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论文-商业银行:人员型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与对策.doc_第1页
银行管理论文-商业银行:人员型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与对策.doc_第2页
银行管理论文-商业银行:人员型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与对策.doc_第3页
银行管理论文-商业银行:人员型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与对策.doc_第4页
银行管理论文-商业银行:人员型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与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行管理论文-商业银行:人员型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摘要】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三大风险。人员风险是操作风险中最重要的风险,当前所发生的金融案件大都与之相关,因此要加强管理。本文分析了人员风险的成因,并从加强风险教育,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市场化的任用机制,建立与完善激励考核机制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人员风险2005年轰动中国金融圈的“高山案”还恍若在眼前,仅时隔一年有余,另一惊天大案又浮出水面,黑龙江中行双鸭山分行四马路支行96张汇票被盗,涉案金额9.146亿元。这是2006中国银行业第一大案。案件的查出一方面说明,目前国有银行的改革与重组正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长期隐藏于监管死角的罪犯们已无所遁形。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以往的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较为受到重视,也有相应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但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与管理却相当不足,也没有引起银行业及监管当局足够的重视。通过这次事件,我国银行业不得不重新认识这一古老而又陌生的操作风险。一、操作风险的含义,以及其中最主要的风险人员风险关于什么是操作风险,理论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除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都可以成为操作风险。第二种是只有在金融机构营运部门有关的风险才是操作风险。第三种是介于两者之间,即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定义: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可以按其产生的因素又分为人员、流程、系统和外部风险。在这四种风险中人员风险是最主要的,也是发生最频繁的。人员风险具体包括:操作失误,内外勾结,越权行为,违反用工法,关键人才的流失。从某一方面来说,流程、系统或外部事件因素的操作风险都可以与人员相联系起来,如人员设计的业务流程不合理,人员设计的操作系统有漏洞以及外部事件中的内外勾结的诈骗,都是与人员有关。张吉光在通过中国近几年来168起有代表性操作风险事件统计,分析得出各类型的操作风险中人员因素引起的占了大多数。具体结果是人员因素引起操作风险占比重达到44%,而这里的人员只是内部人员,不包括外部人员造成的损失,同时得出这些案件有两种类型,一是高级管理人员犯法,二是基层人员的内外勾结作大案。,所以影响银行操作风险的因素当中最主要的是人员因素。二、人员型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一)对操作风险认识不清,防范意识薄弱从字面看,很容易将其理解成操作中的或是操作性的风险,这就大大缩小了操作风险的内容,就很难防范操作性风险以外的风险,特别是外部性的突发事件。一些人认为操作风险涉及到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很难用模型来计量,特别是像人员风险,涉及到人,就更难预测,但是从长远角度去考虑,某些操作风险是以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因此认为操作风险无法计量,不必分配资本,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少员工态度不端正,防范风险意识差,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会给银行带来操作风险,更有甚者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认为是审计、监管部门的事,与自己的业务无关。(二)内部控制建设落后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1.制度安排不合理,且执行流于形式制度安排是银行开展经营活动的准则和基础。目前我国银行制度日益完善,而且制定的较为细致,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操作风险的发生,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制定时,存在制度之间相互重复和矛盾,缺乏衔接性,同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又不能及时调整,缺乏适应性;二是在传递过程中,信息会随着层次的增加而缺失和模糊不清,等到了基层,就会更加不清楚。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员工对某项业务无知或一知半解,导致操作风险的发生。2制度执行不严格,流于形式。这几年大案的发生,且损失巨大,并不是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制度,而是由于制度执行力度不够。许多制度如异地交流制度,重要岗位转换制度,近亲回避制度等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特别是在中国,情大于法、权利高于一切的社会环境下,要想使制度与程序有效的执行更加困难。2004年中国银行开平支行40亿资金盗窃案,正是由于没有实行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造成三任行长长达9年作案而不被发觉。总之有效制度得不到严格执行,对员工的约束力就会下降,制度安排也会形同虚设。3检查监管不全面严格,事后处罚力度不强随着商业银行加大对自身内部检查,查出了许多违规事件,挽回了一些损失,但在检查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由于这些内部检查是不定期的、突击的、走过场式的,没有触及到深层次问题,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正处在改革时期,有的银行为了避免对外造成不利影响,只是对违规操作提出整改,而不进行追究。有的经营管理者处于自身考虑如升迁因素、该行的经营绩效考核等,往往隐瞒问题,所以检查过后,相同的事件还会再次发生。(三)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一个标准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部门/人员: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合规部门以及后勤保障部门。以上这些部门在我国并不健全,如未设立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这会影响对操作风险战略的制定、识别、控制、度量等。没有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就会在风险产生后,部门之间相互推卸操作风险管理责任,使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同时,即使现在有几个部门共同管理,那也是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使管理层难以全面掌握银行的操作风险。(四)高级人员任用与基层人员培养机制不科学现在基层员工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进入银行的,基本上消除了过去托人、找关系的用人机制,但是银行高级管理层如行长,并不是由股东直接任命的,而是由政府的组织部门委托任命,分支机构的行长由总行党支部书记负责,这种形式是由我国特殊的行政体系决定的,这样有利于保证对银行的控制权,维护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但在这种行政体制下的任命缺乏市场机制,使管理层效率低下,容易导致管理者为了政绩的最大化,违规操作,导致道德风险的发生。随着市场的完善和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正从劳动密集型、可变成本型向资本密集型、固定成本型转变,产品的开发、计量模型的应用与分析都迫切需要知识型、有业务素质的员工,这时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目前的现状是培训只是一种形式,并未纳入银行日常的工作日程,同时对于新员工的培训时间短,甚至是边学边做,往往只能应付简单的业务需求,而对于复杂的操作流程则不甚清楚。另外不合理的培训机制,会让员工感到前途渺茫,引起关键人员流失的风险。(五)考核激励机制不合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考核标准还是采取以规模与速度为指标,忽视了其内在的质量与效益。为达到上级要求的指标,片面追求短期内的发展速度,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发展,而忽视了控制风险规模,最后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当上级的考核激励政策与风险控制发生冲突时,银行的经营管理者会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代价去完成考核目标,这就会产生不必要的风险。三、防范人员风险型操作风险的建议一个小小的交易员使百年老店巴林银行倒闭,一次次越权行为使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损失惨重,操作风险越来越影响商业银行稳健经营。近几年一系列操作风险大案,告诉我们我国银行业面临很严重的操作风险,今后商业银行破产可能就是由于操作风险引起的。以下从六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一)加强员工对操作风险的认识理解,以人为本,加强风险教育让员工深入学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什么是操作风险,哪些部门业务易发生操作风险。只有明确什么是操作风险,才能提出解决的方法和防范体系。事实上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管理水平。在银行日常经营管理中,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重点。通过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提高道德思想素质和了解防范风险的重要性,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法制意识。只有较强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抵御享乐主义和权利主义的引诱,保持清晰的头脑。另外改变人员在具体从事某项业务时用个人习惯的做法,来代替规范的操作流程,进一步提高人员的合规意识和防范风险意识。(二)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建立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1.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连续性和可调整性。内部控制指引在一定时间内能控制风险,但经营环境和基层实际业务的改变,会产生新的业务领域,要保证制度跟的上,就要及时的修订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连续性。2.强化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内控制度制定的再详细,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就等于空纸一张,因此对于一些防范操作风险的制度要严格执行。如:强化岗位定期或不定期交流;强化内控的电子化管理;建立必要的职责分离,涉及到资产负债和人事变动均不能由一个人独自决定;健全授权体系,实行统一法人管理和法人授权等制度。操作风险防范离不开制度的严格执行。中行双鸭山案正是在强制轮岗制下,因前任行长胡伟东被调离而自行曝光的,这就是强化风险控制的一个很好的例子。3.建立长期、连续的监管流程,并实行问责制。银行长期有效的检查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及时找出银行内部存在的风险隐患。可以采取的方式有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专业检查和全面检查、重点部门检查和非重点部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把检查制度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在检查过程中,要全面具体深入,不受外界干预,做到有问题必查。建立案件的问责制,对相关责任人要追究责任。要严格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纠,违制必处”的原则,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追究,对于直接责任人,按其情节轻重处理,处理的手段既包括经济上的也包括司法部门的处理。对于直接责任人的上级领导,要连带追究失职责任。另外对于事后监督机构和人员,也要实行问责制,对于发现问题瞒而不报者要追究其检查责任。问责制的提出明确了各部门人员的责任,避免了事后相互推托。(三)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要建立可以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去控制银行的各种风险。风险管理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职责是专门研究和管理风险,并及时检查、评估、报告银行的各种风险状况。董事会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负有最终责任。在专业委员会下可以设立风险经理(主管),具体负责某一风险,并对上一级部门负责。其次,设立一个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风险战略、管理流程、基础设施和环境。这一部分具体包括操作风险战略、政策、操作风险识别、评估、度量、报告以及操作风险信息库和文化的建设。最后各个风险管理委员会要相互交流,因为某一类风险会导致另一类风险的连带发生,因此定期的交流可以减少在管理上的真空,有利于控制连带风险的发生。(四)采取市场化的任用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在新近人员进入银行时,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认真考察员工的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做好入门关。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应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股东从职业经理层中选取有经验,对工作负责的管理者,使他们能真正代表股东的利益。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深化培训机制改革。建立系统化、制度化的体制,把培训作为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手段。具体有:一是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采取的方式有会议讲教,聘请高校学者作报告,到高校或国外继续学习深造。二是对新近员工,要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政策,保证他们对业务的熟练程度,不要一味追求速度。三是分析员工的知识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不同层次的培训,以适应员工的个性发展。(五)建立与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改变过去以规模、数量为指标的考核体系,将员工的工作质量与效率,作为衡量员工绩效的标准,把他们对银行的贡献度与薪酬相挂钩,多劳多得,这样员工就从给银行带来的收入中分得一部分,更加激发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做的好受到奖励,错误的行为将受到处罚与约束,目的就是让员工按银行即定的风险战略行事。(六)提供管理人员责任保险国内保险公司除了提供火灾、固定资产损失之类的意外事故保险外,尚未开发针对操作风险的保险产品,因此可以学习西方保险公司的做法,开发如管理人员责任保险,来化解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