相同的,而我们三种专科的培养目标有很大差异。我们的五年制不同于日本和台湾地区的五年制,他们的内涵是普通高中和专科的一贯制,学习文化课时间占大多数;我们则是中专和专科的一贯制,学习文化课时数不超过40,五年中有三年以上时间学习专业技术课。我们的衔接学制,也不同于台湾地区的衔接学制。他们是与职业高中相衔接,按照ISCED,职业高中属于3C,不能直接进入5B,只能成为4B。而我们的中专属于3B,可以直接进入5B。例如,我国的“3十2”学制,中专学习3年后直接进入技术专科再学2年,与法国技术高中毕业生进入短期技术学院再学2年成为高级技术员的模式完全相同;在这种学制中,技术高中用半数时间学习专业技术课,也即15年在专科阶段,也有15年学习专业技术课,合计3年。我国的另两种衔接学制,“4+2”和“3+3”所学习的专业技术课时间都可达到38年。因此,在我国的三种专科中,除招收高中毕业生学习二年和三年的专科,由于所学专业技术课程时间只有15年和23年,只能培养中级技术型人才外,五年制和与中专衔接的专科学制,其培养目标都可能成为高级技术型人才。在我国,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是史无前例的创举,需要在参照发达国家经验,结合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学科,编写新的教材,建立新的实习实验场地。办好一个效益好的学制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努力。但是,按照我国现有政策不管培养那一等级人才,只要学制处于专科阶段,都是同等待遇;花很大力气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没有得到任何鼓励,这是高效益学制反而萎缩的主要原因;犹如在市场上流通的价值不同的多种货币,如果政策规定,不论所含价值高低,这些货币都按等值使用,那必然按照“劣币驱逐良币法则”一些价值高的货币反而被逐出市场。第二,没有制定衔接课程标准。学制衔接建立在课程衔接的基础上。如果初中、高中都没有学习课程的标准,中考、高考、招生都无法进行。在职业技术教育,制定课程标准主要决定两件事:首先要划分专业大类,例如台湾地区的技术教育划分30多个大类,法国的技术高中划分17个大类,每个大类包括若干专业,对口衔接是按大类对口,不可能几百个专业全都对口。然后,对每个大类确定共同核心课程,并为每门课程制定标准。这些核心课程,既有文化课又有专业技术课,既有理论课又有实践课。为了制定衔接课程的标准,国外大都对各级职业技术教育实行统一领导,有共同的主管部门,我国现在的中职与高职分两个部门领导,可能是迟迟不能制定课程标准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政府机关制定的统一课程标准,高效益的衔接学制就不可能实现,仅靠学校是无法全面解决学制衔接问题的。2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学制没有落实高级技术型人才是当代需要量增长最快的一种人才。现代制造技术中的理论含量越来越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的综合程度越来越复杂。因此,有些技术管理、技术创新工作必须依靠高级技术型人才。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后,招生数大体每年增长10,美国有些专家提出每一个工程师要配备1-2个技术师。前面已谈到台湾地区1999年培养技术师学制的学生数有105633人,还有更高层次的研究生4429人。这是8年前的数字,现在可能要加倍,而台湾的人口只有全国的160。根据以上数字推算,我国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在校学生数应当在100万以上,现在却寥寥无几。按照国家经验,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学制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与技术高中衔接的技术专科,包括五年一贯制,但前面已经提到,由于政策原因我国这一类学制正在不断萎缩、停办。第二类是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台湾是职业高中毕业生)的高等本科学制。近年来我国陆续有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为本科;但升为本科后大多办成工程教育,极少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道理很简单,办成工程教育,课程设置、教材资料都是现成的,省事得多。加上现在本科的合格评估标准都是按照工程教育等普通高校的要求制订的,如果改设技术教育课程,费很大力气,还要冒评估不合格的风险。面对这种情况,不能不忧心如焚,这样下去迟早要出现高级技术型人才紧缺问题;而当出现这个问题后,就比解决高技能人才紧缺的难度更大了。3从高效益滑向低效益近年来,中专校的数量正在大量减缩,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大体有二。首先是有些中专校特别是原来招收高中生的中专校,纷纷要求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升格后,培养目标没有实际变化,但学校的地位,教师的地位都提高了。其次,由于高校扩招后招生质量下降,有些中专校改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又适应当前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需要。短短几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