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摘要以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为切入点,结合访谈,对择业观念、择业心态、就业去向、择业渠道、影响择业因素、对学校工作满意度几方面加以分析,总结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为解决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参考。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意向高职高专院校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提高大学生整体就业率的最大潜力所在,也可能成为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全局性问题。因此,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和任务。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本文采用的研究数据均来自“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2006年在江苏部分高校中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调查对象为某高校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共发出调查问卷480份,回收424份,回收率为88,其中有效问卷390份。调查内容采用自编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由样本基本情况和就业意向考察两部分构成。调查以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方法调查问卷用SPSS10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百分比分析与卡方显著性分析方法。结果分析择业观念的调查笔者设计的问题分别涉及就业目的、择业标准、职业定位等几个方面。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就业目的有明显的功利价值取向。毕业生对就业有明确的判断和意愿,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毕业生对于就业目的的选择依次是生计需要(326)、实现自身价值(277)、享受物质生活(110)等。这表明现代社会中讲求利益导向、效率优先等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专业水平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以“为社会做贡献”为就业目的的仅占46,这表明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择业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功利性。女生在就业目的中选择“生计需要”的高达400,而男生则把“实现自身价值”作为就业目的的首选因素。经卡方检验,X245156,DF7,P000005,性别在就业目的的差异上呈显著性。2择业标准呈现多重性趋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依次是工作稳定性(197)、经济收入与福利待遇(195)、行业发展前景(167)。而选择“适合兴趣爱好”、“发挥能力”、“专业对口”等因素的只占很小的比例。这表明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加注重实惠、注重稳定、注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